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期中测试试题人教新课标无答案_第1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期中测试试题人教新课标无答案_第2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期中测试试题人教新课标无答案_第3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期中测试试题人教新课标无答案_第4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期中测试试题人教新课标无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试题学校 班级 姓名 分数 注:试卷总分 110分 卷面分2分一、根底知识:1、看拼音,写词语:10分 j f máo dùn jng jí tn huàn jn shèn 2、组词:8分剃 泳 烤 版 涕 脉 拷 板 3、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6分近义词:寻觅 淘气 名不虚传 反义词:耻辱 破旧 兴高采烈 4、 按要求完成以下句子:8分(1) 饺子在翻滚的水花中上下翻腾,充满生趣。改为比喻句 (2) 我用最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认认真真地重新誊写了一遍。改为“被字句 (3) 她以前哪里笑过呢? 改为陈述句 4集邮对

2、我很感兴趣。用修改符号改病句二、语言积累:1、 按要求写成语:6分(1) 带动物名称的成语 (2) 带一组反义词的成语 2、 按原文填空:8分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 。又誉其矛曰:“ , 。?自相矛盾?在亿万炎黄子孙中,有一位伟人 。他用超人的 ,为你绘制了 。斩荆棘,破巨浪, 不可挡。3、 课内品读: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习题:11分如今我已经有了很多作品,出版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我有个慈祥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说:“这个糟糕透了。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

3、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进步。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慎重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1、 第一自然段中找出两对反义词。2分2、“慎的音序是 ,部首是 ,“慎重的意思是 。3分3、为什么说“我是幸运的?2分4

4、、读了这篇文章后,我明白了爱有两种形式,是哪两种呢?这两种爱有什么作用?3分5、你认为文中哪句话含义最为深化,找出来画“ 。1分四、课外阅读:阅读以下短文,然后完成习题。11分献给母亲的歌蓝蓝的天空白云飘,我想飞身上天把这洁白的云悄悄、轻轻摘下献给妈妈,作她的围巾。雪梅峰上雪梅开,我不畏路险风萧萧,也要把雪梅摘下献给我伟大的妈妈。 小鸟啾啾细柳枝,春花遍地开。妈妈每在新春之前,总是要为自己定下一个方案,今年要在那亩地开拓一片瓜地;或者在田埂上种些高粱、玉米,好让儿女们过节吃上甜甜的高粱饴yí、香喷喷的玉米棒。妈妈总是想着让我们能吃上可口美味的东西,从不说她要吃什么。 全家团聚,妈妈忙

5、前忙后,总像有使不完的劲。儿女们叫妈妈休息一下,妈妈却倔强而喜悦、喜欢。妈妈虽银丝飘飘,却心明眼睛亮。每每茶余饭后,把我们集中在一起,查问、询问学习、生活、人际关系。我们进步时,妈妈就满脸微笑,温顺地表扬我们;当我们沮丧失落时,妈妈就谆谆教导,循循善诱,犹如春天雨露,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孩子将要远行,昏暗的灯光下,妈妈手拿针线,密密、细细补缀着孩子的衣服。妈妈眼睛不好,总是缝一针,落两针。她那悄悄、轻轻的叹息声,飘至我的心中,我总是泪湿枕巾。 离家几千里,每每眺望远方,我似乎看见我的妈妈站在小山坡上,手搭凉棚,在寻找着,凝视着,盼望儿女们归来。我时时在梦中望见妈妈展开双臂,呼唤着我,向我走来,

6、我跳床而起,向妈妈扑去 妈妈给了我们坚决、坚强的性格,上进的精神,我的妈妈是世上最好的妈妈。 1.将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划去。3分 2.用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1分 3.照样子写词语。2分香喷喷ABB 谆谆教导AABC 4.文章写妈妈为我们操劳一共讲了三件事,这三件事分别是 :概括要简洁4分1 2 3 这三件事是有内在联络的,因为它们是按 顺序写的。 5.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是:点明。1分五、加分题:10分1.给以下成语找出相对应比喻意思的成语6分一箭双雕飞蛾投火水落石出画蛇添足虎头蛇尾掩耳盗铃2.猜字谜。4分1斩草不除根。 2观不见有鸟飞来。 六、习作:30分编写一篇童话。要求:1、语句通顺,

7、内容详细,表达有条理。2、编写要符合童话故事的要求。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根底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进步学生的写作程度,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根底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成效。3、能在故事中表达深化的道理。4、字数要在400字以上。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

8、,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锋利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程度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程度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根本构造: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

9、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那么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