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思考题解(小学数学)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_第1页
三年级下册思考题解(小学数学)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_第2页
三年级下册思考题解(小学数学)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_第3页
三年级下册思考题解(小学数学)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_第4页
三年级下册思考题解(小学数学)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年级下册思考题解(107)1、 两位数乘两位数1. 口算: 29×10290 461×104610 10×5085080 29×529×10÷2290÷2145 26×5260÷2130 372×53720÷21860 98×998098882 386×938603863474 509×950905094581 2. 填空: 24×1324×( 10 )24×( 3 ) 212×34(212)×30(21

2、2)×4 45×745×2045×( 27 ) 326×2326×50326×( 52 ) 根据36×7252,不用计算写出下面算式的积。 36×70(2520) 360×7(2520) 36×700(25200) 3. 乙数增加3,积就增加了3个甲数,所以甲数是270÷390, 乙数是90÷910 两个数的积是 90×10900 36÷218 (乙数) 120÷524 (甲数) 4. 窗体顶端4.(1) 11×11121 1

3、1×17187 36×11396 59×11649 74×11814 11×85935 98×111078 86×11946 11×55605 方法:两位数乘11的巧算:一个两位数乘11时,把这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 字写在积的百位上,个位上的数字写在积的个位上,再把十位上的数 字与个位上的数字之和写在积的十位上(如果满十要向百位进1)。 口诀:“两头一拉,中间相加,满十进一。” (2) 36×341224 28×22616 65×654225 13×17221 82×

4、887216 43×472021 86×847224 52×583016 29×21609 方法:头同尾合十 把个位上的两个数相乘的积作积的后两位数,若不满10,在十位上写 0占位;再将十位上的数字×(本身+1)所得的积作积的前两位,若不 满10,就作积的前一位。 例:23×27=? 解:×21 ×()  23×27=621 (3) 48×683264 52×522704 13×931209 27×872349 76×362736 61×

5、;412501 99×191881 18×981764 27×872349 方法:尾同头合十 把个位上的数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后两位数,若不满10,在十位上写0 占位,再将十位上的数字相乘加上个位上的数作积的前两位。 例:63×43=? 解:×39 6×4+3=27   63×43=24095. 49×11539 61×694209 54×543016 29×21609 55×553025 72×11792 98×929016 86

6、5;847224 39×993681  6. 2 9 × 7 3 873×291×87,但203不是87 的倍数, 8 7 2 0 3 203÷297,所以这两个数是29和73。 2 1 1 77. 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两位数或三位数), 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或四位数), 两位数乘三位数,积可能是(四位数或五位数)。 有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有 240×7,204×7,420×7,402×7, 740×2,704×2,470×2,407×2,

7、 720×4,702×4,270×4,207×4; 有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有 72×40,27×40,74×20,47×20, 24×70,42×70。 共18 道。 8. 乙数是10,说明积是甲数的10倍,比甲数多 1019倍, 所以甲数是 720÷(101)720÷980。 乙数是7,表示积是甲数的7倍,甲数与积的和是 1277120, 这个和相当于甲数的 718倍, 所以甲数是 120÷(71)120÷815。 9. 已知43×7301,直接

8、写出下面算式的得数。 43×703010 4300×730100 430×70 30100 4300×70301000 43×70030100 430×700301000 已知160×8012800,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得数。 16×801280 160×81280 16×8 128 1600×812800 16×80012800 1600×80128000 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就( 扩大 ) ( 10 )倍,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100倍,

9、积就( 缩小 ) ( 100 )倍。 两个因数都扩大10倍,积就( 扩大 ) ( 100 )倍。 如果一个因数扩大100倍,要使积也扩大100倍,则另一个因数( 不变 )。 10. 正确的积是算错的积的10倍,比算错的积多 1019倍。算错的积是 783÷(101)87,正确的积是 87783870或87×10870。 11. 18×818×30144540684(元)或18×(830)18×38684(元) 18×3018×8540144396(元)或18×(308)18×22396(元) 1

10、5×27405(元) (一年级) 19×31589(元) (二年级) 589405994(元) 589405184(元) 620÷2620930(台) 12. 5656÷4561442(千米) 21÷(2821)3 用去的是剩下的3倍。 45×164572045765(袋) 13. 25×13÷565(千克) 10×4337(岁) (25010)÷460(人) (男工) 60250310(人) (车间工人总数) 14. 35×12135420135555(千克) 解法1: 8×

