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设计_第1页
第4章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设计_第2页
第4章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设计_第3页
第4章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章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4章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教学设计启悟中学一、教学理念和策略:本节教学采用教师主导,学生自主、合作和交流讨论相结合的方法,最后通过概念图进行课堂小结。基本思路可以确定为:展示现象提出问题合作讨论教师解释总结概念举例说明。1.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自学课本P70-71内容,回答课件上展示的三个问题; 2.通过学生分工合作,交流讨论,对比分析各种运输方式的异同点,学生寻找问题,教师进行解释,总结跨膜运输的类型、特点,举例说明主动运输的意义;3.由生物膜和人工膜功能的比较,培养学生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辨证观点; 4.让学生通过概念图的形式对本节内容进行课堂小结以及练习,达到加深印象,巩固知

2、识点的目的。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及特点。说出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方式的异同点。阐述主动运输对细胞生活的意义。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解读图表数据的能力。3.情感目标本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价值方面不太明显,主要强调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自觉地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研究物质跨膜运输的意义。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说出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的异同点。图表数据的解读。2.教学难点主动运输。正确解读坐标数据图表。四、教具准备相关多媒体动画课件,如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的Flash课件。五、教学实施的程序 程序教师组织引

3、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展示细胞“吸K+排Na+”的动画。我们知道细胞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每时每刻都在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物质的进进出出都要经过细胞的边界细胞膜。 那么是否所有的物质都能自由通过细胞膜呢?哪些可以出入?这些物质又是以何种方式出入的呢? 学生观察动画。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交流讨论     课件展示人工合成的无蛋白质的磷脂双分子层,学生交流讨论以下三个问题:这张图所反映的膜是生物膜吗?为什么?什么样的物质能够通过通过脂双层?什么样的物质不能

4、通过?图中葡萄糖是不能通过脂双层的,但细胞却需要不断补充葡萄糖以提供能量,这该如何解释呢?请同学们试着提出一些假设来解释。 学生交流讨论,回答问题,提出自己的假设。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习惯和能力,以及面对现象提出合理假设的能力。 阅读课本自主学习课件展示以下问题:物质跨膜运输的主要方式有哪些?(1)O2和CO2是如何进出肺泡细胞的?何谓扩散作用?(展示扩散作用的实验过程)(2)它们进出细胞的方式有何相似之处?学生自主学习课本P70-71,回答问题,学生观察扩散作用的动画和自由扩散的动画。 锻炼学生的自主学

5、习的能力和辨别概念的能力。一、自由扩散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O2和CO2自由扩散的动画(教师播放),同时提出:它们跨膜运输的过程有什么特征?从学生的回答中引出自由扩散的概念:除了O2和CO2的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你还能举出其他的例子吗?  学生观察动画,思考并回答问题。     通过观察自由扩散的动画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并且从动画上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自由扩散的过程。二、协助扩散O2、CO2、甘油等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葡萄糖、氨基酸跨膜运输的方式和它们一样吗?引出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动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6、动画(教师播放),同时提出:葡萄糖跨红细胞膜运输的过程有什么特征?通过特征总结出概念:除了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是通过协助扩散跨膜运输,你还能举出其他例子吗? 学生观察动画,思考并回答问题。通过观察协助扩散的动画过程,逐步培养学生观察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并且从动画上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协助扩散过程。 思考讨论比较两种扩散方式上面我们学习了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两种跨膜运输的方式,那么它们有何异同呢?P71“思考与讨论”几个问题:(通过形象的动画,进行比喻和类比,学生更容易理解)  学生分工合作,交流讨论,观察动画并回答问题。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在愉快学

7、习中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通过形象的动画,进行比喻和类比,学生更容易理解所学知识。 三、主动运输             资料分析         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都是顺浓度梯度的,不需要消耗能量;那么细胞能否主动的跨膜运输一些物质供生命活动的需要呢? 下面我们通过资料来分析这个问题,课件展示几个资料:1、植物细胞液中的矿质元素,如Mg2+、Fe3+都要比土壤溶液

8、高,但细胞还是不断从土壤溶液中吸收这些无机盐。2、人红细胞中K+的浓度比血浆高30倍, Na+的浓度却只有血浆的1/6,细胞却仍在“吸K+排Na+”。3、课本表4-1引导学生合作交流:(1)从上述资料中你能发现什么现象?(2)这些离子的跨膜运输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学生分析资料,交流讨论回答问题             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9、         动动画展示 通过资料2引导学生观察细胞“吸K+排Na+”的动画,并提出问题:K+、Na+跨膜运输有什么特征?从学生的回答中总结出主动运输的概念:除了K+、Na+跨膜运输是主动运输,你还能举出其他的例子吗?生物体可以逆着浓度梯度主动的选择吸收或排出一些物质,说明它对生命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回答主动运输的意义。 通过观察动画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并且从动画上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主动运输的过程,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10、。技能训练引导学生看P73坐标图,回答所提问题学生交流讨论,回答问题。 锻炼学生进行图表数据的解读的能力。比较引导学生完成三种跨膜运输方式的比较表(附后) 葡萄糖、氨基酸不能通过没有蛋白质的人工膜,而能通过有蛋白质的生物膜,这能说明什么呢?(引导学生回答出生物学的重要观点之一: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学生集体回答,并举出实例。 学生思考,解决导入时提出的问题。通过比较学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用“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点题,前后呼应。四、生物大分子跨膜运输的方式展示胞吞和胞吐的图片,简单讲解过程。 学生举例。拓展视野的内容,不做详细介绍。五、概括反馈&

