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顶级课件新人教版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顶级课件新人教版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顶级课件新人教版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顶级课件新人教版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顶级课件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外古诗词诵读课外古诗词诵读人教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九年级下册学习目标作者简介 文天祥文天祥(1236-1283)(1236-1283) ,字履善,又字宋瑞,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政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治家、文学家。 宋理宗宝佑四年(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1256)考取)考取进士第一名。历任湖南提刑,知赣州。恭帝德进士第一名。历任湖南提刑,知赣州。恭帝德佑元年(佑元年(12751275)元兵渡江,文天祥起兵勤王。)元兵渡江,文天祥起兵勤王。临安危急,奉命至元营议和,因坚决抗争被扣临安危急,奉命至元营议和,因坚决抗争被扣留,后冒

2、险脱逃,拥立益王赵罡,至福建募集留,后冒险脱逃,拥立益王赵罡,至福建募集将士,进兵江西,恢复州县多处。后兵败被俘将士,进兵江西,恢复州县多处。后兵败被俘至元大都,终以不屈被害。封信国公。作品有至元大都,终以不屈被害。封信国公。作品有文山先生全集文山先生全集。创作背景 帝昺祥兴二年(帝昺祥兴二年(1279年),南宋最后一个据点年),南宋最后一个据点厓山被元军攻陷,宋朝灭厓山被元军攻陷,宋朝灭亡。文天祥在前一年被俘亡。文天祥在前一年被俘北行,于五月四日出大庚北行,于五月四日出大庚岭,经南安军(治所在今岭,经南安军(治所在今江西大庚)时写下此诗。江西大庚)时写下此诗。学习目标自读诗歌感受诗情整体感知

3、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出岭谁同出?归乡如不归!出岭谁同出?归乡如不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事,梦中行采薇。饿死真吾事,梦中行采薇。 首联略写行程中的地点和景色。首联略写行程中的地点和景色。作作者至南安军,正跨越了梅岭(大庚岭)的者至南安军,正跨越了梅岭(大庚岭)的南北两路。南北两路。 此处写梅花不是实景,而是因梅岭此处写梅花不是实景,而是因梅岭而说到梅花,借以和而说到梅花,借以和“风雨风雨”对照,显示对照,显示出出行程中心情的沉重行程中心情的沉重。梅岭的梅花在风雨。梅岭的梅花在风雨中摇曳,濡湿了押着兵败被擒、往大都受中摇曳,濡湿

4、了押着兵败被擒、往大都受审的文天祥的兵丁的征衣。此时,一阵审的文天祥的兵丁的征衣。此时,一阵悲悲凉凉袭上了他的心头。袭上了他的心头。 精读文本 颔联抒写这次行程悲苦、孤独的心颔联抒写这次行程悲苦、孤独的心情情。两个。两个“出出”字和两个字和两个“归归”字重复对字重复对照,更使得声情激荡:他忆起当年带着吉照,更使得声情激荡:他忆起当年带着吉安、赣州子弟兵浩浩荡荡出岭,如今却身安、赣州子弟兵浩浩荡荡出岭,如今却身加镣铐,锒铛归来,还不如战死沙场,何加镣铐,锒铛归来,还不如战死沙场,何必归来呢必归来呢! ! 上句上句写行程的孤单,用问话的语气写行程的孤单,用问话的语气写出,显得分外沉痛。写出,显得分

5、外沉痛。下句下句说这次北行经说这次北行经过故乡,但身为囚徒归故里,还不如不归!过故乡,但身为囚徒归故里,还不如不归! 颈联承首联抒写悲愤颈联承首联抒写悲愤,这两句对仗,这两句对仗工整,蕴含着极深厚的工整,蕴含着极深厚的爱国情感爱国情感。 上句上句化用杜甫化用杜甫春望春望“国破山河国破山河在在”,而说,而说“山河千古在山河千古在”,意思是说,意思是说,宋朝的山河是永远存在的,不会被元军永宋朝的山河是永远存在的,不会被元军永远占领,言外之意是宋朝还会复兴,山河远占领,言外之意是宋朝还会复兴,山河有重现之日。有重现之日。下句下句说说“城郭之非城郭之非”只是暂只是暂时的,意思是说,宋朝人民还要继续反抗

