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南京江宁区杨柳村调研报告南京江宁区杨柳村调研报告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前期准备借鉴意义研究意义1研究意义研究意义背景背景 保护和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对保护历史风貌、增强文化气息、提升文化品位,继承和发扬历史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传统,对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综合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个“没有文化个性的中心,就没有吸引力,没有人文魅力,更没有生命力”,这一观念已越来越为人们认识。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名镇村,全面挖掘历史文化遗产及其内涵,展现其历史文化价值,可以提升地方形象,促进地方建设向更高层次、更高文化品位发展,从而增强地方的吸引力与人文魅力,不断提高地方的知名度,不断提升
2、全市整体社会经济发展的竞争力。研究意义研究意义借鉴借鉴1.感受明清传统村落的尺度和建筑风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完善理论知识2.利用网络书籍搜集资料,对杨柳村的历史和现状概况有初步认识3.实地调研,进一步了解杨柳村现状发展和其特色,从中总结经验前期准备2前期准备前期准备调研方法调研方法1、收集资料,了解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对将要调研的南京市江宁区杨柳村有初步认识2、实地调研,切身体会历史文化名村的风貌、尺度及其文化内涵前期准备前期准备技术路线技术路线文献阅读资料整理调研设计实地调研分析总结1、期刊、报纸、杂志 2、网络 3、法律法规及政策资料文献综述理论研究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街道
3、杨柳村调研报告前期准备前期准备相关规划相关规划前言 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坚持“民生为先、统筹为要、生态为基、文化为魂”的发展方针。其中坚持文化为魂,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是当前南京的重点工作。杨柳村古民居建筑群是南京目前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明清民居建筑群,其各个层级的空间格局,以及建筑风格、建筑细节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将其作为历史文化名村。为加强杨柳村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管理以及有效利用,同时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求,与规划新城区和谐互动发展,故编制本次规划。规划经专家多次咨询论证,并广泛征求地方政府和有关主管部门意见,于2011年11月完成,2012年8月19日由市政府批复实施。说明1
4、、本材料是为方便公众了解、城市规划而制作的参考性文件,不作为法律文件使用。2、本规划是城市发展的控制与引导性文件,不代表具体的项目实施计划和实施方案。一旦有建设行为,应依据规划实施。3、城市规划是个不断优化更新的过程,规划内容以南京市规划管理局存档备查的最新版本为准,同一地区同内容深度规划若有更新,南京市规划局将尽量即时在规划局网站上公布,本材料自动作废。4、本材料版权归南京市规划局所有,未取得版权人的书面授权,谢绝改变、分发、发布或使用本材料图文资料。5、本材料最终解释权属南京市规划局前期准备前期准备相关规划相关规划 历史文化特色 (1)历史悠久,400多年的建村史。 (2)遗存比较丰富,村
