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钻井工中级理论知识试题 (1)_第1页
石油钻井工中级理论知识试题 (1)_第2页
石油钻井工中级理论知识试题 (1)_第3页
石油钻井工中级理论知识试题 (1)_第4页
石油钻井工中级理论知识试题 (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钻井工中级理论知识试题一选择题(每题有4个选项,其中只有l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选项号填入括号内)1 AA001 通常把沉积盆地又分为( C )。(A) 陆相沉积盆地和湖泊沉积盆地 (B) 湖泊沉积盆地和海相沉积盆地(C) 陆相沉积盆地和海相沉积盆地 (D) 淡水沉积盆地和盐水沉积盆地2 AA001 陆相沉积盆地中的沉积岩成为( C)。(A) 化学岩 (B) 碎屑岩 (C) 陆相沉积岩 (D) 海相沉积岩3 AA001 在海、洋等海相环境下形成的盆地叫( C )。(A) 湖泊相沉积盆地 (B) 沼泽相沉积盆地(C) 海相沉积盆地 (D) 滨海相沉积盆地4 AA002 在沉积岩中,油气生成必须具

2、备的条件是(C )。(A) 含有丰富的有机质 (B) 还原型的沉积环境(C) 选项A和B (D) 氧化型的沉积环境5 AA002 可生成石油、天然气的泥岩多为( C )。(A) 白色 (B) 红色和绿色(C) 灰黑色或灰褐色 (D) 蓝色和紫色6 AA002 以下岩石中不可能生成石油天然气的是( C )。(A) 暗色泥岩 (B) 页岩 (C) 花岗岩 (D) 石灰岩7 AA003 地层中石油和天然气初次运移的主要动力是( C )。(A) 浮力 (B) 水动力 (C) 地层压力 (D) 重力8 AA003 地层中石油和天然气二次运移的主要动力通常不包括(C )。(A) 浮力 (B) 水动力 (C

3、) 构造力 (D) 地层压力9 AA003 油气的二次运移与一次运移相比所具有的特点是(D )。(A) 规模大 (B) 阻力小 (C) 速度快 (D) 上述三项10 AA004 油气田的形成要素包括( D)。(A) 生油层 (B) 储集层和改成 (C) 圈闭 (D) 上述三项11 AA004 不能作为盖层的岩石是(C)。(A) 泥岩和石膏 (B) 页岩和盐岩 (C) 砂岩和砾岩 (D) 致密灰岩12 AA004 根据圈闭的形成条件,圈闭的类型可分为( D )和岩性圈闭。(A) 构造圈闭 (B) 地层圈闭 (C) 断层圈闭 (D) 上述三项13 AA005 把松散的碎屑物质胶结起来的化学成因物叫

4、(A )。(A) 胶结物 (B) 胶结质 (C) 介质 (D) 矿物14 AA005 石油钻井中常遇到的岩石是( A )。(A) 沉积岩 (B) 砂岩 (C) 碳酸盐 (D) 碎屑岩15 AA005 岩石碎屑颗粒紧密接触,胶结物充填其中的胶结是( B )。(A) 基质胶结 (B) 空隙胶结 (C) 接触胶结 (D) 化学胶结16 AA006 岩石在外力作用下,从变形到破碎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B )性质叫岩石的机械性质。(A) 化学 (B) 物理力学 (C) 弹性 (D) 塑性17 AA006 砂岩的强度是指岩石抵抗( A )的能力。(A) 外力破坏 (B) 压缩变形 (C) 拉伸扭曲 (D)

5、弯曲折断18 AA006 砂岩中胶结物的强度一般认为(C )。(A) 泥质铁质钙质 (B) 硅质泥质钙质(C) 硅质铁质钙质 (D) 钙质铁质硅质19 AA007 在( D )中钻进易发生跳钻、蹩钻和井壁坍塌。(A) 黏土层 (B)砂岩层 (C) 盐岩层 (D) 砾岩层20 AA007 黏土岩极易吸收钻井液中的自由水膨胀而导致( A )。(A) 井径缩小 (B) 泥包钻头 (C) 井斜 (D) 井漏 21 AA007在砾岩层钻井容易出现的现象(C )。(A) 井斜 (B) 泥包钻头 (C) 跳钻蹩钻和井壁坍塌 (D) 钻速过快22 AA008 “钻时”通常用( C )来表示。(A) m/min

