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活性剂的性能和应用原理_第1页
表面活性剂的性能和应用原理_第2页
表面活性剂的性能和应用原理_第3页
表面活性剂的性能和应用原理_第4页
表面活性剂的性能和应用原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3 表面活性剂(SAA)的性能与应用原理 前言 3.1 表面活性剂(SAA)的定义 3.1.1 SAA的分类、结构特征 3. 1.2 表面活性剂的性能 3.1.3 SAA在复配型精细化学品中的作用 3.1.4 SAA复配的应用与规律2无处不在的SAA 绿茶冰淇淋配方: 绿茶汁5,全脂淡乳粉9.3,稀奶油25,甘油硬脂酸脂0.2,白砂糖15,明胶0.4,羧甲基纤维素钠0.1,水45。 制备工艺 白砂糖、稀奶油、全脂淡奶粉、稳定剂、乳化剂、水 混合配料均质杀菌冷却加茶汁老化凝冻灌注包装 检验成品。 甘油硬脂酸脂 SAA:食品乳化剂 作用: 乳化、分散、发泡 保型性的改善: 增加室温下冰淇淋的耐热

2、性 贮藏性的改善: 减少贮藏中制品的变化 防止或控制粗大冰晶形成,使冰淇淋的组织细腻 3其它 塑料制品中的抗静电剂 洗涤用品 化妆品 车用化学品等等43.1.1 表面活性剂(SAA)的定义 表面张力 表面活性剂定义53.1.1 表面张力 表面 表面张力6表面 界面: 相与相之间的接触面 固液、固固、固气、液液、液气 表面 两相中一相为气相时形成的界面 固气、液气 说明 界面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几何面,它通常是约几个分子厚度的过渡区 7表面张力 现象 存在表面张力导致 产生原因、定义 导致结果 8现象 露珠在荷叶、草叶上呈球形而不是铺在叶面上 水银落到地上散落呈小球而不是其它形状 曲别针或一角硬币可

3、浮在水面9捅破有棉线肥皂水的肥皂膜10表面张力产生原因、定义 原因 液体内部分子受力平衡 表面层分子受力不平衡;合力指向液体内部,表面层分子有被拉进液体内部趋势 定义 11表面张力定义 宏观表现为液体表面有收缩趋势(从而处于表面层内分子数减少),或者说表面恒有一种抵抗表面扩张的力,即表面张力(,亦有用表示的) 其物理意义是垂直作用于单位长度相表面上的力。单位为:N m-112导致结果 体系表面积越大、能量越高(界面相同) 表面层分子要比内部分子多出一部分能量,即表面能(E) 表面能等于表面张力()和表面积(A)的乘积,即: E = A 133.1.2 表面活性剂定义 纯溶剂的表面张力 定值(恒

4、T、P) 纯液体表面能的降低只能通过缩小表面积来实现(叶面的水滴、水银球为球形的原因):E = A 溶液的表面张力:可变(恒T、P下) SAA定义14溶液的表面张力(可随溶质浓度而变 ) 第一类:曲线3 增加略有上升,常接近于直线 如NaCl溶液 第二类:曲线2 增加而逐渐下降 在浓度很稀时下降较快,随浓度增加下降变慢 如丁醇溶液 第三类:曲线1 在溶液浓度较稀时,表面张力急剧下降 当溶液的浓度达到一定值后,溶液的表面张力就不再下降了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SAA 15SAA定义 (掌握) 以很低的浓度就能显著降低溶剂的表面张力的物质163.1.3 SAA的分类、结构特征1 saa结构特征2 SA

5、A 种类 171 saa结构特征(掌握) 分子中具两亲结构 极性基团:亲水基 非极性基团(长链烃基):亲油基/疏水基182 SAA 种类概述 种类 19概述(常见分类方法) 按SAA在水溶液中能否解离及解离后所带电荷类型 非离子型、离子型(阴离子、阳离子和两性SAA) 按用途分类 如润湿剂、渗透剂、乳化剂、分散剂、柔软剂、抗静电剂、洗涤剂等 按SAA在水和油中的溶解性 水溶性和油溶性SAA 按分子量分类 分子量大于10 000者称为高分子SAA;分子量在100010 000的称为中分子量SAA;分子量在1001000的称为低分子量SAA 前两种常见20saa种类(按离子类型)(掌握) 概述 阴

