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A.洗马(xi an)出岫(xi功下乘(ch eng)茕茕孑立(qi mg)B.迤逦(y )蕴藉(ji8参差(c ai)命途多舛(chu dn)C.流憩(q i)险衅(x in)央浼(m d)咬文嚼字(jico)D.拮据(jie)潦水(lico)尴尬(g m)门衰祚薄(zhu 必修五综合检测(三) 、选择题(第1至12小题共24分,每小题2分)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下列各组中没有错误字的一项是A.玷辱 陶冶良晨美旦C.辖制迟顿哎声叹气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李老师为人谨慎,战战兢兢 地工作,勤勤恳恳地教书,深受学生爱戴。B. 操场上锣鼓喧天,人声鼎沸,
2、可是高三同学安然无恙地坐在教室里,看书的看书,做习题的做习题,谁也没有关注教室外的事情。c .边城描写了秀色可餐的湘西自然风光,古朴淳厚的民俗风情,这里的一切如梦一般宁静美好。D .在已经气息奄奄的暮年,他坐在公园的石凳上沉思往事,突然发现自己所崇拜的偶像不过是个华而不实、自私自利的小、人。4、下列文学作品、作家及体裁对应有错误的一项是()B .装在套子里的人 莫泊桑 小说D .陈情表一一李密一一散文)迟顿讫今而止B.拮据 委屈求全D鞭苔矜持酒撰( 平心而论 日薄夕山()天高地迥 陨身不恤)A.边城沈从文小说C.滕王阁序一一王勃一一散文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我们对于“比较文学”
3、是个陌生的概念,读读钱钟书的谈中国诗或许能引你走出陌 生的境地。B. 听说博士村官潘汪聪要给大家讲农技课,大家兴致很高,还没到时间,村委会会议室就 挤满了很多村民来听课,场面好不热闹。C. 飞行的成功,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日渐强盛的综合国力,表明我国完全有能力独立 自主攻克尖端技术,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D. 由于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世界的东方, 中国人民正满怀豪情走向更加光明灿烂的未来。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6 8题。科举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它塑造了中国文明的一个重要特征一一政教一体化,其中文化与政治相互依存、不可分割,而政治,最终也是一种文化
4、秩序。万历年间,利玛窦到中国,一 个意外的发现是,中国的科举制度实现了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国的“知识阶级即哲人对帝国的统治者有着广泛的影响”,“标志着与西方一大差别而值得注意的重大事实”是,“他们全国都是由知识阶层,即一般叫做哲学家的人来治理的。 ”科举制度并没有实现“理想国”,但促成了封建社会时期世界上最合理的政教制度。科举 千年,以人文化天下,朝廷立国,文人立命,社会长治久安,个人功名利禄,尽系于此。从某 种意义上说,科举是帝制中国社会结构的中枢。就社会政治而言,面向整个社会的科举, 为皇权统治下的官僚体系提供了人才,保证了官僚体系的运转, 巩固了封建皇权;同时,科举又是一个制度化的流动
5、性晋升渠道,社会基层的优秀分子由此可以进入统治阶层,参与管理国家。 科举真正沟通了官民阶层。数世白身者,一登龙虎榜,就可能出将入相。而官宦子弟,不解经 书,无缘科场,则可能沦为平民。科举不仅是中国封建社会结构的核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社会文化的主体,它包含着思想与制度两个层面的意义。思想层面上,儒家经学化,使儒学从一种普通学说变成圣典。制度层面上,儒学作为科举考试内容,最直接有力地保证了儒家意识形 态的霸权地位。科举制使儒家思想彻底制度化,制度化保证了权力化, 它使帝制国家、士绅社会与儒家文化,围绕科场中心流动,从而创造了一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科举文明。从某种意义上说,
6、中华传统文明最显著的标志就是科举,而不是西方历史范畴中的封建或东方专制主义。梁启超曾经从四个方面对科举的历史作用做过公正评价。首先,科举使帝制政权充满活力,不断从社会精英中吸取统治人才;其次,促进了官民阶层的流动, 使社会充满活力;再次,使儒家思想和社会意识形态一体化;最后,使个人有出路,社会稳定。从某种意义上说,传统中华文明是一种科举文明。在封建社会时期的世界各国,中国社会结构最具开放性,官僚出身最具平民色彩,教育普及面最大。而所有这些,都是由科举制度造成的。6、有关“科举是帝制中国社会结构的中枢”的理解,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科举使帝制国家、 士绅社会与儒家文化, 围绕科场中心流动