6、 (B) s/m (C) min/m (D) h/m23 AA008 根据(D )的大小可以判断地下岩层的变化和缝洞发育的情况。(A) 钻压 (B) 转速 (C) 返速 (D) 钻时24 AA008 通常把岩屑从井底返至地面所需要的时间叫做岩屑的( D )时间。(A) 上返 (B) 返出 (C) 到达 (D) 迟到25 AA008 石油中的油质沥青质等在紫外光的照射下,能发出一种特殊光亮,叫( C )。(A) 放光 (B) 闪光 (C) 荧光 (D) 发光26 AA008 荧光录井是录井从左中发现油气层的( D )而有效的重要方法。(A) 间接 (B) 相关 (C) 比较复杂 (D) 直接27

7、 AA008 在钻井过程中用气测仪通过直接测定钻井液中(B )的含量,从而判断油气层的过程叫做气测录井。(A) 岩屑 (B) 气体 (C) 固相 (D) 黏土28 AA008 气测录井除了钻井中直接判断油气层外,还可以预告( A )。(A) 井喷 (B) 井塌 (C) 卡钻 (D) 缩径29 AA008 气测值的突然( C ),就说明钻井液气侵严重。(A) 降低 (B) 为零 (C) 增高 (D) 上下浮动30 AA009 电法测井是通过研究井下岩层及所含流体的( B )性质,进而研究岩层的岩性储油物性和含油性的方法。(A) 热学 (B) 电学 (C) 升学 (D) 光学31 AA009 声波

8、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 A )差别很大。(A) 速度 (B) 方向 (C) 路线 (D) 能量32 AA009 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地表(C )以下,地层温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A) 10m (B) 20m (C) 30m (D) 50m33 AB001 钻井液密度升高,钻速将(B )。(A) 升高 (B) 下降 (C) 不变 (D) 加快34 AB001 钻井液中粒度为(D )以下的小固体颗粒对机械钻速的影响更为严重。(A) 10m (B) 5m (C) 3m (D) 1m35 AB001 钻井液密度过高的危害不包括( C)。(A) 降低机械钻速 (B) 易憋漏地层 (C) 降低黏度和切力

9、 (D) 易发生滤饼黏附卡钻36 AB002 钻井液密度的钻用是对井底和井壁产生(A )。(A) 压力 (B) 摩擦力 (C) 润滑钻用 (D) 润湿作用37 AB002影响钻井液密度的因素有水( D )以及地层中的可溶性盐类等。(A) 黏土 (B) 处理剂 (C) 岩屑 (D) 上述三项38 AB002 降低钻井液密度的方法有机械法( D )等。(A) 稀释法 (B) 使用发泡剂或充气(C) 使用化学絮凝剂 (D) 上述三项39 AB003 为提高钻井液密度,通常在钻井液中添加( C )。(A) 膨润土 (B) 原油 (C) 重晶石粉 (D)水40 AB003 在正常情况下,钻井液密度的附加

10、系数按压力值计算,气层为(C )。(A) 1.01.5MPa (B) 1.52.0MPa (C) 3.05.0MPa (D) 1.53.5MPa41 AB003 在正常情况下,其密度的附加系数按压力值计算,油层为(D )。(A) 1.01.5MPa (B) 1.52.0MPa (C) 3.05.0MPa (D) 1.53.5MPa42 AB004 反应钻井液在流动时,液体分子和液体分子之间,液体分子和固体颗粒之间,以及固体颗粒和固体颗粒之间的内摩擦力总和的是钻井液的(A)。(A) 黏度 (B) 切力 (C) 流动性 (D)六边形43 AB004 钻井的初切力事故钻井液静止( A )后所测得的切

11、力。(A) 10s (B) 3min (C) 5min (D) 10min44 AB004 钻井液的终切力是钻井液静止( D )后所测得的切力。(A) 10s (B) 3min (C) 5min (D) 10min45 AB005 钻井液的切力越大,其悬浮岩屑能力( A )。(A) 越强 (B) 越弱 (C) 无变化 (D) 不能确定46 AB005 下列导致钻井液的黏度和切力升高的因素是( D )。(A) 增加黏土含量 (B) 加入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C) 提高固相颗粒分散度 (D) 上述三项47 AB005 当钻井液受油气侵、黏土侵、盐侵、钙侵等污染后,钻井液的黏度和切力(A )。(A)

