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章零 件 测 绘_第1页
第07章零 件 测 绘_第2页
第07章零 件 测 绘_第3页
第07章零 件 测 绘_第4页
第07章零 件 测 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第7章章 零零 件件 测测 绘绘7.1 零件测绘的方法和步骤零件测绘的方法和步骤7.1.1 分析了解测绘零件分析了解测绘零件7.1.2.1 选择主视图选择主视图在绘制零件草图之前,首先应在绘制零件草图之前,首先应了解所测绘零件的名称、功能;了解所测绘零件的名称、功能;分析零件结构形状、在机器或分析零件结构形状、在机器或部件中的位置和装配关系;检部件中的位置和装配关系;检查零件上有无磨损和缺陷,确查零件上有无磨损和缺陷,确定零件材料、热处理及表面处定零件材料、热处理及表面处理等情况;了解零件的工艺制理等情况;了解零件的工艺制造过程等。造过程等。7.1 零件测绘的方法和步骤零件测绘的方法和步骤7

2、.1.2 拟订视图表达方案拟订视图表达方案7.1.2.1 选择主视图选择主视图7.1.2.1 选择主视图选择主视图图图7-1 阀体的主视图选择阀体的主视图选择7.1 零件测绘的方法和步骤零件测绘的方法和步骤7.1.2 拟订视图表达方案拟订视图表达方案7.1.2.2 其他视图的选择其他视图的选择7.1.2.1 选择主视图选择主视图主视图确定后,其他视图的选择应根据零件主视图确定后,其他视图的选择应根据零件的内外结构形状及相对位置是否表达清楚来的内外结构形状及相对位置是否表达清楚来确定。一般遵循的原则是在能够清楚地表达确定。一般遵循的原则是在能够清楚地表达出零件的内、外部结构形状和便于看图的前出零

3、件的内、外部结构形状和便于看图的前提下,应使所选的视图数量尽量少,各视图提下,应使所选的视图数量尽量少,各视图表达的重点明确,简明易懂;对在标注尺寸表达的重点明确,简明易懂;对在标注尺寸后已表达清楚的形体,可考虑不再用视图重后已表达清楚的形体,可考虑不再用视图重复表达。复表达。7.1 零件测绘的方法和步骤零件测绘的方法和步骤7.1.3 徒手绘制零件草图徒手绘制零件草图7.1.2.1 选择主视图选择主视图经过对零件的全面分经过对零件的全面分析、了解,确定零件析、了解,确定零件视图的表达方案,然视图的表达方案,然后按目测比例,徒手后按目测比例,徒手绘制零件草图。现以绘制零件草图。现以绘制如图绘制如

4、图7-2所示的草所示的草图为例,说明绘制零图为例,说明绘制零件草图的步骤。件草图的步骤。图图7-2 连杆的轴测剖视图连杆的轴测剖视图7.1 零件测绘的方法和步骤零件测绘的方法和步骤7.1.3 徒手绘制零件草图徒手绘制零件草图7.1.2.1 选择主视图选择主视图在图纸上定出各视图的在图纸上定出各视图的位置,画出各视图的基位置,画出各视图的基准线和中心线,如图准线和中心线,如图7-3所示。布置视图时,所示。布置视图时,要考虑到各视图间应留要考虑到各视图间应留有足够的空间以便标注有足够的空间以便标注尺寸。尺寸。7.1.3.1 布置视图布置视图图图7-3 布置视图布置视图7.1 零件测绘的方法和步骤零

5、件测绘的方法和步骤7.1.3 徒手绘制零件草图徒手绘制零件草图7.1.2.1 选择主视图选择主视图目测比例,用细实线画出目测比例,用细实线画出表达零件内外结构形状的表达零件内外结构形状的视图、剖视图和断面图等,视图、剖视图和断面图等,如图如图7-4所示。画图时,注所示。画图时,注意各几何形体的投影在基意各几何形体的投影在基本视图上应尽量同时绘制,本视图上应尽量同时绘制,以保证正确的投影关系。以保证正确的投影关系。另外,不要把零件毛坯或另外,不要把零件毛坯或机加工中的缺陷及使用过机加工中的缺陷及使用过程中的磨损和破坏反映在程中的磨损和破坏反映在图样中。图样中。7.1.3.2 画视图画视图图图7-

