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课堂训练 1 从古诗词中可以窥见我国丰富多彩的民俗娱乐活动,与下列诗句依次对应的活动是 1)弄假如真无比空,吹嘘全在一丝风 2)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3)双枝需组履平地,楚黄州人擅此技 4)梨花风气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A放风筝 赛龙舟 踩高跷 踏青 B荡秋千 游泳 赛跑 踏青C荡秋千 游泳 踩高跷 登高 D放风筝 赛龙舟 赛跑 登高2、 “盖天津(城)市发展之趋势,其初围绕旧城,继则沿河流,复次则沿铁道线,自有电气事业则沿电车道而发展。”这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化进程的显著特点是 A. 以老城区为中心不断扩展 B. 伴随交通方式的变化而发展C. 由城市周边的不断开发而
2、发展 D. 伴随工商业的发展而发展3、 1865年,两广总督毛鸿宾致总署函:“此(铁)路一开,遂为外国火车独行之路,中国马车既难与之并驾齐驱,更不堪其横冲直撞,势将断绝往来,商民交割。且内地股匪未靖必乘机煽动,作梗生端,即外国人在中国者,亦不能平安无事”。此函隐含的正确历史信息是A毛鸿宾属于洋务派的代表人物 B当时修铁路受到守旧势力的阻碍C因列强的干涉中国当时不能自主修铁路 D太平天国运动威胁到筑路安全4、.19世纪80年代初,上海市出现了中国最早的电灯。“创议之初,华人闻者以为奇事,一时谣诼纷传,谓将遭雷击,人心汹汹,不可抑制以后试办无害,其禁乃开”。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中国政府禁止人
3、们使用电灯照明B电灯的应用说明洋务运动取得成功C近代城市生活受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D上海市民一直反对在市政中应用近代科技5、 清朝官员沈葆桢认为外国人在中国铺设铁路会侵占“民间之田庐至坏其祖父之坟墓,虽至愚不肖者,亦必痛心疾首,聚族而争。众愤所加,何所不至。”对此材料的正确解读是:沈葆桢非常关注民生 沈葆桢的主要目的是反对外国人借修筑铁路侵略中国 沈葆桢的主张表现了清朝官员对西方物质文明的排斥心理 沈葆桢害怕铺设铁路引起民变影响王朝统治( )A. B. C. D.6、 上海世博会曾吸引了大批海内外人士利用各种交通工具前往参观。然而在19世纪七十年代,江苏沿江居民到上海,最有可能乘坐的下列交通
4、工具是( )A江南制造总局的汽车 B洋人发明的火车 C轮船招商局的轮船D福州船政局的军舰7、 中国近代史上首次打破列强垄断局面的交通行业是(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轮船运输 D航空运输8、 下图是中华民国为纪念轮船招商局七十五周年发行的邮票。从中获取的正确信息是( )A 轮船招商局属于官办民用企业 B 轮船招商局的创办是实践了“实业救国”思想 C 轮船招商局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D 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自强”的代表企业9 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擅自修筑吴淞口到上海的淞沪铁路,不久就被拆除。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从这段材料可以看出( )
5、 A清政府和外国商人之间的矛盾有所缓和B此条铁路的修筑是中国交通近代化的开端C清政府对西方先进技术的认识不断加深D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铁路就成为主要交通工具10 近代著名诗人黄遵宪在今别离一诗中写道:“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心中忧。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诗中反映的近代社会景象是( )A社会剧变导致人口的大量迁徙 B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的生活C追求自由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D近代以来出国留学热潮的兴起11 1881年12月花图新报载:“中国之设电线(电报线)也,始于同治十二年,由上海达吴淞,长三十余里,接连海底电线。至中国自设
6、之电线,则于同治十三午,由福州城内通至制造局,长三十六里。其经费出自中国,操持仍属西国。后因台湾有事,力筹防御,电线公司请于闽督光绪七年,将造电之物料,运至台湾。自台湾府城直达大高(地名),约百里,皆电报局学生经办,无西人襄助。”从上述史料中,可得出的正确历史信息有 有线电报进入近代中国最早是在上海 中国最初架设电报线时主要依赖外国中国自主创办的有线电报最早出现在台湾 台湾架设电报线最早是出于军事目的A B C D12 下图是电视剧闯关东朱开山(义和团失败,朱开山走上闯关东之路,在广袤荒凉的土地上和妻子儿女们白手起家,一路拼搏,最后一举成为哈尔滨重工业富商)一家从山东辗转逃亡到东北途中用到的四
