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伤仲永》导学案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伤仲永》导学案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伤仲永》导学案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伤仲永》导学案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伤仲永》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伤仲永?导学案七年级下 第一单元 伤仲永 学习目的: 1、结合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并掌握“之“于的用法及文言词活用的情况。 3、学习课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4、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学习重难点: 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翻译课文。 2、体会揣摩本文简洁、凝练的语言。 3、方仲永“混然众人的原因。 学习内容解析 一、文学常识 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宇介甫,晚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年轻时候,文章写得非常出色,得到欧阳修的赞赏。王安石二十岁中进士,当官之后积极推行变法,后来新法被废,王安石忧愤成疾,第二年病逝。唐宋八

2、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苏轼,苏洵,苏辙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曾拜欧阳修为师。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二、文言词汇 1、读音 隶l? 扳pn? 谒y? 邑y 矣y? 泯m ?称chn? 卒z? 焉yn ?耶y 2、词类活用: 邑人奇之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奇 稍稍宾客其父宾客: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宾客 父利其然也利:名词的意动用法,认为有利可图. 3、重点词语 世隶耕?隶:?属于未尝识书具尝:曾经并自为其名为:题上?指物作诗立就就:完成?稍稍宾客其父?稍稍:渐渐 或以钱币求之?或:有的?环谒于邑人?环谒:四处拜访不能称前时之闻称;相当泯然众人矣?泯然:

3、完全受之于天受:承受?贤于材人远矣?贤:胜过、超过 ?得为众人而已耶?得:可以 4、对文中的“之“于进展归类,并指出该词在句中的含义与用法。 之: 忽啼求之:?代书具。 借旁近与之:?仲永。 余闻之也久:这件事。 不能称前时之闻:?助词,的。?卒之为众人: 助词,无意义。 于: 环谒于邑人:到,向。于舅家见之:?在。 贤于材人远矣:比。?受于人者不至:从。 其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自己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他的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诗 稍稍宾客其父:他的 父利其然也:这种 三、整体感知,问题探究 1在疏通文意及熟读背诵的根底上,考虑本文记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明确:本文就是通过记叙方仲永幼

4、年时天资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最终“泯然众人,变得平庸无奇的故事。 2本文题目是?伤仲永?,文中的“伤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伤是哀伤、哀怜的意思。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的可惜之情,对“受之天而“受于人者不至者的哀伤之情。 3.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明确:童年时期?才思敏捷天赋极高,?五岁时就“啼哭求之。“书诗为名,“指物作诗立就,“文理可观。少年时期才思衰退,大不如前,“不能称前时之闻。 ?青年时期?才思平庸,与众无异,“泯然众人矣。 4“世隶耕三个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开篇一句交代了方仲永的那些方面? 明确:交代籍贯、身份、姓名、家世。

5、 “世隶耕三字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既衬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 5从“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中,可以看出仲永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仅一句话就刻画出方仲永父亲贪图小利而自得的可悲可叹的愚昧无知之人。 6.“余闻之也久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方仲永最终“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 过渡。 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从道理上来说,原因是作者在后面的议论中所认为的那样,方仲永“卒之为众人,是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7怎样认识

6、“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 明确:这里所说的“受之天,是指人的天资;“受之人,是指后天教育。作者认为,二者之间,后者更为重要,即后天教育对一个人是否成才是至关重要的。作者认为“仲永之通悟是“受之天,他的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并引发天赋不如方仲永的人假如不“受之人,结果将更不可设想的感慨。这段话论说事理,步步推进,辨明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令人深感“受之人的重要。 8、赏析?“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感悟本文笔墨凝练、言简意赅的效果。 明确:这一句用极其凝炼的笔墨,提醒了仲永才能衰退、天资尽丧的原因。一个“利字,写出其父贪求钱财、目光短浅的性格,“环谒把方父贪图小

7、利、目光短浅、愚昧无知之态刻画得淋漓尽致。“不使学更是一语中的,批判其父的错误做法,暗示仲永“泯然众人的必然结果。这些词语用得既传神又贴切,寥寥数语便起到了言简意赅的效果。 从全篇来看,行文也是笔墨极省,既高度概叙,以致难以再删一字,同时也富于文采,描写细腻,与文体特点相映生辉。随堂练习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祖先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8、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解释加点的字。 1未尝识书具 2 指物作诗立就 3不能称前时之闻 4稍稍事言其父 2以下加点字用法不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忽啼求之 B邑人奇之 C不能称前时之闻 D于舅家见之 3以下句中停顿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B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C父/利其然也 D余闻之也久 4翻译以下句子。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5答复以下问题。 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3作者为什么要详写方仲永才能初露

9、时的情形? 参考答案 1 l曾经 2完成 3相当 4渐渐 2 C 3B 41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2他的父亲以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51第一阶段是他幼时天资过人,具有作诗才能;第二阶段是十二三岁时的方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第三阶段是又过七年后,他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 2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从道理上说,是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3为后文议论铺设了充分的根底。 课后作业20分钟 一、根底知识积累 1给以下加点的字词

10、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邑人 环谒 不能称 世隶耕 泯然 或以钱币乞之 2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 世隶耕 未尝识书具 即书诗四句 自为其名 邑人奇之 环谒于邑人 3指出以下加点字词的词义或用法。 1父异焉 2稍稍宾客其父 3父利其然也 4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5邑人奇之 4、解释以下加点的词,理解其多种含义: 之: 传一乡秀才观之 邑人奇之 余闻之也久 不能称前时之闻 其: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父利其然也 其受之天也 以: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或以钱币乞之 于: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于舅家见之 贤于材人远矣 5填空 ?伤仲永?的作者是 代的王安石,是出色的 家、 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6

11、用原文填空。 幼年仲永天资聪颖,表现为“_;少年仲永才能大不如前,表现为“_;青年仲永已变得很平庸了,表达这个意思的句子是“_。 仲永之所以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是因为“_。这个事例告诉我们_。这一空用自己的话作答 7?伤仲永?的“伤是“哀伤之意,表达了作者的可惜之情。作者“伤的原因是什么?选择正确的一项 A.他的父亲贪图钱财,目光短浅,把仲永的天赋当作获取利益的资本。 B.“宾客其父“以钱币丐之的庸俗作法。 C.仲永缺乏主见,盲目地按父亲的要求去做。 D.仲永由神童而最终“泯然众人矣的悲惨结局。 ?二、阅读 诗词改字 王荆公绝句云:“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

12、还?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 复圈去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 黄鲁直诗:“归燕略无三月事,高蝉正用一枝鸣。“用字初曰“抱。又改曰“占,曰“在,曰“带,曰“要,至“用字始定。予闻钱伸仲大夫如此。 8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旋改为“满 凡如是 始定为“绿 凡如是十许字 9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 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吴中士人家藏其草。 10王荆公即 我国 朝人,著名的 、 。 11为什么“绿字比其它字好?请作简单分析。 参考答案 1 yy chnl mn q 2. 属于曾经 立即 题上 同乡 拜访 3. 异:对感到惊讶。 宾客:当作宾客。 利:以为利。 扳: 同“攀,牵引,通假字。 奇怪:以为奇,意动用法。 4. 之:诗 方仲永作诗 这件事 的 其:他的 作诗获利 方仲永 以:把 用 于:向 在 比 5.北宋,政治,文学 6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泯然众人矣 父利其然也不使学? 即使天赋再好,也离不开后天的培养和学习 7.D 8、随即 这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