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 基本形态 基本舞姿第一节 基础的站立要求舞蹈是通过人体的动作来塑造艺术形象的。常言道,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我们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先要找到一个必要的手段。作为舞蹈基本功训练,首先就要解决将身体从自然状态转变为一种符合舞蹈表现需要的非自然状态。要解决舞者的基本形态, 站立是形态中的基础。俗话讲:一戳,一站,一伸手,便知有没有。站立的形态是显现是否经过专业训练的一个标志。作为基础的站立要求,主要是针对头部、颈部、肩部和躯干而进行规范。头要保持端正,颈部要保持垂直,肩部下垂,肋腹内收,提臀拔背,直膝沉跟。身体是在对抗和矛盾中保持均衡和谐的挺拔。第二节 手、 脚的基本形态在舞蹈的整体动作
2、中,手和脚是最有特征的部分。特别在东方舞蹈中更强调手与脚动作的细腻, 动态的丰富以表现出它独特的风格。 中国古典舞手的形态分为指、掌、拳。兰花手:食指至小指逐一伸直错开,中指突出,小指微翘,拇指与中指相贴呈兰花状。(图1-5)女形拳:五指在蜷曲的状态下,拇指与食指相贴,无名指与小指逐一错开贴于中指。(图1-6)女形指:拇指与中指相贴呈圆形, 食指伸直上翘, 无名指与小拇指相错弯曲贴于中指。(图1-7)勾脚分为半勾和全勾, 是通过指关节和踝关节做曲的动作而完成。(图1-8)绷脚是通过指和踝关节做伸的动作而完成。(图1-9)撇脚在绷脚的状态下, 踝关节向内横摆。(图1-10)在勾脚的状态下, 踝关
3、节向外横摆。(图1-11)第三节 头、 手、 脚的基本位置一、头的基本位置头的动作在舞蹈中有两个作用。一是传达感情。在不同的位置上,表现出不同的情趣。如:低头似思索、歪头显活泼、抬头呈盼望。它具有独立的表现作用;另一方面, 头在旋转与翻身中产生动力与速度,使技术动作达到完美。头位置的规范性在与人体整体动作的配合中使动作完整而和谐。 所以, 头的训练好与坏直接影响技术动作的质量和情感的表现。头的位置共有11个。分为正中位、中上位、中下位、左侧中位 左侧上位、 左侧下位、右侧中位、右侧上位、右侧下位、侧倒位、旋转位 。(图1-12图1-15)在要求头位置的规范中,要注意变换位置的纵横角度保持 45
4、度;中位下巴与胸口正中线保持垂直; 左右位下巴与左右胸部保持垂直。 旋转位下巴与肩部保持平行。二、手的基本位置自然位:双手在身体两侧下垂 。(图1-16)背手位:手在兰花指的状态下, 手背贴于身体, 背放在腰部的后下方 。(图1-17)叉腰位:一种是手在掌形的状态下, 虎口贴于腰的侧方;或可用叉腰手。(图1-19)另一种是在背手位的基础上手贴于腰的侧方。(图1-20)基本位按掌:手以 “掌形” 和手臂屈臂的形态,与胃部保持平行按于身前。(图1-21)山膀:手以 “掌形” 和手臂圆臂的形态,与肩保持平行置于身侧。(图1-22)托掌:手以 “掌形” 和手臂圆臂的形态, 托于头部上方。(图1-23)
5、提襟:手以 “拳形” 和手臂屈臂的形态置于身侧, 虎口与髋部相对, 保持约一尺间距平行 。(图1-24)对称位双山膀位、双托掌位、双提襟位、双上侧位、双平侧位:在各自位置的基础上, 做双手对称姿态。合掌:双手按掌, 以腕部交叉置于胸前。变化位山膀按掌:山膀和按掌的组合手位。托掌山膀:托掌和山膀的组合手位。托按掌:托掌和按掌的组合手位。护肩位:在山膀的基础上, 屈臂, 手置肩关节处。交叉护肩位:在护肩位的基础上, 手置于另一侧肩关节处。侧位上侧位:手以“掌形” 直臂的形态,手心向下,置于身体的侧上方。(图1-25)平侧位:手以“掌形” 直臂的形态,手心向下,置于身体的正侧方。(图1-26)下侧位
