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历史】统编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知识提纲基于新课标的必修教材中外历史纲要知识体系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内容提要】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承隋唐之后,继续有所发展。宋元是封建文化高度繁荣的阶段, 术方面有突出发展,对世界文明的进步起了重要作用。理学的产生、宋词和元曲的繁荣、 的出现,是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特点。随着契丹、党项、女真、蒙古等族同汉族文化的进 他们的文化在保留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又各有特色。【框架线索】在科学技世俗文学步交融,r 一Jifl:、|契丹女字、文学/、辽- J理学、科技、宋词*书陆.绘画儒学的复兴
2、条北一Qt抚那事界 审as.辽宋貫金元的文化地圏一甘年西真文*傣经*经史著作【知识体系】:宋元时期文化发展的概况(一)儒学的复兴1.背景1从三国到五代,以阐释经书字句为主的儒家学说日益僵化, 社会影响总体来说不及佛教和 道教。2从北宋中期起,一批学者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充分发挥儒学在强化社会伦理道德秩序、 树立基本价值观,为现实服务。2代表人物北宋后期的程颢(hao)、程颐兄弟和南宋的朱熹3.主要思想宇宙观: “理”是世界万物的本原,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女真文字、科举fl*西真文、佛经、经史著作等理学.科技*宋词、书法充裁fin辽宋真金元的文化地圏二-Vi畏兀体蒙古文一一八思巴字 元曲科
3、技辽宋真金元的文化地團三认识论:“格物致知”。道德观: “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天理的核心是“仁” 。人生观: “存天理,去人欲”,达到“圣人”的精神境界。4.理学的影响“四书” ,先于“五经”的作为儒学基础读物。1313年,元朝宣布将儒家经书作为科举考试的基本内容,答题标准以程朱理学的解释为主3从南宋后期起,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二)文学艺术1.宋词(1)背景: 两宋城市生活丰富多彩,娱乐场所需要大量的歌词。(2)特点:唐朝后期出现的一种新诗体词,到宋朝进入鼎盛时期。词的句子长短不等,用 来配乐歌唱,根据乐谱分为不同的词牌,各有固定格式。(3
4、)成就:士大夫的著名词作在社会上广泛流传。作家以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和婉约派的柳 永、李清照成就最突出。2.元曲(1)内容:包括散曲和杂剧。(2)特点:1散曲是一种比词更灵活、更通俗的长短句配乐诗歌体裁,更加适合市井演唱的需要。2将成套的散曲连缀在一起歌唱,辅以音乐、舞蹈、表演、道白,安排不同的角色,来表达 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就形成了杂剧。(3)代表人物:代表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等。(4)地位:元杂剧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3.话本宋元城市中,说书演出非常盛行。说书底本即话本,实质是早期的白话小说。4.书法宋元两朝,书法名家辈出,与唐朝相比更加追求个性,不拘法度。5.绘画(1)分类:山
5、水画、花鸟画、人物画 (2)主要成就:以山水画成就最为突出,其特点是不强调写实,注重意境和笔墨情趣。(三)科技1.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三大发明在宋朝基本成熟(1)概说:1雕版印刷已经相当普及,北宋工匠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2火药大量制造并用于军事,由燃烧型火器逐步发展为爆炸型火器。3利用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用人工磁化的方法造出了指南针,并且广泛应用于航海。(2)地位: 三大发明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要的贡献。2.北宋的沈括和元朝的郭守敬在科技领域取得了多方面成就(1)北宋科学家沈括1成就:梦溪笔谈2地位:梦溪笔谈是我国科学发展史上一份珍贵遗产,在世界科学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 位。(2)元代天
6、文学家郭守敬1成就:设计和监制多种天文观测仪器,主持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编定授时历2地位:郭守敬天文实测数据在当时世界上大为领先。(四)少数民族文字1.契丹族:辽契丹大字、小字。2.女真族:金女真文字。3.党项族:西夏文。4.蒙古族:畏兀体蒙古文、八思巴字。二. 宋元时期文化发展的特点1.在科学技术、教育、文学、艺术、史学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辽、西夏、金同汉族文化交融,既保留了本民族文化传统,又有各自的特点。3.三大发明世界领先。三、 宋元文化的历史地位 宋元文化上承隋唐,下启明清,是封建文化高度繁荣时期。【本课小结】巧记本课要旨1关于理学的记忆口诀 三国五代,儒学僵化 佛道挑战,
7、理学兴起社会伦理,道德秩序 二程朱熹,万物本源 父子君臣,天理为仁 圣人境界,格物致知 四书五经,元代科举 南宋后期,官方尊崇2.关于宋元文学艺术科技文字的记忆口诀宋词鼎盛,豪放婉约 散曲杂剧,市井雅俗 说书话本,白话小说 书法尚意,不拘法度 花鸟人物,山水意趣 雕版印刷,毕昇活字 火药火器,磁石指南 三大发明,世界贡献 梦溪笔谈,授时历法 契丹女真,西夏文字 成吉思汗,蒙古秘史 忽必烈位,八思巴字 民族交融,文明进步3.宋元文化特征与地位的记忆口诀高度繁荣,长足进步 文化交融,各有特征 三大发明,世界领先思维导图】僕学复兴统编版部编版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1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8、知识提纲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第21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内容提要】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遭遇惨败,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运动一一五四运动由此爆发。 五四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后诞生的中国共产党,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指明中国革命的方向。随后,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实现,推动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迅速展开。 正当北伐军胜利进军的紧要关头, 蒋介石发 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时空坐标】中国近代史(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III民I-卜:义革命1919 19201921 1922 1923