7、, 创造了一种世界上独一无 二的科举文明。 B 科举面向全社会公开选拔, 为官僚体系提供了人才, 保证了官僚体系 的正常运转,巩固了封建皇权。 C 科举的公正性使出身显赫但又不解经书的官宦子弟也 可能沦为平民, 保证了官僚体系的精英特点。 D 科举形成了流动性晋升机制, 使社会优秀 分子可能进入封建皇权体系,参与社会管理,维持了社会稳定。7、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 科举保证了帝制政权的活力,从晋升机制的合理性等方面入手,巩固了封建帝制的统治。B. 科举制度是当时“朝廷立国,文人立命”的基础,使古代封建统治制度能够“人文化天 下”,保证了社会长治久安。C. 科举文明促成了中国社
8、会结构的开放性,使儒家思想成为统治者的主要武器,出现了“文人”即“哲人”治天下的局面,实践了前现代世界最合理的政教制度。D. 科举制度始终自觉坚持传播儒家思想,保证了儒家思想的延续, 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 最有力保证。8、 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以科举为基础的中国古代政教一体化制度,具有建立柏拉图“理想国”的可能性,但这 种制度下的中国古代社会还不是真正的“理想国” 。B. 柏拉图的“理想国”看重哲学在政治中的影响, 看重人文在天下秩序建立中的教化作用, 这种理想在前现代世界的西方并没有实现。C. 借助科举制度,儒家思想与当时的意识形态、文化与政治达到了高度的协
9、调,使儒家思 想的权力化得到了保证。D. 科举之所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因为它在中国文化的发展中始终扮演着主导角色,是中国文化无可争议的进步性标志。 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 912 题。归去来兮, 田园将芜胡不归! 既自以心为形役, 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 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颺,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 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 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长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 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10、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归去来兮, 请息交以绝游。 世与我而相违, 复驾言兮焉求! 悦亲戚之情话, 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 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已矣乎! 寓形宇内复几时, 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乎天命 复奚疑!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悟已往之不谏谏:挽回B审容膝 之易安容膝:形容居室狭小,仅能容膝C善万物之得时善:羡慕D帝乡 不可期帝乡:皇帝的居所,这里
11、指仕途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举世誉之而 不加劝伏惟圣朝以 孝治天下之 二虫又何知?有鸟焉,其名为.鹏B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D 乐夫天命复奚疑A 门虽设而 长关B 登东皋以 舒啸C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D 既自以心为 形役11、下列特殊句式不同类的一项是A 复驾言乎焉求C 将有事于西畴1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是晋安帝义熙元年(405)作者辞去彭泽令回家时所作,抒写了归田的决心、归田时的愉快心情和归田后的乐趣。“辞”是一种与“赋”相近的文体名称。B. 通过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劳动生活的歌颂,表明他对当时现实政治,尤其是仕宦生活的 不满和否定