12、升高 (B) 降低 (C) 不变 (D) 基本稳定48 AB006 通常在保证携带岩屑的前提下,黏度应尽量(B )。(A) 高 (B) 低 (C) 保持不变 (D) 提高49 AB006 低固相钻井液若使用宾汉模式,其动塑比值一般保持在(C )左右。(A) 2.4 (B) 3.6 (C) 4.8 (D) 6.050 AB006 降低黏度和切力的最通常的方法是( C)。(A) 加清水稀释 (B) 提高温度 (C) 加降黏剂 (D) 加性改石棉。51 AB007 在钻井过程中钻井液(B )才能形成滤饼。(A) 有压力 (B) 有滤失 (C) 无压力 (D)无滤失52 AB007 井壁形成滤饼能(

13、C)和阻止进一步滤失。(A) 保护钻具 (B) 提高钻速 (C) 巩固井壁 (D) 保护钻头53 AB007 钻井液的API滤失量是在(C )压力和常温下测定的滤失量。(A) 10MPa (B) 30MPa (C) 686kPa (D) 1034kPa54 AB007 测定钻井液的滤失量所用的滤纸面积为( C )左右。(A) 20cm2 (B) 30cm2 (C) 45cm2 (D) 100cm255 AB008 不同钻井液,滤失量相同,其滤饼厚度(C )。(A) 一定不同 (B) 一定相同 (C) 不一定相同 (D) 基本相同56 AB008 钻井液所形成的(C )滤饼能够有效控制钻井液的进

14、一步滤失。(A) 厚 (B) 疏松 (C) 致密而坚韧 (D)薄57 AB008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井内压差对滤失量也有影响,随压差增加滤失量(A )。(A) 增大 (B) 减少(C) 基本不变 (D) 因钻井液类型而异58 AB009 钻井液滤失量过大,滤饼厚而松软的危害不包括(D )。(A) 堵塞地层空隙 (B) 损害油气层 (C) 降低渗透率 (D) 改变水力状况59 AB009 钻井液滤失量过大,滤饼厚而松软,易导致泵压( C )。(A) 不稳 (B) 降低 (C) 升高 (D) 急剧升高60 AB009 钻井液滤失量过大,滤饼厚而松软的危害包括(DD )。(A) 易使钻头泥包

15、(B) 易做成阻卡 (C) 易堵死水眼 (D) 上述三项61 AB010 井深时钻井液滤失量的要求( C )。(A) 较松 (B) 较宽 (C) 较严 (D) 较大62 AB010 在易塌地层钻进,滤失量需严格控制,最好不大于(C )。(A) 10mL (B) 15mL (C) 5mL (D) 20mL63 AB010 钻井时,裸眼时间长要( C )控制钻井液滤失量。(A) 放宽 (B) 从宽 (C) 从严 (D) 提高64 AB011 钻井中钻井液的含沙量一般控制在C(B )。(A) 0.5%以上 (B) 0.5%以上 (C) 1.5%以下 (D) 1.5%左右65 AB011 含沙量增高会

16、使钻井液密度升高,钻井速度( C )。(A) 无变化 (B) 提高 (C) 降低 (D) 略微提高66 AB011 固相含量一般是指钻井液中( C)的体积站钻井液总体积的百分数。(A) 油不容物 (B) 活性固相 (C) 全部固相 (D) 惰性固相67 AB012 钻井液的( A ),有机处理剂易在高温下发酵变质。(A) pH值过低 (B) pH值过高 (C) 密度高 (D) 密度低68 AB012 一般钻井液的pH值控制在(B )。(A) 78.5 (B) 8.59.5 (C) 910 (D) 6769 AB012 高pH的钻井液会(C )钻具及设备的使用寿命。(A) 延长 (B) 提高 (

17、C) 缩短 (D) 保护70 AB013 钻井液的总矿化度是指钻井液中所含水溶性( A )的总的质量分数。(A) 无机盐 (B) 有机盐 (C) 盐 (D) 固体71 AB013 钻井液的含盐量是指其中( B)的含量。(A) 盐 (B) 氯化钠 (C) 碳酸钠 (D) 钾盐72 AB013 钻井液( A),其电阻率必然低,若不符合地层水矿化度的要求,自然电位测井所得曲线即成为直线,给电测解释造成较大的困难,可能会误判地层性质。(A) 固相含量高 (B) 含盐量低 (C) 含盐量高 (D) 黏度高73 AB014 配钻井液所用膨润土,其主要成分是以( A )为主。(A) 蒙脱石 (B) 高岭石

