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升本考试】2022年郑州城市职业学院自考语文练习题汇总第1题【多选题】【2012.1】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认为,“自以为是”与“自高自大”所导致的认识误区有()。 A、自然中心主义 B、自我中心主义 C、物质中心主义 D、民族中心主义 E、人类中心主义【正确答案】BDE【答案解析】这道题考核对课文后“提示”的掌握。在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课文后提示中有解释,“由于自高自大,将个人或群体的立场介入对事理的判断,便陷入自我中心主义,性别中心主义,民族中心主义,乃至人类中心主义等认识误区。”这道题提醒考生要注意每篇课文后的“提示”,课文后的“提示”是掌握这篇课文思想内容的一把“钥匙”,考生对于“提示”
2、的每一句话都要加深理解掌握。第2题【单选题】【2007.10】胡适在容忍与自由中认为,缺乏容忍雅量的心理根源是()。 A、年轻气盛 B、狂妄自大 C、喜同恶异 D、愚昧无知【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考查文章内容情节。这道题有一定难度。首先要特别熟悉课文。在教材22页,写到不能容忍的根源,在课文提示中,明确写明“容忍难以实行的心理根源是喜同恶异”。第3题【多选题】先妣事略一文的写作特点有()。 A、文字简洁省净 B、叙事和议论相结合 C、使用倒叙手法 D、寄深味于平易之中 E、多用细节描写【正确答案】ADE【答案解析】全面掌握课文的写作特点;【提示】参见教材P107。第4题【单选题】【2016.
3、10】下列宝黛吵架语句中,属于贾母评说宝黛关系的是()。 A、两假相逢,终有一真 B、不是冤家不聚头 C、人居两地,情发一心 D、眼不见,心不烦【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课文原文:老人家急的抱怨说:“真真的是俗语儿说的,不是冤家不聚头了。”参见教材P237。第5题【单选题】【2013.10】冯谖客孟尝君:“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日:孟尝君客我。”这里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A、排比 B、层递 C、对偶 D、夸张【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需要主要掌握九种修辞手法。比喻,比拟排比对偶修辞手法设问反诘层递借代呼告夸张第6题【单选题】【2011.1】贺铸鹧鸪天“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所
4、用的抒情方法是()。 A、借景抒情 B、借事抒情 C、借举止抒情 D、借比喻抒情【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作者善于把一些使人捉摸不到的情感形象化,将情与景和谐地融为一体。词中以“梧桐半死”“鸳鸯失伴”等形象化的比喻,表达内心深处的亡妻之痛,又用草间霜露,比喻人生短促,这比直陈其事更具艺术效果。第7题【单选题】【2012.7】下列张中丞传后叙的语句中,韩愈用以驳斥“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的是()。 A、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爱之肉 B、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 C、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 D、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考核对课文的熟练程度。参见教材P70
5、、71。第8题【多选题】下列关于雨巷的描述中,正确的有()。 A、这首诗写于1919年五四运动中 B、这首诗写一位名叫“丁香”的姑娘 C、这首诗最富象征意味的是“丁香姑娘” D、这是一首典型的象征主义诗作 E、营造古典诗词的意境美是本诗的一个特色【正确答案】CDE【答案解析】需要深入掌握雨巷的时代背景,艺术特点等内容。考核对“提示”的掌握。第9题【单选题】【2011.1】从抽象的角度看,雨巷中的“丁香姑娘”象征着()。 A、恋人 B、忧愁 C、革命 D、理想【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丁香姑娘具有象征意义。她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美好形象的化身。从三个角度来理解:日常生活层面:她是恋人(诗人在19
6、27年刚刚失恋);从现实斗争层面:“她”是革命;从哲学层面(抽象):“她”是美好理想的象征。第10题【单选题】【2012.7】香市一文主要采用的写作方法是()。 A、先抑后扬 B、今昔对比 C、夹叙夹议 D、首尾呼应【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香市昔盛今衰,今昔对比,包括场面、气氛等的对比,形象地表现了主题内容。参见教材P109。第11题【单选题】【2014.10】下列秋夜意象中,精神上与枣树相互呼应的是()。 A、乱飞的蝴蝶 B、夜游的恶鸟 C、小青虫 D、小粉红花【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全面掌握通篇象征手法的寓意。附:本文主要采取象征手法抒情。作者把景物拟人化,使天空、枣树、小粉红花、小青