12、,反映了他蔑视功名利禄的高尚情操,也流露出委运乘化、乐天安命的消极思想。C.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中“松菊”,既是庭院实景的描写,又有象征意义。松菊象征高 洁的品格,松菊犹存喻坚韧芬芳的节操仍在。D. 结尾处两句话“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体现的陶潜那种顺应自然,乐夫天命 的思想,完全流露出他无可奈何、听天由命的思想情绪,这是他人性弱点的主要表现。二、非选择题(第 13至21小题,共36分)13、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1)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归去来兮辞译文:(2)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陈情表译文:14、默写出下列空缺处的文字(
13、每空 1分,共6分)(1)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3)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渊明归去来兮辞)15、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春日即事 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注李弥逊(1085 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 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2分)答:(2
14、)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 (2分)答: 阅读下面文学类文章,完成 1619题(14分)感悟春天朱国良 江南的春天,总是在浙淅沥沥的春雨中悄悄来临的,“杏花春雨江南”,这是上了名诗之页的。数落我经历的几十个春天,总是乍暖还寒,反反复复需要冲破凛冽的西风和反攻 的寒潮才降临人间。因此春光很金贵,春色也往往只能雨中窥视,总在不经意中,只一眨眼, 便进入了初夏的境地了,常常令人生出春光难觅的感慨。 珍爱春天,是热爱生活的一种执著,这也是对照冬天的岁月,有比较而有鉴别的一 种实际行动。虽然说,冬天的寒冷对于世界,是净化,是考验,是生命的再生前提和生活的新 生要素。这也是一种反衬和折射:没有坚冰,谁
15、去认可红梅的烂漫?没有白雪,谁去判定青松的高洁?没有严寒, 谁去仰视乔木的耸立?但是那似乎是哲学的命题和诗人的想象。只有春天才是大众的,才是为伟人和凡人,诗人和农人共同承认和赞美的。 谁不承认春天是美好的? “遇物尽欢欣,爱春非独我”,诗人白居易就是这样说的,翻翻一部唐诗吧,那里面尽有李白、杜牧、韩愈、李贺们对春的感慨。摆着道学面孔的人物,是 不是不咏唱春天呢?北宋理学家程颢写下了春日偶成,还成了选本千家诗的第一首。朱熹更是有名的“老夫子”,他面对朗朗春光,盈盈春意,也唱了“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 红总是春”的春日诗。和尚是讲究四大皆空的佛门子弟,也不能不被春天打动“凡心”。宋朝的志南和尚写下
16、了这样的名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在中国的古诗中,可以看出诗人们从各个角度歌唱春天,从春风、春水、春雨、春草、春柳、春鸟、春山、春游、春宵、春眠等来尽情歌唱,进而从欣赏春天写到珍惜春光。 品味春色、目送春鸟、沐浴春风,可以感召人性,感受浮生,感叹世事,感谢生 活。这可以说是中外一致,概莫能外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上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如果这位生在封建时代的女子奈何不了这种生活,这位女子可谓是个 贵妇,但从一缕春色中感悟到人伦之乐才是大乐。那么现代的那位美国哲人桑塔耶那则更有想得破,甘愿为春天俘虏的意味了。这先生长期在哈佛教书,50岁那年,春日的有一天
17、在讲台上,偶有知更鸟飞来,立在窗格子上,他注意到了,又一个春天的到来。他回过头来,向学生 们说,我与阳春有约!冲出教室,开始了他云游欧洲大陆之行。 生命四季,是我们每个人都共有的,而春天更能开启人们的感情之源,心灵之泉。英国诗人拜伦有一年春天看见一位盲人在沿街乞讨,旁边还有一牌子写着八个字:“自幼失明,沿街乞讨”。但盆中只有稀稀落落几个钱。拜伦同情之下,马上给他改了八个字:“春天来了,我看不见! ”哪里还有比看不见春天更痛苦的呢!路人一见之下,纷纷给以施舍。这是文字的 力量,更是春天的魅力!难怪首次在甲骨文里露面的形声字就是“春”,难怪古人殷殷切切地寄语他的友人“此行江南去,千万和春住”。居住
18、在大观园中的湘云更是大声疾呼:“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 ”可是事实上春光难永驻,有来必有去,谁也挡不住“流水落花春去也”的结 局。不管是落花有意,还是流水无情,都是表现了时间之易逝的自然迹象,但是精神上的青春,意志里的春色,进取中的春光,则当常驻于有志人和奋斗者的岁月年华里!(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有改动)16、从全文看,作者对春天有哪些感悟 ?请概括作答。(3分)答:17、第段写江南春天,请用三个词语来概括江南春天到来和离去的特点。(3分)答:18、第段“但是那似乎是哲学的命题和诗人的想象”一句中,“哲学的命题”“诗人的想 象”在文中分别指什么?(4分)答:(1)哲学的命题:。诗人的想象