7、种交通工具。据此,对晚清的经济现象分析不正确的是A.新旧交通工具并存,体现了晚清社会受工业文明的冲击B.中国民族工业一定程度推动近代人民的出行生活新变化C.近代列强的侵略加剧中国社会的贫穷落后D.在近代社会转型中,中国社会经济以民族经济占主导地位13 1876年6月10日,英商怡和洋行投资兴建的上海吴淞铁路通车运营。8月3日,因火车压死了人,清政府用28万两白银赎回该铁路后拆除。根据这段材料及所学知识,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由英商在华投资兴建铁路可知,当时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是资本输出B由吴淞铁路兴建的时间可知,当时该机车的动力系统主要应用的是瓦特的发明C由在华投资铁路的是外商可知,当时中
8、国尚未产生民族资产阶级D由火车压死人而被拆除可知,当时政府排斥铁路的主因是火车技术有重大缺陷14 下图是中国古老民居四合院,它是以正房、东西厢房围绕中间庭院形成平面布局的传统住宅的统称。在中国民居中历史最悠久,分布最广泛,是汉族民居形式的典型。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北方四合院表述正确的是:体现了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大门不与正房门相对,反映了中国传统风水学中“吉利”之意体现了封建家长等级制反映合家欢乐的亲情A B C D 15 有轨电车初入上海之时,上海人都说电车乘不得,偶一不慎,就要触电,电车公司即在车旁标着“大众可座、稳快价廉”字样,以资号召,且妇女可出三等车资而坐头等座位。此后,上海市民逐
9、渐接受了方便而价廉的电车。这段材料说明A有轨电车最早进入上海 B妇女社会地位十分低下C广告推动出行方式变化 D传统交通工具遭到抛弃16 1882年申报载:“沪上刻有人招集股分(份),创为电灯者。其事原系西人主之,而一时出银附股者,合中西人皆踊跃而起。溯自来火(煤气灯)兴已及二十年,当日西人创行此事,未闻有人乐从而买股者。”这种变化主要说明近代上海A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高B社会观念的进步C现代企业制度臻于完善D民族工业迅猛发展 17、 中国近代史上首次打破列强垄断局面的交通行业是(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轮船运输 D航空运输18、 近代著名诗人黄遵宪在今别离一诗中写道:“别肠转如轮
10、,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心中忧。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诗中反映的近代社会景象是( )A社会剧变导致人口的大量迁徙 B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的生活C追求自由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D近代以来出国留学热潮的兴起19、 (1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宝山县筑路时,因一寡妇担心破坏坟墓风水而阻止开路,只能拖延多日,并“议定纡绕兜开”。还有苏姓乡民认为筑铁路破坏风水,使其长眠的祖先不得安宁,联合乡民阻挠筑路,打伤铁路督工和外国雇员。 孙昌富 陈蕴茜从民众态度看吴淞铁路的兴废材料二 苏省绅商恐路权之失于是迅速招股,创成苏省铁路公司
11、,筑路二:曰苏嘉,曰沪嘉,冀以挽回利权,用心亦良苦矣。然此二者已属支路,究不若宁沪铁路之握其总机关也。 吾省之人,急宜筹集巨款,以赎回路权,勿谓苏省已办铁路,而遂可以抵制也。孙昌富 陈蕴茜从民众态度看吴淞铁路的兴废(1)材料二所持铁路观与材料一有何不同?分析其不同的原因。(4分)材料三 1880年刘铭传上筹造铁路以图自强折:“铁路之利于漕务,赈商务、矿物、厘梢、行旅者,不可肆述。而于用兵尤不可缓。中国幅员辽阔,北边绵亘万里,毗连俄界,通商各海口有与各国共之,划疆而守则防不胜防若铁路告成,则声势联络,血脉贯通,裁兵节饷,并成劲旅。防边防海,转运枪炮,朝发夕至。十八省舍为一气,一兵可抵十数兵之用。
12、将来兵权、饷权俱在朝廷,内重外轻,不为疆臣所牵制矣。” 摘编自清史稿交通志内阁学士张家骧(光绪帝的师傅)上奏反对修建铁路,他列举三大弊端:一是若铁路造成,商旅辐辏,洋人觊觎,何以应之?二是铁路沿线遇到田亩、屋庐等,必至贻害民间;三是建设铁路会影响招商局(注:清廷官营企业)海运收入。摘编自姜鸣起草修建铁路的幕后人物(2)材料三中刘铭传主张兴建铁路的理由有哪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关于铁路兴建争论的实质。(6分)材料四 “十一五”期间,我国铁路全面加快实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铁路营业里程跃居世界第二,并昂首跨入高速时代,高速铁路里程世界第一,为发展国民经济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供了重要保障。2003