6、:手以“掌形” 直臂的形态,手心向下,置于身体的侧下方。(图1-27)延伸位按掌前延伸:在按掌的基础上,直臂前伸。(图1-28)托掌前延伸:在托掌的基础上,直臂伸向斜前上。(图1-29)托掌上延伸:在托掌的基础上,直臂伸向上方。三、脚的基本位置脚的位置是在解决站立的支撑问题的同时,也贯穿于一切舞姿与动作转换的变化中。任何舞种,脚的位置都带有特定的风格特点。芭蕾舞根据审美的需要,以外旋的开位为主; 现代舞因为崇尚自然,以正位为主;中国古典舞受太极哲学、阴阳学说的文化影响,其脚的位置以错位、交叉为特点。脚位在与身体姿态协调配合中, 很多是以子午为主要特征并发展变化。如丁子步、踏步(绷脚、半勾脚)、
7、大掖步、扑步、弓步(前、旁)等;点步位分为前点步、旁点步、后点步; 自然位分为正步、八字步、大八字步;开位分为一字位、大一字位、前后一字位、一字重叠位。丁字步:一脚脚跟与另一脚脚心相靠,呈丁字状,身体子午相。(图1-30)踏步:在丁字步的基础上,后脚伸出弯曲,膝部与支撑腿膝部相靠。另一种是后脚伸直伸出点步。分为绷脚和半勾脚两种。身体子午相。(图1-31、32)大掖步:在丁字步的基础上,前屈腿度,后腿伸直绷脚点步,身体做横拧姿态。(图1-33)扑步:在旁弓步的基础上深蹲,身体前俯贴于地面,腆胸展背,手臂做托掌山膀延伸姿态。(图1-34)弓步前弓步:在丁字步的基础上,前脚向前迈出屈腿度,后腿伸直,
8、呈弓形状。(图1-35)旁弓步:在丁字步的基础上,前脚向旁迈出屈腿度,另一腿伸直,呈弓形状。(图1-36)点步:一脚支撑,一脚做绷脚点步动作于前、旁、后方。(图1-37)正步:两脚内侧相靠,脚尖对前方。(图1-38)八字步:双脚脚跟相靠,脚尖分开45度角度, 呈八字状。(图1-39)大八字步:在八字步的基础上,双脚分开与肩对称,呈大八字状。(图1-40)一字位一字位:脚脚跟相靠,脚与腿外旋,呈一字状。(图1-41)大一字位:在一字位的基础上,双脚分开一个脚的间距,呈一字状。(图1-42)一字重叠位:在一字位的状态下,一脚脚跟与另一脚脚尖相对,一脚的外沿与另一脚的内侧相靠呈前后重叠一字状。(图1
9、-43)前后一字位:在重叠位的基础上, 脚前后分开一脚距离。(图1-44)第四节 基本舞姿舞蹈具有静态美和动态美。其静态美是以塑造瞬间静态的舞姿造型,在有限的时空中以凝聚的体态传达情感和意韵; 舞姿形态是由人体的曲线、 体面以及对称等因素构成。不同舞种的舞姿形态的特征传达出不同的意韵。中国古典舞的舞姿是以拧、倾、仰、俯的形态为主要特点。舞姿划分为拧身、非拧身和盘跪三种类别。拧身的舞姿是上身做回旋动作并配合手臂与腿的不同姿态而形成的静态性造型。非拧身的舞姿是肩胯保持对称平行的状态而形成的静态性造型。支撑腿表现为直和曲的两种状态。在拧身的基础上产生动态的复合是另一大特点, 如拧身加俯式为 “俯身大
10、射雁” ,拧身加回旋为“拧身探海”等。在舞姿中手臂姿势的变化与舞姿相配合可以产生出多种姿态。如 “姿态斜腰” 的舞姿,手臂做“托掌按掌” 变化为 “背手按掌” ,其视觉效果即有所不同。为此,要掌握古典舞舞姿的形态规律,一是把握拧的特点;二是拧与其他要素配合的复合特点;三是手臂的变化的应用。舞姿的具体动作表现为“拧身类” 舞姿时,前腿作为动作腿的有:姿态斜腰、拧身前吸腿、拧身踹燕等;以后腿作为动作腿的有: 小射雁、 斜海、 大射雁、 拧身后腿、 拧身探海、 掀身探海等。作为 “非拧身类” 舞姿, 前腿做动作腿的有: 前吸腿、 前腿、 踹燕。踹燕又分为90度的躺身踹燕和180度的仰身踹燕。旁腿作为