6、4 画视图画视图7.1 零件测绘的方法和步骤零件测绘的方法和步骤7.1.3 徒手绘制零件草图徒手绘制零件草图7.1.2.1 选择主视图选择主视图选定尺寸基准,画出尺选定尺寸基准,画出尺寸线、尺寸界线及尺寸寸线、尺寸界线及尺寸箭头,并加注有关符号箭头,并加注有关符号(如如 、R等等)。同时画出。同时画出剖面线、各表面粗糙度剖面线、各表面粗糙度代号,如图代号,如图7-5所示。所示。7.1.3.3 画剖面线、尺寸线、粗糙度符号画剖面线、尺寸线、粗糙度符号图图7-5 画剖面线、尺寸线、粗糙度符号画剖面线、尺寸线、粗糙度符号7.1 零件测绘的方法和步骤零件测绘的方法和步骤7.1.3 徒手绘制零件草图徒手

7、绘制零件草图7.1.2.1 选择主视图选择主视图仔细检查,按规定线型仔细检查,按规定线型徒手将图线加深,然后徒手将图线加深,然后量取和标注尺寸数值,量取和标注尺寸数值,标注各表面粗糙度数值,标注各表面粗糙度数值,注写其他技术要求,填注写其他技术要求,填写标题栏,完成草图,写标题栏,完成草图,如图如图7-6所示。所示。7.1.3.4 完成零件草图完成零件草图图图7-6 连杆的零件草图连杆的零件草图7.1 零件测绘的方法和步骤零件测绘的方法和步骤7.1.4 根据零件草图绘制零件工作图根据零件草图绘制零件工作图7.1.2.1 选择主视图选择主视图7.1.4.1 审核零件草图审核零件草图21表达方案是

8、否完整、清晰和简便,是否表达方案是否完整、清晰和简便,是否需要调整。需要调整。尺寸标注是否完整、清晰和合理,尺寸尺寸标注是否完整、清晰和合理,尺寸间是否协调。间是否协调。43技术要求是否满足零件的性能与加工要求。技术要求是否满足零件的性能与加工要求。图中各项内容是否符合标准规定。图中各项内容是否符合标准规定。7.1 零件测绘的方法和步骤零件测绘的方法和步骤7.1.4 根据零件草图绘制零件工作图根据零件草图绘制零件工作图7.1.2.1 选择主视图选择主视图7.1.4.2 绘制零件工作图绘制零件工作图图图7-7 连杆的零件工作图连杆的零件工作图7.1 零件测绘的方法和步骤零件测绘的方法和步骤7.1

9、.4 根据零件草图绘制零件工作图根据零件草图绘制零件工作图7.1.2.1 选择主视图选择主视图7.1.4.2 绘制零件工作图绘制零件工作图图图7-7是由连杆草图画出的零件工作图。绘图步骤如下:是由连杆草图画出的零件工作图。绘图步骤如下:(1) 根据零件的表达方案,确定图样的比例和图幅。根据零件的表达方案,确定图样的比例和图幅。(2) 用绘图工具和仪器绘制图样底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绘制图样底稿。(3) 检查底稿,标注尺寸,确定技术要求,清理图面,加检查底稿,标注尺寸,确定技术要求,清理图面,加深图线。深图线。(4) 填写标题栏,完成零件工作图。填写标题栏,完成零件工作图。7.2 零件的工艺结构零

10、件的工艺结构7.2.1 铸造零件的工艺结构铸造零件的工艺结构7.1.2.1 选择主视图选择主视图图图7-8 铸件的拔模斜度和圆角铸件的拔模斜度和圆角7.2 零件的工艺结构零件的工艺结构7.2.1 铸造零件的工艺结构铸造零件的工艺结构7.1.2.1 选择主视图选择主视图7.2.1.1 拔模斜度拔模斜度为了在砂型中取出铸件的模样,在沿铸件模样拔模方为了在砂型中取出铸件的模样,在沿铸件模样拔模方向作成向作成1 20的斜度,即拔模斜度。在铸件上也有相应的斜度,即拔模斜度。在铸件上也有相应斜度,在画图时可以不标注,也可以不画,必要时,斜度,在画图时可以不标注,也可以不画,必要时,可在技术要求中用文字说明