5、内有文保单位、历史建筑等15处。 (3)空间格局独特、层次丰富。 北部的马场山,中部古村落,南部的杨柳湖构成“丘陵古村湖塘”的整体空间格局; 横向多路、纵向多进的古村落格局; 建筑围塘而建形成的聚落空间格局; 以“堂”命名的大宅院落格局。 (4)具有较浓郁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民俗风情、传统技艺的非物质文保护规划范围前期准备前期准备相关规划相关规划保护层次实行分层次与分级保护: 建立古村外围整体格局及风貌、古村、核心保护区和历史文化遗存点四级层次的保护体系;划定古村保护范围、核心区保护范围进行整体风貌的保护与控制; 对不同的历史文化遗存提出分类保护要求。保护重点(1)保护历史村落的整体格局与历史
6、风貌。(2)保护古村内河流、池塘水体,以及应运而生的聚落空间格局。(3)保护古村内1处省级文保单位和3处第三次文物普查新录入名册的文物古迹。(4)保护古村内包括翼圣堂、朱家祠堂等11处历史建筑。(5)保护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范围前期准备前期准备相关规划相关规划功能发展定位挖掘和保护杨柳村历史风貌和民居建筑的文化内涵,传承和弘扬“三地一村”的文化特色,重点发展古村旅游,塑造独具秦淮河上游原生态古村落文化魅力和富含地方民俗风情的古村落。以杨柳古民居建筑文化为核心的秦淮河上游原生态古村落风貌形态、古民居建筑的研究、展示、旅游基地; 以朱氏家族等宗祠文化和传统庙会、社火等节
7、庆活动为代表的传统乡村原生态生活、地方民俗文化的休闲体验地; 以杨柳高跷、十番锣鼓,龙都娃娃鼓、采茶灯舞等为代表的地方传统舞蹈、曲艺、技艺、游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展现的承载地历史风貌和新农村交相辉映的南京近郊城乡协调融合发展的特色村建设典范。 平面图前期准备前期准备相关规划相关规划 公共活动空间规划(1)街巷空间 保护恢复大巷、翼圣巷、敦门巷3条历史街巷空间格局、尺度、界面。整治安雅街等街巷。在保持现有空间格局、尺度、界面基础上,整治街巷环境,保持传统风貌。沿主要街巷开设商业设施应严格遵从用地规划的要求,对商业建筑店招、门窗、雨棚及地面管线应做出统一规定,鼓励特色经营。鼓励街巷的绿化种植以
8、及转角环境整治。 (2)村口空间 结合杨柳村三个主要出入口形成3处村口空间。 (3)滨水空间 结合建筑保护整治,整理建筑与古村内池塘的空间关系,塑造沿池塘岸线的乡土生态景观,有效恢复充分反应杨柳村格局特点的滨水空间。 结合岸线生态景观构造,设置部分场地,供游客村民休憩游览,保留池塘边原有生活码头,展示原生态的乡村生活景象。 (4)院落空间 结合建筑的保护整治,加强院落的规整,修复破损院墙,拆除院内临时搭建,完善传统民居庭院空间的序列性、完整性以及宁静、简朴的氛围。结合古村落用地以及历史建筑功能的调整,对院内铺砌材料、植被、空间尺度以及院落分隔进行整理,织补其院落空间肌理。 公共空间分析图(5)
9、田园牌坊空间 围绕村庄的田园景观,在原址复建杨柳古牌坊,构造杨柳古村田园空间,展示原汁原味的古村田园风光。 研究内容31.1区位杨柳村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街道,距龙都镇约3公里,距南京城约40公里。这里地处秦淮河平原,整个村子为一东西长,南北窄的狭长村落。全村居住着316户,1348人,全部住房面积计38,016平方米。村舍大都依山傍水而筑,背依马场山;前临碧波荡漾的杨柳湖,富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村里人说,杨柳村是个“砚台地”,前面的杨柳湖就是“砚池”。研究内容研究内容概况概况杨柳村1.2历史变迁据调查现有宅院均为朱氏家族所有。绝大部分是清康、乾时代所建造。据朱氏宗谱“四本堂”支谱载:朱家世
