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学习目标: 理解理解“盲人识日盲人识日”“”“北北人学没人学没”阐发的道理。阐发的道理。 理解理解日喻日喻所蕴涵求所蕴涵求学必须有目的和下功夫的道理。学必须有目的和下功夫的道理。 学习用比喻阐明道理的学习用比喻阐明道理的论证方法。论证方法。一一.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苏轼(苏轼(103710371101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散文、诗、词、书、画等成就都很高。散文、诗、词、书、画等成就都很高。其词作举凡怀古伤今,咏史咏物、
2、说理谈禅、书怀言志、其词作举凡怀古伤今,咏史咏物、说理谈禅、书怀言志、抒情叙事等等,冲破了晚唐、五代以来词以抒情叙事等等,冲破了晚唐、五代以来词以“燕科燕科”的旧的旧框框,而容纳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扩大了词的领域。形式框框,而容纳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扩大了词的领域。形式上力图不受音律束缚,使词离开音乐而独立存在。他的许上力图不受音律束缚,使词离开音乐而独立存在。他的许多词作豪迈奔放,慷慨激越,南宋辛弃疾等人继承发扬这多词作豪迈奔放,慷慨激越,南宋辛弃疾等人继承发扬这种风格,形成了种风格,形成了“苏辛苏辛”豪放词派。其著作有豪放词派。其著作有东坡全东坡全集集,书法有,书法有答谢民师论文帖答谢民师论文
3、帖、黄州寒食诗帖黄州寒食诗帖、赤壁赋赤壁赋等,画迹有等,画迹有竹石图竹石图、枯木怪石图枯木怪石图等,等,有词集有词集东坡乐府东坡乐府。背景介绍背景介绍: 据傅藻据傅藻东坡纪年录东坡纪年录载,此载,此文作于元丰元年(文作于元丰元年(10781078),时苏),时苏轼任徐州知州。轼任徐州知州。文章旨在说明求文章旨在说明求知不可像眇者猜日,脱离实际,知不可像眇者猜日,脱离实际,自以为是。而应像南方弄潮儿日自以为是。而应像南方弄潮儿日与水居那样,从学习和实践中求与水居那样,从学习和实践中求得真知。得真知。文章譬喻生动,说理深文章譬喻生动,说理深入浅出。入浅出。写作背景写作背景 王安石主持变法,考试上王
4、安石主持变法,考试上“罢贡举词罢贡举词赋科,以经术取士赋科,以经术取士”。旧日科场以赋取人,。旧日科场以赋取人,读书人读书人“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皆所不习” ” 。今者科场以大意取人,故学。今者科场以大意取人,故学者只务空言高谈,而无实学。再加上考试者只务空言高谈,而无实学。再加上考试将安石与其子王雱编辑训释的将安石与其子王雱编辑训释的诗经诗经、书经书经与与周礼周礼(“三经新义三经新义”)作)作为学校及科考的范本,一般士子为求功名,为学校及科考的范本,一般士子为求功名,只拘泥在只拘泥在“新义新义”上,或囫囵吞枣地背诵上,或囫囵吞枣地背诵陈言死句,或不
5、求甚解地学习经文,或陈陈言死句,或不求甚解地学习经文,或陈义过高地空谈义理,以致于学识、道理浮义过高地空谈义理,以致于学识、道理浮华不实。华不实。 苏轼在苏轼在答张文潜县丞书答张文潜县丞书中说:中说:“文字之衰,未有如今日者文字之衰,未有如今日者也。其源实出于王氏。王氏之文,也。其源实出于王氏。王氏之文,未必不善也,而患在好使人同己。未必不善也,而患在好使人同己。自孔子不能使人同颜渊之仁,子路自孔子不能使人同颜渊之仁,子路之勇,不能以相移。而王氏欲以其之勇,不能以相移。而王氏欲以其学同天下。学同天下。” ” 自题金山画像自题金山画像 苏轼苏轼 心似已灰之木心似已灰之木, , 身如不系之舟。身如
6、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问汝平生功业, , 黄州惠州儋州。黄州惠州儋州。 二.读准字音眇眇mio 譬譬p 欤欤y 揣揣chui龠龠yu 没没m (人人) 苟苟gu 扪扪mn译文:译文: 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 眇:眼瞎。眇:眼瞎。 有一个天生失明的人不知道太阳(的形状),有一个天生失明的人不知道太阳(的形状),就向明眼人询问。就向明眼人询问。 或告之曰: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日之状如铜盘。” 或:有的人。或:有的人。 有的人告诉他说:有的人告诉他说:“太阳的形状好象铜盘。太阳的形状好象铜盘。” 扣盘而得其声。扣盘而得其声。 扣:敲击。扣:敲击。 得得 :得
7、到,这里指听到:得到,这里指听到(盲人)敲打铜盘听了听声音。(盲人)敲打铜盘听了听声音。 他日闻钟,以为日也。他日闻钟,以为日也。 以为以为; ; 以以. .之为之为, , 以:把以:把 为:当作为:当作 有一天,盲人听到钟响,就把它当作太阳。有一天,盲人听到钟响,就把它当作太阳。 或告之曰: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日之光如烛。” 还有的人告诉他说:还有的人告诉他说:“太阳的光芒好像蜡烛。太阳的光芒好像蜡烛。” 扪烛而得其形。扪烛而得其形。 扪:摸。扪:摸。 得得: :知道知道 (盲人)摸了摸蜡烛,知道了太阳的形状。(盲人)摸了摸蜡烛,知道了太阳的形状。 他日揣龠,以为日也。他日揣龠,以为日也
