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特殊句式_第1页
文言特殊句式_第2页
文言特殊句式_第3页
文言特殊句式_第4页
文言特殊句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言阅读(五)文言阅读(五)文言文句式文言文句式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考试大纲考试大纲要求理解与现代要求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属于理解层级(属于理解层级B B) 文言特殊句式的考查一般不会单独设置一个选择题,主要还是结合文言文翻译题来考查。1 1借助课文中的典范例句,举一反三借助课文中的典范例句,举一反三 考试大纲考试大纲规定的词类活用和几种特殊句式,在我们课文中规定的词类活用和几种特殊句式,在我们课文中有大量的典范例句,借助于这些典范例句,明了其基本格式及标

2、志有大量的典范例句,借助于这些典范例句,明了其基本格式及标志词语,在平时的训练中善于将考题与这些例句进行比较、判断,便词语,在平时的训练中善于将考题与这些例句进行比较、判断,便能逐步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能逐步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比如判断句,课文例句:比如判断句,课文例句: “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被动句,课文例句:被动句,课文例句: “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 省略句,课文例句:省略句,课文例句: “ “旦日,客从外来,旦日,客从外来,( (邹忌邹忌) )与与( (客客) )坐谈坐谈”,省略了省略了主语和宾语主语和宾语 “ “择其

3、善者而从之,择其善者而从之,( (择择) )其不善者而改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省略省略了谓语了谓语 “ “蹑足蹑足( (于于) )行伍之间行伍之间”,省略了介词省略了介词“于于”。宾语前置句,课文例句:宾语前置句,课文例句: “ “大王来何操大王来何操” “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 “不然,籍何以至此不然,籍何以至此”状语后置句,课文例句:状语后置句,课文例句: “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定语后置句,课文例句:定语后置句,课文例句: “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2

4、2对照现代汉语语法规则,比较辨别对照现代汉语语法规则,比较辨别 一般情况下,句子成分在句中的位置是相一般情况下,句子成分在句中的位置是相对固定的:对固定的:( (定语定语) )主语主语( (状语状语) )谓语十谓语十( (定语定语) )宾语。现代汉语的这一语法规则,是我们辨别宾语。现代汉语的这一语法规则,是我们辨别文言实词是否活用、句式是否倒装的重要依据。文言实词是否活用、句式是否倒装的重要依据。 “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石钟山记) )一句,一句,否定副词否定副词“不不”不能限制名词不能限制名词“余余”,“欺欺”是这个句子的谓语动词,而是这个句子的谓语动词,而“余余”又是

5、个代词,又是个代词,可见这是个宾语前置句。可见这是个宾语前置句。3 3立足具体语境,揣摩把握立足具体语境,揣摩把握 把握文言文的特殊句式、文言词语的活用,必须把握文言文的特殊句式、文言词语的活用,必须依赖具体的语言环境,脱离语境则易造成误读误判。依赖具体的语言环境,脱离语境则易造成误读误判。如理解如理解季氏将伐颛臾季氏将伐颛臾中的中的“既来之,则安之既来之,则安之”一一句,若是孤立地看,可能就会受现代汉语的影响而误句,若是孤立地看,可能就会受现代汉语的影响而误解为解为“既然来了,就安下心来既然来了,就安下心来”,但放到具体的语境,但放到具体的语境中,结合中,结合“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远人不

6、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进行揣摩,进行揣摩,则可发现,则可发现,“来来”和和“安安”在这里是使动用法,解释在这里是使动用法,解释为为“使使前来前来”、“使使安定安定”。4 4掌握相关知识,总结规律掌握相关知识,总结规律 文言文的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等现象,在语言发文言文的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等现象,在语言发展史上已形成了各自的规律,识记这些规律有助于我展史上已形成了各自的规律,识记这些规律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文言阅读材料。们准确理解文言阅读材料。判断句判断句 被动句被动句省略句省略句 倒装句倒装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情况、事物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