11、,如图可在技术要求中用文字说明,如图7-8所示。所示。(1) 非加工面保留圆角。非加工面保留圆角。(2) 加工面,铸造圆角已切去,没有圆角。加工面,铸造圆角已切去,没有圆角。(3) 拔模斜度,在图中可不画出,在技术要求中用文字拔模斜度,在图中可不画出,在技术要求中用文字说明。说明。7.2 零件的工艺结构零件的工艺结构7.2.1 铸造零件的工艺结构铸造零件的工艺结构7.1.2.1 选择主视图选择主视图7.2.1.2 铸造圆角铸造圆角在铸件毛坯上的转角处,都应作成圆角,如图在铸件毛坯上的转角处,都应作成圆角,如图7-8所示,所示,既方便拔模,又能防止浇注铁水将砂型转角处冲坏,还既方便拔模,又能防止

12、浇注铁水将砂型转角处冲坏,还可以避免铸件在冷却时产生裂纹或缩孔。圆角一般不注可以避免铸件在冷却时产生裂纹或缩孔。圆角一般不注在图上,常常集中写在技术要求中。在图上,常常集中写在技术要求中。7.2.1.3 铸件壁厚铸件壁厚铸件的壁厚应尽量均匀。如果壁厚不均匀,铸件在冷却铸件的壁厚应尽量均匀。如果壁厚不均匀,铸件在冷却时,就会因散热不均出现缩孔和裂缝。如果壁厚不能做时,就会因散热不均出现缩孔和裂缝。如果壁厚不能做到均匀,就需逐渐过渡,如图到均匀,就需逐渐过渡,如图7-9所示。所示。7.2 零件的工艺结构零件的工艺结构7.2.1 铸造零件的工艺结构铸造零件的工艺结构7.1.2.1 选择主视图选择主视

13、图7.2.1.3 铸件壁厚铸件壁厚图图7-9 铸件的壁厚铸件的壁厚7.2 零件的工艺结构零件的工艺结构7.2.2 机械加工零件的工艺结构机械加工零件的工艺结构7.1.2.1 选择主视图选择主视图7.2.2.1 倒角和圆角倒角和圆角为了便于装配和操作时的安为了便于装配和操作时的安全,在轴和孔的端部通常加全,在轴和孔的端部通常加工成倒角,即将轴或孔的端工成倒角,即将轴或孔的端部切成部切成45的锥面。在轴肩的锥面。在轴肩处,常制成圆角过渡,以避处,常制成圆角过渡,以避免产生应力集中,造成裂纹。免产生应力集中,造成裂纹。倒角和圆角的尺寸可由机械倒角和圆角的尺寸可由机械设计手册查出,本书见附表设计手册查

14、出,本书见附表1。倒角和圆角的画法如图。倒角和圆角的画法如图7-10所示。所示。图图7-10 倒角和圆角倒角和圆角7.2 零件的工艺结构零件的工艺结构7.2.2 机械加工零件的工艺结构机械加工零件的工艺结构7.1.2.1 选择主视图选择主视图7.2.2.2 凸台与凹槽凸台与凹槽零件间的接触面,一零件间的接触面,一般都需加工,为了减般都需加工,为了减少加工面积并保证接少加工面积并保证接触良好,在铸件上设触良好,在铸件上设计凸台与凹槽,常见计凸台与凹槽,常见于安装板上,如图于安装板上,如图7-11所示。所示。图图7-11 凸台与凹槽凸台与凹槽7.2 零件的工艺结构零件的工艺结构7.2.2 机械加工