7、虫等等具有象征意义。天空象征着黑暗势力,或者象征着黑暗社会。小粉红花象征着社会上心地单纯而善良的被压迫的弱势人群;枣树象征着宁愿粉身碎骨也要与黑暗社会斗争到底的斗士;小青虫象征着投奔光明却无谓地牺牲的幼稚的人们,精神上与枣树暗相呼应。第12题【单选题】宝黛吵架中写宝黛二人内心后悔,一个临风洒泪,一个对月长吁,与之相对应的话语是()。 A、将真心真意瞒起来,都只用假意试探 B、两假相逢,终有一真 C、不是冤家不聚头 D、人居两地,情发一心【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248页最后一段。原文:虽然不曾会面,却一个在潇湘馆临风洒泪,一个在怡红院对月长吁。正是“人居两地,情发一心”了。第13题【单
8、选题】【2014.4】下列语句所写的月色,引发了作者对母亲深切怀念的是()。 A、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额面 B、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 C、月亮也暗暗地躲到东边去了 D、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教材中写到:“在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体现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思念。参见教材P139。第14题【单选题】【2011.4】咬文嚼字中,作者用“锱铢必较”这个成语所说明的道理是()。 A、文字的运用一定要有创造精神 B、斟酌文字实
9、际是调整思想感情 C、文学的语言更注重文字的联想意义 D、运用文字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典型地考核考生是否认真地阅读课文。第15题【单选题】【2013.1】麦琪的礼物的主旨是()。 A、反映出社会的贫富不均、阶级对立 B、揭露人际间的自私麻木、冷漠无情 C、讽刺上流社会金钱至上、缺乏真情 D、歌颂小人物的善良心性、真挚爱情【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第285页【提示】。考核对小说思想内容的理解。第16题【单选题】【2013.4】下列小说作品中运用倒叙手法安排故事结构的是() A、断魂枪 B、麦琪的礼物 C、金鲤鱼的百裥裙 D、苦恼【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掌握叙
10、述顺序的知识。顺序、倒叙、插叙、平叙四种。第17题【单选题】【2012.4】纪念傅雷一文称赞傅雷为“儒家之刚者”,是因为他()。 A、性直好怒 B、坚持真理 C、一怒而死 D、教子严厉【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儒家之刚者”是歌颂傅雷具有浩然正气的刚直品德。参见教材P119。第18题【单选题】【2014.4】下列垓下之围项羽的言语中,表现出对敌人的鄙视和视死如归精神的是()。 A、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B、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C、吾为公取彼一将 D、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项羽自刎时,对吕马童说“吾为若德”,表现出对敌人
11、的鄙视和视死如归的精神。参见教材P68。第19题【单选题】【2016.4】冯谖客孟尝君先写冯谖的“无好”、“无能”,后写其为孟尝君经营三窟,这样的表现方法是()。 A、以小见大 B、互相映衬 C、欲扬先抑 D、首尾呼应【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欲扬先抑:要发扬,先控制、压抑。以小见大:指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或通过一小部分看出整体。互相映衬:映衬:映照、衬托。映衬有正衬和反衬两种形式。 互相映衬是利用客观事物之间相似或相反的关系,以次要形象映照衬托主要形象的写作技法。首尾呼应:指文章的头和尾相互接应。另外,教材【提示】部分:文中刻画冯谖的形象,主要采取了欲扬先抑、层层深入的方法。先写冯谖“无好
12、”“无能”,寄食于人却再三弹铗而歌,要求优厚的生活待遇。其实冯谖是故意深藏不露,有意试探,而在孟尝君礼贤下士,真情相待之后,才不遗余力地为之出谋划策,营造“三窟”,既彰显出冯谖的独特个性,又收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参见教材P61。第20题【单选题】【2011.1】论毅力中引用孔子的话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这里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A、例证法与演绎法 B、演绎法与类比法 C、类比法与对比法 D、对比法与例证法【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凡是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地方,论证方法为类比法。凡是运用理论论据的句子,论证方法是演绎法。第21题【多选题】【201
13、2.1】下列宝黛吵架的人物语言中,表现了人物心理活动的有()。 A、你只管听你的戏去罢;在家里做什么 B、别人不知道我的心,还可恕;连他也奚落起我来 C、难道你就不想我的心里眼里只有你 D、什么劳什子!我砸了你,就完了事了 E、方才不该和他较证,这会子他这样光景,我又替不了他【正确答案】BCE【答案解析】这道题既考核对课文内容的熟练程度,又考核对描写人物的五种方法的掌握。描写人物有五种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宝黛吵架大量采用直接心理描写手法表现恋爱中的年轻男女一种特有的心理。通过熟读课文,可以知道:“A.你只管听你的戏去罢;在家里做什么。”是林黛玉说的话;“D.