6、离子SAA 阳离子SAA 两性离子SAA 非离子SAA 特种表面活性剂 21按离子类型分类:即按在水溶液中能否解离及解离后离子类型(亲水基结构)分类 22阴离子SAA定义 在水中电离后,亲水基团带负电荷的表面活性剂称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种类和用途 说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一般呈中性或碱性,因此一般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下使用 23阴离子SAA种类和用途24脂肪族羧酸盐(RCOO-M+) 亲水基为羧基 包括高级脂肪酸的钾、钠、铵盐以及三乙醇铵盐。如肥皂 是历史上开发最早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也是重要的洗涤剂,目前仍是皮肤清洁剂的重要品种 25磺酸盐(RSO3-M+) 亲水基为为磺酸根(R-S03-)

7、 包括烷基苯磺酸盐、烷基磺酸盐、 -烯烃磺酸盐、-磺基单羧酸酯、脂肪酸磺烷基酯、琥珀酸酯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石油磺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甘油醚磺酸盐等多种类型。 26硫酸酯盐 脂肪族二元酸与醇类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硫酸单酯和硫酸双酯,硫酸单酯和碱中和生成的盐叫硫酸酯盐。 RO-SO2ONa(ROSO3Na) 与磺酸盐区别 结构:硫酸酯盐中的硫原子不与烃基中的碳原子直接相连 性质:最大区别在于硫酸酯盐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发生水解 主要种类:有脂肪醇硫酸酯盐(FAS或AS)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酯盐(AES)两类 27烷基苯磺酸盐 种类 直链烷基苯(LAS):易降解 支链烷基苯ABS:不易降解,目前已

8、基本被LAS取代 用途 烷基苯磺酸钠去污力强、起泡力和泡沫稳定性以及化学稳定性好、而且原料来源充足、生产成本低,在民用和工业用清洗剂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中最重要的一种品种,也是中国合成洗涤剂的主要活性成分。28烷基磺酸盐(AS和SAS) 通式为RSO3M(M为碱金属或碱土金属),R为C12C20范围的烷基,其中以十六烷基磺酸盐性能最好,国内商品名为601洗涤剂 它的毒性和对皮肤的刺激性都比LAS低,生物降解性好,是具有很好水溶性、润湿力、除油力的洗涤剂。 用途 是配制重垢液体洗涤剂的主要原料。可做个人卫生盥洗制品、各种洗衣物以及硬表面清洗剂 使用时常与醇醚硫酸(AES),烯烃磺

9、酸盐(AOS)复配,以弥补SAS在硬水中泡沫性差的缺点 29-烯烃磺酸盐 在硬水中和有肥皂存在时具有很好的起泡力和优良的去污力;毒性低、对皮肤刺激性小、性能温和 用途: 在家庭和工业、清洗中均有广泛的用途。常用作个人保护、卫生用品、手洗餐具清洗剂、重垢衣物洗涤剂、羽毛清洗剂、洗衣用合成皂、液体皂以及家庭用和工业用硬表面清洗剂的主要成分 30阳离子SAA 定义 在水溶液中电离时,亲水基团带正电荷的saa。其疏水基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相似。 种类 用途 工业上,直接利用其表面活性的不多,而是利用其派生性质。 它除用作纤维柔软剂、抗静电剂、防水剂、染色助剂等之外还用作矿物浮选剂、防锈剂、杀菌剂、防腐剂

