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专题训练: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含试题含详解)_第1页
中考化学专题训练: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含试题含详解)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一、选择题1.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物质所含杂质除杂方法AQCQ通过灼热的铜网BCu(NG)2溶液AgNG加过量铜粉,过滤CKCI溶液BaCb加适量NatS04溶液,过滤DCGHCI通过盛有NaQH溶液的洗气瓶2.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选项物质杂质除杂方法ACQCQ点燃BCu粉Fe粉磁铁吸引CCaQCaCQ高温DCaCl2溶液稀盐酸加入足量的CaCQ,过滤3.(2013天津)下表中,除去物质中所含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物质所含杂质除杂方法ACuQCu滴加足量盐酸,然后过滤BCQCQ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HCI水蒸气将气体

2、通过生石灰DNaCI溶液Na2CQ加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4.(2012山东烟台,9,1分)下列各组物质尽心分离提纯的步骤,与粗盐提纯(只除去不溶性杂质)的三个实验步骤相同的是()A.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B.从医用酒精中提纯酒精C.从草木灰中提取碳酸钾(不考虑其他可溶性杂质)D.从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废液中回收二氧化锰5.烟台是座美丽的城市。下列对海洋化学资源利用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利用多级闪急蒸馏法淡化海水B.利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海水中提取食言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C.利用像海水或卤水中加入石灰乳的方法将海水中的Mg+富集沉淀出来D.利用海底蕴藏的大量“可燃冰”作燃料,以它为燃料不会加剧温室效应6.

3、(2013重庆)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用稀盐酸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B.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C.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加入足量的水,然后过滤D家中天然气装置漏气时,应先关闭阀门,并打开门窗7.(2012四川德阳,15,3分)列除去混合物中少量杂质的方法或加入试剂合理的是( )选项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或加入的试剂AKClK2S04Ba(NO)2BCuOCu粉空气中灼烧CCON2澄清石灰水DCa(OH2CaCO盐酸8.(2013广州)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A. O2(出0)用生石灰B. NaCI溶液(KNQ )降温结晶C. CaCO3粉末(N a2C

4、O )加水过滤D. KCI溶液(&CO)加适量盐酸9.(2012甘肃兰州,20,2分)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除杂质的方法ACaCl2溶液稀盐酸过量碳酸钙、过滤BKOH溶 液KCl适量稀盐酸CNaCl溶液NaCO适量硝酸钙溶液、过滤DQ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10.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选用试剂或操作方法不正确是()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试剂或方法ANazC03固体NaHC0固体加热BCuFe加过量稀盐酸后过滤、洗涤、干燥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C02H20通人盛有过量浓HS04的洗气瓶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DCC2HC1通入盛有NaOl溶液的洗气瓶,然后干燥11.(2012江苏

5、淮安,10,2分)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鉴别涤纶和羊毛面料分别取样灼烧、闻气味B提纯粗盐(含少量泥沙)将粗盐加适量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C除去氯化钙溶液中少量盐酸加入过量的碳酸钙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D分离硫酸钠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后过滤,将滤渣溶于稀硫酸12.(2012山东潍坊,15,2分)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括号内的物质)的方法,合理的是()A. CaO(CaCO):加入足量的稀盐酸B. CQ(CO):在氧气中点燃C. H2(HCI、H2O):通过盛有足量生石灰和烧碱混合固体的干燥管D. N2(O2、H2O):先通过加热的铜网,再通过盛有

6、浓盐酸的洗气瓶13.(2013南京)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使用方法正确的是()A. CQ气体(CO气体)一通入氧气B. CaO固体(CaCO固体)一加水充分溶解,过滤C. KCI固体(MnO固体)一加水充分溶解,过滤,蒸发结晶D. NaCI溶液(CaCl2溶液)一滴加碳酸钾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14.为除去下表样品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序号样品成分所选试剂操作方法AKCI(MnO)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BNazCQ(NHHCG)加热至质量不再减少CNaCI(KNO)水溶解、降温结晶、过滤DNaCI(MgC2)过量NaOH溶液过滤