11、;3×248(个) 48÷86 解法2: 3×26 3×(48÷4)36(把) 4×75÷6300÷650(本) 15. 14×3914511437(只)或14×(31)928937(只) 14×684(把) 45×290(人) 84小于90,所以不够坐, 还差90846(把)。 10×35×50280(元)(合算);6×(503)318(元)(不合算) 16. 2×3514701484(米) (450290)÷8160

12、47;820(吨) 17. 一架飞机每小时飞行700千米 ,飞行2100千米需要3小时。 ( 速度 ) ( 路程 ) ( 时间 ) 乘法关系式: 速度×时间路程 练习本每本6角钱,买4本要2元4角钱。 ( 单价 ) (数量) (总价) 乘法关系式: 单价×数量总价 50棵苹果树可收苹果1500千克,平均每棵收30千克。 (数量) (总产量) ( 单产量 ) 乘法关系式: 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缝纫组做了85套儿童服装,平均每天做17套, 5天可以做完。 (工作总量) ( 工效 ) (时间) 乘法关系式: 工效×时间工作总量 18. 解答下面各题,你能写出下

13、面每道题的数量关系吗? 张师傅15分钟生产1个零件,他要生产42个零件需要多少时间? (生产1个零件所需时间) (零件个数) (共用时间) 算式: 15 × 42 630(分) 数量关系式:生产1 个零件所需时间 × 零件个数 共用时间 (学了分数以后也可以用 工效、时间、工作总量的数量关系来解答) 食堂买冬瓜用去14元钱,已知1元钱可买3千克,共买多少千克? (钱数) (1元可买的千克数) (共买的千克数) 算式: 3 × 14 42(千克) 数量关系式:1元可买的千克数 × 钱数 共买的千克数(学了分数以后也可以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数量关系来解答)

14、小田走1千米要15分钟,他走4千米要多少时间? (走1千米用的时间) (千米数) (共用时间) 算式: 15 × 4 60(分钟)1小时 数量关系式:走1千米用的时间 × 千米数 共用的时间(学了分数以后也可以用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数量关系来解答) 19. 电视机厂每分钟做4个显像管,1小时做240个显像管。 ( 工效 ) (时间) (工作总量) 4 × 60 240(个) 240 ÷ 4 60(分钟) (工效) × (时间) (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 ÷ (工效) (时间) 240 ÷ 60 4(个) (工作总量) 

15、47; (时间) (工效) 白糖每千克5元钱,35元可买7千克。 (单价) (总价) (数量) 5 × 7 35(元) 35 ÷ 5 7(千克) (单价) × (数量) (总价) (总价) ÷(单价) (数量) 35 ÷ 7 5(元) (总价) ÷ (数量) (单价) 5 张蚕子收蚕茧 185 千克,平均每张收 37 千克。 (数量) (总产量) ( 单产量 ) 37 × 5 185(千克) 185 ÷ 5 37(千克) (单产量)× (数量) (总产量) (总产量) ÷ (数量) (单产量)

16、185 ÷ 37 5(张) (总产量) ÷ (单产量) (数量) 火车每小时行90千米,要行驶720千米需要8小时。 ( 速度 ) ( 路程 ) ( 时间 ) 90 × 8 720(千米) 720 ÷ 8 90(千米) (速度) × (时间)(路程) (路程) ÷ (时间) (速度) 720 ÷ 90 8(小时) (路程)÷(速度) (时间) 20填空: ( 速度 )×时间路程 总产量÷(单产量)数量 ( 总价 )÷数量单价 (工效)×时间工作总量 总产量÷(数量)

17、单产量 路程÷( 时间 )速度 工效×( 时间 )工作总量 总价÷( 单价 )数量 21.填空: 总产量÷( 时间 )(单产量) ( 路程 )÷速度( 时间 ) ( 总价 )÷单价( 数量 ) (工作总量)÷(时间)工效 22 540 ÷ 60 9(小时) 85 × 30 2550(双) 路程 ÷时间 速度 工效 × 时间 工作总量 290 ÷ 5 58(条) 1800 ÷ 12 150(千克) 总价 ÷ 单价 数量 总产量 ÷ 数量 单产量 2