10、等 说明: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通常显酸性 31阳离子SAA种类32两性离子SAA 定义 通常把亲水基结构中同时含有阳、阴离子的表面活性剂叫两性表面活性剂。 种类 用途 它在酸、碱溶液中,可分别离解成阳离子或阴离子,是近年来发展速度最快的一类表面活性剂 除了有良好的表面活性、去污、乳化、分散、润湿作用外,同时具备杀菌、抗静电、柔软等特性,并有相容性好,易于生物降解的优点,因 此在民用和工业应用日趋扩大 但目前价格高是其缺陷 33两性离子SAA种类 在大多数情况下,阳离子部分都是由铵盐或季铵盐作为亲水基,而阴离子部分可以是羧酸盐、硫酸酯盐、磺酸盐等 其中阴离子部分为羧酸盐,阳离子为胺盐的称氨

11、基酸型、阳离子部分由季铵盐构成的则称为甜菜碱性34非离子SAA 定义 在水中不电离,其亲水基主要是由一定数量的含氧基团(一般为醚键或羟基)构成的saa 种类 用途 35非离子SAA种类36非离子SAA用途 特点 稳定性高,不易受强电解质无机盆类存在的影响,也不易受酸碱的影响:在溶液中不是离子状态 在水及有机溶剂中皆有良好的溶解性能(但结构不同而有所差异) 相容性好,能很好地复配使用 有良好的耐硬水能力、低起泡性的特点 大多具有良好的乳化、润湿、渗透性能及起泡、洗涤、稳泡、抗静电、增溶等作用、且无毒。因此广泛用作纺织业、化妆品、食品、药物等行业,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SAA之一 在数量上仅次于

12、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是一类大量使用的重要品种37特种表面活性剂383.1.3 saa的性能参数 临界胶束浓度(CMC)(定义掌握) saa的亲疏平衡值(HLB) 浊点(掌握)39临界胶束浓度(CMC) 定义 表面活性剂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 说明 此时,表面活性剂分子在表面饱和,表面张力降低到最低值 胶束:表面活性剂分子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憎水基靠在一起,形成的小胶团。 影响CMC的因素 SAA的结构: 主要包括SAA的碳氢链链长(C,CMC),碳氢链分支数目(分支多,烃链间作用力,CMC)、极性基位置(极性基位于烃链中间,CMC)、碳氢链中其它取代基(烃链中有极性基团时,CMC)、亲水基团(CMC

13、离子 CMC非离子) 外部条件 温度(T,CMC非离子)等 40胶束的结构41saa的亲疏平衡值(HLB) 定义 指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油和亲水基团的大小和力量的平衡。 说明 HLB值可以通过计算或由实验测定 HLB值越大,亲水性越强;HLB值越小,亲油性越强。 HLB值的计算42HLB值的计算(掌握)单一SAA的HLB值计算混和saa的HLB值计算43单一SAA的HLB值计算 聚氧乙烯醚类和多元醇类非离子SAA 多元醇脂肪酸酯类非离子SAA 通用的表面活性剂HLB值经验计算式 44聚氧乙烯醚类和多元醇类非离子SAA 例1 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的HLB值 已知: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的相对分子量为6

14、16 解:亲水基团的相对分子量(MH): MH(141416)9396 故:HLBMH/M(396/616)20=12.865100表面活性剂分子量亲水基分子量HLBC9H19OCH2CH2OH945多元醇脂肪酸酯类非离子SAA 式中S为多元醇酯的皂化值(Soap Value);A为原料脂肪酸的酸值(Acidity Value) 皂化值S表征了SAA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1克油脂完全皂化时所需要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酸值A代表亲油基的大小(中和1克油中的酸性物质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数谓之酸值。) 酸值过大,说明油品氧化变质严重 所以S/A是亲油基质量在SAA质量中所占百分数 1S/A代表亲水基质

15、量在SAA质量中所占百分数 例2,硬脂酸单甘酯 的酸 值A测得为198,皂化值为161,所以其 HLB20(1161/198)3.8)1 (20ASHLBCH3CH2COOCH2CHOHCH2OH1646通用的表面活性剂HLB值经验计算式 基团数法 该式的意义: 在求SAA的HLB值时,可以把SAA的分子分为一些基团,每一个基团对HLB的贡献称为基团数,HLB是各基团贡献之和。 示例(亲油的基团数)亲水的基团数)(7HLB47 例3:太古油的分子式为 求其HLB值 解: 亲水基: 一个 基团数为111 一个COOH、基团数为12.1 一个O、基团数为11.3 亲水基团数之和为:111.3+2.