15、零件的工艺结构机械加工零件的工艺结构7.1.2.1 选择主视图选择主视图7.2.2.3 螺纹退刀槽和砂轮越程槽螺纹退刀槽和砂轮越程槽加工螺纹时,常在螺纹的末端先加工一个退刀槽,以便加加工螺纹时,常在螺纹的末端先加工一个退刀槽,以便加工时,有足够空间退刀,从而保证在末端加工出完整的螺工时,有足够空间退刀,从而保证在末端加工出完整的螺纹,并保证与相配零件靠紧。螺纹退刀槽的尺寸可由机械纹,并保证与相配零件靠紧。螺纹退刀槽的尺寸可由机械设计手册查出,本书见附表设计手册查出,本书见附表2。螺纹退刀槽的画法如图。螺纹退刀槽的画法如图7-12所示。所示。用砂轮加工时,常在加工面末端先加工一个越程槽,以便用砂

16、轮加工时,常在加工面末端先加工一个越程槽,以便加工时,砂轮能稍微越过加工面均匀加工整个轴段。砂轮加工时,砂轮能稍微越过加工面均匀加工整个轴段。砂轮越程槽的尺寸可由机械设计手册查出,本书见附表越程槽的尺寸可由机械设计手册查出,本书见附表2。砂轮。砂轮越程槽的画法如图越程槽的画法如图7-12所示。所示。7.2 零件的工艺结构零件的工艺结构7.2.2 机械加工零件的工艺结构机械加工零件的工艺结构7.1.2.1 选择主视图选择主视图7.2.2.3 螺纹退刀槽和砂轮越程槽螺纹退刀槽和砂轮越程槽图图7-12 螺纹退刀槽螺纹退刀槽7.2 零件的工艺结构零件的工艺结构7.2.2 机械加工零件的工艺结构机械加工

17、零件的工艺结构7.1.2.1 选择主视图选择主视图7.2.2.4 钻孔结构钻孔结构零件上钻孔时,钻头应垂直零件表面,以改善刀具的工作零件上钻孔时,钻头应垂直零件表面,以改善刀具的工作条件,防止钻头折断,如图条件,防止钻头折断,如图7-13所示。用钻头钻出的盲孔,所示。用钻头钻出的盲孔,在底部有一个在底部有一个120锥角,这是钻头头部形成的,钻孔深锥角,这是钻头头部形成的,钻孔深度为圆柱部分的深度,不包括锥坑部分。在阶梯形的钻孔度为圆柱部分的深度,不包括锥坑部分。在阶梯形的钻孔的阶梯处,也有一个的阶梯处,也有一个120锥台,也是钻头形成的,锥台锥台,也是钻头形成的,锥台的尺寸标注如图的尺寸标注如

18、图7-13所示。所示。图图7-13 钻孔结构钻孔结构7.2 零件的工艺结构零件的工艺结构7.2.3 螺纹结构螺纹结构7.1.2.1 选择主视图选择主视图7.2.3.1 螺纹的形成、要素和结构螺纹的形成、要素和结构1螺纹的形成螺纹的形成图图7-14 螺纹的成形方法螺纹的成形方法7.2 零件的工艺结构零件的工艺结构7.2.3 螺纹结构螺纹结构7.1.2.1 选择主视图选择主视图7.2.3.1 螺纹的形成、要素和结构螺纹的形成、要素和结构2螺纹的要素螺纹的要素内、外螺纹连接时,螺纹的下列要素必须一致才能正确旋合:内、外螺纹连接时,螺纹的下列要素必须一致才能正确旋合:(1) 牙型。牙型。(2) 直径。

19、直径。(3) 线数线数(n)。(4) 螺距螺距(P)和导程和导程(T)。(5) 旋向。旋向。7.2 零件的工艺结构零件的工艺结构7.2.3 螺纹结构螺纹结构7.1.2.1 选择主视图选择主视图7.2.3.1 螺纹的形成、要素和结构螺纹的形成、要素和结构2螺纹的要素螺纹的要素图图7-15 螺纹的要素螺纹的要素7.2 零件的工艺结构零件的工艺结构7.2.3 螺纹结构螺纹结构7.1.2.1 选择主视图选择主视图7.2.3.1 螺纹的形成、要素和结构螺纹的形成、要素和结构3螺纹的结构螺纹的结构图图7-16 螺纹的结构螺纹的结构7.2 零件的工艺结构零件的工艺结构7.2.3 螺纹结构螺纹结构7.1.2.