19、:。19、请简要说明第段中加点处的引文在文中的作用。 答:(4分)语言积累与运用(共 8分)“当日晌午时分,走得肚口饥饿,望见前面 :三碗不过岗。”20、水浒传中与武松打虎之前,有这么一段话: 有一个酒店,挑着一面招旗在门前,上头写着五个字道从现代商品经济的观点来看,“三碗不过岗”是绝妙的广告词,它至少有三点绝妙之处,请写出其中两点。(4分)(1) (2)21、请阅读下面材料美国时代周刊对超女的评论:“实际上,李宇春现象早已超越了她的歌声。李宇春所拥有的,是态度、创意和颠覆了中国传统审美的中性风格。”“李宇春的胜利在很多其他方面都显得与众不同:类似“美国偶像”一一而非中国现状“超级女声”以一个
20、民主的方式运作。”“李宇春确实拥有更多含义: 她代表了张扬的个性,这就是她成为全国偶像的原因。”网民:“阴阳人,年轻一代的悲哀。”“畸形的意识形态下的垃圾。”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和搜狐新闻中心联合进行了这样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参与填答问卷的5425人中,51.0 %的人认为“超女”低俗,另有36.3 %的人持相反意见。说心里话,你喜欢超女吗?说说你的观点及理由(4分)必修五综合检测(三) 一、选择题(第 1 至 12 小题共 24 分, 每小题 2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 一项是()D(潦水I CD门衰祚薄 zu o)A. 洗马(xi an)出岫(xi u) 下乘(ch e
21、ng)茕茕孑立(qi 6g) B. 迤逦(y 1)蕴藉(jie) 参差(c an)命途多舛(chu岔) C. 流憩(q 1)险衅(x in) 央浼(m百)咬文嚼字(jico) D. 拮据(ji e潦水(li ) 尴尬(g an)门衰祚薄(zhu 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误字的一项是 ()A. 玷辱 陶冶 良晨美景 讫 今而止 B 拮据 矜持 平心而论 天高地迥C.辖制 迟顿 哎声叹气 委 屈求全 D 鞭苔 酒撰 日薄夕山 陨身不恤B( A.良辰美景迄今为止C.迟钝唉 声叹气委曲求全D.鞭笞酒馔日薄 西山 殒身不恤)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A. 李老师为人谨慎,战战兢兢 地 工作,勤勤
22、恳恳地教书,深受学生爱 戴。B. 操场上锣鼓喧天,人声鼎沸, 可是高三同学安然无恙 地坐在教室 里,看书的看书,做习题的做习题, 谁也没有关注教室外的事情。C. 边城描写了秀色可餐 的湘西自 然风光,古朴淳厚的民俗风情,这里 的一切如梦一般宁静美好。 D 在 已经气息奄奄的暮年,他坐在公园的 石凳上沉思往事,突然发现自己所崇 拜的偶像不过是个华而不实、自私自 利的小人。C( A “战战兢兢”是极端害怕而小 心谨慎,此处应换“兢兢业业”。B. “安 然无恙”意为很平安,没有受到什么 损害,与语境不合。C.秀色可餐:原 形容妇女美貌,后也形容景物秀丽。D. 气息奄奄:指人生命垂危,即将断 气。)4
23、、下列文学作品、作家及体裁对应有 错误的一项是A.边城沈从文小说B. 装在套子里的人莫泊桑一 小说C. 滕王阁序王勃 散文D.陈情表李密 散文B (装在套子里的人一一契诃夫一 小说)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们对于“比较文学”是个陌生的概念,读读钱钟书的谈中国诗或许能引你走出陌生的境地。B. 听说博士村官潘汪聪要给大家 讲农技课,大家兴致很高,还没到时 间,村委会会议室就挤满了很多村民 来听课,场面好不热闹。C. 飞行的成功,展示了改革开放 以来我国日渐强盛的综合国力,表明 我国完全有能力独立自主攻克尖端技 术,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D. 由于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成 功
24、举办,标志着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 态屹立世界的东方,中国人民正满怀 豪情走向更加光明灿烂的未来。C( A项属主客颠倒,“我们对于比较10 文学应改为“比较文学对于我们”。B项属语序不当,应把“村民”放到“听 课”的后面。D项滥用介词“由于”)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6 8 题。科举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它塑 造了中国文明的一个重要特征政 教一体化, 其中文化与政治相互依存、 不可分割,而政治,最终也是一种文 化秩序。万历年间,利玛窦到中国, 一个意外的发现是,中国的科举制度 实现了柏拉图的 “理想国”:中国的“知 识阶级即哲人对帝国的统治者有 着广泛的影响” ,“标志着与西方一大11 差别而值得注意