16、1=14.4 亲油基: 13个CH2、基团数为130.475 3个 、基团数为30.475 一个CH3为10.475 亲油基团数之和为(1331)0.4758.075 太古油的HLB值应为: HLB714.48.075=13.3 CH25CH3CHCH2CHOSO3NaCH(CH2)7COOHSO3NaCH48混和saa的HLB值计算(具有加和性) 式中WA和WB为混合SAA中A和B的重量,HLBA和HLBB为纯A和B的HLB值 例4 70的吐温80(HLB15)和30的司盘80(HLB4.3)组成混合表面活性剂,求该混合物的HLB值。 BABBAAWWHLBWHLBWHLB49不同HLB值的

17、SAA用途 增溶剂:1518 去污剂:1316 O/W乳化剂:816 润湿剂:79 W/O乳化剂:38 消泡剂:1350浊点(非离子SAA) 非离子SAA的水溶性 非离子SAA的浊点51非离子SAA的水溶性 它能溶于水是因为乙氧基及羟基中的氧原子都有可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 52非离子SAA的浊点 定义 升高温度时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溶液由透明变浑浊,降低温度溶液又会由浑浊变透明,由透明变浑浊和由浑浊变透明的平均温度称做为非离子SAA的浊点 原因 氢键键能较小,所以醚键氧原子与水分子的结合力比较松弛。 如果将聚氧乙烯类非离子SAA的水溶液加热时,随着温度的上升,结合的水分子则由于热运动而逐渐脱离,因

18、而亲水性也逐渐降低而变为不溶于水,以致开始的透明溶液变成浑浊的液体。 当冷却时,氢键又恢复,因而又变为透明溶液。533.2 saa在复配型精细化学品中的作用 3.2.1 saa的界面吸附 (掌握应用例子) 3.2.2 润湿与渗透作用(掌握应用例子) 3.2.3 发泡与消泡作用(掌握应用例子) 3.2.4 乳化作用 3.2.5 分散作用 3.2.6 增溶 3.2.7 洗涤作用543.2表面活性剂在复配型 精细化学品中的作用 3.2.1吸附作用 吸附定义 物质至一相中迁移至界面的过程称为吸附。 一、吸附的类型 吸附的类型可分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二、吸附等温式 (1)Freundlich吸附等温

19、式 Freundlich通过大量实验数据,总结出经验方程式,称为Freundlich吸附方程式。 V=KP1/n(n1) nKPV155 如果要验证吸附数据是否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应将改为直线式(两边取对数) PnKVlg1lglgPnKVlg1lglg并以lgV对lgP 作图,察看是否为一直线。由直线的截距可以求得K,由斜率可以求得n 56 NH3在木炭上的吸附 57 (2)Langmuir吸附等温式 Langmuir吸附等温式是用分子运动学说导出吸附量与气体压力之间的关系式。气体分子的吸附是单分子层的;气体分子被吸附在固定的表面位置上;达到平衡时,气体分子的吸附速度与解吸速

20、度相等;吸附速度与固体表面空位数值成正比,且吸附平衡是动态平衡;相邻的被吸附分子之间没有作用力。 气 体 分 子 ( 被 吸 附 在 固 体 表 面 上 )吸附解析气 体 分 子 ( 空 间 )58 设为某一瞬间已被吸收气体的固体表面积占总表面积的份数,也就是固体表面被吸附质覆盖的份数。(1-)= 未被覆盖的份数。因单位面积固体对气体的吸附速度与气体的压力成正比,同时因为只有气体碰撞到表面空白部分时,才能被吸附,所以吸附速度又与(1-)成正比。)(吸附速度11PKPKPKpp15960 3、BET吸附等温线 1938年Brunauer、Emmet和Teller三人在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