11、动作腿的有:吸腿、掖腿、端腿、 端腿展翅、旁腿(90度、180度),旁腿侧腰(90度、180度)。后腿作为动作腿的有:后腿90度、仰身后腿、探海、冲天炮。盘跪类有: 卧鱼、单盘腿坐地姿态、单跪地拧身姿态、双跪地仰身、双跪地腰。劈叉类舞姿:竖叉、横叉等。掖腿:动作腿在外开弯曲的状态下,踝关节内侧贴于支撑腿膝关节后方。手臂平侧位。(图1-45)吸腿:动作腿在外开弯曲的状态下,小脚指贴于支撑腿膝关节的下方。手臂山膀位。(图1-46)前吸腿:动作腿在弯曲的状态下,膝盖对于身体前方,大脚指贴于支撑腿膝关节的内侧下方。手臂顺风旗位。端腿:动作腿滙脚,吸端至支撑腿髋关节处,成水平状态。手臂提襟按掌位。(图1
12、-47)端腿展翅:动作腿端腿,支撑腿半蹲,上身俯身状态拧仰,手臂上侧位。(图1-48)前腿:身体直立,动作腿位于身体前方成25度以上姿态。手臂山膀位。(图1-49)踹燕:动作腿在前腿 90度的基础上,身体后倾与动作腿保持水平,目视动作腿脚尖。手臂平侧位手心向上。(图1-50)仰身踹燕:在踹燕的基础上,动作腿成180度,仰身下后腰,手臂上侧位。(图1-51)旁腿:身体直立,动作腿位于身体侧方成25度以上姿态。手臂山膀位。(图1-52)旁腿侧腰:在旁腿的基础上,上身下侧腰,成动作腿90度以上姿态,手臂顺风旗。(图1-53)后腿:身体直立,动作腿位于身体后方成25度以上姿态。手臂托掌上延伸位。(图1
13、-54)仰身后腿:在后腿的基础上,动作腿弯曲,仰身,手臂上侧位。(图1-55)探海:在后腿的基础上,俯身90度展胸,动作腿180度,手臂山膀位。(图1-56)冲天炮:在探海的基础上,上身俯身与支撑腿相贴,头对下方,手臂抱腿。(图1-57)姿态斜腰:在前点步基础上,支撑腿半蹲,拧身后倾,头右上位,手臂托按掌。(图1-58)旁踢后腿:在后腿的基础上,支撑腿半蹲,动作腿弯曲,上身旁提姿态,手臂一手平侧位手心向上,一手护肩位。(图1-59)踏步蹲:在踏步的基础上,双腿交叉深蹲,拧身,头侧位,手臂提襟按掌。卧鱼:在踏步蹲的基础上,双膝重叠,盘坐地面,上身拧仰,手臂托按掌位。(图1-60)单盘腿坐地姿态:
14、前腿盘坐,后腿弯曲,成坐地舞姿,手臂托按掌位。单跪地拧身姿态:在姿态斜腰的基础上,支撑腿跪于地,手臂托按掌位。双跪地后腰:双膝跪地下后腰,手臂按掌延伸位。(图1-61)竖叉:前后分腿坐于地面,成一字形态,手臂双山膀位。横叉:双腿旁分坐于地面,成一字形态,手臂双山膀位。第二章 头、 手、 臂的基本动作第一节 头的动作头的动作分为“低仰头” 、“转头” 、“涮头” 、“甩头” 等,其运动轨迹为:下弧线上弧线、平行线。头在运动转换方向时,为了保持动作的协调与整体感,以额头为引领,一般眼睛应该随着头的方向而变化视线。低、仰头:以额头带动,向前做曲、向后做伸的动作。转头:以额头带动,向左右转动90度。涮
15、头:头经过前屈、侧曲、后仰的过程,做圆周运动。甩头:头在正中位的基础上,左右快速转动90度。第二节 肩 的 动 作肩的训练主要解决肩关节的幅度和柔韧性,由于肩关节是手臂的根,是身体与手臂动作配合的枢纽,所以,对它进行柔韧性和灵活性的训练,可以直接提高动作的舒展、松弛和协调。肩的动作可分为 “提肩” 、“沉肩” 、“裹肩”、“展肩”以及将几种动作连接起来形成的“转肩”动作。它包括纵线上的“提、压” 运动;横线上的 “裹” 、“展” 运动和立圆轨迹上的“转肩”运动以及“拉肩” 、 “掰肩” 、“大环动” 等助外力的功能性训练。提肩:颈部保持垂直的状态,肩关节上提。沉肩:在提肩的状态下,肩关节下沉。