8、。 揣龠:摸索着龠。龠,一种管乐器。揣龠:摸索着龠。龠,一种管乐器。 有一天。他摸着一个龠,以为这就是太阳。有一天。他摸着一个龠,以为这就是太阳。 日之与钟、龠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日之与钟、龠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尝见而求之人也。 异异: :不同不同. . 以以: :因为因为. . 尝尝: :曾经曾经. . 求求: :询问询问 太阳和钟、龠的差别太大了,可是盲人不知道这太阳和钟、龠的差别太大了,可是盲人不知道这种差别,因为他没有亲眼看到而是向他人询问才知道种差别,因为他没有亲眼看到而是向他人询问才知道的。的。 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道之难见
9、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 道:事理,规律。道:事理,规律。 甚甚: :厉害厉害, ,严重严重. . 于于: :比比 道比太阳还难以让人见到,而人们不能达于道比太阳还难以让人见到,而人们不能达于道道和和盲人没有什么区别。盲人没有什么区别。 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也。 达者:这里指对道透彻理解的人。虽达者:这里指对道透彻理解的人。虽: :即使即使 善善: :好好. . 导导: :开导开导, ,启发启发. . 过过: :胜过胜过, ,超越超越 对道理透彻理解的人告诉他,即使有巧妙的比对道理透彻理解的人告诉他,即使有巧妙的比喻和很
10、好的启发引导,也无法使这些比喻或教法比喻和很好的启发引导,也无法使这些比喻或教法比用铜盘和蜡烛来说明太阳的比喻或教法好。用铜盘和蜡烛来说明太阳的比喻或教法好。 自盘而之钟,自钟而之龠,转而相之,岂有既乎?自盘而之钟,自钟而之龠,转而相之,岂有既乎?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意之,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意之,皆求道之过也。皆求道之过也。 之:及,到。这里指从把日当作之:及,到。这里指从把日当作“铜盘铜盘”,到把,到把日当作日当作“钟钟”,再到把日当作,再到把日当作“龠龠”。 相之,岂有相之,岂有既乎?:辗转牵扯下去,难道还有完吗?相既乎?:辗转牵扯下去,难道还有完
11、吗?相,递相。,递相。既:穷尽,完毕。即:按照,依据。莫见之,即既:穷尽,完毕。即:按照,依据。莫见之,即“莫莫见之见之”,“之之”指代指代“道道”。意:猜想,意料。故。意:猜想,意料。故: :因此因此 言言: :谈论谈论 或或: :或者或者 名名: :说出,说出, 这里指这里指 解解释释 皆皆: :全都全都. . 从盘到钟,从钟到龠,辗转牵扯下去,难道还有从盘到钟,从钟到龠,辗转牵扯下去,难道还有完吗?所以世上那些谈论道的人,或者就自己的片面完吗?所以世上那些谈论道的人,或者就自己的片面见解来解释它,或者没有见过而是猜想它,这都是求见解来解释它,或者没有见过而是猜想它,这都是求道的过失。道的
12、过失。 然则道卒不可求欤?然则道卒不可求欤? 卒:最终。卒:最终。 然然: :既然既然, ,这样这样. . 则则: :那么那么 欤欤: :吗吗 既然这样,那么道终究也不能求到吗?既然这样,那么道终究也不能求到吗? 苏子曰:苏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道可致而不可求。”何谓致?何谓致? 道可致而不可求:道可致而不可求:“道道”可以(在实际体验可以(在实际体验中)自然领悟而不可能(仅靠别人的解说)直接中)自然领悟而不可能(仅靠别人的解说)直接掌握。致:导致。掌握。致:导致。 我认为:我认为:“道可以求得但是不能靠强求获道可以求得但是不能靠强求获得。得。”怎样才称为获得道呢?怎样才称为获得道呢? 孙武
13、曰:孙武曰:“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 善善: :善于善于 于于: :被被 孙武说:孙武说:“善于作战的人能使敌人接近自己,善于作战的人能使敌人接近自己,而不会被敌人牵引过去。而不会被敌人牵引过去。” 子夏曰: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以致其道。” 百工居肆:各种手工业工人在手工作坊里。百工居肆:各种手工业工人在手工作坊里。百工,各种手工业工人的总称。肆:手工作坊百工,各种手工业工人的总称。肆:手工作坊 居居: :处在某种地位或某个地方处在某种地位或某个地方. . 子夏说:子夏说:“各种手工业者待在自己的作坊里,各种手工业
14、者待在自己的作坊里,就能够(吸引顾客前来)成就自己的事业:君子就能够(吸引顾客前来)成就自己的事业:君子勤学,则道而至。勤学,则道而至。” 莫之求而自至,斯以为致也欤!南方多没人,莫之求而自至,斯以为致也欤!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日与水居也。 没人:潜水的人。没,潜入水中。没人:潜水的人。没,潜入水中。 不去勉强追求它而道自己却来到了,这就是不去勉强追求它而道自己却来到了,这就是我所认为的得道啊!南方有很多善于潜水的人,我所认为的得道啊!南方有很多善于潜水的人,天天和水打交道。天天和水打交道。 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 涉:渡涉:渡水。水。