7、的句子。或否定判断的句子。一、判断句一、判断句 文言文判断句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是”来表示,来表示,而往往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主语进行判断。文言文判断句特点文言文判断句特点请判断:请判断:下列句子哪些属于判断句?下列句子哪些属于判断句?1.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臣之壮也,犹不如人。2.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3.3.陈胜者,阳城人也。陈胜者,阳城人也。4.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5.5.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诚知

8、不如徐公美。6.6.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当立者乃公子扶苏。7.7.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8.8.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9.9.刘备,天下枭雄。刘备,天下枭雄。廉颇廉颇者者,赵之良将,赵之良将也也。夫战,勇气夫战,勇气也也。四人四人者者:庐陵萧君圭君玉:庐陵萧君圭君玉莲,花之君子莲,花之君子者也者也;菊,花之隐逸;菊,花之隐逸者者也也;牡丹,花之富贵;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者也。常用判断句式常用判断句式1 1、用、用“者者”、“也也” 表判断。表判断。(1 1)者,者,也(也(2 2) ,也也(3 3)者,者, (4 4)者也者也(1 1)此此天

9、子气也。天子气也。(2 2)此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先汉所以兴隆也。(3 3)此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4 4)是是寡人之过也。寡人之过也。(5 5)是是亦走也。亦走也。2 2、“此此”“”“是是”句式表判断。句式表判断。3 3、用、用副词副词“乃乃”“”“则则”“”“即即”“”“皆皆”“”“必必”等表判断。等表判断。(1 1) 臣臣乃乃市井鼓刀屠者市井鼓刀屠者(2 2) 此此则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之大观也(3 3) 梁父梁父即即楚将项燕楚将项燕(4 4) 环滁环滁皆皆山也山也(5 5) 夺项王天下者,夺项王天下者,必必沛公也沛公也4 4、动词动词“为

10、为”“”“是是”表判断(注意和代表判断(注意和代词词“是是”的区别)的区别) 如今人方如今人方为为刀俎,我刀俎,我为为鱼肉鱼肉 不知木兰是女郎不知木兰是女郎 不知天下宫阙,今夕是何年不知天下宫阙,今夕是何年 是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5 5、用、用“非非”等词表示否定判断。等词表示否定判断。 予本予本非非文人画士文人画士 此此非非曹孟德之诗乎?曹孟德之诗乎? 人死,则曰:人死,则曰:“非非我也,岁也。我也,岁也。” 六国破灭,六国破灭,非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5 5、主谓直接表判断。、主谓直接表判断。 荀卿,赵人。荀卿,赵人。 刘备,天

11、下枭雄。刘备,天下枭雄。 刘豫州刘豫州,王室之胄王室之胄。二、被动句二、被动句 被动句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主要有两大类型:主要有两大类型:有标志的有标志的和和无标志的无标志的1 1、“于于”、“受受于于”表示被动。表示被动。 如:如:君幸君幸于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受制制于于人。人。有标志的被动句有标志的被动句2 2、“为为”、“为为所所”、“为所为所”表示被动。表示被动。 如:如:而身死国灭,而身死国灭,为为天下笑。天

12、下笑。吾属今吾属今为为之虏矣。之虏矣。不者,若属皆且不者,若属皆且为所为所虏。虏。重重为为乡党乡党所所笑。笑。3 3、用、用“见见”、“见见于于”表被动。表被动。如:如:秦城恐不可得,徒秦城恐不可得,徒见见欺。欺。信而信而见见疑,忠而被谤。疑,忠而被谤。臣诚恐臣诚恐见见欺欺于于王而负赵。王而负赵。注意注意:“见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见”的形式很相近,但它不表被动,它放在动词前,的形式很相近,但它不表被动,它放在动词前,表示表示“对自己怎么样对自己怎么样”,可译为可译为“我我”。如:。如:1 1、府吏、府吏见见丁宁(丁宁(我我) 2 2、生孩六月,慈父、生孩六月