18、3. 英语学习盘用去 10615×446(元), 每张英语学习盘是 46÷(64)23(元)。8单价×数量总价(元)故事盘15×460英语学习盘23×246合 计6106 24. 每天读80页,5天读完,那么4天读不完。所以,书的页数比 80×4320(页) 多; 每天读90页,4天读完,那么书的页数最多有 90×4360(页)。 因此,书的页数在321页360页之间。由 20×20400,19×19361, 18×18324,可知,每天都读18页,18天正好读完。 25. 90×54

19、50(吨), 90×6540(吨), 这批货在450吨540吨之间; 又 75×7525(吨), 75×8600(吨),这批货在525吨600吨之间, 从两组数据可以得出,这批货在525吨540吨之间。 540÷28198, 5408532(吨),这批货有532吨。 26. 64÷864÷26483264104(只)27(1)5×12÷610(只) (2)5×12×10600(分)10小时 28. 解法1:85×151275(米), 75×151125(米), 两家相隔127

20、511252400(米)数量关系速度×时间路程张玲85×151275丁华75×151125两家相隔2400 解法2:(8575)×15160×152400(米) 数量关系:两人每分钟共行的×同时行的时间共行的路程 解法1:95×121140(米), 80×12960(米) , 两家相隔1140960180(米)。 数量关系速度×时间路程小方95×121140周红80×12960两家相隔180解法2;(9580)×1215×12180(米) 数量关系:每分钟小方比小红

21、多行的×行的时间总共多行的 29. 57×251425(元), 45×351575(米), 142515753000(元)。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大号57×251425小号45×351575总计 300030. 填写下面的数量关系,你知道这些数量关系有什么规律吗?提示:先想想前四组数量关系中每一个数量的意义,(例如:速度表示每 一单位时间走过的路程,时间表示用过的时间,路程表示走过的总 路程。)再填写后两组数量关系。31. 解法1: 2 × 150 300(元) 单价 × 数量 总价 (6筐总价) 300 

22、7; 6 50(元) 总价 ÷ 数量 单价 (1筐单价) 解法2: 150 ÷ 6 25(千克) 总重量 ÷ 筐数 每筐重量 2 × 25 50(元) 单价 × 数量 总价 (1筐总价) 32. 要使乘积的个位数字是1,不能用5; 1×3×7×9 积的个位是9,只能再用 9,所以这五个数的和是1379929。33. 3厘米的长度不能得到。如下表:6厘米长的根数54327厘米长的根数0123总长(厘米)30313233 34. 第一行空格中的数的和为 123945, 第二行空格中的数的和为第一行的2倍,45×

23、;2, 第三行空格中的数的和为第一行的3倍,45×3, 第九行空格中的数的和为第一行的9倍,45×9, 总和为 45的 123945倍,得 45×452025。 35. 正确的乘积应是265。 25551×5 36573×5 两人乙数都没看错, 所以乙数是5;李明把甲数的个位数字看错了,则十位数字是5;王宁把甲 数的十位数字看错了,则个位数字是3, 正确的乘积是 53×5265 36. 第一次叫来10只后有 11011(只), 第二次每只都叫来10只后有 1110×11121(只), 第三次每只都叫来10只后有 12110&

24、#215;1211331(只)。 37.选择正确的算式填在括号里。 某校有六个年级,每个年级有4个班,平均每班有52人,这个学校共有学 生多少人? 先求全校有多少个班,再求全校总人数的算式是 ( C ); 先求每个年级有多少人,再求全校总人数的算式是 ( B )。 A 52×6×4 B 52×4×6 C 52×(4×6) 38. 写出每个算式表示的意义。 王庄小学校新增4个教室,每个教室购进50 套桌椅,共用去9000元。 50×4 表示( 共购进多少套 ), 9000÷4 表示( 每个教室的桌椅需多少钱 ), 9

25、000÷(50×4) 是先求( 共购进多少套 ),再求( 每套桌椅多少元 ), 9000÷4÷50是先求(每个教室的桌椅需多少钱 ),再求( 每套桌椅多少元 )。39.解法1: 15 × 24 360(元) 360 × 3 1080(元) 1只单价×数量1箱总价 1箱单价×数量 6箱总价 解法2: 24 × 3 72(只) 15 × 72 1080(元) 每箱只数×箱数总只数 单价×数量总价 解法1:16×696(千克) 384÷964(元) 解法2:38