10、居南渡(一般认为是溧阳南渡),始祖朱明由南渡卜居句容新昌桥陡门口。六世祖朱武公(15031562年)尚居住在陡门口。明万历七年(1579年,七世祖朱孔阳(15371613年),才从句容陡门口迁居今江宁县龙都乡杨柳村。朱家住在杨柳村已有四百多年,子孙繁衍已有十五代。研究内容研究内容概况概况1.3由来一传说称,朱氏始祖是宋代经学家朱熹,他有一次到距杨柳村四五里的方山脚下“南墀村”访友,主人正在午睡。朱熹提笔写道:“庭前梧桐百尺,门外河流通红。我来南焊访友,主人高卧东床。”他没叫醒主人,就轻轻走了。当主人醒后见诗,急忙追赶,无奈客人已远去,只好挥手告别。当年主人挥手处,现仍名叫“朱子岗”。还传说村里
11、原有一牌坊,是乾隆御赐翰林学士稀年(70岁)的题匾,上书乾隆皇帝于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春下江南时的题词:“石甏淙云乱,何从问来脉?摩裟几千载,涤荡金光泽。澄澈不更崖,虽难金毛碧。鸿渐真识味,高风缅畴昔。”现碑已不存,但碑拓犹在。村前原来还有“文峰石塔”,后遭雷击,留下半截,正挡住秦淮河上的落日,成了杨柳村的一景,名日“半塔斜阳”。前杨柳村的古建筑群,历经四百余年,之所以能保存下来,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传闻。据说当年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部驻扎在该村,村里有位小姐嫁与“王爷”,作了“王妃”。据朱氏后裔朱政恭说,这位“王爷”就是李秀成。由于有太平军保护,所以,杨柳村建筑得以保存下来。研究内容研
12、究内容概况概况2.1原始风貌始建于明代万历七年,建成于清代乾嘉年间,是南京迄今为止保留的最大最完整的明清古民居群,也“最南京”。与徽派建筑青砖小瓦马头墙的特色相比,这里的建筑青砖更大,瓦片也不小。带有典型南京地域特色,更加内敛而具有书卷气。研究内容研究内容建筑风貌建筑风貌弓形轩朱家大宅挑梁头门楼2.2修旧如旧杨柳村古民居的墙体上并没有全部粉刷一新,斑驳的烟火色使得墙体仍带有历史的沧桑感。当年龙都中学的教室、“文革”期间的标语都依然保存在建筑群中。门窗上的石榴、如意等暗八仙,屋顶上瓦当和滴水上的双龙戏珠、双凤朝阳等雕刻都保留着原汁原味。不少房间内的房梁以及窗棂都保留着老房子的特色研究内容研究内容
13、建筑风貌建筑风貌2.2修旧如旧杨柳村古建筑结构周密严谨,坐北朝南,为多进穿堂式高墙深院,在中轴线上建门厅、轿厅及居室,并在左右纵轴线上布置书房、客厅以及次要住房和厨房、杂屋等,成为中、右、左三组纵列的院落群体,通风、采光、日照等都考虑得比较周全。后部住房大都为两层建筑,楼上有“走马楼”宛转相通。在建筑结构上,一般采用穿斗式木构架或斗式与抬梁式的混合结构,外围砌较薄的空斗墙。研究内容研究内容建筑风貌建筑风貌2.2修旧如旧厅堂内部根据不同需要,用隔扇、屏门等自由分隔。屋内房顶采用望砖铺设,做成各种形式的轩,并在梁架上饰有精美的图案雕刻,梁栋均不施彩,素雅明净。各个建筑群体之间,设有前后相通的备弄(
14、即通道或夹道),既可起防火作用,又便于巡逻打更和闲杂人员进出,还可减少对主体建筑住户的噪音干扰。有的宅院后面还设有更楼。为了使环境舒适宽敞,减少暑热辐射,使之冬暖夏凉,宅院一般墙上开窗,房屋前后开窗,便于通风透光,并一律采取背山面湖、坐北朝南式,成一字形排开。为安全计,房院均围以高墙。房屋的设计一般为三进、四进、五进,最多的翼圣堂是七进、十四道门槛。研究内容研究内容建筑风貌建筑风貌明清时期的南京民居不同于江南水乡建筑之柔美、皖南徽州建筑之豪奢,呈现雄浑直爽之大气,粗略而言:1、华而不侈的大木构架2、繁简适度的小木装修3、落落大方的砖石雕饰研究内容研究内容特色建筑特色建筑九十九间半位于村中的九十