9、1924 1925 1926 1927- -4-F- 巴純会线克思学中共一大帙:大 帙三大|岷立-广州国 触台 關革 侧远动会中共成立制定箴低通过联大国共合民政甯作北伐 制澈 成立 踰緬合作加笊娥成;i【框架线索】五四运期iti马克恵主乂的厂泛怡播五四运动马克更主丈賞厂乏晦匡1810鸦片血争19191949新屮和成立中圉柴产至先立中回-二大-L 兴罐:舞一施共台作毎现 北伐战爭甲冀吨立【知识提纲】、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一)五四运动(1919年)1.背景:(1) 国内背景:1政治基础:北洋军阀统治黑暗,国内阶级矛盾加剧。2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3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10、,罢工斗争频繁发生。4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解放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2) 国际环境:日美加紧侵华和俄国十月革命。1一战期间,日美加紧对华侵略,尤其是日本;2俄国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3) 导火索: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2.经过时间中心口号主力形式第一阶段5月4日北京“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款”学生游行示威第二阶段6月3日上海工人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3.结果:北洋政府释放了被捕学生,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也拒绝在和约上签字。4.特点:(1) 革命性:近代史上最早由学生、工人、商人掀起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2) 群众性:学生、工人、商人多个阶层参加,联合斗争。(3) 爱国
11、性:维护中国主权,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4) 成功性:运动斗争的目标基本实现。5.意义:(1)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 学生和工人是这场运动的主力军,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走上和工人运动相 结合的道路,马克思主义发展成为新思潮的主流。6.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新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五四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开始发挥领导作 用。(2)新的思想潮流: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并逐 渐和工人运动在一起,成为先进中国人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3)新的精神面貌:
12、彻底地反帝反封建。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4)新的觉醒:民族意识觉醒。五四运动中,各阶层广泛参加,相互支援,形成反帝反封建的强 大力量。(5)新民主主义革命虽然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但就其本质而言,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 是因为当时的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的任务仍是反帝反封建。名称时间性质任务领导阶级指导思想奋斗目标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资产 阶级民主 革命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资产阶级的平等、 自由思想和民主 共和观念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无产阶级马列主义社会主义(二)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1.开始时间:十月革命后2.宣传中心:北京、上
13、海3.主要成果:(1)在新青年“马克思主义专号”上,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 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2)1920年3月,李大钊发起中国最早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一一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把一批经 历过五四运动洗礼的优秀青年组织起来。(3)1920年5月,陈独秀在上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从日本留学回国的李达、陈望道、李汉 俊等人,投身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翻译和宣传。4.意义:(1)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相互促进,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爱国运动的开展。(2)增强了工人阶级斗争的信心, 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的结合, 不仅推动中国工人阶 级登上政治舞台,而且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14、。(3)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思想和组织基础,使一批先进知识分子从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 共产主义者,他们创立了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早期的斗争实践(19211923年)(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条件: (1)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并登上政治舞台(2)思想基础: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迅速传播(3)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4)国际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2.诞生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1)时间:1921.7.23(2)地点:上海,大会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举行。(3)出席代表:1毛泽东、董必武等13人。2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尼科尔斯基。