20、1 选择主视图选择主视图7.2.3.2 螺纹的规定画法螺纹的规定画法(GB 4459.11995)1内、外螺纹的规定画法内、外螺纹的规定画法(1) 外螺纹。外螺纹。(2) 内螺纹。内螺纹。(3) 相关结构的规定画法。相关结构的规定画法。7.2 零件的工艺结构零件的工艺结构7.2.3 螺纹结构螺纹结构7.1.2.1 选择主视图选择主视图7.2.3.2 螺纹的规定画法螺纹的规定画法(GB 4459.11995)表表7-1 内、外螺纹的规定画法内、外螺纹的规定画法7.2 零件的工艺结构零件的工艺结构7.2.3 螺纹结构螺纹结构7.1.2.1 选择主视图选择主视图7.2.3.2 螺纹的规定画法螺纹的规

21、定画法(GB 4459.11995)续表续表7.2 零件的工艺结构零件的工艺结构7.2.3 螺纹结构螺纹结构7.1.2.1 选择主视图选择主视图7.2.3.2 螺纹的规定画法螺纹的规定画法(GB 4459.11995)2螺纹连接的规定画法螺纹连接的规定画法图图7-17 螺纹连接的画法螺纹连接的画法7.2 零件的工艺结构零件的工艺结构7.2.3 螺纹结构螺纹结构7.1.2.1 选择主视图选择主视图7.2.3.2 螺纹的规定画法螺纹的规定画法(GB 4459.11995)3螺纹牙型的表示法螺纹牙型的表示法图图7-18 螺纹牙型的表示法螺纹牙型的表示法7.2 零件的工艺结构零件的工艺结构7.2.3

22、螺纹结构螺纹结构7.1.2.1 选择主视图选择主视图7.2.3.3 常用螺纹的标注常用螺纹的标注表表7-2 常用螺纹的标注常用螺纹的标注7.2 零件的工艺结构零件的工艺结构7.2.3 螺纹结构螺纹结构7.1.2.1 选择主视图选择主视图7.2.3.3 常用螺纹的标注常用螺纹的标注1普通螺纹普通螺纹普通螺纹的尺寸标注采用在螺纹大径上引尺寸线的方式。其普通螺纹的尺寸标注采用在螺纹大径上引尺寸线的方式。其完整标记格式如下:完整标记格式如下:螺纹代号螺纹代号-中径公差带代号中径公差带代号 顶径公差带代号顶径公差带代号-旋合长度代号旋合长度代号2管螺纹管螺纹在水管、油管、煤气管的管道连接中常用管螺纹,它

23、们是英在水管、油管、煤气管的管道连接中常用管螺纹,它们是英制的。英制管螺纹的尺寸标注采用指引线方式。其标记格式制的。英制管螺纹的尺寸标注采用指引线方式。其标记格式如下:如下:牙型符号牙型符号 尺寸代号尺寸代号-旋向代号旋向代号7.2 零件的工艺结构零件的工艺结构7.2.3 螺纹结构螺纹结构7.1.2.1 选择主视图选择主视图7.2.3.3 常用螺纹的标注常用螺纹的标注3梯形螺纹梯形螺纹梯形螺纹的牙型符号为梯形螺纹的牙型符号为Tr。尺寸标注形式采用在螺纹大径上。尺寸标注形式采用在螺纹大径上引尺寸线方式。引尺寸线方式。牙型符号牙型符号 尺寸规格尺寸规格 旋向旋向-中径公差带代号中径公差带代号 旋合

24、长度代号旋合长度代号7.2 零件的工艺结构零件的工艺结构7.2.4 齿轮结构齿轮结构7.1.2.1 选择主视图选择主视图图图7-19 常见的齿轮传动常见的齿轮传动7.2 零件的工艺结构零件的工艺结构7.2.4 齿轮结构齿轮结构7.1.2.1 选择主视图选择主视图7.2.4.1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几何要素及尺寸关系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几何要素及尺寸关系1几何要素几何要素图图7-20 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名称及尺寸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名称及尺寸7.2 零件的工艺结构零件的工艺结构7.2.4 齿轮结构齿轮结构7.1.2.1 选择主视图选择主视图7.2.4.1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几何要素及尺寸关系标准直齿圆柱齿