25、的重大事实”是,“他 们全国都是由知识阶层,即一般叫做 哲学家的人来治理的。”科举制度并没有实现“理想国”,但促成了圭寸建社会时期世界上最合理的 政教制度。科举千年,以人文化天下, 朝廷立国,文人立命,社会长治久安, 个人功名利禄,尽系于此。从某种意 义上说,科举是帝制中国社会结构的 中抠。就社会政治而言,面向整个社 会的科举,为皇权统治下的官僚体系 提供了人才,保证了官僚体系的运转, 巩固了封建皇权;同时,科举又是一12 个制度化的流动性晋升渠道,社会基 层的优秀分子由此可以进入统治阶 层,参与管理国家。科举真正沟通了 官民阶层。数世白身者,一登龙虎榜, 就可能出将入相。而官宦子弟,不解 经
26、书,无缘科场,则可能沦为平民。科举不仅是中国封建社会结构的核 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家 思想是中国传统社会文化的主体,它 包含着思想与制度两个层面的意义。 思想层面上,儒家经学化,使儒学从 一种普通学说变成圣典。 制度层面上, 儒学作为科举考试内容,最直接有力13 地保证了儒家意识形态的霸权地位。 科举制使儒家思想彻底制度化,制度 化保证了权力化,它使帝制国家、士 绅社会与儒家文化,围绕科场中心流 动,从而创造了一种世界上独一无二 的科举文明。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华传统文明最显 著的标志就是科举,而不是西方历史 范畴中的封建或东方专制主义。梁启 超曾经从四个方面对科举的历史作用 做过公正
27、评价。首先,科举使帝制政 权充满活力,不断从社会精英中吸取 统治人才;其次,促进了官民阶层的14 流动,使社会充满活力;再次,使儒 家思想和社会意识形态一体化; 最后, 使个人有出路,社会稳定。从某种意义上说,传统中华文明是一 种科举文明。在封建社会时期的世界 各国,中国社会结构最具开放性,官 僚出身最具平民色彩,教育普及面最 大。而所有这些,都是由科举制度造 成的。6、有关“科举是帝制中国社会结构的 中枢”的理解,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科举使帝制国家、士绅社会与15 儒家文化,围绕科场中心流动,创造 了一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科举文明。B. 科举面向全社会公开选拔,为 官僚体系提供了人才
28、,保证了官僚体 系的正常运转,巩固了封建皇权。C. 科举的公正性使出身显赫但又 不解经书的官宦子弟也可能沦为平 民,保证了官僚体系的精英特点。D. 科举形成了流动性晋升机制, 使社会优秀分子可能进入封建皇权体 系,参与社会管理,维持了社会稳定。 A (从第3段看,A明显属张冠李戴的 情况)167、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 科举保证了帝制政权的活力, 从晋升机制的合理性等方面入手,巩 固了封建帝制的统治。B. 科举制度是当时“朝廷立国, 文人立命”的基础,使古代封建统治 制度能够“人文化天下” ,保证了社会 长治久安。C. 科举文明促成了中国社会结构 的开放性,使儒家思想成为统治
29、者的 主要武器,出现了“文人”即“哲人” 治天下的局面,实践了前现代世界最17合理的政教制度。D. 科举制度始终自觉坚持传播儒 家思想,保证了儒家思想的延续,是 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最有力保证。 D (属以偏概全,无限放大,文中只是 说“儒学作为科举考试内容,最直接 有力地保证了儒家意识形态的霸权地 位。”8、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 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以科举为基础的中国古代政教 一体化制度,具有建立柏拉图“理想18 国”的可能性,但这种制度下的中国 古代社会还不是真正的“理想国” 。B. 柏拉图的“理想国”看重哲学在政治中的影响,看重人文在天下秩 序建立中的教化作用,这种理想在前
30、现代世界的西方并没有实现。C. 借助科举制度,儒家思想与当 时的意识形态、文化与政治达到了高 度的协调,使儒家思想的权力化得到 了保证。D. 科举之所以成为“中国传统文 化的核心”,是因为它在中国文化的发 展中始终扮演着主导角色,是中国文19 化无可争议的进步性标志。D (同样属以偏概全,“始终”的表述不准确,并且“无可争议的进步性标 志”表述也不准确 。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 912 题。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 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 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 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颺,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 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