16、裹肩:颈部保持垂直的状态,肩胛骨做前伸的动作。展肩:颈部保持垂直的状态,肩胛骨做后缩的动作。转肩:将裹肩、提肩、展肩、压肩的动作连惯,前向后或后向前运动。拉肩:双手相合,手臂做最大限度的伸展动作。掰肩:手臂放置于支撑物或借助外力的作用, 做最大限度的伸展。大环动:直臂做前向后或后向前的立圆转动。第三节 手 的 动 作手的动作包括“提腕” 、“压腕” 、“摊手” 、“推手” 、“小五花” 等。古典舞动具有发于根、达于梢的特点,说明手腕的动作不是孤立和机械的,它必须肘部、腕、指关节的运动相配合,起于腕达于尖,传达出形止而意不止细腻美感。提腕:在“掌形” 的状态下,腕关节做上提动作(图2-1 )。压
17、腕:在“掌形” 的状态下,腕关节做下压动作(图2-2) 。摊手:手腕关节做由里向外的立圆转动,成手心向上的掌形(图2-3)。推手:手腕关节做由外向里的立圆转动,经过提腕,成手心向外的掌形(图 2-4)。小五花:在 “掌形” 的状态下,腕部外侧相对经过腕部内侧相对,双手做对称盘手动作,转动一周(图 2-5)。第四节 手臂的动作手臂的动作是以肩关节为轴带动手臂的运动,它以肩、肘 腕关节的协调配合,完成平圆运动路线上的“抹手” 、“掏手” :立圆运动路线上的“合手”、 “分手”、“晃手”、“摇臂”、“穿手”等以及八字圆运动路线上“盘手”、“大刀花” 。 手臂是身体动作中最富有表现力的肢体部位,通过手
18、臂波浪式三节的运动、盘转掏伸的细腻的动作过程,导出心灵的话语。在完成各种技术技巧动作时,它又起到了平衡重心、协助发力、协调动作重要的辅助作用。一、 基本动作合手:手以“掌形”在屈臂的状态下,由旁提起,经上方垂肘从胸前落下,做立圆的弧线动作(图2-6)分手:手以“掌形”在屈臂的状态下,由身前提起,经上方向旁落下,做立圆的弧线动作。抹手:手以“掌形” ,由屈臂到直臂,在身前做水平运动。分为单抹手、双抹手、叉抹手 (图2-7)穿手:手以“掌形”或“剑指” ,以指尖为引领,做由内向外的直线运动。分为上穿手下穿手 平穿手、后穿手等(图2-8)抽手:手以“掌形”剑指” ,以肘为引领,做由外向内的直线运动。
19、晃手:手以 掌形”,手臂在立圆的运动轨迹上,做身前 “分手”与“合手”的双手配合动作 (图 2-9)二、身韵主干教材动作身韵的主干教材动作是根据古典舞教学的训练要求和审美要求,经过高度的提炼与概括,集中并选择了具有典型性、复合性、风格性强的核心动作与动势。这些主干动作从韵律入手,从元素出发,凝聚了“形神劲律”统一于一体的特征,体现了动势与点线相融所产生的迂回婉转,抑扬顿挫的动态美,有很强的训练价值和运用价值,如“云肩转腰” 、“燕子穿林” 、“青龙探爪” 、“风火轮” 、 “云手系列、 冲靠云手、 大开大合云手、 云手大柔球” 。第三章 脚、 腿、 躯干、 步法的动作第一节 脚、 腿的动作舞蹈
20、是依靠脚、腿的支撑与动作构成空间流动的语言,离开脚和腿对重心的支撑和动作,舞蹈的人体语言就不会存在。因此脚和腿的训练与表现是十分重要的。在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中脚和腿的动作是指在运动中的形态方式,脚包括曲” 、 “伸”、“摆动”、“环动”、“半脚掌”等动作。以踝关节为主力点,配合掌、趾形成脚的整体动作。腿的动作分为 “支撑腿动作” 和 “动作腿动作” ,支撑腿动作包括 “曲” 、 “伸” 和以脚掌为支撑点而进行的身体变化进行的碾动,以脚掌支撑地面所做的起落动作。动作腿的动作包括“抬腿”、“落腿”、“吸伸腿”、“抬吸腿”、“片腿” 、 “盖腿”、“摆动”、“环动”等动作。是以踝关节为轴心,带动整个腿