13、,慈父见见背(背(我我)1 1、诚请、诚请见见教。教。2 2、望、望见见谅。谅。3 3、请勿、请勿见见笑。笑。翻译下列句子:翻译下列句子:诚挚地请求教导诚挚地请求教导我我。希望原谅希望原谅我。我。请不要讥笑请不要讥笑我我。予犹记周公之予犹记周公之被被逮,在丁卯三月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之望。风流总风流总被被雨打风吹去雨打风吹去4 4、用介词、用介词“被被”表被动,如:表被动,如: 如:如:戍卒叫,函谷举。戍卒叫,函谷举。屈原放逐,乃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离骚。城陷而虏。城陷而虏。无标志的被动句无标志的被动句 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补出。要

14、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补出。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 1省略主语。省略主语。 2 2省略谓语。省略谓语。 3 3省略宾语。省略宾语。 4 4省略介词。省略介词。三、省略句三、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分的句子中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分的现象,是古今共有的。不过,文言文里现象,是古今共有的。不过,文言文里这种现象更突出,而且有些在现代汉语这种现象更突出,而且有些在现代汉语里一般不能省略的句子成分,古文中也里一般不能省略的句子成分,古文中也经常被省略经常被省略。省略主语省略主语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便要还家,

15、设酒杀鸡作食。注意:不同的主语要翻译出来。注意:不同的主语要翻译出来。永州之野产异蛇,永州之野产异蛇,(蛇)(蛇)黑质而白章黑质而白章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 )见渔人,乃大惊,问()见渔人,乃大惊,问( )所从)所从来。(来。( )具答之。()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杀鸡作食。“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而衰,三(鼓)而竭。“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衰,三而竭。省略谓语省略谓语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

16、者而改之。择其善者而从之,(择)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其不善者而改之。之。省略宾语省略宾语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旦日,客从外来,与(其)坐谈。旦日,客从外来,与(其)坐谈。竖子不足与谋。竖子不足与谋。欲呼张良与俱去。欲呼张良与俱去。竖子不足与(之)谋。竖子不足与(之)谋。欲呼张良与(之)俱去。欲呼张良与(之)俱去。省略介词省略介词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后数日

17、驿至,果地震陇西。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后数日驿至,后数日驿至,果地震果地震(于)(于)陇西陇西。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况生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况生马乎?马乎?较复杂的省略较复杂的省略 有些句子省略了较多的成分要联系上有些句子省略了较多的成分要联系上下文仔细加以辨别。下文仔细加以辨别。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然力足以至焉,(而未至,)于人为可讥,然力足以至焉,(而未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18、而在己为有悔。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亦可至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亦可至远,)功在不舍。远,)功在不舍。四、倒装句四、倒装句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 ( (定定) )主主 状状 谓谓( (定定) )宾宾 如:如:(皎洁的)(皎洁的)月亮月亮 高高地高高地 挂在(挂在(晴朗的)晴朗的)夜空夜空。 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

19、颠倒的情况。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倒装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倒装形式:谓语前置谓语前置 宾语前置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定语后置1.1.谓语前置谓语前置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在一些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前到主语前面。例:甚矣,汝之不惠!例:甚矣,汝之不惠! 快哉快哉, ,此风!此风!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大王来何操?大王来何操?沛公安

20、在?沛公安在?客何为者客何为者? ?彼且奚适也?彼且奚适也?夫晋,何厌之有?夫晋,何厌之有?规律一:规律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2.2.宾语前置宾语前置句子的特点:句子的特点:1.1.疑问句疑问句2.2.疑问代词作宾语疑问代词作宾语( 何何、 安、安、 奚奚 、谁、谁、恶等恶等)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忌不自信。忌不自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之人不余欺也!句子的特点:句子的特点:1.1.否定句否定句 2.2.代词作宾语代词作宾语规律二:规律二: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

21、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规律三:规律三:用用 “是是”或或“之之”把宾语提到动词前,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是是”或或“之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何陋之有?何陋之有?无乃尔是过矣?无乃尔是过矣?唯利是图唯利是图/ /惟命是从惟命是从 / /惟你是问惟你是问 翻译下面的句子翻译下面的句子何以战何以战? ? 一言以蔽之。一言以蔽之。微斯人,吾谁与归?微斯人,吾谁与归?规律四:介宾结构规律四

