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6.《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比较阅读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1页
【教案】6.《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比较阅读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2页
【教案】6.《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比较阅读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3页
【教案】6.《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比较阅读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4页
【教案】6.《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比较阅读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记念刘和珍君 为了忘却的记念比较阅读教学设计单元理念本单元以“苦难与新生”为主题,从文学角度建构“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任务群。结合课程标准要求、单元导语及学习提示,从学习理解的层面来说,应努力让学生通过单元的学习,了解人民群众逐步觉醒、不断进步的历程,感受作者对烈士牺牲的深切哀痛和对正义力量的信心,理解革命志士的高尚品质。教材分析记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纪念是鲁迅先生的两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纪念性散文,天然地具有许多可以比较的地方,比如两篇文章主题相近,都是为悼念革命青年而作,即题目提示的为了“记念”;情感相通,都赞颂了革命青年的英勇,悲痛于他们的牺牲,憎恨反动势力的残暴,表现出悲与痛、爱与恨

2、的情感交织;写法相似,都善于选取零散的片段勾勒人物画像,并呈现出记叙、议论、抒情三者水乳交融的特点,等等。这些相似之处,都可以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从而体会鲁迅散文的特点。同时,两篇文章还存在着不同,如虽然两篇文章都带有强烈的抒情性,但前者直露显豁,情感浓厚炽烈,后者则内敛深沉,使用了不少曲折隐晦的笔法。这样,可以从内容、主题、结构、语言表达、写作手法等角度展开比较阅读,深入文本,指导学生把握作者复杂的情感与思考。学情分析记念刘和珍君已经用1课时完成教学,教学重点是“理清文章思路”“品析人物形象”“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为了忘却的纪念则要求学生通读全文,做好充分预习与准备。教学目标1.比较两篇文章

3、在写作背景、思想立场、选材情况等方面的异同,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复杂性和深刻性。(重点)2.学习爱国青年为追求真理、为进步事业而舍生忘死、勇于献身的优秀品质。(难点)课前准备1.阅读为了忘却的记念,概括出文章五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并为每一部分拟定一个小标题。(添加小标题,可参考上节课学到的记念刘和珍君添加小标题的方法)2.结合“单元研习任务”二的子任务1,阅读记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记念,梳理两篇散文的写作思路,圈画出文中精彩的议论和抒情语句,针对作品的写作手法和语言表达,在书的空白处以旁批的形式做一些评点。教学过程导入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先生,作为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在他有生之年,无论发生

4、什么重大事情,始终站在斗争的前列,用笔做武器,激励革命斗士,“三.一八”惨案发生的时候,他写下了记念刘和珍君,揭露敌人,唤醒群众;当左联的五位青年作家被国民党秘密杀害的时候,他又一次拿起了战斗的武器,写下了为了忘却的纪念。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鲁迅先生的为了忘却的纪念和记念刘和珍君,感受他思想的复杂与深刻。任务一:梳理思路,把握人物阅读为了忘却的记念,概括出文章五个部分的主要内容,为每一部分拟定一个小标题(添加小标题,可参考上节课学到的记念刘和珍君添加小标题的方法),并从白莽、柔石中任选一人,概括其形象特点。学生活动:品读相关语句,概括人物形象。其他学生或补充完善或做出评价。明确:全文五个部分可分

5、别拟定回忆白莽、追忆柔石、柔白被捕、烈士遇害、抒发悲愤的小标题。第一部分鲁迅与白莽三次会面具体生动的材料,表现了白莽勤奋坦诚、爱憎分明、坚强乐观的革命文学青年形象特点;第二部分、第四部分集中写柔石,写到了他的“硬气”“迂”,表现了他随和忠厚、勤勉执着、坚强刚毅、单纯善良、富于革命和献身精神的形象特点。任务二:比较阅读,体会情感结合“课前准备”中完成的旁批、评点作业,依据下表,小组合作讨论完成记念刘和珍君与为了忘却的记念两篇文章的比较,并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学习成果。(提示:可以根据本组情况,至少选择四个角度进行比较分析)学生活动:结合旁批、评点进行小组讨论,至少确定四个比较的角度。依据四个角度展开

6、有深度的交流。交流后,完成表格填写。讨论结束后,推选小组代表进行投影展示。展示后,其他同学补充完善或评价。明确:写作背景方面:记念刘和珍君写于段祺瑞政府时期,刘和珍遇害后第14天,作者参加刘和珍追悼会后7天;为了忘却的纪念写于国民党反动派制造白色恐怖时期,五烈士遇害两周年之时;两篇文章都写于黑暗时期。作者思想立场方面:记念刘和珍君表达对爱国青年的悼念与激励,对反动派的控诉抨击,意图唤醒麻木的群众;为了忘却的纪念则表达对“左联五烈士”的怀念与尊敬,以及反动派必然灭亡、人民必然胜利的坚定信念;两篇文章都是为了悼念革命青年而作,都表现出了悲与痛、爱与恨的情感。选材情况方面:记念刘和珍君重点记叙刘和珍

7、的有关事迹,表现对烈士的敬仰以及烈士牺牲意义的理性思考;为了忘却的记念则重点回忆了白莽和柔石,作者选取一些看似零碎却很能表现人物性格的小事,勾勒出两位烈士的崇高形象;两篇文章都是以写人记事为主的纪念性散文。表达方式方面:记念刘和珍君抒情直露显豁,汪洋恣肆;为了忘却的纪念感情深挚沉痛,曲折隐晦;两篇文章都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的手法,都带有很强的抒情性。修辞手法方面:记念刘和珍君使用反语、比喻、引用、反复、通感的修辞;为了忘却的纪念使用用典、反语、象征、比喻的修辞;两篇文章都使用了比喻、反语等大量的修辞手法。语言风格方面:记念刘和珍君用词简约凝练而又强健有力;为了忘却的纪念则用笔委婉曲折

8、,含蓄而不晦涩,委婉而富有情致。(这部分也是本课的重难点,尤其是作者语言风格方面,要多引导学生圈点勾画重点语句,反复朗读品味,读出作者深挚而复杂的情感,读出对烈士的敬仰之情;讲解时也要适时引入对于两篇文章中“纪念”与“忘却”词语的理解)课堂小结李希凡在论鲁迅的“五种创作”中说:“同是纪念烈士的记事散文,同是在写“不能忘却”的主题,为了忘却的纪念的革命抒情,就和记念刘和珍君有着完全不同的表达方式。如果说,在记念刘和珍君里,汪洋恣肆的激怒与哀痛,形成了诗意汹涌的感情的波涛,显示着对虐杀者的极端的憎恶与仇恨,并深刻地总结着血的经验与教训,昭示着革命的人们奋勇向前;那么,在为了忘却的记念里,这同样的激怒与哀痛,却把那动人心魄的感情力量蕴蓄在心,出之于笔端的,是深沉的记实。”教师寄语鲁迅在热风·随感录四十一中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学生齐读)作业布置(文段写作)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