21、部的运动。它的运动路线有直线、弧线两种。一、 脚的动作曲伸:做勾脚与绷脚的重复运动。摆动:脚做向内外侧的重复运动。环动:脚经过绷、摆、勾的过程,做圆周运动。立半脚掌:脚掌着地,趾关节做支撑点,踝关节做伸的动作(图3-1)二、腿的动作(一)支撑腿动作曲伸:膝关节做弯曲和伸展运动 (图 3-2)碾转:以脚掌为轴心,脚跟主动配合身体做向里的转动动作,脚跟被动配合身体做向外的转动动作。(二)动作腿动作吸掖腿:动作腿沿支撑腿的前、后方,做由直到曲、由下至上的运动。伸腿:在吸掖腿姿态下,向前、旁、后方向,做伸展动作。吸伸腿:将吸掖腿动作与伸腿动作连贯完成。抬腿:腿在前、旁、后点步的状态下,向上抬起。落腿:
22、腿在前、旁、后腿的姿态下,落点步位置。抬吸腿:腿在前、旁、后点步的状态下,经过抬腿动作至吸腿姿态。环动:在前腿、旁腿、后腿的姿态下,动作腿做前至后、后至前的转换运动,分为半环动,全环动。(三)腿的训练方式擦地:全脚贴于地面,脚底与地面磨擦,经过向外延伸、向里收回进行踝关节的曲伸动作。分为向前、向旁、向后方向。压脚:在绷脚点步的状态下, 行脚跟落地, 脚推地的交替动作。蹲:腿在支撑地面的状态下,膝关节进行曲与伸的动作。分为双腿蹲、单腿蹲,半蹲与全蹲。踢腿:动作腿经过擦地的过程,完成由地面到空中,快速而有力的直线起落动作。分为绷脚、勾脚,前、旁、后方向。高度为25度上等不同高度。弹腿:动作腿在吸掖
23、腿的姿态下,进行伸出、曲回快速的交替动作。分为前、旁、后方向,高度为 25度不同高度。十字腿:左动作腿向右或右动作腿向左,保持25度,完成由地面到空中 快速而有力的直线起落动作。分为绷脚、勾脚。片腿:动作腿以踢腿的方法,从十字腿方向起,经过上方,从旁落下。分为勾脚、绷脚。摆腿:动作腿以踢腿的方法, 进行由前至后或由后至前摆动的连续动作。盖腿:动作腿以踢腿的方法,从旁腿方向起,经过上方,从十字腿方向落下。分为勾脚、 绷脚。悠腿:动作腿以踢腿的方法,进行后到前、前到旁、旁到后等,并配合转体动作所完成的摆动的连续动作。控制:在单腿支撑重心的状态下, 动作腿通过不同的运动方式, 完成静态与动态的舞姿动
24、作。第二节 躯干动作腰从生理结构讲所指人体的腰椎,可以做前屈、后伸、侧曲的运动,由于腰椎是脊椎的一部分,象链条一样把人体的躯干有机地连接起来,所以腰椎或颈椎的动作不可能是一种绝对的独立性的动作,要有其他部位的参与,甚至涉及到髋关节的动作,为此在训练中我们称之为躯干。根据躯干运动的范围, 分为上、 中、 下节,训练中称为胸腰、中腰、大腰,胸腰指胸椎与颈椎,中腰指腰椎,大腰指骶椎与髋关节。在基训教学中, 躯干的训练与身韵教学的最大之不同,在于它不仅满足于通过身韵动律动势和连接动作体现风格和审美特征的要求;同时针对民族技术技巧所需的幅度、力量、柔韧性、灵活性进行有效的功能性训练,适应强化身体表现力所
25、需素质能力的要求。为此,基本功躯干的训练是以身法表现和功能效用两种需要为原则。功能性训练围绕身体的柔韧性、幅度、力量、速度形成了下腰、耗腰、甩腰、担腰、涮腰等训练方式。一、 躯干的主要动作前屈:以髋关节为折点,上身对前做俯身动作。后伸:以腰椎为折点,完成向后的伸展动作。侧屈:以腰椎为折点,完成向旁的伸展动作。环动:以腰椎为折点,上身在水平面上进行前俯、侧屈、后伸的周圆运动。二、躯干的训练方式下腰:在身体垂直的状态下,完成胸腰、中腰、大腰快或慢的后伸动作(图3-3)耗腰:保持下腰的状态,进行持续性的后伸动作。甩腰:在身体垂直的状态下,连续、重复性地完成快速大幅度的后伸动作。担腰:在下腰的状态下,