21、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多分子层吸附理论简称BET吸附理论。 00/1/PCPPCPXXm00/1/PCPPCPXXm61 若每克吸附剂的总表面积为比表面积,用S表示,当知每一个吸附质的横截面积时,则可求出吸附剂的比表面积1610ANXSm62 三、溶液吸附的经验规律 固体自溶液中的吸附是最常见的吸附现象之一。溶液吸附规律比较复杂,至今尚无完满的理论。 (1)使固-液表面自由能降低最多的溶质,被吸附的量最多。 活性炭自脂肪酸水溶液中的吸附等温线 63 (2)溶解度低的物质易被吸附。 硅胶自四氯化碳和苯中吸附甲酸的等温线64 (3)极性吸附剂容易吸附极性溶质、非极性吸附剂易吸附非极性溶质。 四、影响吸

22、附的因素 溶液中的吸附是溶质和溶剂分子争夺表面的净结果,影响因素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点。65 (1)比表面积 (见教材) (2)吸附剂 同系有机物在溶液中被吸附时,吸附量随着碳链增长而有规律地增加 (3)溶质的溶解度 (4)界面张力 (5)PH值 (6)温度 66表面活性剂吸附作用的应用示例 塑料抗静电剂 原油开采用防蜡剂 67静电的产生及危害(塑料行业) 塑料电阻很高,又无导电性,形成的静电在表面积累造成各种静电危害,甚至造成严重事故。 加工过程中产生静电 吸附灰尘、影响产品质量,使生产率下降 静电若积累,静电压常常可高达数千伏、甚至上万伏,还会产生电火花,在遇到易燃品时,会引起燃烧和爆炸事故

23、 使用过程中 当人行走在塑料地板上或使用塑料制品时,由于鞋底与地板的摩擦和塑料制品与人之间或塑料制品相互之间摩擦,会使人和塑料制品带电,当人与其他导电物体相接触时,就会产生放电现象,使人体遭受程度不同的电击。 在塑料容器中搅拌可燃性液体时,在塑料管路输送易燃易爆性粉料和液体时,由于静电的产生会引起火灾和爆炸 68外部抗静电剂的作用机理 抗静电剂法 是用以表面活性剂为中心的抗静电剂对塑料进行表面处理或混炼入其内部,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 抗静电剂主要是一些表面活性剂,包括外部抗静电剂和内部抗静电剂两类 表面吸附、亲水基指向空气、表面容易吸附微量水分 直接导电 水份的存在使塑料中电

24、解质可离子化、间接降低表面电阻、加速表面电荷泄漏 增大摩擦间隙中的介电常数、削弱间隙的电场强度、减少电荷产生 69抗静电剂类型 阴离子型 如高级脂肪酸盐,各种硫酸衍生物和各种磷酸衍生物等 主要用于纤维和纺织品上作油剂、整理剂之组分 阳离子型 主要包括各种胺盐、季铵盐和烷基咪唑啉等 其中脂肪胺盐酸盐、季铵盐类抗静电剂适合作塑料用混合型抗静电剂 高分子SAA 用作塑料抗静电剂时,抗静电性能持久 两性离子型、非离子型等 703.2.2 增溶作用定义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形成胶束后,具有能使不溶或微溶于水的有机化合物的溶解度显著增大的能力且溶液呈透明状,这种作用称为增溶作用。能产生增溶作用的表面活性剂称

25、为增溶剂,被增溶的有机物称为被增溶物。71一、增溶作用的模式 (1)非极性分子在胶束内部的增溶 (2)增溶于表面活性剂分子间的“栅栏” 处 (3)在胶束表面的增溶 (4)在聚氧乙烯链间的增溶72二、增溶作用的主要影响因素 (1)增溶剂的分子结构和性质 碳氢链长的影晌,在同系的表面活性剂中,碳氢链越长,胶束行为出现的浓度越小。增溶能力增大。 表3-6 表面活性剂的碳氢链具有分支时,由于CMC值较高且聚集数n较小因而增溶作用差。 表面活性剂的类型对增溶作用有影响 聚氧乙烯链长对增溶的影响较碳氢链更大 73 对于极性有机物主要增溶于聚氧乙烯的外壳之中,所以增溶量随聚氧乙烯链增长而增大。 表面活性剂的