14、什么劳什子!我砸了你,就完了事了。”是贾宝玉说的话,这两项属于语言描写。“B.别人不知道我的心,还可恕;连他也奚落起我来;”“C.难道你就不想我的心里眼里只有你”是贾宝玉心里想的;“E.方才不该和他较证,这会子他这样光景,我又替不了他”是林黛玉心里想的,这三项都属于心理描写。第22题【单选题】【2012.1】下列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意象中,展现贫穷落后的历史面貌给予祖国沉重负载的是()。 A、淤滩上的驳船 B、神话的蛛网 C、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D、飞天袖间的花【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这道题考核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第一节是对祖国历史的反思,精心选取五组意象(老水车,矿灯,稻
15、穗,路基,驳船),象征祖国千百年来落后、贫穷、灾难深重的面貌:第三节倾吐希望,激情昂扬,又连用五组意象(神话的蛛网,古莲的胚芽,笑涡,起跑线,黎明)描绘出处于历史转折期的祖国百废待举的面貌。“飞天袖间的花朵”则是感叹祖祖辈辈美好理想的一再失落。第23题【多选题】【2014.4】下列小说作品中,构思视角独到,以小见大的有()。 A、婴宁 B、宝黛吵架 C、金鲤鱼的百裥裙 D、哦,香雪 E、苦恼【正确答案】CDE【答案解析】选项CED的构思视角独到,以小见大。选项A的人物形象个性鲜明。选项B的心灵刻画,入木三分。参见教材P287。第24题【单选题】【2011.1】从抽象的角度看,雨巷中的“丁香姑娘
16、”象征着()。 A、恋人 B、忧愁 C、革命 D、理想【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丁香姑娘具有象征意义。她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美好形象的化身。从三个角度来理解:日常生活层面:她是恋人(诗人在1927年刚刚失恋);从现实斗争层面:“她”是革命;从哲学层面(抽象):“她”是美好理想的象征。第25题【单选题】【2014.4】麦琪的礼物中,能够使“示巴女皇”的珠宝、首饰相形见绌的是()。 A、德拉的美发 B、杰姆的金表 C、玳瑁的发梳 D、白金的表链【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如果示巴女皇住在气窗对面的公寓里,德拉总会有一天把头发悬在窗外去晾干,只是为了使那位女皇的珠宝、首饰相形见绌。所以选A。参见教材P
17、281。第26题【单选题】下列哭小弟语句中,使用了肖像描写方法的是()。 A、小弟说起这话时仍然面带笑容,毫不介意 B、他站着上课,那神色真是庄严 C、小弟白面长身,美丰仪;喜文艺,娴诗词 D、他站在山泉边,捧着一个大盆的样子,至今还十分清晰地在我眼前【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白面长身,美丰仪”属于肖像描写。参见教材P134。第27题【多选题】【2012.4】下列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意象中,展现了祖国贫穷落后历史面貌的有()。 A、古莲的胚芽 B、失修的路基 C、神话的蛛网 D、熏黑的矿灯 E、干瘪的稻穗【正确答案】BDE【答案解析】运用新颖的象征意象来表达感情,是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特
18、点。第一节是对祖国历史的反思,五组意象(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象征祖国千百年来落后、贫穷、灾难深重的面貌。第三节倾吐希望,用五组意象(神话的蛛网,古莲的胚芽,笑涡,起跑线,黎明)描绘出处于历史转折期的祖国百废待举的面貌。参见教材P211。第28题【单选题】【2012.7】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上片写“美人伤春”所抒发的情感是()。 A、对抗金复国的热望与惋惜 B、长期遭受朝廷冷落的愤懑 C、年华虚掷抱负成空的苦闷 D、只身流落他乡的羁旅之愁【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教材P198:借美人之伤春、惜春、留春、怨春,来表达对抗金复国的满怀热望和深沉惋惜。第29题【单选题】【2013.1
19、0】蚂蚁大战中,以人的心理特征塑造蚂蚁形象的语句是()。 A、两只蚂蚁缠斗不已。一交上手,谁也不退却,推搡着,撕咬着,在木片上翻滚起伏 B、黑蚂蚁微弱地挣扎着,它没有触须,且剩下的唯一的腿也已残缺不全 C、红蚂蚁的躯体好些己被咬掉,它们比斗犬厮杀更惨烈 D、在小山谷顶上出现一个荷戟独彷徨的红蚂蚁,它看来斗志正盛【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掌握人物描写的五种方法,以及拟人修辞手法。肖像描写:描写人物的外貌,包括容貌,姿态,神情。语言描写:描写人物的独白,潜台词,说的话。人物描写 行动描写:描写人物的行为与动作。心理描写:描写人物的想法,联想,想象,看法。细节描写:描写最能展现人物内心世界与性格的细
20、小环节。第30题【单选题】【2012.7】下列张中丞传后叙的语句中,韩愈用以驳斥“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的是()。 A、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爱之肉 B、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 C、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 D、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考核对课文的熟练程度。参见教材P70、71。第31题【单选题】【2007.10】秋水中,庄子用“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来说明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有限的道理,这种论证方法是()。 A、演绎法和例证法 B、例证法和对比法 C、对比法和类比法 D、类比法和演绎法【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论证方法。这道题的回