26、 连续、 重复性地完成快速的后伸动作。涮腰:在胸腰、中腰、大腰的不同状态下,进行快或慢的、水平面的圆周运动。胸腰一般在基本脚位上进行。中腰与大腰一般在大八字步和弓步上进行(图 3-43-7)。波浪腰:从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至脊椎,做逐一的、波浪式的屈伸动作。分为前后波浪、旁波浪腰。三、躯干的动势动律中国古典舞对于躯干部位的要求是以“拧 倾、圆、曲” 的体态美为重点,以腰部的“提、沉 冲 靠、含、腆、移” 等动律元素为基础,以平圆、立圆、 八字圆的运动路线为主体。通过前屈、后伸、旁屈、环动等动作的训练方式,对躯干尤其是腰部进行强化练习,以增强人体躯干部位的表现力。在基训课中 躯干的训练一方面是
27、为满足身韵连接动作的风格和审美要求所需的动势动律特征; 另一方面,则是针对民族技术技巧所需的幅度、力量、柔韧及灵活性进行有效的训练。第三节 步 法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中的步法从特点出发分为风格性与功能性两类,运动路线包括了“原地”、“直线”、“圆圈”、“ 字形”、“ 形”、“进与退”等。运动方式表现为“着地”和“跳跃”两种。 体的步法有:“花梆步” “圆场步”、“十字步”、“蹉步”、“摆扣步”、“并步”、“撤步”、拖步”、“跑步”、“滑步”、“跺步” 、 “蹬步”、“败式步” 等。花梆步:脚在正步位的基础上,立半脚掌,双腿保持微曲,交替做抬脚掌的动作(图3-8)。圆场步:女:脚在正步屈膝的状态
28、上,以半脚的间距,经过脚跟至脚掌的交替抬压动作, 连续向前行进 (图3-9)并步:经过支撑腿蹲、动作腿伸,向前或旁做迈步并腿动作。分为勾脚全脚着地和绷脚半脚掌着地。撤步:经过支撑腿蹲、动作腿伸,向后做迈步并腿动作。分为勾脚全脚着地和绷脚半脚掌着地。拖步:以一腿蹲、一腿点步地姿态,向行进方向做迈移重心的动作(图3-13)跑步:双腿弯曲,以脚掌着地,保持平稳 做快速迈步的行进动作。滑步:跳落地,支撑腿做延续蹲,动作腿贴于地面,向行进方向做延伸动作(图3-14)。第四章 身体素质能力训练人体作为舞蹈艺术表现的工具,首先要经过科学、系统、规范的训练手段来改善舞者身体的生理形态,提高有机体机能和水平,提
29、高、发展身体素质能力。作为专业化职业舞者的身体从自然状态进入职业化舞蹈状态的基础训练 专业素质训练, 就在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素质是在人体运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它是身体各器官系统功能的综合表现。身体素质训练是直接提高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和协调性等运动素质的有效手段,是舞蹈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舞蹈动作质量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第一节 地 面 训 练地面训练是通过坐、跪、仰卧、侧卧、俯卧几种不同的训练形式,强化人体各部位关节、肌肉、韧带能力的增长,使其得到均衡和良性的发展。地面素质训练是人体在没有任何重心负担的状态下,对身体的局部如:上肢、下肢的关节 韧带进行分解和集中的强