31、迎,稚子候 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20 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 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长关。策扶 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 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 抚孤松而盘桓。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 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 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 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 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 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21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 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 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 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
32、 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乎 天命复奚疑!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A. 悟已往之不谏谏:挽回B. 审容膝之易安容 膝:形容居室狭小,仅能容膝22C. 善万物之得时善:羡慕D. 帝乡不可期帝 乡:皇帝的居所,这里指仕途D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词义理解。 帝乡:天帝之乡 , 指仙境)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门虽设而长关举世誉之而不加劝B. 登东皋以舒啸23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C.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之二虫又何知?D. 既自以心为形役 有鸟焉,其名为鹏A (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的词义理解。A而:都是转折连词,去卩。B以:相当“而”
33、,表承接;用。C之:动词,至號 代词,这。D为:介词,表被动;动词, 叫做) 11、下列特殊句式不同类的一项是()24A. 复驾言乎焉求B.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C. 将有事于西畴D. 乐夫天命复奚疑C(C为状语后置句,其它均为宾语前置 句)1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 确的一项是() DA. 本文是晋安帝义熙元年(405) 作者辞去彭泽令回家时所作,抒写了 归田的决心、归田时的愉快心情和归 田后的乐趣。“辞”是一种与“赋”相25 近的文体名称。B. 通过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劳动生 活的歌颂,表明他对当时现实政治, 尤其是仕宦生活的不满和否定,反映 了他蔑视功名利禄的高尚情操,也流 露出委运乘
34、化、 乐天安命的消极思想。C.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中“松 菊”,既是庭院实景的描写,又有象征 意义。松菊象征高洁的品格,松菊犹 存喻坚韧芬芳的节操仍在。D. 结尾处两句话“聊乘化以归尽, 乐夫天命复奚疑”体现的陶潜那种顺26 应自然,乐夫天命的思想,完全流露 出他无可奈何、听天由命的思想情绪, 这是他人性弱点的主要表现。二、非选择题(第13至21小题,共36分)1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 小题2分,共4分)(1)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 西畴。归去来兮辞译文:(2)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陈情表27译文:14、默写出下列空缺处的文字(每空1 分,共6分)(1)云销雨