18、(C) 伊利石 (D)重晶石74 AB014 用黏土柴油及乳化液可配制柴油-膨润土堵漏剂,特别适用于封堵( A )漏层。(A) 含水 (B) 含油 (C) 渗透性 (D) 裂缝性75 AB014 由于(C )水化能力较强,造浆率较高,适合钻井液使用。(A) 镁土 (B) 钙土 (C) 钠土 (D) 铝土76 AB015 重晶石粉是一种以( B )为主要成分的天然矿石。(A) 硫酸钙 (B) 硫酸钡 (C) 碳酸钙 (D) 二氧化硅77 AB015 重晶石粉作加重剂可使钻井液密度达( C )以上。(A) 1.2g/cm3 (B) 1.5g/cm3 (C) 2.0g/cm3 (D) 2.5g/cm

19、378 AB015 石灰石粉不宜用来配置密度超过( B )的钻井液。(A) 1.2g/cm3 (B) 1.3g/cm3 (C) 1.6g/cm3 (D) 1.8g/cm379 AB016 Na-CMC的热稳定性为(B )。(A) 8090 (B) 90140 (C) 140180 (D) 18020080 AB016 水解聚丙烯腈钙盐是防塌降滤失剂,它( B )。(A) 提黏,耐高温 (B) 不提黏,耐高温(C) 提黏,不耐高温 (D) 不提黏,不耐高温81 AB016 酚醛树脂类降滤失剂耐温可达( D )。(A) 90120 (B) 120140 (C) 140180 (D) 200以上82

20、 AB017 单宁酸纳(或单宁碱液)主要用作( A )钻井液的降黏剂。(A) 分散型 (B) 不分散型 (C) 水基 (D) 乳化83 AB017 磺甲基褐煤(或称磺化褐煤),可用作( C)钻井液的高温降黏剂。(A) 分散型 (B) 盐水 (C) 淡水 (D) 乳化84 AB017 磺甲基褐煤(或称磺化褐煤)钻井液降黏剂抗温可达(D )。(A) 90120 (B) 120140 (C) 140180 (D) 20085 AB018 复合离子型聚丙烯酸盐,代号为( B )。(A) NaT (B) PAC (C) FCLS (D) SMT86 AB018 复合离子型聚丙烯酸盐主要用作( B )钻井

21、液抗钙抗盐调整流型的增黏剂。(A) 分散型 (B) 不分散型 (C) 水基 (D) 钙离子87 AB018 羟乙基纤维素主要用作( C )的提黏切剂。(A) 分散型钻井液 (B) 不分散型钻井液(C) 完井液及修井液 (D) 水泥浆88 AB019 聚丙烯酸钾可用作(C )钻井液的防塌剂,并兼有一定的降滤失作用。(A) 聚合物 (B) 不分散型 (C) 淡水及盐水 (D) 钙离子89 AB019 水解聚丙烯腈钾盐主要用途为(C )钻井液的防塌降滤失剂。(A) 聚合物 (B) 分散型 (C) 淡水及盐水 (D) 钙离子90 AB019 无机盐类页岩抑制剂中的( C)有固定黏土晶格的作用,能抑制页

22、岩膨胀。(A) 钙离子 (B) 铁离子(C) 钾离子与铵离子 (D) 镁离子91 AB020 RT-443润滑剂主要用作( B )的防卡剂,有减扭矩的良好作用。(A) 生产井 (B) 探井及定向井 (C) 浅井 (D) 注水井。92 AB020 低荧光粉状防卡剂(代号RH)的荧光小于(B )。(A) 1级 (B) 3级 (C) 5级 (D) 6级93 AB020 硬脂酸铝消泡剂,主要用作(C )钻井液的消泡剂。(A) 聚合物 (B) 油基 (C) 水基 (D) 阳离子94 AB021 钻井液絮凝剂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的水解度以( C )为最佳。(A) 10%20% (B) 30%40% (C)

