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21234891011多伦路多伦路19122016长青长青 原名窦乐安路,“一条多伦路,百年上海滩”。南傍四川北路商贸闹市、北邻鲁迅公园、虹口足球场,背靠内环高架、轨道交通三号、四号线,动静相间一里有余,街短而窄,路曲且幽。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鲁迅、茅盾、郭沫若、叶圣陶等文学巨匠及丁玲、柔石等左联作家的文学活动铸就了多伦路“现代文学重镇”的历史地位。而名闻遐迩的鸿德堂,风格各异的孔(祥熙)公馆、白(崇禧)公馆、更使多伦路成为海派建筑的“露天博物馆”。 多伦路210号,原由广东中山商人唐林生在本世纪二十年代所建、为典型的法式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抗战后为白崇禧私人寓所,故称“白公馆”,其子台
2、湾著名作家白先勇幼年曾在此居住。 多伦路250号,是孔祥熙在上海的四处旧居之一,建于1924年,是一座具有伊斯兰风格的建筑。恒丰茶庄恒丰茶庄 多伦路48号。恒丰茶庄,店主是鲁迅先生的日本好友内山完造。上世纪30年代,鲁迅、茅盾、瞿秋白等一批中国的文学领袖和巨匠居住在多伦路,恒丰茶庄成为他们经常光顾聚会的地方,所以又称为“名人会所”。这是一座始建于清朝光绪年间具有欧洲巴洛克风格的西式洋房。 多伦路59号,又名苏韵阁,主体建筑座南朝北为2楼,突出的裙楼第四层为钟楼,建筑积700多平方米,于1928年由中国教友捐献12万元自建。作为西方宗教建筑而采用中式建筑的风格,在国内仅此一处,极为罕见。 “七君
3、子”之一的王造时当年曾把这里作为革命的一个据点,文革蒙怨死于狱中。如今是1920咖啡馆。这幢房屋建造于上世纪20年代,住宅建筑整体具有简化了的新古典主义风格特征。 多伦路66号,约1920年由薛氏建造,人称“薛公馆”。该建筑外观为青砖砌筑,形式上受英国乔治亚王朝时期风格影响。抗战时期曾作为侵华日军海军武官地。 多伦路119号。名称取自鲁迅先生著名文集朝花夕拾,整幢钟楼楼体用花岗岩砌成,既表现超时空的动感,又有凝重的哲人气质。 多伦路201弄2号。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在此召开,从此标志着以鲁迅为旗手的中国左翼文化运动的蓬勃开展,谱写了中国革命史和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光辉篇章。
4、(此处曾作为上海中华艺术大学的学生宿舍) 位于多伦路59号。现底楼大厅辟为苏州刺绣展览馆。占地面积为500平方米,为苏州刺绣厂在上海的主要产品展示窗口,陈列展品有各种单面绣挂屏、条幅、册页、画体;双面绣品屏风、台屏、微型景泰蓝转屏。 位于多伦路161号,是一座集古代陶瓷、明清家具、奇石的二层收藏馆。一楼以明清家具为主,后厅的天井是白石博物馆博石斋。二楼的“古代陶瓷收藏馆”,是一部用陶和瓷烧就的五千年古文化发展史的缩影。 位于多伦路191号,是中国唯一的专门展示筷箸文化的地方,筷子收藏家蓝翔老先生在此展示他收藏的古今中外2000多双筷箸,包括金筷、银筷、象牙筷、玳瑁筷、珊瑚筷等各色筷子。 坐落在多伦路123号一座小洋房内,店里的背投式电视不间断地播放着黑白片子,从无声时代到三四十年代国内、国外的经典影片,当日的电影安排在门口的小黑板就能看到。店里吱吱作响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