35、霁,彩彻区明。 ?渔舟唱晚,响穷 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2),。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3)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 悲? ,28。实迷途其未远,觉今 是而昨非。(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15、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 题。( 4 分)春日即事 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 宿鸟声中自掩门。注李弥逊(1085 1153),字似 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 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 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 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 方。29(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2分)(2)这
36、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2分) 1)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 网;再由丝网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 网住,即留住春天。这个想象、比喻 非常生动、新奇。(2)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莫 以及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30 阅读下面文学类文章, 完成 1619 题 ( 14 分)感悟春天 朱国良 江南的春天, 总是在浙淅 沥沥的春雨中悄悄来临的, “杏花春雨 江南”,这是上了名诗之页的。数落我 经历的几十个春天,总是乍暖还寒, 反反复复需要冲破凛冽的西风和反攻 的寒潮才降临人间。 因此春光很金贵, 春色也往往只能雨中窥视,总在不经 意中,只一眨眼,便进入了初夏的境 地了,常常令人生出春光难觅的感
37、慨。31 珍爱春天,是热爱生活的 一种执著,这也是对照冬天的岁月, 有比较而有鉴别的一种实际行动。虽 然说,冬天的寒冷对于世界,是净化, 是考验,是生命的再生前提和生活的 新生要素。这也是一种反衬和折射: 没有坚冰,谁去认可红梅的烂漫?没有 白雪,谁去判定青松的高洁?没有严 寒,谁去仰视乔木的耸立?但是那似 乎是哲学的命题和诗人的想象。只有 春天才是大众的,才是为伟人和凡人,诗人和农人共同承认和赞美的。32 谁不承认春天是美好的? “遇 物尽欢欣,爱春非独我” ,诗人白居易 就是这样说的,翻翻一部唐诗吧,那 里面尽有李白、杜牧、韩愈、李贺们 对春的感慨。摆着道学面孔的人物, 是不是不咏唱春天呢
38、?北宋理学家程 颢写下了春日偶成 ,还成了选本 千家诗的第一首。朱熹更是有名的 “老夫子”,他面对朗朗春光,盈盈春 意,也唱了“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 千红总是春”的春日诗。和尚是 讲究四大皆空的佛门子弟,也不能不 被春天打动“凡心”。宋朝的志南和尚33 写下了这样的名句:“沾衣欲湿杏花 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在中国的古诗 中,可以看出诗人们从各个角度歌唱 春天,从春风、春水、春雨、春草、 春柳、春鸟、春山、春游、春宵、春 眠等来尽情歌唱,进而从欣赏春天写 到珍惜春光。 品味春色、目送春鸟、沐浴春风,可以感召人性,感受浮生, 感叹世事,感谢生活。这可以说是中 外一致,概莫能外的。“闺中少妇不知
39、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上杨柳 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如果这位生在34 封建时代的女子奈何不了这种生活, 这位女子可谓是个贵妇,但从一缕春 色中感悟到人伦之乐才是大乐。那么 现代的那位美国哲人桑塔耶那则更有 想得破,甘愿为春天俘虏的意味了。 这先生长期在哈佛教书, 50 岁那年, 春日的有一天在讲台上,偶有知更鸟 飞来,立在窗格子上,他注意到了, 又一个春天的到来。他回过头来,向 学生们说,我与阳春有约!冲出教室, 开始了他云游欧洲大陆之行。 生命四季,是我们每个人都共有的,而春天更能开启人们的感35情之源,心灵之泉。英国诗人拜伦有 一年春天看见一位盲人在沿街乞讨, 旁边还有一牌子写着八个字