11、#160;引导学生以概念图的形式小结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课本P76)。 引导学生思考课本“本节聚焦”总结本节课。完成练习 及时总结了解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 运输方向是否需要载体蛋白质是否需要消耗细胞内的能量实例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六、课后作业:七、教学反思: 教学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课件展示动画、资料,然后学生分析,应该充分重视;2.应始终抓住“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辨证观点”组织教学;3.可以采用比喻或类比的

12、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几种跨膜运输方式的异同点。通过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比较,培养学生分工合作的精神。4.通过“技能训练”培养学生解读分析图表数据的能力。5.注重理论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理解研究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并通过实例强调主动运输的意义。  反馈习题:一、选择题1.甘油、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是(  )。A.渗透作用  B.自由扩散   C.主动运输   D.内吞和外排2.下列各项中,通过被动运输的方式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是(  )。A.K+   B.氨基酸 &

13、#160; C.胆固醇   D.葡萄糖3.红细胞吸收甘油与吸收葡萄糖相同的是( )。A.低浓度高浓度 B.载体蛋白协助C.高浓度低浓度 D.消耗能量4.物质进出细胞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但不需要载体的是(  )。A.根吸收矿质元素离子 B.红细胞吸收钾离子,排出钠离子C.小肠对钙的吸收 D.腺细胞分泌的酶排出细胞5.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易吸收葡萄糖,却难吸收相对分子量比葡萄糖小的木糖,原因是(  )。A.细胞膜上无木糖载体   B.细胞膜上的磷脂排列紧密C.木糖的浓度太低     

14、60; D.木糖的相对分子量太小6.葡萄糖被人的红细胞吸收时,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且要依靠细胞膜上的一种成分携带,但不消耗能量,该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是(  )。A.渗透作用   B.自由扩散   C.主动运输   D.协助扩散7.下列生理活动中,属于主动运输的是(  )。A.酒精进入胃黏膜细胞   B.二氧化碳由静脉进入肺泡内C.水分子进入细胞       D.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8.关于细胞膜的组成、结构、功能之间的关系,逻辑

15、顺序正确的是(  )。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分子组成  膜具有流动性  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膜内蛋白质和磷脂分子大都是运动的  协助扩散、主动运输得以正常进行A.   B.   C.   D.9.下列各项中,对跨膜运输起主要作用的是(  )。A.水   B.糖类   C.蛋白质   D.磷脂10.呈溶解状态的大分子物质的出胞方式是(  )。A.主动运输   B.胞吐   C.自由扩散

16、   D.协助扩散11.自由扩散与主动运输的区别包括(  )。运输方向  载体  能量A.    B.   C.   D.12.实验表明,K+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人工膜,但如果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的缬氨霉素(含12个氨基酸的脂溶性抗生素)时,K+则可以通过膜从高浓度移向低浓度处,这种物质通过膜的方式是(  )。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胞吞作用13.下列物质进出细胞的过程与线粒体密切相关的是(  )。酒精被胃黏膜吸收  细胞与内环境

17、进行气体交换  肾小管壁上皮细胞吸收原尿中的Na+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 B. . .14.海带细胞中的碘比海水中的高许多倍,但仍可以从海水中吸收碘,这说明海带细胞吸收碘具有(  )。.选择性 B.独立性 .专一性 .高效性二、非选择题15. 物质出入细胞膜的方式如下图,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A代表        分子;B代表        ;(2)从功能上来说,细胞膜是一层   

18、;     膜;(3)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        ;(4)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                ;(5)可能代表氧气运输过程的是        ;葡萄糖从小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  

19、              。16.对法囊藻的细胞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的分析表明,细胞液中的成分与海水的成分很不相同,下图中阴影部分代表法囊藻的离子浓度。请回答下面的问题:(1)K+和Cl-在细胞内含量高,而Ca2+和Mg2+在细胞内含量较低。这一事实表明细胞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具有        ;(2)K+和Cl-进入细胞的运转方向是         ,这种吸收方式需要的两个基本条件是        和        ;(3)细胞吸收K+和Cl-的方式,对活细胞生命活动的意义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