21、答有一定的难度。一看到问“论证方法”,脑子里先要把有关论证方法的知识调出来,思路不要乱。论证方法有三种:归纳法,演绎法,比较法(包括对比,类比)。然后,用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分析。所给的这句话显然不是归纳法,也显然不是演绎法。我们知道:凡是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句子,所用的论证方法都是类比。这句话中的“犹”,表明运用的是比喻修辞手法,那么可以肯定所用的论证手法是“类比”。“小石,小木”与“大山”相比,显然是“对比”。第32题【单选题】下列陌上桑问句中,被罗敷斥以“使君一何愚”的是()。 A、问是谁家姝 B、罗敷年几何 C、何用识夫婿 D、宁可共载不【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要深入理解课文。AB是使君所
22、说的,C是罗敷的自述。参见教材P178。第33题【单选题】【2012.4】下列咬文嚼字所引的例句中,被作者称赞为“点铁成金”的一句是()。 A、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B、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 C、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D、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这是考核考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但是,考核的这一点是一般考生都很难注意的地方。教材第30页第一段倒数第三行:由“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变成“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这是点铁成金。第34题【单选题】【2012.7】香市一文主要采用的写作方法是()。 A、先抑后扬 B、今昔对比 C、夹叙夹议 D、首尾
23、呼应【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香市昔盛今衰,今昔对比,包括场面、气氛等的对比,形象地表现了主题内容。参见教材P109。第35题【单选题】【2011.4】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所写景物中,作者借以喻愁的是()。 A、雕栏玉砌 B、小楼东风 C、春花秋月 D、一江春水【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第36题【多选题】【2010.10】金鲤鱼的百裥裙的叙事特点有() A、使用倒叙方法 B、以百裥裙为中心线索 C、行文夹叙夹议 D、以儿子的行为侧面烘托金鲤鱼 E、结尾以裙子尚未完工来深化主题【正确答案】ABDE【答案解析】考查叙事特点。小说的叙述手法,从总体来说,是采取
24、倒叙手法;2、小说在行文不动声色的叙述中见出内涵的深刻动人的风格;3、小说叙事的中心线索:百裥裙。叙事的独特视角。第37题【单选题】【2013.7】下列诗句中,出自裴多菲我愿是一条急流的是()。 A、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B、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 C、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D、在幽谷中隐藏,饱受风雨的打击【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考核是否阅读教材。第38题【单选题】【2010.10】断魂枪中,孙老者的主要个性特点是() A、争强好胜 B、嗜艺如命 C、落寞孤傲 D、有时代感【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沙子龙:武艺高强,落伍孤寂,保守固执。王三胜;粗俗浅薄,争强好胜。孙老者;执著进取,
25、嗜艺如命。第39题【单选题】【2012.1】苦恼中不听姚纳倾诉并谩骂姚纳的人是()。 A、军人 B、驼背乘客 C、看门人 D、年轻车夫【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这道题考核对课文的阅读。姚纳要把自己心中的苦恼对别人述说,在课文中描写他想对军人、三个年轻人、看门人、年轻车夫述说,其中“三个年轻人”中有一个驼背的“不听姚纳倾诉并谩骂姚纳”。第40题【单选题】【2014.10】论毅力一文引用了论语·子罕的一段论述,据此概括而成的成语是()。 A、逆水行舟 B、乘风破浪 C、盘根错节 D、功亏一篑【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1.判断引用论语·子罕的是哪段话?“比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
26、止也”2.将这段话总结成成语。第41题【单选题】【2014.10】西湖七月半:“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这句所形容的声音是()。 A、人声鼓吹 B、弱管轻丝 C、皂隶喝道 D、浅斟低唱【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故二鼓以前,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第42题【单选题】【2016.10】下列纪念傅雷语句中,体现了文章机趣幽默特点的是()。 A、俗话说:“秀才人情纸半张。”我连这半张纸也没有献在老朋友灵前 B、后来知道他的别号就叫“怒庵”,也就不以为奇 C、一九六六年八月下旬,我己经在里弄里被“示众”过了 D、只见他家门口贴满了大字报,门窗紧闭,真是“鸦雀无声”【正确答案】