7、、蒸发结晶15. (2013河南)稀盐酸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试剂,但下列实验中,不宜使用稀盐酸的是( )A.除去氯化钠溶液的碳酸钠B.除去铜粉中混有的铁粉D.除去铁丝上的铁锈C.除去熟石灰中的石灰石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16.(2012浙江宁波,19,3分)为提纯下列物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序号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试剂分离方法A氯化钠固体(碳酸钠)稀盐酸蒸发结晶B氯化铜溶液(氯化锌)金属铜过滤C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洗气D二氧化锰粉末(碳粉)水过滤17.(2012山东泰安,24,3分)重结晶后的食盐中往往还含有少量的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等杂质,它们在溶液中主要以sO

8、-4、Ca2+ Mg+九楙戈疋誉成比净,可向食盐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钡溶液,然后加入盐酸调至溶液pH=7,最后经过过滤、蒸发得到精盐。下列操作及加入溶液顺序错误 却是A. BaCb、NaOHNa2CO、 过滤、HClB. BaCb、NaCO、NaOH过滤、HClC. NaOHBaCb、Na2CO、 过滤、HClD.NQCO、BaCl2、NaOH过滤、HCl18.(2012湖北武汉,7,3分)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利用混有少量CQ的CO一氧化碳气体还原氧化铁,并验证反应后的气体产物。实验室现有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可 重复使用)。按气体从左到右的方向,装置连接顺序正确的是A.甲f乙f丙f

9、丁B.、填空、简答题19.选择一种试剂(适量)除去下列括号中的杂质(填化学式):(1)铜粉(锌粉);(2)二氧化碳(一氧化碳);(3)盐酸(硫酸);(4)硝酸亚铁(硝酸银);20.(2012广东肇庆,21,8分)某食盐样品中含有少量沙土、氯化钙和氯化镁,以下C.乙f甲f丙f甲f丁D.乙f甲f丙f乙f丁甲f丙f乙f丁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是除去食盐样品中沙土、氯化钙和氯化镁的实验流程:根据流程图回答:(1) 操作I的名称是 ,加入的试剂A是,沉淀是;(2) 写出NaOH与杂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 加入试剂B的目的是;(4) 蒸发结晶时用到玻璃棒的作用是。21.(2013北京丰台一模)2012年4

10、月22日,环保低价的甲醇汽油在我市开始销售,甲醇汽油是在普通汽油中加入一定比例的乙醇和石油添加剂而制成的(1)根据物质的组成进行分类,甲醇(CHO)属于纯净物中的(2)工业上制取甲醇的方法之一:利用二氧化碳与氢气在一定的条件下反应制取甲醇,同时生成另一种常见的物质。请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2.(2012江苏无锡,19,5分)MnO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功能材料,粗MnO(含有较多的MnO和MnCO)的提纯是工业生产的重要环节。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 工业上粗MnO转化为纯MnO的工艺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A的名称是_。(2)NaCIQ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 价。(3)蒸发所

11、需的仪器有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和 _试剂盘过适滤液试剂 B藝发结為NaCl固体CQ+3CHO+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4)写出加稀HaSQ时产生CO的化学方程式 _ 。(5)该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HSQ和_。参考答案1. B解析:A中氧气会和灼热的铜网发生反应;C中反应后会混入新的的杂质氯化钠;D中二氧化碳也会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所以答案选B。2. A解析:二氧化碳中只是混有少量的一氧化碳,没法点燃,且没有氧气支持燃烧,所以A错误。3. B解析:A中氧化铜能和盐酸反应,而铜不能,所以错误;B中一氧化碳在加热的条件下会还原氧化铜,生成二氧化碳,所以正确;C中生石灰既能和氯化氢气

12、体反应,也能和水蒸气反应,所以错误;D中碳酸钠会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所以错误。4. C解析:粗盐提纯的步骤如下: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分析各选项的分离方法是否符 合粗盐的提纯步骤即可。5. D解析:A、淡化海水最常用的方法是多级闪急蒸馏法,故A叙述正确;B、食盐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可以使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取食盐,故B叙述正确;C要将镁离子富集可以使用加入氢氧化钙的方法,故C叙述正确;D可燃冰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会加剧温室效应,故D叙述错误;故选Do6. C解析:氢氧化钠变质会产生碳酸钠, 盐酸会和碳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所以正确;B中不纯的氢气点燃会发生爆炸,所以B正确;C中氧化