6、、时的,意思是说,宋朝人民还要继续反抗、斗争,广大的城池不会被元军永远占据。斗争,广大的城池不会被元军永远占据。 尾联表明自己的态度:饿死殉国。尾联表明自己的态度:饿死殉国。 上句上句决心饿死殉国;决心饿死殉国;下句引用典故下句引用典故(周(周武王伐纣灭商,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逃到武王伐纣灭商,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逃到首阳山,采薇而食,后来饿死)首阳山,采薇而食,后来饿死)表明至死不表明至死不降的决心。降的决心。 诗人大义凛然,以死明志,付出了实际诗人大义凛然,以死明志,付出了实际行动。表明态度之际,即开始绝食,意欲死行动。表明态度之际,即开始绝食,意欲死在家乡。在绝食第五天时,即已行过家乡庐

7、在家乡。在绝食第五天时,即已行过家乡庐陵,没能死在家乡。又过了三天,在监护人陵,没能死在家乡。又过了三天,在监护人的强迫下,只好开始进食,诗人共绝食八天。的强迫下,只好开始进食,诗人共绝食八天。 写作特色 课堂小结 学习目标作者简介 夏完淳(夏完淳(1631163116471647),字,字存古存古,号号小隐,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小隐,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末抗清英雄明末抗清英雄。夏完淳自幼聪明,有神夏完淳自幼聪明,有神童之誉,童之誉,“五岁知五经,七岁能诗文五岁知五经,七岁能诗文”,1 14 4岁随父亲夏允彝和老师陈子龙起兵抗岁随父亲夏允彝和老师陈子龙起兵抗清,失败后只身流离于湘、

8、鄂一带,后清,失败后只身流离于湘、鄂一带,后返乡。清顺治四年(返乡。清顺治四年(16471647),), 被捕后就义于南被捕后就义于南 京。有京。有狱中上狱中上 母书母书等。等。 创作背景 听读诗歌感受诗情整体感知 山山 河河 泪,泪,别云间别云间一一诗的题目有何诗的题目有何深刻含义?深刻含义? 首联写再别。首联写再别。作者过去三年别作者过去三年别家乡是为作家乡是为作“羁旅客羁旅客”而别,即为而别,即为抗清事业而奔走。而今天是作为被抗清事业而奔走。而今天是作为被捕而别的。捕而别的。 这两句这两句回忆了抗清过程中充满回忆了抗清过程中充满艰苦的历程艰苦的历程。作者。作者运用典故运用典故,抒发,抒发

9、了诗人苦战被捕后的了诗人苦战被捕后的沉痛、愤懑沉痛、愤懑之之情。情。“又又”字充满感叹之情,显得字充满感叹之情,显得极为极为悲苦无奈悲苦无奈。精读文本 颔联写别情。颔联写别情。前后前后“别别”时境况不同,心情也不同。前时境况不同,心情也不同。前时之别尚冀抗清有望,河山可时之别尚冀抗清有望,河山可复;这次别后不能再起兵抗清,复;这次别后不能再起兵抗清,面对破碎的河山流不尽自己的面对破碎的河山流不尽自己的伤心之泪。伤心之泪。 这两句这两句抒发了诗人的英雄抒发了诗人的英雄末路之悲。末路之悲。 颈联写死别。颈联写死别。前次离别故乡,前次离别故乡,是怀着慷慨的心情参加抗清队伍,是怀着慷慨的心情参加抗清队

10、伍,别还容易;此次却难了,此去必别还容易;此次却难了,此去必当一死,死后家乡父老、慈母贤当一死,死后家乡父老、慈母贤妻如何,都令人依恋忧虑。妻如何,都令人依恋忧虑。 这两句作者在此已抱定了杀这两句作者在此已抱定了杀身成仁的决心,但又难以告别家身成仁的决心,但又难以告别家乡和亲人,乡和亲人,表现出了作者情感和表现出了作者情感和心理的矛盾,抒发了依恋故乡之心理的矛盾,抒发了依恋故乡之情。情。 尾联写别后。尾联写别后。诗人别后诗人别后成了鬼魂,也还关心着故乡,成了鬼魂,也还关心着故乡,还要归来在空中看后继者率还要归来在空中看后继者率领部队起来抗清。领部队起来抗清。 这两句这两句运用典故和想象,运用典

11、故和想象,感情由悲而壮,格调由低沉感情由悲而壮,格调由低沉而高昂,表现出了作者誓死而高昂,表现出了作者誓死不屈、战斗不止的决心。不屈、战斗不止的决心。写作特色课堂小结学习目标作者简介 张养浩张养浩(1270-1329)(1270-1329) , ,字希孟,号云字希孟,号云庄,庄,济南(今属山东)人。元代文学家济南(今属山东)人。元代文学家。所作散曲以豪放著称。所作散曲以豪放著称。 张养浩是元代重要的政治、文化人张养浩是元代重要的政治、文化人物,其个人品行、政事文章皆为当代及物,其个人品行、政事文章皆为当代及后世称扬,是元代名臣之一。与清河后世称扬,是元代名臣之一。与清河元元明善、明善、汶上汶上