23、40%50% (D) 50%70%95 AB021 丙烯酰胺与丙烯酸钠共聚物的代号为( B )。(A) PHP (B) 80A51 (C) OP-7 (D) AF-3596 AB021 丙烯酸胺与丙烯酸钠共聚物主要用作( C )的絮凝剂,具有更强的抑制造浆能力,可更好地控制钻井液密度,并可调节流型及具有一定的降滤失作用。(A) 分散钻井液 (B) 油基钻井液 (C) 不分散钻井液 (D) 聚合物钻井液97 AB022 碱式碳酸锌主要用作各种钻井液的( B )。(A) 除氧剂 (B) 除硫剂 (C) 增黏剂 (D) 降滤失剂98 AB022 OP系列乳化剂属于( B)型表面活性剂。(A) 离子

24、(B) 非离子 (C) 阳离子 (D) 阴离子99 AB022 亲水亲油值(HLB)大于( B )为亲水性。(A) 5 (B) 7 (C) 8 (D) 10100 AC001 零件图是生产中的基本文件,是( A )零件的依据。(A) 制造和检验 (B) 清洗 (C) 使用 (D) 保养101 AC001图样是( A )的主要技术资料,是表达设计意图交流思想的一种重要技术文件。(A) 指导生产 (B) 读图 (C) 革新 (D) 设计102 AC001零件图除表达出零件形状之外,还要表达出产品的( A)。(A) 质量要求 (B) 设计理念 (C) 使用对象 (D) 使用要求103 AC002 绘

25、机械图时,零件的轴线和对称中心线用( D )表示。(A) 粗实线 (B) 细实线 (C) 虚线 (D) 点划线104 AC002 在同一张图纸上,细实线一般为粗实线的( A )。(A) 1/3 (B) 1/2 (C) 1/4 (D) 2/3105 AC002 在零件图上,零件断裂处的边界线一般用( A)表示。(A) 细波浪线 (B) 细实线 (C) 虚线 (D) 点划线106 AC003 获得物体投影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D )。(A) 投影光源 (B) 被投影对象 (C) 投影面 (D) 上述三项107 AC003 在平行投影法中,投影线倾斜于投影面的投影叫做( A )。(A) 斜投影 (B)

26、 正投影 (C) 侧面投影 (D) 水平投影108 AC003 中心投影法与平行投影法相比,其( A )较差。(A) 度量性 (B) 相似性 (C) 投影性 (D) 绘制性109 AC004 正投影具有( D )。(A) 积聚性 (B) 类似性 (C) 显实性 (D) 以上三项110 AC004 平面(或直线段)与投影面垂直时,投影积聚为一条直线(或一个点)的性质,称为投影的( A )。(A) 积聚性 (B) 类似性 (C) 显实性 (D) 度量性111 AC004 平面(或直线段)与投影面倾斜时,投影变小(或缩短),但投影的形状相类似的性质,称为投影的( B )。(A) 积聚性 (B) 类似

27、性 (C) 显实性 (D) 度量性112 AC005 正立投影面与水平投影面的交线为X轴,代表物体( A )的方向。(A) 长度 (B) 宽度 (C) 高度 (D) 垂直度113 AC005 侧立投影面与水平投影面的交线为Y轴,代表物体( B )的方向。(A) 长度 (B) 宽度 (C) 高度 (D) 垂直度114 AC005 正立投影面与侧立投影面的交线为Z轴,代表物体( C)的方向。(A) 长度 (B) 宽度 (C) 高度 (D) 垂直度115 AC006 通常所用的三视图的三个投影面( A )。(A) 相互垂直 (B) 相互平行 (C) 不垂直 (D) 成一定角度116 AC006 三视

28、图的三个投影面是( A )。(A) 正投影面、水平投影面、侧投影面 (B) 正投影面、水平投影面、斜投影面(C) 正投影面、水平投影面、上投影面 (D) 正投影面、前投影面、后投影面117 AC006 从上向下看物体在水平投影面上的投影叫做( A )。(A) 俯视图 (B) 主视图 (C) 侧视图 (D) 左视图118 AC007 绘图国标采用( D )基本投影面,惊醒正投影所得的视图,成为基本视图。(A) 1个 (B) 2个 (C) 3个 (D) 6个119 AC007 制图中表达零件外部形状的方法是( A )。(A) 视图 (B) 剖视 (C) 剖面 (D) 三视图120 AC007 正对