13、钙会和水反应, 而碳酸钙不溶于水,所以错误;D中家中天然气装置漏气时,应先关闭阀门,并打开门窗,正确。7. B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解析:A中加入硝酸钡会混入硝酸钾杂质;B中在空气中灼烧会使铜粉变成氧化铜;C中澄清的石灰水会吸收二氧化碳气体;D中加盐酸,氢氧化钙也会和盐酸反应;所以答案B正确。8. B解析:A、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氧气不与生石灰反应,碳酸钠受热不分解,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B、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 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较小, 降温结晶可使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的硝酸钾结晶析出,但不能使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钾分离,

14、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C Na2CG易溶于水,而CaCO粉末难溶于水,加水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 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D &CQ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9. A解析:A中碳酸钙会和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钙,过量的碳酸钙可以通过过滤除去;B中稀盐酸会和氢氧化钾反应;C中加入硝酸钙后会产生新的硝酸钠杂质;D中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会混入新杂质二氧化碳;所以A正确。10. D解析:D中混合气体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后,二氧化碳和氯化氢都会和氢氧化 钠反应,所以错误。11. D解析:分

15、离硫酸钠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后会产生氢氧化铜和硫酸钠,因为氢氧化钠溶液过量,会导致硫酸钠中混有氢氧化钠。12. C解析:A中盐酸和氧化钙、碳酸钙都能发生反应;B中会混入氧气;D中浓盐酸有挥发性,会混入氯化氢气体,所以答案选C13. C解析:A中一氧化碳气体无法燃烧,且易混入氧气;B中加水溶解会导致氧化钙变为氢氧化钙;D中滴加碳酸钾会导致混入氯化钾杂质;C中氯化钾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可以通过过滤进行分离。14. B解析:A中应增加蒸发操作,才能得到氯化钾固体;B中碳酸氢铵加入会产生氨气、水、二氧化碳;C中应增加洗涤操作,除去固体表面的硝酸钾溶液;D中会

16、混入少量的氢氧化钠。15. C解析:A中碳酸钠会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钠,宜使用;B中铁丝可以和稀盐酸反应,铜不能,宜使用;C中熟石灰和石灰石都能和稀盐酸反应,不宜使用;D中铁丝和酸的反应较慢,可以使用。16. A解析:A、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气体,再蒸发结晶得到氯 化钠固体即可,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故选项所采取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B、铜的活动性比锌弱,铜和氯化锌溶液不反应,不能用铜除去氯化锌,故选项所采取的除 杂试剂错误;C、一氧化碳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选用 氢氧化钠溶液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除

17、杂试剂错误;D二氧化锰粉末和碳粉均难溶于水,不能采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故选项所采取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错误。17. D解析:根据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钙离子用碳酸根离 子沉淀,过滤要放在所有的沉淀操作之后,加碳酸钠要放在加氯化钡之后,可以将过量的 钡离子沉淀,最后再用盐酸处理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进行分析。18. C解析: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会产生二氧化碳,所以应该先利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气体,再通过盛有氧化铁的装置,然后利用氢氧化钙溶液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产生,最后利用气囊收集未反应的一氧化碳。19.(1)HCl(或HzSQ、CuSO等);(2)CuO(合理

18、答案均可)(3)BaCh (4)Fe解析:(1)可以考虑金属的化学性质,利用金属活动性不同进行分离;(2) 一氧化碳转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化为二氧化碳可以考虑利用还原性,还原金属氧化物;(3)可以考虑利用复分解反应将硫酸转化为盐酸;(4)应考虑利用盐和金属的反应进行除去,但又不能引入新杂质,所以加入铁 粉。20. (1)过滤 碳酸钠 碳酸钙(2)2NaOH+MgC=Mg(OH)4 +2NaCI (3)除去过量的碳酸 钠和氢氧化钠;(4)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使液滴飞溅解析:操作I是过滤,除去的是泥土等不溶性杂质;除去氯化钙和氯化镁时,需要先加 入过量的氢氧化钠,使氯化镁产生氢氧化镁沉淀,这样滤液中会含有氯化钠、氢氧化钠、氯 化钙;然后向滤液中加入碳酸钠,使氯化钙产生碳酸钙沉淀,过滤后所得的滤液中会含有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所以加入试剂B是为了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2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