22、:介宾结构 介词的宾语有时会置于介词前,形成介词介词的宾语有时会置于介词前,形成介词的宾语前置。最常见是介词的宾语前置。最常见是介词“以以”的宾语前置。的宾语前置。 一是一是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时,宾语前置。二是二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时,宾语前置。 三是三是用用“之之”或或“是是”把宾语提取到动词前,把宾语提取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这时的“之之”“”“是是”只是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四是四是介词的宾语介词的宾语,放在介词的前面。,放在介词的前面。 动

23、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宾语前置有以下几种情况。宾语前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上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上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3.3.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 标志性词语:标志性词语: “以以”、“于于”、“乎乎” 等。等。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谓语后置于谓语后。4 4. .定语后置定语后置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

24、也在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之后。主要有以下形式:主要有以下形式: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则忧其君。中心词中心词+ +之之+ +形容词形容词中心词中心词 + + 数量词(定语)数量词(定语)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

25、也。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马之千里者马之千里者, ,一食或尽粟一石。一食或尽粟一石。中心词中心词 + + 定语定语 + + 者者中心词中心词 + + 之之 + + 定语定语 + + 者者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楚人有涉江者楚人有涉江者,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定语后置:一般以定语后置:一般以“之之”或或“者者”作标作标志志。一、表示疑问的固定短语:一、表示疑问的固定短语:1.1.“如如何何” “ 若若何何” “奈奈何何”这是三个意义相同的表示疑问的习惯说法,中间这是三个意义相同的表示疑问的习惯说法,中间可以插入名词、代词和短语,可以译为可以插入

26、名词、代词和短语,可以译为“把把怎么怎么样样”“”“对对怎么办怎么办”“”“怎样对付(处置、安顿)怎样对付(处置、安顿)”。 其如土石何?其如土石何?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在这种习惯说法中,如果插入在这种习惯说法中,如果插入“之之”,就构成,就构成“如之何如之何” “若之何若之何” “奈之何奈之何”,可译为,可译为“为什为什么么”或或“怎么办怎么办”。如。如“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2.2.“何也(何何也(何也)也)”“何哉(何何哉(何哉)哉)”连用,表询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连用,表询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为什么为什么呢呢”“什么什

27、么呢?呢?”“怎么怎么呢?呢?” 而此独以钟名,何哉?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何可胜道也哉?何可胜道也哉?3.3. “何所何所”,表疑问的固定结构。,表疑问的固定结构。是是“所所者为何者为何”的移位和压缩。可译为的移位和压缩。可译为“的(人、的(人、事、物)是什么事、物)是什么”。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二、表示比较的固定短语: 孰与孰与 何如何如 孰若孰若 何若何若这些固定短语都是用来表示人或事物互相这些固定短语都是用来表示人或事物互相比较的结果。都可译为比较的结果。都可译为“跟跟比较,哪个比较,哪个更更”。 公之视廉将军公之视廉将军孰与孰与秦王?秦王? 汝意谓长安汝

28、意谓长安何如何如日远?日远? 吾吾孰与孰与城北徐公美?城北徐公美? 救赵救赵孰与孰与勿救?勿救?三、表示反问的固定短语:三、表示反问的固定短语:1 1不亦不亦乎?乎? 可译为可译为“不是不是吗?吗?”或或“难道不难道不吗?吗?” 学而时习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不亦说乎? 2 2何何/ /奚奚/ /曷(以)曷(以)为?为? 何何焉为?焉为? 可译为可译为“要要干什么呢?干什么呢?”或或“哪里用得哪里用得着着呢?呢?”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何辞为? 3 3何何之有之有可译为可译为“有有呢?呢?”何罪之有何罪之有? 夫晋