29、着倾斜表面进行投影,在与该表面平行的投影面上,作出反映倾斜部分实际形状的投影,即( A )。(A) 斜视图 (B) 剖视图 (C) 剖面图 (D) 基本视图121 AC008 当零件的形状较复杂时,要把外部形状完全表达清楚,通常需要采用( A )。(A) 六视图 (B) 三视图(C) 主视图和俯视图 (D) 主视图和左视图122 AC008 当零件表面与基本投影面成倾斜位置时,通常采用( A )反映倾斜部分实际情况。(A) 斜视图法 (B) 中心投影法 (C) 正视图法 (D) 剖视图法123 AC008 当零件在某个方向有部分特殊形状需要表达时,可选择(A )。(A) 局部视图 (B) 斜视

30、图 (C) 基本视图 (D) 三视图124 AC009 在视图中标注尺寸的( A )叫做尺寸基准。(A) 起点 (B) 终点 (C) 中点 (D) 端点125 AC009 在零件图上标注尺寸时,( A )应直接标出,避免换算,以保证加工时达到尺寸要求。(A) 重要尺寸 (B) 直接尺寸 (C) 间接尺寸 (D) 所有尺寸126 AC009 在零件图上标注尺寸时,要注意( D )。(A) 尺寸链不能封闭 (B) 便于测量(C) 直接标注重要尺寸 (D) 上述三项127 AC010 读视图时,要以反映形体特征的( A)为重点。(A) 主视图 (B) 侧视图 (C) 俯视图 (D) 斜视图128 A

31、C010 读零件图时,不仅要看懂零件的( C ),还要注意零件的结构特点和质量要求。(A) 尺寸 (B) 形状 (C) 形状和尺寸 (D) 加工等级129 AC010 根据图上注明的符号文字,所了解的技术要求包括( D )和其他技术要求。(A) 表面粗糙度 (B) 尺寸公差 (C) 形状位置公差 (D)上述三项130 AC011 某一尺寸与其相对应的基本尺寸的代数差称为( D )。(A) 极限偏差 (B) 实际偏差 (C) 尺寸公差 (D) 尺寸偏差131 AC011 零件设计时给定的尺寸称为( D)。(A) 理想尺寸 (B) 极限尺寸 (C) 实际尺寸 (D) 基本尺寸132 AC011 通

32、过测量零件某一位置所得的尺寸,称为(C )。(A) 理想尺寸 (B) 极限尺寸 (C) 实际尺寸 (D) 基本尺寸133 AC012 为使零件具有交互性,就其尺寸而言,要求其尺寸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变动,这个允许尺寸变动的量称为( D )。(A) 标准公差 (B) 尺寸偏差 (C) 误差 (D) 尺寸公差134 AC012 尺寸标准公差分为( D)等级。(A) 8个 (B) 10个 (C) 16个 (D) 20个135 AC012 用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上偏差和下偏差的是(D )。(A) 极限偏差 (B) 标准公差 (C) 基本偏差 (D) 标准偏差136 AC013 孔的最大极限尺寸与

33、轴的最小极限尺寸的代数差称为( D )。(A) 配合间隙 (B) 合理间隙 (C) 最小间隙 (D) 最大间隙137 AC013 mm孔和mm的轴相配合,其最大间隙值为( D )。(A) -0.3mm (B) +0.1mm (C) +0.2mm (D) +0.3mm138 AC013 孔和轴的配合情况可存在( D )状态。(A) 间隙配合 (B) 过盈配合 (C) 过渡配合 (D) 上述三种139 AC014 表示实际直线或轴线的形状所允许的变动全量的参数是( D)。(A) 圆度 (B) 圆柱度 (C) 平面度 (D) 直线度140 AC014 实际平面的形状所允许的变动全量用参数( C )表

34、示。(A) 圆度 (B) 圆柱度 (C) 平面度 (D) 直线度141 AC014 同一正截面上实际圆的形状所允许的变动全量用参数( A )表示。(A) 圆度 (B) 圆柱度 (C) 平面度 (D) 直线度142 AC015 定向公差包括(D )。(A) 平行度 (B) 倾斜度 (C) 垂直度 (D) 上述三项143 AC015 定位公差包括( D )。(A) 同轴度 (B) 对称度 (C) 位置度 (D) 上述三项144 AC015 实际轴线对基准轴线的变动全量用参数( D )表示。(A) 平行度 (B) 倾斜度 (C) 对称度 (D) 同轴度145 AC016 表面粗糙度对零件的配合性质耐