27、D【答案解析】“鸦雀无声”是与前面翻译哈姆雷特时提到的翻译问题相照应的,显出机趣和幽默。参见教材P117。第43题【单选题】【2012.1】苦恼中不听姚纳倾诉并谩骂姚纳的人是()。 A、军人 B、驼背乘客 C、看门人 D、年轻车夫【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这道题考核对课文的阅读。姚纳要把自己心中的苦恼对别人述说,在课文中描写他想对军人、三个年轻人、看门人、年轻车夫述说,其中“三个年轻人”中有一个驼背的“不听姚纳倾诉并谩骂姚纳”。第44题【单选题】【2014.10】下列秋夜意象中,精神上与枣树相互呼应的是()。 A、乱飞的蝴蝶 B、夜游的恶鸟 C、小青虫 D、小粉红花【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全
28、面掌握通篇象征手法的寓意。附:本文主要采取象征手法抒情。作者把景物拟人化,使天空、枣树、小粉红花、小青虫等等具有象征意义。天空象征着黑暗势力,或者象征着黑暗社会。小粉红花象征着社会上心地单纯而善良的被压迫的弱势人群;枣树象征着宁愿粉身碎骨也要与黑暗社会斗争到底的斗士;小青虫象征着投奔光明却无谓地牺牲的幼稚的人们,精神上与枣树暗相呼应。第45题【单选题】【2011.4】融贯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全词的情感内容是()。 A、丈夫新丧之哀 B、贫病交加之愁 C、人老珠黄之叹 D、孤苦无依之悲【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主要是抒写李清照晚年孤苦无依的生活境况。第46题【单选题】下列蒹葭诗句中,描述抒情
29、主人公顺流而下追寻意中人的是()。 A、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B、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C、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D、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顺流追寻,痴情恍惚,若有若无,幻象迷离,“宛在水中央”。所以选D。参见教材P156。(2014年4月试题)第47题【单选题】下列张中丞传后叙的人物形象特点中,属于许远的是()。 A、嫉恶如仇 B、从容镇定 C、宽厚谦和 D、博闻强记【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张巡:从容镇定、视死如归、博闻强记。许远:宽厚谦和、为国让贤。南霁云:嫉恶如仇、忠贞刚烈。参见教材P97。第48题【多选题】陌上桑写罗敷釆桑时,为其美貌所吸引而失态的人有()。 A、行
30、者 B、少年 C、夫婿 D、耕者 E、锄者【正确答案】ABDE【答案解析】诗中描写罗敷之美,并没有直接描绘其容貌,而是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先渲染环境氛围的绚丽,日出东方,朝霞映照;再写她采桑用具和服饰,篮子精美芳洁,服饰鲜明华丽;最后写旁观者为之倾倒,“行者”“少年”“耕者”“锄者”为罗敷的美貌所吸引,均有所失态,忘了自己该做的事。参见教材P178。第49题【单选题】【2013.10】下列文章中,采用主客对话手法表达作者思想矛盾斗争的是()。 A、种树郭橐驼传 B、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C、前赤壁赋 D、马伶传【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以上四篇文章全部采用对话方式。但是ABD:1.不是主客之间的
31、对话;2.也没有表示“作者的思想矛盾斗争”。需要掌握“赋”文体的特点:主客对话,抑客伸主。第50题【多选题】【2012.1】在我与地坛一文中,“地坛”及其相关意象所象征的对象有()。 A、母爱 B、民族历史 C、作者命运 D、倔强心魂 E、国运【正确答案】ACD【答案解析】这道题考核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我与地坛一文中描述了“我”与地坛结下的不解之缘,述说了母亲对“我”无限的爱,表达了自己对自身经历和人生命运的种种感受,渗透着只有在可怕遭遇、特定环境,反复思索方能领略到的对自然、对人生、对母爱的深切体验,表现处在苦痛与焦灼中挣扎、奋发的坚韧性格与意志。第51题【单选题】我愿是一条急流接连使用“
32、毁灭”、“创伤”、“破碎”等词语,作者的深层用意是()。 A、揭示爱情历程艰难曲折、令人痛苦 B、描写出爱情的悲伤和痛苦 C、决心为爱情以及更崇高的目标献身 D、不愿为爱情牺牲自由【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仔细体味关于“我”的诗句中诸如“崎岖”“作战”“毁灭”“创伤”“破碎”等词语,不难体察抒情主人公在艰难的逆境中,不仅因得到爱情的滋养而意志弥坚,而且矢志不移,决心为爱情以及更崇高的目标献身。参见教材P222。第52题【单选题】【2012.7】雨巷一诗所使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 A、比喻 B、象征 C、直抒胸臆 D、托物言志【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雨巷是一首通篇用象征手法写成的抒情诗。“丁
33、香”是美丽、高洁、愁怨的象征;“雨巷”是人生漫长、狭窄天地的象征;“撑着雨伞”“独自彷徨”“默默彳亍”是等待、希望、追求的象征;“颓圮的篱墙”是家园破落与环境低潮的象征;“雨的哀曲”是环境凄苦、遭际不幸的象征。参见教材P208。第53题【单选题】【2012.4】冯谖客孟尝君一文出自战国策中的()。 A、齐策 B、楚策 C、魏策 D、秦策【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考核作家作品。冯谖客孟尝君是发生在齐国的事情,选自战国策·齐策四。第54题【多选题】【2013.1】下列诗作,属于叙事诗的有()。 A、湘夫人 B、陌上桑 C、饮酒 D、行路难 E、长恨歌【正确答案】ABE【答案解析】需要掌握