26、类型不同,对烃类和极性有机物的增溶作用的顺序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2)被增溶物的分子结构和性质 被增溶物分子的链长、环化、不饱和度和支化度 表3-774 脂肪烃和烷基芳烃的增溶量随链长增加而减小。环化能使增溶量增高。不饱和化合物的增溶量较相应的饱和化合物大。带支链的饱和化合物的增溶量与相应的直链异构体大致相同。多环化合物的增溶量随分子质量增大而减小,甚至较分子质量相等直链化合物的增溶量还要小。 摩尔体积和曲面压 被增溶物的极性 被增溶物的增溶量随极性憎大而增高 (3)有机添加物 (4)电解质 (5)温度 (6)混合表面活性剂75 被增溶物的极性 被增溶物的增

27、溶量随极性憎大而增高 (3)有机添加物 (4)电解质 在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加入无机盐可增加烃类的增溶量,减小极性有机物的增溶量。 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加入无机盐,其浊点降低,增溶量增高,并且随加入盐的浓度增大而增高。 (5)温度 (6)混合表面活性剂76三、增溶时应注意的问题 (1)浊点及影响浊点的条件 (2)增溶剂加入的方法 (3)增溶时用量的影响 四、表面活性剂增溶作用的应用77乳液聚合中的应用 乳液聚合定义 是将单体用机械搅拌及在乳化剂(SAA)的作用下,分散在介质(与单体不相溶)中进行聚合 如将丁二烯、苯乙烯(油溶性)单体分散于水中制丁苯橡胶 特征: 聚合反应是在溶液中SAA的胶

28、粒内进行的 原理:(丁苯橡胶制备为例) 结论 SAA胶束对单体的增溶,才使反应在胶束内进行78乳液聚合制备丁苯橡胶原理 主要原料状态 聚合反应场所 胶束内(绝大部分) 水中(很小比例) 聚合过程 79聚合反应主要原料溶解状态 丁二烯、苯乙烯(油溶性、微溶于水) 微量溶解于水中的部分 被增溶于水溶液中SAA胶束内 大量未溶的部分表面吸附乳化剂(SAA)后以油滴的形式分散于水中,彼此无法“靠拢 聚合反应引发剂状态 水溶性,在水中分解出游离基 80聚合过程 单体消耗、油滴变小 随着胶束内聚合反应的进行,水中溶解的单体丁二烯、苯乙烯不断扩散进胶束(而油滴中的单体会相应溶解微量进入水中补充、油滴逐渐变小

29、),胶束不断长大,成为被单体溶涨的丁苯橡胶粒子 SAA消耗、胶束变少 同时,丁苯橡胶粒子表面上会吸附乳化剂分子,且数量越来越多,以致使得水相中原有胶束的浓度不断降低,最终,不含单体的胶束消失 聚合反应中止 当同一聚合物单体粒子中有第二个游离基进入时,就可能使生长的链终止而结束聚合反应 813.2.3 乳化作用 乳化是一种液体以微细液滴的形式均匀分散于另一不相混溶的液体中,形成较稳定的乳状液体的过程。 一、乳化作用在农药复配品中的应用 (1)可溶性乳状液 (2)可溶化型乳状液 (3)浓乳状液 82 二、在机械加工及防锈中的应用 三、乳化作用在化妆复配品中的应用 四、乳化剂在原油开采中的应用 五、