40、: “自幼失 明,沿街乞讨”。但盆中只有稀稀落落 几个钱。拜伦同情之下,马上给他改 了八个字: “春天来了,我看不见 ! ” 哪里还有比看不见春天更痛苦的呢! 路人一见之下,纷纷给以施舍。这是 文字的力量, 更是春天的魅力 ! 难怪首 次在甲骨文里露面的形声字就是 “春”,难怪古人殷殷切切地寄语他的 友人“此行江南去,千万和春住” 。居 住在大观园中的湘云更是大声疾呼:36“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 ”可是 事实上春光难永驻,有来必有去,谁 也挡不住“流水落花春去也”的结局。 不管是落花有意,还是流水无情,都 是表现了时间之易逝的自然迹象,但 是精神上的青春,意志里的春色,进 取中的春光,则
41、当常驻于有志人和奋 斗者的岁月年华里 !(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有改动 )16、从全文看,作者对春天有哪些感 悟?请概括作答。 (3 分)37答:春光难觅,值得珍惜;珍爱 春天就是热爱生活;春天是美好的,是大众的;春天可以感召人性(或 活”):春天可以开启心灵;自然 的春天易逝,应永葆精神的青春。(每 点1分,答出3点给满分,意思相近 即可)“感叹世事” “感谢生17、第段写江南春天,请用三个词 语来概括江南春天到来和离去的特 点。(3分)38答:悄悄来临 来得不易 匆匆离去。(每点1分,意思接 近即可)18、第段“但是那似乎是哲学的命 题和诗人的想象”一句中,“哲学的命 题”“诗人的想象”
42、在文中分别指什么?(4分)答:(1)哲学的命题:“哲学的命题”比界的意义(或冬天的寒冷对于世界,是净化,是 考验,是生命的再生前提和生活的新 生要素)。39(2)诗人的想象:“诗人的想象”指的 是诗人赋予梅、松、乔木等在冬天里 反衬和折射出的品格。19、请简要说明第段中加点处的引文在文中的作用。(4分)内容上更加突出了作者对春天的感悟:a.春天U -4 八.E是有J丨寸魅力的;b.春天勿逝。结构上弓1出了作者对人生三应永葆青春的感慨。增添了文采。语言积累与运用(共8分)20、水浒传中写武松打虎之前,有 这么一段话:“当日晌午时分,走得肚40口饥饿,望见前面有一个酒店,挑着 一面招旗在门前, 上
43、头写着五个字道: c 丁才9r、一P :)力三碗不过岗。” 从现代商品经济的观点来看, “三 碗不过岗”是绝妙的广告词,它至少 有三点绝妙之处, 请写出其中两点。(4 分) 宣传其酒特别醇厚浓烈, 吸引客人; 既劝量少者不贪杯,又刺激海量者多饮酒; 借猛虎之威劝客人留宿,提高经济 效益。21、请阅读下面材料41美国时代周刊对超女的评论: “实际上,李宇春现象早已超越了她 的歌声。李宇春所拥有的,是态度、 创意和颠覆了中国传统审美的中性风 格。”“李宇春的胜利在很多其他方面 都显得与众不同:类似“美国偶像” 而非中国现状“超级女声” 以一个民主的方式运作。 ”“李宇春确 实拥有更多含义:她代表了
44、张扬的个 性,这就是她成为全国偶像的原因。 ”网民:“阴阳人,年轻一代的悲 哀。”“畸形的意识形态下的垃圾。 ”42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和搜狐 新闻中心联合进行了这样一项调查。 结果显示: 在参与填答问卷的 5425 人 中, 51.0 的人认为“超女”低俗, 另有 36.3 的人持相反意见。说心里话,你喜欢超女吗?说说 你的观点及理由 (4 分)参考 1、关键词: 活力 个性 通 俗文化 文化多元性 参考 2、关键 词:低俗 玷污艺术 毒害青少年 功利心理答案(不必过分拘泥一个标 准,只要言之成理则可。 )43参考答案1、D (潦水I do门衰祚薄zuo) 2、B (A.良辰美景C .迟钝
45、兼听则 明 D 鞭笞 日薄西山 唇枪舌剑)3、C( A “战战兢兢”是极端害怕而 小心谨慎,此处应换“兢兢业业” 。B. “安然无恙”意为很平安,没有受 到什么损害,与语境不合。C.秀色可 餐:原形容妇女美貌,后也形容景物 秀丽。D.气息奄奄:指人生命垂危, 即将断气。)4、B (装在套子里的人一一契诃夫 小说)445、C( A项属主客颠倒,“我们对于比 较文学应改为“比较文学对于我 们” B项属语序不当,应把“村民” 放到“听课”的后面。D项滥用介词“由 于”)6、A (从第3段看,A明显属张冠李戴 的情况)7、D (属以偏概全,无限放大,文中 只是说“儒学作为科举考试内容,最 直接有力地保证了儒家意识形态的霸 权地位。”8 D (同样属以偏概全,“始终”的表 述不准确,并且“无可争议的进步性45标志”的表述也不准确。9、D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词义理 解。帝乡:天帝之乡 , 指仙境)10、A (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的词义 理解。A而:都是转折连词,去卩。B以: 相当“而”,表承接;用。C之:动词, 到;代词,这。D为:介词,表被动; 动词,叫做)11、C(C 为状语后置句, 其它均为宾语 前置句 )12、D 13、翻译46 (1)农人们告诉我春天已经来临,我 将要到西边去耕耘田亩。 (关键词:有 事。关键句:状语后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