34、叙事诗这种题材的特点。第55题【单选题】【2013.10】行路难(其一)中,包含了伊尹故事的诗句是()。 A、闲来垂钓碧溪上 B、忽复乘舟梦日边 C、长风破浪会有时 D、金樽清酒斗十千【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考核对课文内容的掌握。A姜尚;C宗悫;D没有涉及故事。第56题【单选题】【2017.4】下列西湖七月半语句中,体现了笔调诙谐特点的是()。 A、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傒 B、杭人游湖,巳出酉归,避月如仇 C、岸上人亦逐队赶门,渐稀渐薄 D、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注释】避月如仇:讽刺语,指缺乏赏月这种雅兴。【提示】“二是笔调轻松随意,富有诙谐意味。如写
35、第一类人灯火优傒,声光相乱,明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写杭人游湖,避月如仇;写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参见教材P100。第57题【单选题】都江堰发出了“活着或死了应该站在哪里”的疑问,下列语句中,符合作者意图的回答是()。 A、站在滔滔的江边,完成了一个“守”字的原始造型 B、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 C、把一批批有所执持的学者遴选为无所专攻的官僚 D、离索桥东端不远的玉垒山麓,建有一座二王庙,祭祀李冰父子【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活着或死了应该站在哪里”出现在文章第三部分,这部分颂扬的是李冰父子与那些“有所执持的学者遴选为无所专攻的官僚”不同,他们兴修水利、为民造福。
36、而A项正是说的这种意思。BD与题干无关。参见教材P140。第58题【单选题】【2011.1】种树郭橐驼传用种树的“其置也若弃”类比治民要()。 A、让老百姓休养生息 B、让老百姓得到安置 C、对老百姓弃之不顾 D、对老百姓置之不理【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阐发“养民”治国的思想。第59题【单选题】【2013.1】罗素在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中认为,“如果你一听到一种与你相左的意见就发怒”,这就表明()。 A、对方的见解是错误的 B、双方的看法都是对的 C、自己的看法没有充分理由 D、自我优越感过于强烈【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第46页第二段。考核考生对课文阅读的
37、熟练程度。课文从三个方面阐述避免愚蠢见解的方法:科学的认知态度;听取不同意见;客观世界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如果你一听到一种与你相左的意见就发怒,这就表明,你已经下意识地感觉到你那种看法没有充分的理由。”第60题【单选题】一句话的语言特点是()。 A、自然平易,节奏鲜明 B、朴实无华,含蓄蕴藉 C、韵律和谐,委婉精妙 D、幽默诙谐,新颖别致【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这首诗形式整齐,语言自然平易而富于节奏感,有适于吟诵的特点。参见教材P212。第61题【单选题】【2011.4】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所写景物中,作者借以喻愁的是()。 A、雕栏玉砌 B、小楼东风 C、春花秋月 D、一江春水【正确
38、答案】D【答案解析】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第62题【单选题】【2012.7】下列陌上桑诗句中,描写那位居心叵测的太守的是()。 A、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 B、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C、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D、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考核对课文阅读的情况。选项B写的是罗敷,选项CD写的是“夫婿”。参见教材P163。第63题【单选题】【2013.1】爱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观中所说的“文明国家的这种罪恶的渊薮”指的是()。 A、商业利益 B、猪栏理想 C、战争妖魔 D、社会贫困【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第42页第三段。考核对课文阅读的熟练程度。“我想
39、起了群众生活中最坏的一种表现,那就是使我厌恶的军事制度。一个人能够洋洋得意的随着军乐队在四列纵队里行进,单凭这一点就足以使我对他轻视。他所以长了一个大脑,只是出于误会;单单一根脊髓就可满足他的全部需要了。文明国家的这种罪恶的渊薮,应当尽快加以消灭。在我看来,战争是多么卑鄙、下流!战争这个妖魔早就该绝迹了。” 第64题【单选题】都江堰发出了“活着或死了应该站在哪里”的疑问,下列语句中,符合作者意图的回答是()。 A、站在滔滔的江边,完成了一个“守”字的原始造型 B、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 C、把一批批有所执持的学者遴选为无所专攻的官僚 D、离索桥东端不远的玉垒山麓,建有一座二王庙,祭祀
40、李冰父子【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活着或死了应该站在哪里”出现在文章第三部分,这部分颂扬的是李冰父子与那些“有所执持的学者遴选为无所专攻的官僚”不同,他们兴修水利、为民造福。而A项正是说的这种意思。BD与题干无关。参见教材P140。第65题【单选题】【2016.4】下列作品中,既是传记,又属寓言,更兼说理的是()。 A、秋水(节选) B、张中丞传后叙 C、种树郭橐驼传 D、马伶传【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秋水是寓言但不是传记;张中丞传后叙是传记但不是寓言;马伶传是传记但不是寓言。种树郭橐驼传是带有寓言性质的人物传记,作者借植树能手郭橐驼之口,揭露了当时“长人者好烦其令”的社会弊端,阐发了“养