30、乳化剂在注射乳剂中的应用833.2.4 分散作用 一、表面活性剂在分散过程中的作用 (1)表面活性剂在分散过程中的主要作用 降低液体介质的表面张力、固液界面张力和液体在固体上的接触角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某些固体粒子上的吸附可增加粒子表面电势 84 在固体粒子表面上亲液基团朝向液相的表面活性剂定向吸附层的形成 长链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大分子在粒子表面吸附形成厚吸附层起到空间稳定作用。 表面活性剂在固体表面结构缺陷上的吸附不仅可降低界面能,而且能在表面上形成机械屏障,有利于固体研磨分散。85(2)以水为分散介质的分散体系中表面活性剂的作用(3)在非水介质体系中表面活性剂的作用86 1. 色散力、诱导

31、力和取向力既没有_性也没有_性。 2. 偶极矩愈大,分子的极性_。 3. 增溶作用和乳化作用相似,但又有所不同:乳化作用形成的乳状液,从化学热力学观点看是一个_,时间长了终究要_的 。但增溶作用不同,产生的胶体溶液是一个更加稳定的_。增溶是一个_的平衡过程,无论用什么方法,达到平衡后的增溶作用同时存在。87 吸附的类型可分为_吸附和_吸附。 增溶作用的主要影响因素_、_、_、_、_、_。 883.2.5 洗涤作用 一、洗涤作用简介 (1)污垢的种类 油性污垢(油污) 油性污垢大多是油溶性的液体或半固体,其中包括动植物油脂、脂肪酸、脂肪醇、胆固醇和矿物油及其氧化物等。 固体污垢 固体污垢包括煤烟

32、、灰尘、泥土、沙、水泥、皮屑、石灰和铁锈等。液体污垢和固体污垢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上存在较大差异,去除机理也不同。 89 (2)污垢的粘附 机械粘附 机械粘附主要指的是固体尘土粘附的现象(污垢几乎可以用单纯的搅拌和振动力将其去除。)分子间力粘附 被洗物品和污垢以分子间范德华力(包括氢键)结合。90 静电力粘附 在有些特殊条件下污垢也可通过静电引力而粘附。化学结合力 污垢通过化学吸附产生的化学结合力与固体表面的粘附。例如,纤维素和蛋白质纤维的表面在碱性溶液中带有负电(静电),而炭黑、氧化铁等固体污垢粒子在此条件下带有正电,它们可以通过静电引力产生粘附。另外,水中含有的钙、镁、铁、铝等多价金属离子

33、在带负电的纤维和带负电的污垢粒子之间,可以形成多价阳离子桥,从而使带负电的表面粘附上带负电的污垢。静电结合力比机械结合力强,因此污垢去除较困难。 极性固体污垢(如粘土)、脂肪酸、蛋白质等与纤维素的羟基之间通过形成氢键或离子键的化学结合力而粘附在纤维上,这类污垢用通常的洗涤方法很难去除,需要采取特殊的化学处理,使之分解、去除。91 (3)污垢的去除 固体表面污垢+洗涤剂+介质= 固体表面洗涤剂介质+污垢洗涤剂介质 洗涤效率取决于以下因素,固体与污垢的粘附强度,固体表面与洗涤剂的粘附强度以及洗涤剂与污垢间的粘附强度。 92 二、表面活性剂在洗涤中的作用 (1)降低表(界)面张力 (2)表面活性剂在

34、界面的吸附作用 (3)表面活性剂的乳化与起泡作用 (4)表面活性剂的增溶作用 三、洗涤剂933.2.6 润湿作用 润湿定义 固体表面上的气体被液体取代(有时是一种液体被另一种液体取代)的现象 润湿基础理论 表面活性剂对润湿的影响 应用举例 943.2.6 润湿与渗透作用 一、润湿的基础理论 杨氏(Young)方程式 二、渗透 三、应用实例95润湿应用举例 农药润湿剂 防雨布 96农药润湿剂 植物的茎叶表层多数是由含腊的角质膜所组成,是疏水的;而多数农药常以水溶液形式施加 无润湿剂结果 药液不易铺展 药液易滚落,造成浪费 药液不展开,待水分蒸发后,叶面上只能形成断续的斑点,杀虫效果不好 加润湿剂