25、轮的几何要素及尺寸关系1几何要素几何要素表表7-3 标准模数标准模数 mm第一第一系列系列0.11100.121.25120.151.5160.22200.252.5250.33320.44400.55500.660.88第二第二系列系列0.354.5280.75.5360.9(6.5)451.7572.2592.75(11) (3.25)143.518(3.75)227.2 零件的工艺结构零件的工艺结构7.2.4 齿轮结构齿轮结构7.1.2.1 选择主视图选择主视图7.2.4.1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几何要素及尺寸关系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几何要素及尺寸关系2尺寸关系尺寸关系表表7-4 直齿圆柱齿

26、轮的计算公式直齿圆柱齿轮的计算公式名称名称代号代号计算公式计算公式齿顶高齿顶高haha=m齿根高齿根高hfhf=1.25m齿高齿高hh=ha+hf=2.25m分度圆直径分度圆直径dd=zm齿顶圆直径齿顶圆直径dada=d+=(z+2)m齿根圆直径齿根圆直径dfdf=d- -2hf=(z- -2.5)m7.2 零件的工艺结构零件的工艺结构7.2.4 齿轮结构齿轮结构7.1.2.1 选择主视图选择主视图7.2.4.2 直齿圆柱齿轮的规定画法直齿圆柱齿轮的规定画法1单个圆柱齿轮的画法单个圆柱齿轮的画法图图7-21 单个圆柱齿轮的画法单个圆柱齿轮的画法7.2 零件的工艺结构零件的工艺结构7.2.4 齿

27、轮结构齿轮结构7.1.2.1 选择主视图选择主视图7.2.4.2 直齿圆柱齿轮的规定画法直齿圆柱齿轮的规定画法2圆柱齿轮的啮合画法圆柱齿轮的啮合画法图图7-22 圆柱齿轮啮合画法圆柱齿轮啮合画法7.2 零件的工艺结构零件的工艺结构7.2.4 齿轮结构齿轮结构7.1.2.1 选择主视图选择主视图7.2.4.2 直齿圆柱齿轮的规定画法直齿圆柱齿轮的规定画法2圆柱齿轮的啮合画法圆柱齿轮的啮合画法图图7-23 圆柱齿轮啮合画法放大图圆柱齿轮啮合画法放大图7.2 零件的工艺结构零件的工艺结构7.2.4 齿轮结构齿轮结构7.1.2.1 选择主视图选择主视图7.2.4.3 齿轮零件工作图示例齿轮零件工作图示

28、例图图7-24 直齿圆柱齿轮工作图示例直齿圆柱齿轮工作图示例7.3 零件图尺寸标注零件图尺寸标注7.3.1 尺寸基准尺寸基准7.1.2.1 选择主视图选择主视图图图7-25 基准的分类基准的分类7.3 零件图尺寸标注零件图尺寸标注7.3.1 尺寸基准尺寸基准7.1.2.1 选择主视图选择主视图图图7-26 主要基准和辅助基准主要基准和辅助基准7.3 零件图尺寸标注零件图尺寸标注7.3.2 标注尺寸应注意的问题标注尺寸应注意的问题7.1.2.1 选择主视图选择主视图7.3.2.1 考虑设计要求考虑设计要求图图7-27 主轴的尺寸标注主轴的尺寸标注7.3 零件图尺寸标注零件图尺寸标注7.3.2 标

29、注尺寸应注意的问题标注尺寸应注意的问题7.1.2.1 选择主视图选择主视图7.3.2.1 考虑设计要求考虑设计要求(1) 恰当选择基准。基准的选择要根据设计要求和便于加工测量而定,恰当选择基准。基准的选择要根据设计要求和便于加工测量而定,如图如图7-27(a)、(b)所示。在选择基准时,应尽可能使设计基准和工艺基所示。在选择基准时,应尽可能使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重合,这样可以减少由于这两个基准不重合所引起的尺寸误差。准重合,这样可以减少由于这两个基准不重合所引起的尺寸误差。(2) 主要尺寸直接注出。主要尺寸由主要基准直接注出,以保证设计要主要尺寸直接注出。主要尺寸由主要基准直接注出,以保证设计要

