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达标测试卷_第1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达标测试卷_第2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达标测试卷_第3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达标测试卷_第4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达标测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期末达标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 人类学家根据人类所用工具的进化阶段,认为其先后经历了旧石器时期、新石器时期、青铜器时期、铁器时期。其中,处于新石器时期的是()A. 使用打制石器的山顶洞人 B. 使用犁铧的春秋卫国人C. 使用簋祭祀的西周诸侯王 D. 使用磨制石器的半坡人2. 大禹被称为“站在文明门槛上的一位伟人”。以下不属于他的活动的是()A. 治理黄河水患B. 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C. 将部落首领的位置传给桀,从此世袭制取代禅让制D. 将夏朝的都城设立在阳城3. 台湾圆山文化距今约40003500年,其彩绘陶、印纹陶、玉玦等遗存,明显受到大陆文化的影响。依据以上

2、材料判断,圆山文化大致存在于()A. 夏建立前 B. 夏至商初 C. 商朝末年 D. 西周初期4. 中国六大政治家一书将商鞅列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商鞅变法内容中最能体现经济发展方向促进社会转型的是()A. 奖励军功 B.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C. 鼓励耕织 D. 改革户籍制度5. 历史史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观察、分析历史史实时所处的立场和看法。下列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叙述属于历史观点的是()A.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各阶层都对社会变革提出自己的主张B. 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 墨子是墨家的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D. 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

3、的繁荣,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6. 梁启超曾说:“天下之统一,势也。不统于秦,亦统于他国。”下列说法与梁启超的观点不一致的是()A. 春秋战国时期已有统一趋势B. 统一的脚步无法阻挡C. 中国统一必须由秦来完成 D. 无论谁统一,都顺应了历史的潮流7. 西汉建立后,大臣陆贾向汉高祖建议“过去可以在马上打天下,现在不能在马上治天下”。于是汉初统治者对人民采取了什么政策()A. 严刑峻法 B. 征收重税C. 优先发展商业 D. 休养生息8. 诗人李商隐的千古名句“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道出了勤俭对于持家、兴国的重要性。下列古代帝王以“节俭”著称的是()A. 汉高祖 B. 秦始皇

4、 C. 汉文帝 D. 汉武帝9.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下列属于汉武帝时期出现的“非常之人”和“非常之功”的是()A. 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 蔡伦改进造纸术C. 张仲景编著伤寒杂病论D. 祖冲之计算圆周率10. 中国古代医术亦称“仁术”,孙思邈提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仁者丹心”“悬壶济世”是对医者的极高评价。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医术()A. 浸润了儒家文化的价值观B. 以社会教化为主要追求C. 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的约束D. 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11. “江南之为国盛矣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这直接说明江南地区()A. 得到大规模开发 B. 自然条

5、件优越C. 人口数量增加 D. 社会环境安定12. “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他统一中国北方,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处指哪位历史人物?()A. 袁绍 B. 曹操 C. 孙权 D. 刘备13. 安徽寿县城北的八公山位于淮河南岸,南临淝水,北濒淮河,向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前秦与东晋之间的一场著名战役就发生于此,与此相关的历史成语典故是()A. 破釜沉舟 B. 草船借箭C. 三顾茅庐 D. 草木皆兵14. 与早期佛像相比,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中期部分佛像的服饰,已具有汉族服饰的风格和特色。这一变化主要是

6、由于()A. 张骞通西域 B. 丝绸之路C. 北魏孝文帝改革 D. 氐族苻坚改革15. 当看到某同学画了许多不同边数的正多边形,埋头计算圆周率数值的情景时,我们知道该同学正在探究()A. 韩非的思想 B. 张仲景的理论C. 祖冲之的贡献 D. 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5分)16. (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材料二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儒学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材料三中国的思想文化源远

7、流长,蓄积深厚。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它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影响深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时,它也是世界文明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3分)从材料一中找出一个常用成语。(3分) (2)根据材料二、三,总结儒家思想的地位。(8分)(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一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传统文化。(4分) 17. (20分)探究问题。材料一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他还派出军队讨伐匈奴,最后迫使匈奴各部落或者归顺,或者逃往沙漠地区。贸易紧跟在胜利的汉朝旗帜之后,商路的安全有了保证。材料二 随着对丝绸之路研

8、究的深入,史学界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如下所示:学者1 :丝绸之路不止一条,依据地理位置及其路线,可分为“西北陆上丝绸之路”“西南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学者2 :丝绸之路上商品流通的参与者有汉人、波斯人、突厥人、大食人、鲜卑人等。除了以经商为主的商人,参与丝绸之路商品流通的还有僧侣,他们绝大多数并不以获利为目标,而是以宗教传播为己任。学者3 :丝绸之路中“丝绸”一词,已不再是中外商业史上交流的商品“丝绸”之义,而是一个文化象征符号。所以丝绸之路是沟通中国与域外交流的一个“交通网络”,包括商业、文化和民族迁徙交融这三大功能。(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

9、和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采取的保证商路安全的措施。(4分)(2)材料二中学者1所概括的“西北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哪里?(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骞出使西域与丝绸之路开通的关系。(4分)(3)依据材料二中学者2的观点,指出当时在丝绸之路上往来的主要是哪两类人?(2分)并分析他们目的的不同之处。(4分)(4)结合所学知识,请举例论证学者3所说的丝绸之路的文化功能。(4分)18. (17分)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材料一不管人们是否佩服秦的成就,但必须承认这个成就,它在质和量的方面都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以致它可以名之为“革命”。剑桥中国秦汉史材料二汉武帝富有雄才大略,他重用人才,消除

10、侯国,建立太学,独尊儒术,兴修水利,在位54年,使汉朝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汉武帝晚年,由于连年用兵,有的地方还发生了农民起义。后世北宋史学家司马光曾评论汉武帝:“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晚而改过,顾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材料三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 ,均采取一系列措施(秦汉以后)即使是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摘编自“大一统”之梦秦汉政治文化的时代精神(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秦的最大成就是什么?(4分)为巩固这一成就,秦在政治上采取的革命性措施是什么?(2分)

11、(2)司马光说过“(汉武帝)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秦始皇和汉武帝为安定边疆曾采取的相同举措?(4分)并指出导致亡秦之祸的主要原因。(2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秦汉以后)即使是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3分)这反映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是什么?(2分)7答案一、1. D2. C3. B【点拨】本题考查夏商周时期的时间范畴。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距今约40003500年”,由今年是2021年可知圆山文化大致存在于公元前2000公元前1500年,即夏至商初,故选B。4. B5. D【点拨】历史史

12、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观察、分析历史史实时所处的立场和看法。“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是对百家争鸣作用的看法,属于历史观点。故选D。6. C7. D8. C9. A10. A【点拨】材料中“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仁者丹心”反映了中医以“仁爱”的道德标准作为行医准则,这表明中医浸润了儒家文化的价值观。BCD与题干内容不相符。A符合题意。11. A12. B13. D14. C【点拨】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云冈石窟是南北朝时期开凿的石窟,其佛像服饰具有汉族服饰的风格和特色,主要是受到北魏孝文帝实行汉化政策改革的影响,C符合题意;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都发生在西汉时期,与材料中云冈石窟开凿的时间不符,排除A、B;氐族苻坚改革不涉及服饰,排除D。故选C。15. C二、16. (1)核心思想:“仁”。成语:温故知新。(2)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它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影响深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时,它也是世界文明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3)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17. (1)目的: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措施:设置西域都护。(2)起点:长安。关系:张骞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3)商人、僧侣。不同: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