41、民”治国的进步思想。参见教材P80。第66题【单选题】【2013.4】下列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的词句中,借景抒情的是() A、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B、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C、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D、争知我、倚栏干处,正恁凝愁【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八声甘州上片借景抒情,下片借事抒情。第67题【单选题】【2014.10】下列陌上桑情节中,展现了罗敷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是()。 A、盛装釆桑 B、坚拒“共载” C、观者失态 D、极夸“夫婿”【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掌握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第68题【单选题】【2013.4】下列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42、)的词句中,借景抒情的是() A、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B、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C、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D、争知我、倚栏干处,正恁凝愁【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八声甘州上片借景抒情,下片借事抒情。第69题【单选题】下列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所提到的生物中,只见于传说而实际上并不存在的是()。 A、油虫 B、麒麟 C、狐狸 D、水母【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古代和中古时代的著作家谈起麒麟和火蛇来头头是道;但是他们当中谁也没有觉得,既然自己从未见过任何麒麟和火蛇,那就必须避免武断。参见教材P66。第70题【多选题】【2016.4】下列论毅力的正反对举中,出现于“譬诸操舟”
43、一节中的有()。 A、成与败 B、顺与逆 C、强与弱 D、幸与蹇 E、进与返【正确答案】ABDE【答案解析】“小逆之后,必有小顺。大逆之后,必有大顺。”是顺与逆的对比;“以为是殆幸运儿,而天有以宠彼也,又以为我蹇于遭逢,故所就不彼若也。”是幸与蹇的对比;“即彼成我败所由判也”成与败的对比;“彼以坚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而后得从容以进度其顺。我则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故彼岸终不可达也。”是进与返的对比。参见教材P13、14。第71题【单选题】【2007.10】下列记叙文,作者在全文最后进行评议的是()。 A、张中丞传后叙 B、先妣事略 C、马伶传 D、都江堰【正确答
44、案】C【答案解析】回答这道题,必须对课文相当熟悉。张中丞传后叙、先妣事略、都江堰三篇课文在课文后面都没有加以议论,只有马伶传后面有侯方域一段议论。第72题【多选题】下列作品中,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有()。 A、垓下之围 B、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C、种树郭橐驼传 D、哭小弟 E、爱尔克的灯光【正确答案】AD【答案解析】BCE中没有细节描写。仔细看文章即可得出答案。参见教材P134。第73题【单选题】【2012.7】下列作品中,作者以简略的叙事不动声色地刻画人物的是()。 A、垓下之围 B、种树郭橐驼传 C、先妣事略 D、马伶传【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考核考生对以上四篇课文写作特点的掌握。作
45、者在写作先妣事略时没有抒情,不加渲染,只是简略地叙事,但字里行间流动着极其悲痛的心情。参见教材P92。第74题【单选题】【2013.4】下列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所写的景物中,标志着“春又归去”的是() A、烟柳 B、落红 C、芳草 D、蛛网【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考核对每一句诗词的理解掌握。第75题【单选题】【2013.7】下列唐代诗人中,存诗近三千首,数量居唐人之冠的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杜牧【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考核是否细致阅读教材。第76题【单选题】提倡“明道”、“致用”、“事信”、“言文”文学主张的是()。 A、韩愈 B、柳宗元 C、苏轼 D、欧阳修【
46、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反对宋初以来追求形式的靡丽文风,主张文章应“ 明道” “ 致用” “ 事信” “ 言文” 。参见教材P48。第77题【多选题】【2012.1】在我与地坛一文中,“地坛”及其相关意象所象征的对象有()。 A、母爱 B、民族历史 C、作者命运 D、倔强心魂 E、国运【正确答案】ACD【答案解析】这道题考核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我与地坛一文中描述了“我”与地坛结下的不解之缘,述说了母亲对“我”无限的爱,表达了自己对自身经历和人生命运的种种感受,渗透着只有在可怕遭遇、特定环境,反复思索方能领略到的对自然、对人生、对母爱的深切体验,表现处在苦痛与焦