30、求,如图求,如图7-27(a)所示。所示。(3) 不要注成封闭尺寸链。在零件图中,如同一方向有几个尺寸构成封不要注成封闭尺寸链。在零件图中,如同一方向有几个尺寸构成封闭尺寸链时,则应选取不重要的一环作为开环,不标注尺寸。如图闭尺寸链时,则应选取不重要的一环作为开环,不标注尺寸。如图7-28所示中所示中a、b、c、d四个尺寸组成封闭环,若四个尺寸组成封闭环,若c尺寸为不重要的一环,尺寸为不重要的一环,则不标注尺寸,这样可使制造误差全部集中在这个环上,而保证了其则不标注尺寸,这样可使制造误差全部集中在这个环上,而保证了其他尺寸。他尺寸。7.3 零件图尺寸标注零件图尺寸标注7.3.2 标注尺寸应注意

31、的问题标注尺寸应注意的问题7.1.2.1 选择主视图选择主视图7.3.2.1 考虑设计要求考虑设计要求图图7-28 避免封闭尺寸避免封闭尺寸7.3 零件图尺寸标注零件图尺寸标注7.3.2 标注尺寸应注意的问题标注尺寸应注意的问题7.1.2.1 选择主视图选择主视图7.3.2.2 考虑工艺要求考虑工艺要求(1) 尽量符合加工顺序。如图尽量符合加工顺序。如图7-27(c)所示是按设计要求标所示是按设计要求标注的尺寸。但考虑到该零件在车床上调头加工,其轴向尺注的尺寸。但考虑到该零件在车床上调头加工,其轴向尺寸又应以两端为基准,如图寸又应以两端为基准,如图7-27(d)所示按加工要求标注。所示按加工要

32、求标注。综合考虑设计要求和加工要求,主轴的尺寸标注如图综合考虑设计要求和加工要求,主轴的尺寸标注如图7-27(e)所示。所示。(2) 应考虑测量方便。标注尺寸时,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应考虑测量方便。标注尺寸时,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考虑使用通用量具进行测量,避免或减少使用下,应尽量考虑使用通用量具进行测量,避免或减少使用专用量具。如图专用量具。如图7-29(a)所示中所注长度方向尺寸所示中所注长度方向尺寸A在加工在加工和检验时测量较困难,如图和检验时测量较困难,如图7-29(b)所示中的标注形式测量所示中的标注形式测量方便。方便。7.3 零件图尺寸标注零件图尺寸标注7.3.2 标注尺寸

33、应注意的问题标注尺寸应注意的问题7.1.2.1 选择主视图选择主视图7.3.2.2 考虑工艺要求考虑工艺要求图图7-29 考虑测量方便考虑测量方便(一一)7.3 零件图尺寸标注零件图尺寸标注7.3.2 标注尺寸应注意的问题标注尺寸应注意的问题7.1.2.1 选择主视图选择主视图7.3.2.2 考虑工艺要求考虑工艺要求图图7-30 考虑测量方便考虑测量方便(二二)除有设计要求的尺寸外,尽量不从轴线、对称线标注尺除有设计要求的尺寸外,尽量不从轴线、对称线标注尺寸。如图寸。如图7-30所示,若注尺寸所示,若注尺寸E,测量困难,尺寸也不,测量困难,尺寸也不易控制,故应标注尺寸易控制,故应标注尺寸F。7

34、.3 零件图尺寸标注零件图尺寸标注7.3.3 常见孔的尺寸标注常见孔的尺寸标注7.1.2.1 选择主视图选择主视图表表7-5 常见孔的尺寸标注常见孔的尺寸标注7.4 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7.4.1 粗糙度标注粗糙度标注7.1.2.1 选择主视图选择主视图7.4.1.1 表面粗糙度符号的尺寸及画法表面粗糙度符号的尺寸及画法图图7-31 表面粗糙度符号的画法表面粗糙度符号的画法7.4 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7.4.1 粗糙度标注粗糙度标注7.1.2.1 选择主视图选择主视图7.4.1.1 表面粗糙度符号的尺寸及画法表面粗糙度符号的尺寸及画法表表7-6 表面粗糙度符号的