15、 七岁能够渡水,十岁能够浮水,十五岁就七岁能够渡水,十岁能够浮水,十五岁就能潜水了。能潜水了。 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 水之道:指水性水之道:指水性。苟然:苟且,草率。苟然:苟且,草率。 潜水者难道是随随便便(就能学会潜水)潜水者难道是随随便便(就能学会潜水)的吗?必须要有懂得水性才行。的吗?必须要有懂得水性才行。 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则则; ;那么那么 每天和水打交道,十五岁就能够获得水性;每天和水打交道,十五岁就能够获得水性; 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 生生下来就不知道水,那
16、么即使长到壮年下来就不知道水,那么即使长到壮年看见船也会畏惧。看见船也会畏惧。 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 所以所以: :的原因的原因 因此,北方的勇士,向潜水者询问潜水因此,北方的勇士,向潜水者询问潜水的方法,按照他的话到河里尝试,没有不溺的方法,按照他的话到河里尝试,没有不溺水的水的。 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也。 务:致力,从事。务:致力,从事。 所以,凡是不苦学而一定要求道的人,所以,凡是不苦学而一定要求道的人,都像学潜水的北方人一样。都像学
17、潜水的北方人一样。 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 以声律取士:北宋前朝,承袭唐五代的考试制度,以声律取士:北宋前朝,承袭唐五代的考试制度,以诗赋录取士子。诗赋讲究声律,因此,学者只重视以诗赋录取士子。诗赋讲究声律,因此,学者只重视声律等杂学,而不重视对道的追求。杂学,当时指除声律等杂学,而不重视对道的追求。杂学,当时指除科举文章以外的学问。志于道,立志求道。科举文章以外的学问。志于道,立志求道。 过去以诗赋取士,读书人只重视声律等杂学,而过去以诗赋取士,读书人只重视声律等杂学,而不重视对道的追求;不重视对道的追求; 今世以经术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务学。今世
18、以经术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务学。 今世以经术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务学:如今以经今世以经术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务学:如今以经术来录取士子,学者只知空谈义理(道),而不注重术来录取士子,学者只知空谈义理(道),而不注重实学。经术,即经学,儒术。实学。经术,即经学,儒术。 如今以经术来录取士子,学者只知空谈义理如今以经术来录取士子,学者只知空谈义理(道),而不重视实学。(道),而不重视实学。 渤海吴君彦律,有志于学者也,渤海吴君彦律,有志于学者也,方求举于礼部,作方求举于礼部,作日喻日喻以告之。以告之。 渤海:现在山东信阳。求举于礼渤海:现在山东信阳。求举于礼部:参加进士考试。中唐以后,进士部:参加进士考
19、试。中唐以后,进士考试由礼部主管,所以说求举于礼部。考试由礼部主管,所以说求举于礼部。志志: :志向志向 方方: :将要将要. .渤海吴彦律君,是一个有志于学道的渤海吴彦律君,是一个有志于学道的人,正要参加进士考试,我写下人,正要参加进士考试,我写下日日喻喻来勉励他来勉励他 四四.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1 1):以):以“盲人识日盲人识日”生动事例来作比,生动事例来作比,说明要亲自观察,才能获得完整的知识。说明要亲自观察,才能获得完整的知识。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2 2):阐释):阐释“识日识日”“”“见道见道”的共同点,的共同点,指出不能达于道的原因是没有从事物的本来面目出指出不能达于道的原因是没有从事物的本来面目出发只发只是主是主观臆断。观臆断。 第三部分(第三部分(3 3):讲求道的正确方法:积极进取,注):讲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能源货物包装管理办法
- 自助机具运营管理办法
- 自营项目公司管理办法
- 菏泽学院印章管理办法
- 西南大学疫情管理办法
- 西安疫情降级管理办法
- 西安高中食宿管理办法
- 西藏支教资金管理办法
- 规划小区建设管理办法
- 评定机构管理办法试行
- T-CCPS 0014-2024 国有企业合规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原则与实施指南
- 闽教版(2024)三年级英语下册全册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教案
- YS/T 3045-2022埋管滴淋堆浸提金技术规范
- 2025年1月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古代诗歌散文专题》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
- 工厂生产管理制度流程
- 《弟子规之信篇》课件
- 电力设施的定期检查与维修记录管理
- 四升五数学暑假思维训练题90道
- 光伏发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试行)-GD-003-2025
- 新能源车辆充电桩建设和运营合同
- 苏教版三年级英语单词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