15、九间半的古建筑群始建于清乾隆后期,是杨柳村36堂中建造最晚的民居,俗称“三堂上”,相传是清朝“金陵三大商”之一的朱侯山为他三个儿子所建的三个堂。建筑群占地5000余平方米,为上下2层前后4进深的走马楼式民居建筑,共计房舍145间。建筑风格古朴典雅,设计独具匠心。有令人拍案叫绝的砖雕、石雕、木雕三种雕艺,有壮观的百米长廊景象,更有独具特色的轿式门楼。徜徉在建筑群里,记者明显感受到它的历史沧桑和历史文化底蕴的厚重。古建筑群在2002年被评定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9月,被南京市委宣传部列为南京对外文化交流基地;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8月,被江苏
16、省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同月,被国家住建部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研究内容研究内容特色建筑特色建筑九十九间半平面图九十九间半华而不侈的大木构架屋架分扁作、圆堂。前(大)厅正贴多为扁作抬梁式,用料较大;边贴采用穿斗式,用料较小较省。后世屋架相对较简率。所有梁柱之间往往均直接交接,直率、大方。大厅形式多样,卷轩往往位于内四界之前,以弓形轩为多,其轩梁每一雕饰的纹样均不同。内四界大梁下的蜂头为透雕,外形方正,直率,整体构架做工精致而不繁琐,落落大方而不局促。斗拱,清代斗拱的主要结构功能不在于出挑承檐,而起着垫块的作用。研究内容研究内容特色建筑特色建筑九十九间半华而不侈的大木构架
17、屋架分扁作、圆堂。前(大)厅正贴多为扁作抬梁式,用料较大;边贴采用穿斗式,用料较小较省。后世屋架相对较简率。所有梁柱之间往往均直接交接,直率、大方。大厅形式多样,卷轩往往位于内四界之前,以弓形轩为多,其轩梁每一雕饰的纹样均不同。内四界大梁下的蜂头为透雕,外形方正,直率,整体构架做工精致而不繁琐,落落大方而不局促。斗拱,清代斗拱的主要结构功能不在于出挑承檐,而起着垫块的作用。研究内容研究内容特色建筑特色建筑弓形轩九十九间半华而不侈的大木构架屋架分扁作、圆堂。前(大)厅正贴多为扁作抬梁式,用料较大;边贴采用穿斗式,用料较小较省。后世屋架相对较简率。所有梁柱之间往往均直接交接,直率、大方。大厅形式多样,卷轩往往位于内四界之前,以弓形轩为多,其轩梁每一雕饰的纹样均不同。内四界大梁下的蜂头为透雕,外形方正,直率,整体构架做工精致而不繁琐,落落大方而不局促。斗拱,清代斗拱的主要结构功能不在于出挑承檐,而起着垫块的作用。研究内容研究内容特色建筑特色建筑鱼龙山雾云九十九间半落落大方的砖石雕饰其上砖雕门简洁大气,上槛上做数层磨砖砌筑的枋,中枋正中门额往往题字,寓意深刻、艺术性高;两边砖雕垂莲柱;其上挑檐仅用大板砖挑出,边角 起翘,曲线和缓、优雅,质朴中显灵气。砖细门脊以钩头状较为常见,不少脊撑处饰蔓草寓意家族如蔓草长久、茂盛。门楼前后墙体很厚往往进深较大,故当两边的门扇关上时,可分别藏于门楼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物化学分子基础概念题库及解析
- 珠宝首饰行业设计大赛试题
- 药品进口代理协议
- 2025年经济师备考方法分享试题及答案
- 人员管理与绩效考核试题及答案
- 项目扩展及合作策略试题及答案
- 信阳市学法用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 防钓鱼测试题及答案
- 急诊精神科的合作模式计划
- 购房贷款协议书
- JJF 1303-2011雾度计校准规范
- t轴重DZ2型转向架
- GB/T 17791-2017空调与制冷设备用铜及铜合金无缝管
- 换热器检修施工综合方案
- 罗氏C8000使用操作说明
- 融资融券策略课件
- 单层钢结构厂房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项目尽职调查清单模板
-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研读课件
-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保证体系框图
- 眼部健康检测与分析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