15、(4)主要内容:1确定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2明确党的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3确定党的中心工作: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4选举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任书记。3.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二)中国二大1.时间、地点: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上海举行。2.主要内容:大会通过的 中国共产党宣言 实际上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党的最低纲领,即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 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 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
16、和国。 党的最高纲领是:组织无产 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 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 铲除私有财产制度, 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3.意义:制定了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三)工人运动中国共产党一成立, 就积极投身工人运动, 在广州召开全国第一次劳动大会, 推动了一系列罢 工运动的展开。1.全国第一次劳动大会(1)时间、地点:1922年5月1日在广州召开。(2)主要内容:中国共产党首次公开提出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政治口号,向工人阶级乃至全中国人 民表明反帝反封建军阀是中国革命的最迫切的任务,为中国工人阶级指明了革命前进的方向。3)意义:通过这次会议, 中
17、国共产党将全体党员和工人阶级统一在共同的政治任务上开展工作从此,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团结其他中国人民为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民主革命斗争而努 力奋斗。2.京汉铁路工人罢工1923年2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京汉铁路工人在郑州举行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 会,遭到军阀吴佩孚的武力阻挠和破坏。4日,京汉铁路工人3万余人举行总同盟罢工。7日,吴 佩孚在帝国主义的指使下,在长辛店、江岸、保定等地血腥屠杀罢工工人,工人死伤300余人,造 成“二七”惨案。为减少牺牲,保存有生力量,京汉铁路总工会和湖北工团联合会下令暂时复工。 这次罢工的失败,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已经过去。(四)
18、中共三大1.时间、地点:1923年6月,广州2.主要内容:通过了关于国共合作问题的决议3.意义:所确定的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使共产党活动的政治舞台 迅速扩大,加速了中国革命的步伐,为国民革命作了准备。三、国民革命运动(19241927年)一)兴起: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1.背景: (1)中国共产党认识到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1923年中共三大通过国共合作 的决定。(2)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民主党派,孙中山愿意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共产国际的帮助。2.实现标志: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通过宣言,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 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标志
19、着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3.合作基础:新三民主义4.合作方式:党内合作5.意义:以国共两党合作为特征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轰轰烈烈、席卷全国的以“打倒列强,除军阀”为目标的国民革命兴起。(二)高潮:北伐战争1.条件:(1)政治基础: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2)军事基础:1924年建立黄埔军校,整编国民革命军(3)政权基础:1925年广州国民政府成立,统一了广东革命根据地2.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3.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势力4.过程:(1)1926年歼灭吴、孙主力,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 (2)1927年国民政府由广州 迁往武汉。5.结果: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发动统治; 推动了工农运动的高涨;但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国 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失败。(三)国民革命失败1.标志: (1)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标志着国民革命的局部失败。(2)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国民革命运动全面失 败。2.失败原因: (1)客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三二模考试题及答案
- 高分地理考试题及答案
- 风景简笔画考试题及答案
- 发电厂考试题及答案
- 中国糖果PVC包装盒项目投资计划书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0502
- 电商规则考试题及答案
- 电焊办证考试题目及答案
- 中国燃料油添加剂项目创业投资方案
- 地勤机务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2030综合能源行业市场深度剖析及行业发展与投资机会评估研究报告
- 土地利用业务讲解课件
- 中建二局签工作合同范本
- 《无人机飞行安全及法律法规》第3版全套教学课件
- 静脉降压药与高血压急症
- 安全隐患报告奖励制度范本
- 2025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 2024年佛山市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招聘考试真题
- 脑梗的护理常规
- JG/T 342-2012建筑用玻璃与金属护栏
- 2025欧盟REACH法规高关注物质清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