26、4÷664(元) 64÷164(元) 40.学校买来5箱粉笔,每盒3元, 每箱40盒, 一共花了多少元? 解法1:3×40×5600(元) 解法2:3×(40×5)600(元)学校买来5箱粉笔,每箱40盒,一共花了600元,每盒多少元? 解法1:40×5200(盒) 600÷2003(元) 解法2:600÷5÷40120÷403(元) 41.商店卖出9包运动衣,每包10套,共卖了4500元,每套运动衣卖多少钱? 解法1:4500÷9÷1050(元) 解法2:4500

27、÷(10×9)50(元)商店卖出9包运动衣,每包10套,每套运动衣50元,共卖了多少元? 解法1:50×10×94500(元) 解法2:10×9×504500(元) 42.补充一个条件和问题,使该题用连乘法解答。 三年级四个中队去科技馆参观,每个中队分成6个小队, 平均每个小队 12人,共多少人? 解法1:12×6×4288(人) 解法2:12×(6×4)288(人) 补充一个条件和问题,使该题用乘、除混合运算或用连除法解答。 三年级四个中队去科技馆参观,每个中队分成6个小队, 共去288人,

28、平均每个小队多少人? 解法1:288÷(6×4)12(人) 解法2:288÷4÷612(人) 二、千米和吨 1.填空: 一袋水泥重50千克,80袋水泥重(4000)千克,是(4 )吨。大明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每分钟500米,他8分钟能行(4000 )米,是(   4   )千米。 2块砖重5千克,200块砖重(500)千克,(400 )块砖重1吨。 跑道每圈400米,2圈半是(1000)米。小华跑( 5 )圈是2千米。2吨( 2000 )千克       5000克(5

29、 )千克 7千米(7000 )米      600分米(60)米9000米(9 )千米    6000千克(6 ) 吨830米170米(1)千米 1吨1千克( 999 )千克把1吨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250)千克在( )内填合适的单位名称。 南京长江大桥长约7000( 米 ); 一筐稻谷重25 (  千克   )。 实验小学的林阴道大约长60(米) 一架飞机每小时飞行720 (千米 ) 一辆卡车的载重量是10( 吨 ) 地球绕太阳每秒运行29(千米 )在内填上“”

30、、“”或“”6吨699千克 7000米6千米 25千米5200米2吨是( 250 )千克的8倍。一个集装箱装货物25( 千克  )。2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吊车一次能吊2吨的货物。照这样吊20次,一共能吊货物(C)吨。A 40千克       B 4000千克       C 40吨 一条直路长400米,小明每天沿跑道5个来回,他每天跑(D)千米A 2000      

31、; B 2      C 4000     D 4武汉长江大桥比南京长江大桥短5102(B)。A 分米 B 米 C 千米 一个正五边形五条边的总长60毫米,每条边长( D  )毫米。A 60        B 300       C 30      D 12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 赵亮家的客厅长5分

32、米。B 一汽车的载重量是8吨。C 一块菜地长48千米。      D 一袋面粉重45吨。 小军家1个月节约用水500千克,( B )个月可节水5吨。 A.1 B.10 C.100 D.20 一车糖重3吨,一车纸重3吨,这车糖和这车纸相比( C ) A.糖重 B.纸重 C.一样重 D.无法相比 王超的父亲身高180( D ),体重82( A )。 A.千克 B.吨 C.米 D.厘米 我国的母亲河黄河长5464( B )。 A.千米 B.米 C.厘米 D.毫米 一辆坦克重6( B )。 A.千克 B.吨 C.米 D千米 三、解决问题的策略 1. 解法1:每套

33、用布量不变。 21÷7×70210(米)每套用布量×套数总用布量(米)(3)×721(3)×70210 解法2:70是7的10倍。 21×(70÷7)210(米) 解法1:750÷5×558250(千克)每吨水炼钢千克数×水的吨数炼钢总千克数(150)×5750(150)×558250 解法2:750×(55÷5)8250(千克) 数量关系速度×时间路程第一天(120)×202400(米)第二天(120)×262400720解