13、年以来,铁路建设项目批复投资总规模超过4万亿元,已完成投资15万亿元。到2012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1万公里以上。摘编自人民日报(2010年10月6日)(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铁路迅速发展的原因,并概括中国近代、现代交通事业发展的不同特征。(6分)必修二 4.2参考答案1.A 2.:B:由“沿河流”到沿“铁道线”再到“沿电车道”,近代天津城市化进程的特点是随交通方式变化而发展。3. B:题中毛鸿宾认为修铁路有马车不能用、股匪作乱等弊端,这是守旧势力的主张。4. C 5. B 从材料看,沈葆桢认为,外国人在中国铺设铁路,侵占百姓田地,毁坏坟茔,会造成百姓对政府不满。这反映
14、出沈葆桢对修建铁路的抵制和发生“民变”影响清朝统治的担心,故正确。沈葆桢以“民变”为借口反对外国修建铁路,并非民生,故不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项。6. C 由材料信息“19世纪六七十年代”、“由江苏到上海”可判断是轮船招商局的轮船。7. C根据所学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这是洋务运动中由军工企业转向兼办民用企业、由官办转向官督商办的第一个企业。打破外轮垄断中国航运业的积极意义,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中国的权利。据此本题选C项。8. A 9. C10. B11、A12、D13、B14、C 15、C 16、B 17 C 18B参考答案1、(1)有利于巩固政权;密切与少数民族的关系;有利于信息
15、的传递;有重要的军事价值;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任答三点即可得6分)(2)兵部;(2分)具有军事和行政上的职能;兼有馆舍功能;专供贵族及官员使用。(6分)(3)驱动力的变化,由畜力逐渐转化为机械力;交通工具逐渐商业化,并且没有阶级的限制。(4分)原因:西方先进技术的传入与使用;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4分)(4)政府的腐败无能;技术的落后;人才的缺乏;领域的狭窄,无法起到辐射带动作用等。(4分)2、(1)理由:国土面积太大,中央政府难以有效治理;交通落后,国内各地区之间联系十分困难;主要靠儒家思想(“伦常制度”)维护统治。(3分,每点1分。) &
16、#160; 措施:修驰道(加强全国道路交通网建设);建立和健全驿传制度;建立中央集权制(皇帝制度);强化思想控制(或:统一思想以巩固国家统一)。(4分,每点1分。)(2)1877年(或19世纪70年代),台湾。(2分) 特点:速度更快,效率更高;距离远,范围广。(2分)(3)作用:有利于加强国内各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有利于中央政府加强对地方的有效管辖和治理;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大大提高了全国人民的民族意识(或:现代国家共同体的意识);推动了全国性反帝爱国运动的发展;为民族民主革命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或:技术基础)。(6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满分。其它答案如果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17【答案】(1)材料一认为外国人筑路破坏风水;材料二认为外国人筑路破坏国家主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质检技术在农村发展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装饰材料企业生产流程优化考核试卷
- 自行车出行数据监测考核试卷
- 连续搬运设备故障预测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预测考核试卷
- 口腔科用牙科D打印设备考核试卷
- 葡萄栽培的农业环境保护与绿色种植考核试卷
- 稀有金属加工中的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培育考核试卷
- 跨界艺术合作的模式与案例分析考核试卷
- 通信设备行业绿色生产与环保认证考核试卷
- 填充手术疤痕护理常规
- 应急物资、设备检查维护保养制度
- 《数据网组建与维护》课件-8.1任务1 WLAN基本配置
- 2025解题觉醒邓诚数学(名师大招册)
- 第四单元第一课 多姿多彩的乐音世界-《唱脸谱》 课件 2024-2025学年湘艺版(2024)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
- 给小朋友科普化学小知识
- 中医专科护士进修汇报
- 9.2 法律保障生活课件(共13张)-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 北非旅游地理
- 体重管理培训课件
- EPC工程合作框架协议书范本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导学案(全册 共10个单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