47、灼中挣扎、奋发的坚韧性格与意志。第78题【单选题】【2013.1】秋夜一文出自鲁迅文集中的()。 A、故事新编 B、野草 C、朝花夕拾 D、且介亭杂文【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参见教材第104页【注释】1,考核考生是否阅读注释。第79题【单选题】【2014.10】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一文中,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的理由是()。 A、备四境之难 B、顺中国之俗 C、圣贤之所教 D、蛮夷之所则效【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故寡人变服骑射,欲以备四境之难,报中山之怨”。第80题【单选题】【2013.4】五代史伶官传序使用的论证方法是() A、对比、演绎 B、演绎、归纳 C、类比、演绎 D、对比、归纳【正确
48、答案】A【答案解析】五代史伶官传序主要是运用盛与衰,兴与亡,得与失,成与败的对比表达主题思想。因此可以在AD中选择。文章最后引用书的名言,属于理论论据,而使用理论论据的地方其论证手法为演绎法。第81题【单选题】【2010.10】张中丞传后叙驳斥“城之陷,自远所分始”这一错误论调时,使用的论证方法是() A、演绎 B、归纳 C、对比 D、类比【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驳“城之陷,自远所分始”的论证方法是类比法。连用两个比喻,以此证明睢阳被攻陷,势在必然。第82题【多选题】【2012.1】雨巷所抒发的感情有()。 A、悲痛 B、寂寥 C、凄婉 D、愤懑 E、惆怅【正确答案】BCE【答案解析】这道题
49、考核对课文思想内容的较深刻掌握,包括时代背景的较深刻的理解。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原来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们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雨巷就是一部分进步青年这种心境的反映。“四一二”政变后,作者隐居江苏松江,在孤寂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 这首诗采取象征手法,表现了诗人对前途的迷茫、惆怅,以及愁怨、寂寞等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一种思索、希望、探求的积极思想因素。
50、第83题【单选题】先妣事略一文中,“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的人物是()。 A、外祖 B、周孺人 C、大姊 D、老妪【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是说母亲虽不忧米盐,但当穷日子过,十分勤俭。参见教材P107。第84题【多选题】蚂蚁大战中,作者以写人的口吻来写蚂蚁,所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有()。 A、肖像描写 B、行为描写 C、细节描写 D、心理描写 E、语言描写【正确答案】ABCD【答案解析】作者用写人的口吻来写蚂蚁,赋予蚂蚁以人的行为、举止、神态和心理,从而使蚂蚁的形象十分鲜活生动。参见教材P158。第85题【多选题】【2013.10】垓下之围塑造人物形象所使用的
51、手法有()。 A、场面描写 B、语言描写 C、细节描写 D、景物描写 E、行为举止描写【正确答案】ABCE【答案解析】人物描写五种方法。本篇还有特点:“提示”通过三个场面描写,塑造个性特点十分鲜明的悲剧英雄形象。第86题【多选题】【2012.4】下列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意象中,展现了祖国贫穷落后历史面貌的有()。 A、古莲的胚芽 B、失修的路基 C、神话的蛛网 D、熏黑的矿灯 E、干瘪的稻穗【正确答案】BDE【答案解析】运用新颖的象征意象来表达感情,是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特点。第一节是对祖国历史的反思,五组意象(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象征祖国千百年来落后、贫穷、灾难深重的面貌。第三节倾吐希望,用五组意象(神话的蛛网,古莲的胚芽,笑涡,起跑线,黎明)描绘出处于历史转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网络音服务合作协议书
- 房屋租赁维修合同
- 酒店前台收银系统服务协议
- 提前准备的2025年行政管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上海市的住房租赁合同
- 建筑工程项目后评估的重要性试题及答案
-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试题及答案
- 2025项目管理服务合同模板
- 行政管理专业的实习与实践经验分享及试题及答案
- 行政人员培训需求分析试题及答案
- 小学生反诈知识宣传课件
- 高血压脑出血专家共识
- 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缓释片-药品解读
- 多因素身份认证
- 小学二年级下学期数学家长会课件
- 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预)算编制办法-国铁科法(2017)30号
- 汽车修理厂台账表格范本
- 颜真卿《劝学》ppt课件1
- 400字作文稿纸20x20格A4标准稿纸
- 管道燃气客服员(高级工)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大全(含答案)
- 氢气储存和运输 课件 第1、2章 氢气存储与运输概述、高压气态储运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