35、磨性( D)等都有很大影响。(A) 抗腐蚀性 (B) 接触刚度 (C) 强度 (D) 上述三项146 AC016 表面粗糙度的高度特慈宁宫参数轮廓算术平均偏差用符号( A )表示。(A) Ra (B) Rz (C) Ry (D) R147 AC016 高度特性参数轮廓算术平均偏差的参数单位用( D )表示。(A) cm (B) nm (C) mm (D) m148 AD001 按钻头的( A )不同,可分为刮刀钻头牙轮钻头金刚石钻头PDC钻头等。(A) 结构 (B) 功用 (C) 破岩形式 (D) 切削元件149 AD001 刮刀钻头在( D )底层钻进时效率大大降低。(A) 软 (B) 松软

36、及高塑性(C) 高塑性 (D) 较硬和含硬质结核硬夹层的150 AD001 刮刀钻头在( D )地层钻井时,刀翼吃入岩石,旋转钻头便会使刃前岩石产生连续的塑性流动而称片状、层状地被切削掉。(A) 软 (B) 极软的高塑性 (C) 中等 (D) 中硬151 AD002 刮刀钻头刀翼上任一点的运动轨迹呈( B )形。(A) 直线 (B) 空间螺旋 (C) 锥 (D) 圆柱152 AD002 刮刀钻头在较软的塑脆性地层中钻进破碎时,呈( C)破碎的特点。(A) 塑性 (B) 塑脆性 (C) 脆性 (D) 表面153 AD002 刮刀钻头在较软的塑脆性地层中钻进时的破岩规律是刀翼(B )三种破岩过程的

37、反复进行。(A) 碰撞挤压剪切 (B) 碰撞刮削挤压(C) 剪切碰撞喷射 (D) 疲劳挤压剪切154 AD003 极软地层刮刀钻头的刃尖角在(B )之间。(A) 810 (B) 812 (C) 1215 (D) 2025155 AD003 一般松软地层刮刀钻头的切削角在(C )之间。(A) 812 (B) 3045 (C) 7080 (D) 8085156 AD003 从等磨损的观点出发,刮刀钻头的刀翼底刃要( C )。(A) 内外等厚 (B) 内厚外薄 (C) 内薄外厚 (D) 内加厚157 AD004 牙轮钻头的基本组成是钻头体、巴掌(牙爪)、( C )、水眼(喷嘴)、储油密封润滑系统。(

38、A) 牙轮 (B) 轴承 (C) 牙轮轴承 (D) 刀翼158 AD004 有体式牙轮钻头的直径一般在( C )以上。(A) 211mm (B) 311mm (C) 346mm (D) 371mm159 AD004 根据钻头体和巴掌的连接情况可将三牙轮钻头分为( B )钻头。(A) 铣齿和镶齿 (B) 有体式和无体式(C) 普通和喷射式 (D) 滑动和滚动160 AD005 单锥牙轮适合于( A)地层。(A) 硬及耐磨性较高 (B) 软(C) 中硬 (D) 极硬161 AD005 牙轮钻头按牙齿类型可分为( C )牙轮钻头。(A) 楔齿和球齿 (B) 保径齿和非保径齿(C) 铣齿和镶齿 (D)

39、 钢齿和铣齿162 AD005 硬及耐磨性较高的地层宜采用( B )牙轮钻头。(A) 复锥 (B) 单锥 (C) 铣齿 (D) 自洁式163 AD006 铣齿牙轮钻头的断面形状主要是( A )。(A) 楔形 (B) 球形 (C) 锥形 (D) 三棱形164 AD006 牙轮钻头铣齿的齿尖角在中硬地层一般为( C )。(A) 1830 (B) 3840 (C) 4042 (D) 4560165 AD006 牙轮钻头铣齿的齿尖角在硬地层一般为( D )。(A) 1830 (B) 3840 (C) 4042 (D) 4245166 AD006 一般较小的铣齿牙轮钻头的齿尖宽度为( A )。(A) 0.751mm (B) 11.5mm (C) 1.52mm (D) 23mm167 AD006 自洁式(又称自洗式)铣齿牙轮钻头的牙齿排列较稀,不宜在( B )中使用。(A) 软地层 (B) 硬地层 (C) 松软地层 (D) 高塑性地层168 AD006 镶齿钻头能适应而铣齿钻头不适应于( A )地层。(A) 坚硬及高研磨性 (B) 软(C) 松软 (D) 高塑性169 AD007 决定牙轮钻头工作寿命最关键的因素是(C )。(A) 牙齿 (B) 巴掌 (C) 牙齿和轴承 (D) 牙轮170 A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