29、,夫晋,何厌之有何厌之有?4 4 “无乃无乃与与”表反问语气,相当于表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不是难道不是吗吗”。 无乃尔是过与?(无乃尔是过与?(论语论语) 难道不是应该责怪你吗?难道不是应该责怪你吗?5 5 “非非欤欤”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不是吗吗”。 子非三闾大夫欤?子非三闾大夫欤?6.6.“岂(其)岂(其)乎(哉、耶、邪)乎(哉、耶、邪)”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难道吗?吗?”、“怎么怎么呢?呢?”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7.“宁宁耶耶”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相当于现代汉

30、语的“哪里(怎么)哪里(怎么)呢呢”。 宁知此为归骨所耶宁知此为归骨所耶? ?8.8.“独独耶(哉)耶(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难道吗吗”。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9.9.“安安乎(哉)乎(哉)”,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怎么么呢呢”、“哪里哪里呢呢”。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10.10.得无得无乎,乎,反问的语气比较委婉,且略带揣测性。反问的语气比较委婉,且略带揣测性。句末句末“乎乎”可用可用“与(欤)与(欤)”、“邪邪”、“耶耶”等疑问等疑问语气词替换。可译为语气词替换。可译为“该不会该不会吧吧”“

31、”“莫非是莫非是吧吧”“”“能不能不吗吗”。 日食饮得无衰乎?日食饮得无衰乎?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11.11.“能无能无乎乎“,译为译为“怎么能不怎么能不呢呢”。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屈原列传) )12.12.“( (而而) )况况乎乎“,译为译为“何况何况呢呢”或或“又何又何况况呢呢”。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 13.13.安能、何能、何得,安能、何能、何得,这三种固定结构一般译为这三种固定结构一般译为“怎么怎么能能”。 安能摧屑折腰事权贵,使我

32、不得开心颜安能摧屑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 其妻曰: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四、表示感叹的固定短语 :1 1何其何其 可译为可译为“怎么那么怎么那么”或或“为什么这么为什么这么”。 观庆父及叔牙、闵公之际,观庆父及叔牙、闵公之际,何其何其乱也?乱也? 赐,汝来赐,汝来何其何其晚也?晚也? 2 2何何之之可译为可译为“怎么怎么这么这么”或或“怎么这么怎么这么”,也可译为也可译为“怎么那么怎么那么”或或“为什么这么为什么这么”。 足下不欲破袁氏也,何言之不实也?足下不欲破袁氏也,何言之不实也? 观大夫类有道术者,今何言之陋也?观大夫类有道术者,今何言之

33、陋也?3 3“焉哉焉哉”表感叹语气,相当于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吧吧”,“焉焉”衬音衬音节。节。 反是不思,亦已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焉哉!五、表示强调的固定短语 :1 1唯(惟)唯(惟)为为 可译为可译为“只只”“”“只有只有”“”“惟独惟独”。 天生万物,唯人为贵。天生万物,唯人为贵。 唯谨慎为得久。唯谨慎为得久。 2 2唯(惟)唯(惟)所所可译为可译为“任凭任凭”“随便随便”。 臣有三剑,臣有三剑,唯王所用唯王所用。 太祖常赐良,太祖常赐良,唯其所择唯其所择。 3.“非惟抑亦”相当于现代汉语相当于现代汉语“不只而且”,表递进语气。 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陈寿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陈寿隆中对隆中对)六、表示假设的固定短语 : 有有于此(斯)于此(斯) 翻译时只需在有关句子前加一翻译时只需在有关句子前加一“假设假设”“”“假如假如”之类的词语即可。之类的词语即可。 今且今且有人于此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笑之。 “若其若其” 相当于相当于“假如假如”。 今者违命,胜不足多;今者违命,胜不足多;若其若其不胜,为罪已甚。不胜,为罪已甚。 现在违背命令,打了胜仗够不上赞赏;假如没有现在违背命令,打了胜仗够不上赞赏;假如没有胜利,罪过就太大了。胜利,罪过就太大了。七、表示指代的固定短语:1 1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