34、法1:(2400720)÷(2400÷20)26(分钟)解法2:第二天比第一天多跑 720÷(2400÷20)6(分钟) 第二天跑了 20626(分钟) 2. 总页数不变。25×(51)÷5100÷520(页)数量关系每天看的页数×天数总页数小方25×(51)100李平 ( 20 )×5100 (255)×5÷25100÷254(天)数量关系每天看的页数×天数总页数小方25×( 4 ) 100李平 ( 255 )×5100 3. 解法1

35、:40×525×5200125325(袋)数量关系每次运的袋数×次数总袋数大卡车40×5总袋数小卡车25×5总袋数两辆车325 解法2:(4025)×565×5325(袋)数量关系每次运的袋数×次数总袋数大卡车40小卡车25两辆车(4065)5325 1080÷(3537)1080÷7215(天) 35×15525(台) (一车间) 37×15555(台) (二车间) 数量关系:装配总台数÷每天共装配台数需要天数 4. 前一半路程 21×5105(千米)

36、后一半路程每小时行 211435(千米),需 105÷353(小时), 到达B港共用 538(小时)。 数量关系速度×时间路程前一半路程21×5105(千米)后一半路程(21 14)×( 3 )105(千米)总路程53 5. 平均每天做 (1820350)÷421470÷4235(套) (工效不变) 还需做的天数 350÷3510(天) 一共做的天数 421052(天) 或 1820÷3552(天)数量关系工效×时间总工作量(套)已经做的(35)×42(1470)还要做的35×(10)

37、350总共要做的35×(52)1820 6. 路程不变。70×12840(米) 12210(分钟) 840÷1084(米)数量关系速度×时间路程妹妹70×12840(米)哥哥(84)×(12 2)840(米) 7. 200÷258(小时) 8210(小时) 200÷1020(个) 240÷2120(个) 12020140(个) 120÷304(小时) 140÷435(个) 8. 196014652953720(元) 3720÷12310(元) 9. 45×7

38、7;563(千克) 10. (324)×(287)36×351260(人) 11. 24×(32)÷340(千米) 12. 5×6÷(52)10(小时) 13. (27÷32)×311×333(人) 或 273×233(人) 14. (25×230)÷240(千克) 15. 倒推,从后往前每天依次读: 48642(页), 42636(页), 36630(页), 30624(页), 24618(页), 18612(页), 1266(页), 660。 可见小星第一天读6页。共读

39、612182430364248216(页)。 另解:每增加一个“6”页,就读1天,48÷68,可知共读了8天, 共读 66×26×36×46×56×66×76×8 6×(12345678) 6×36216(页) 16. 柳树和杨树共43棵,杨树比柳树少7棵,所以杨树有 (437)÷218(棵), 松树有 18216(棵), 柏树有 421626(棵)。 17. 红的比白的多 7512(个) (1612)÷214(个) (红的) 1477(个) (黑的) 752(个) (白的)

40、 18. 鸡有 (90555)÷3105÷335(只), 鸭有 35530(只), 鹅有 30525(只)。 先求鸭时 (9055)÷330(只),先求鹅时(90555)÷325(只)。 18÷(21)18(只)(黄)18×236(只)(白)18135(只)(黑) 1836559(只) 19. 解法1: 从图中看出,两筐原来相差 14×2331(千克) (9731)÷264(千克) (甲) 976433(千克) (乙) 解法2:甲给乙以后,两筐总数不变,相差3千克。 所以,甲给乙以后甲还有: (973)÷

41、250(千克), 甲原有 501464(千克),乙原有 976433(千克)。 20. (482025×40)÷22910(千克) (面粉) 482029101910(千克) (大米) 21. 解法1:第二块长 (24323)÷2210(米), 第一块长 241414(米)。 解法2:第一块长 24(32)3÷214(米), 第二块长 241410(米)。 22. 10×220(个) 10×220(个) 208×236(个) 23. 甲筐比乙筐少19千克,要使乙筐比甲筐多3千克,即甲筐比乙筐少3千 克,两筐的差为 19316(千克),则乙筐放入甲筐中的苹果数为差 的一半。是 (193)÷28(千克)。 24. 解法1:(34375)÷276÷238(人) 38344(人) (分到一班人数) 541(人) (分到二班人数) 解法2:37343(人) (53)÷21(人) (分到二班人数) 514(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