30、化练习,它可以充分地借助人体附着地面这一条件以及借助身体的重量与地面之间所形成的压力,对身体柔韧性的幅度和强度进行功能性强化,同时对于尚缺乏对身体控制力的初学者来说是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解决肌肉基础计量、用力方法正确等问题,它使身体各部位包括关节、韧带、肌肉及呼吸意识,从自然状态进入一种专业化状态。一、坐式训练上身直立坐于地面,在髋关节相对固定的状态下进行身体各部位的训练。如: 趾关节、踝关节、膝关节、头、颈、肩乃至髋关节最大限度的拉、伸、转动,以及躯干的含、展、拧、俯等大幅度的动作。躯干的训练在古典舞的训练中占有重要的置,民族舞特有的拧倾仰俯、盘旋叠涮均源于躯干之身体中枢部位。因此在坐式训练中,进行大量的含仰、横拧、旁提拧、倾拧、仰拧以及与下肢相配合所形成古典舞舞姿如: 斜探海、 射雁、 卧鱼等舞姿, 能起到行之有效的功能性强化作用。为把杆与中间动作的舞姿提供良好的基础。(一) 趾关节勾绷练习 (绷脚、 勾脚状态上两种) (图 4-1)(二) 踝关节勾绷练习 (图4-2)(三)踝关节环动练习 (向外、 向里, 单脚、 双脚) (图 4-3)(四)抱端腿练习 (图4-4)(五)拧身练习 横拧 俯拧 仰拧 旁提拧 (图4-54-7)(六)头的练习(低头、 仰头、 左右转头、 环动)(七)肩关节练习(提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年二级建造师之二建公路工程实务考试题库500道含答案(能力提升)
- 菏泽学校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绥化社区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6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之安全实务化工安全考试题库300道及答案【名校卷】
- 2026年初级经济师之初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考试题库500道含答案(轻巧夺冠)
- 山东建筑b类人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泰安市初三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 对口高考会计试卷及答案
- 2026年资料员之资料员基础知识考试题库300道及答案(新)
- 2025年酉阳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 GB/T 40276-2021柔巾
- GB/T 27984-2011饲料添加剂丁酸钠
- GB/T 18015.5-2007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第5部分:具有600MHz及以下传输特性的对绞或星绞对称电缆水平层布线电缆分规范
- GCr15与35号钢滚轴的焊接工艺
- 隧道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课件
- 工程专项验收评审报告
- 2023年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胜任力模型及应用课件
- 重庆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登记卡(2022版)
- 智慧港口智能干散货码头研究与实践
- 建设工程前期管理资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