35、(SAA) SAA在界面吸附后,降低液气、固液界面界面张力、使三个界面的界面张力大小发生相对改变,从而改变润湿角、药液得以在植物表皮铺展 水分蒸发后,形成均匀的药物薄层,大大提高了农药的利用率和杀虫效果97防雨布 普通棉布因纤维中有醇羟基存在而呈亲水性,所以容易被水粘湿,不能防雨 若采用表面活性剂处理棉布,使其发生界面吸附 极性基与棉纤维醇羟基结合,而非极性基伸向空气,形成新的非极性界面层,这样当极性水与棉布发生接触时,由原来的能润湿棉布变为不润湿,这样就制成了既能防水又能透气的雨布。 983.3 表面活性剂的复配原理与应用 3.3.1 复配助剂对SAA的影响 3.3.2 SAA间的相互影响9

36、9复配助剂对SAA的影响 无机电解质对SAA的影响 极性有机物对SAA的影响 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的影响1003.3.1无机电解质对SAA的影响离子型SAA 、CMC,且 min降得更低(加入与SAA有相同离子无机盐) 无机电解质的浓度也有影响 增效原因: 离子型SAA界面吸附、形成胶团时,都有双电层结构。加入无机盐后,反离子压缩了双电层的扩散层厚度,从而SAA分子更易吸附于界面或形成胶团,表现为表面张力及CMC的降低。非离子SAA 影响较小 1013.3.2极性有机物对SAA的影响 脂肪醇: 一、长链脂肪醇C醇:CMC、;且碳氢链越长,这种作用越明显C醇:CMC(C醇高时) 二、短链醇 CMC

37、 ( C醇小时)C醇:CMC( C醇高时) 甲醇己醇:C醇,CMC先降后增 三、水溶性较强的极性有机物 尿素,N甲基乙酰胺、乙二醇、1,4二氧六环等 使CMC、 使SAA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加( SAA的助溶剂) 果糖、木糖、山梨糖醇、环己六醇等:CMC 102 四、表面活性剂助溶剂的影响 某些表面活性剂由于在水中溶解度太小,对应用不利,需要在配方中加入增加溶解度的添加剂,即助溶剂。 103五、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的影响 增粘SAA与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形成复合物 烃链的疏水作用、电性作用、色散力作用三种,导致SAA溶液黏度的增加。 例常将明胶、阿拉伯树胶等和SAA一起使用,使乳状液稳定性提高(增粘)

38、1043.3 SAA间的相互影响 阴阳离子SAA的复配规律(常用) 非离子离子SAA的相互作用(常用) 非离子非离子SAA的相互作用(化妆品) 阴离子两性SAA、阳离子两性SAA的相互作用 都有利于提高表面活性或改善复配体系某方面的性能 1053.3.1阴阳离子SAA的复配规律 疏水基结构要求 疏水基中,碳原子数比较多、且各自所含碳原子数相近时,表面活性才有特殊表现 非等摩尔比复配 阴/阳离子SAA的摩尔比一般为41501。 加入含有聚氧乙烯链的离子型SAA 可抑制溶液沉淀、凝聚现象(阴阳复配时容易出现的缺点) 加入两性SAA 改善复配体系的溶解性能。但加入较多,表面活性会有较大的降低,同时成本太高。 加入非离子SAA 阴-阳离子SAA在水中溶解度明显增加,且增强洗涤效果 说明:阴-阳离子SAA复配体系的主要缺点是易于形成沉淀或絮状悬浮(由于强电性作用):一旦浓度超过CMC以后,溶液就容易发生分层或凝聚等现象,甚至出现沉淀1063.3.2非离子离子SAA的相互作用 在离子SAA中加入少量非离子SAA或反之,都将使表面活性提高,起到增效作用 在非离子SAA中加入离子SAA时,将使浊点升高,且浊点常为较宽的温度范围 阴离子非离子SAA配伍,增效作用强于阳离子非离子SAA配伍 1073.3.3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两性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