12、曹元用曹元用并称为并称为“三俊三俊”。代。代表作品有表作品有三事忠告三事忠告,散曲,散曲山坡山坡羊羊潼关怀古潼关怀古等等 。创作背景 骊山在今西安市的东北,阿房骊山在今西安市的东北,阿房宫的西面,现有当初的宫殿台基残宫的西面,现有当初的宫殿台基残存。杜牧在存。杜牧在阿房宫赋阿房宫赋中说:中说:“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阿房宫从骊山建起,再向西直达咸阿房宫从骊山建起,再向西直达咸阳,规模极其宏大,设施极其奢华。阳,规模极其宏大,设施极其奢华。 公元前公元前206206年秦朝灭亡,项羽攻年秦朝灭亡,项羽攻入咸阳后阿房宫焚毁。张养浩途经入咸阳后阿房宫焚毁。张养浩途经骊山有

13、所感而创作了这首小令。骊山有所感而创作了这首小令。学习目标听读诗歌感受诗情整体感知yng p ng l y 开头三句回顾骊山开头三句回顾骊山历史。历史。作者用作者用“今何处今何处”一个问句,强调了对从一个问句,强调了对从古至今历史所发生的巨古至今历史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的感慨,并自然大变化的感慨,并自然而然地引出下文。而然地引出下文。精读文本 此两句承上写景。此两句承上写景。再再不见昔日豪华的宫殿,只不见昔日豪华的宫殿,只有野草稀疏,河水迂回流有野草稀疏,河水迂回流淌。草的萧疏、水的萦纡淌。草的萧疏、水的萦纡更加重了作者怀古伤今的更加重了作者怀古伤今的情感分量。作者情感分量。作者由景抒发由景抒发对

14、封建统治的无奈,表达对封建统治的无奈,表达了对统治者互相残酷厮杀了对统治者互相残酷厮杀的讽刺。的讽刺。 这两句历数从古至今,亡国之恨已这两句历数从古至今,亡国之恨已消失在烟树之间。消失在烟树之间。寄托了作者的讽刺:寄托了作者的讽刺:后人都已经遗忘了前朝败亡的教训。后人都已经遗忘了前朝败亡的教训。 最后一句点明全曲最后一句点明全曲主题,概括封建王朝社主题,概括封建王朝社会历史的规律。会历史的规律。无论输无论输赢,奢华的宫殿最后都赢,奢华的宫殿最后都会化为黄土,封建统治会化为黄土,封建统治者最终都逃脱不了灭亡者最终都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的命运。写作特色课堂小结学习目标作者简介 王磐王磐(约(约14

15、70153014701530),字),字鸿渐鸿渐,号号西楼西楼,江苏高邮人,明代散曲家。他,江苏高邮人,明代散曲家。他出身仕宦家庭,但不喜豪华,厌弃科举出身仕宦家庭,但不喜豪华,厌弃科举考试考试,故而未曾做官,故而未曾做官。他好读书,精通。他好读书,精通琴、棋、书、画,在寄情山水、吟诗作琴、棋、书、画,在寄情山水、吟诗作画中度过一生。画中度过一生。 他的作品多以山水和闲适的生活为他的作品多以山水和闲适的生活为题材,间或有同情百姓疾苦之作,题材,间或有同情百姓疾苦之作,朝朝天子天子咏喇叭咏喇叭即是其即是其一。王磐有一。王磐有王王西楼乐府西楼乐府,其艺术风格骚雅清俊、放其艺术风格骚雅清俊、放逸诙谐逸诙谐,多用民间口语,妙趣横生。,多用民间口语,妙趣横生。创作背景学习目标听读诗歌感受诗情整体感知 喇叭和唢呐,曲儿虽喇叭和唢呐,曲儿虽然小声音却很大,官船来然小声音却很大,官船来往乱糟糟,全靠你来抬身往乱糟糟,全靠你来抬身价,军人听了军人愁,百价,军人听了军人愁,百姓听了百姓怕,哪里能辨姓听了百姓怕,哪里能辨别出真和假?眼看着吹翻别出真和假?眼看着吹翻了这家,又吹伤了那家,了这家,又吹伤了那家,只吹得水流干枯,鹅也飞只吹得水流干枯,鹅也飞走了。走了。 先写先写“吹吹”之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