35、尺寸表面粗糙度符号的尺寸轮廓线的宽度轮廓线的宽度0.350.50.71.01.422.8数字与大写字母的高度数字与大写字母的高度h 2.53.557101420符号的宽度符号的宽度d数字与字母的笔画宽度数字与字母的笔画宽度d0.250.350.50.71.01.42.0高度高度H13.55710142028高度高度H281115213042607.4 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7.4.1 粗糙度标注粗糙度标注7.1.2.1 选择主视图选择主视图7.4.1.2 表面粗糙度代表面粗糙度代(符符)号在图样上的标注号在图样上的标注表表7-7 表面粗糙度在图样上的标注表面粗糙度在图样上的标注7

36、.4 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7.4.1 粗糙度标注粗糙度标注7.1.2.1 选择主视图选择主视图7.4.1.2 表面粗糙度代表面粗糙度代(符符)号在图样上的标注号在图样上的标注标注粗糙度注意事项:标注粗糙度注意事项:(1) 粗糙度符号一般注在可见轮廓线、尺寸界线、引出粗糙度符号一般注在可见轮廓线、尺寸界线、引出线或它们的延长线上。线或它们的延长线上。(2) 符号的尖角要对准加工的表面,并由外指向内。符号的尖角要对准加工的表面,并由外指向内。(3) 由于加工表面的位置不同,粗糙度代号也可随之平由于加工表面的位置不同,粗糙度代号也可随之平移和旋转,但不能翻转变形。移和旋转,但不能翻转

37、变形。(4) 粗糙度数值可随粗糙度符号旋转,但需与该处尺寸粗糙度数值可随粗糙度符号旋转,但需与该处尺寸标注的方向一致。标注的方向一致。7.4 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7.4.2 尺寸公差标注尺寸公差标注7.1.2.1 选择主视图选择主视图表表7-8 零件图上尺寸公差标注示例零件图上尺寸公差标注示例7.4 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7.4.3 形位公差标注形位公差标注7.1.2.1 选择主视图选择主视图7.4.3.1 形状和位置公差代号形状和位置公差代号图图7-32 形位公差代号及基准代号形位公差代号及基准代号7.4 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7.4.3 形位公差

38、标注形位公差标注7.1.2.1 选择主视图选择主视图7.4.3.2 形位公差标注示例形位公差标注示例图图7-33 形位公差标注示例形位公差标注示例7.4 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7.4.4 其他文字说明的技术要求标注其他文字说明的技术要求标注7.1.2.1 选择主视图选择主视图7.4.4 其他文字说明的技术要求标注其他文字说明的技术要求标注其他用文字说明零件应达到的其他用文字说明零件应达到的技术要求,统一注写在标题栏技术要求,统一注写在标题栏的上方或左侧。主要说明材料的上方或左侧。主要说明材料的硬度及热处理方法,未注铸的硬度及热处理方法,未注铸造圆角半径等。造圆角半径等。7.5 常

39、用测量工具及其使用常用测量工具及其使用7.5.1 常用的测量工具常用的测量工具7.1.2.1 选择主视图选择主视图图图7-34 常用测量工具常用测量工具7.5 常用测量工具及其使用常用测量工具及其使用7.5.2 测量尺寸的方法测量尺寸的方法7.1.2.1 选择主视图选择主视图图图7-35 钢尺测量轴长钢尺测量轴长7.5.2.1 线性尺寸测量线性尺寸测量7.5 常用测量工具及其使用常用测量工具及其使用7.5.2 测量尺寸的方法测量尺寸的方法7.1.2.1 选择主视图选择主视图图图7-36 卡钳测量直径卡钳测量直径7.5.2.2 直径测量直径测量7.5 常用测量工具及其使用常用测量工具及其使用7.5.2 测量尺寸的方法测量尺寸的方法7.1.2.1 选择主视图选择主视图图图7-37 游标卡尺测量直径游标卡尺测量直径7.5.2.2 直径测量直径测量7.5 常用测量工具及其使用常用测量工具及其使用7.5.2 测量尺寸的方法测量尺寸的方法7.1.2.1 选择主视图选择主视图图图7-38 卡钳钢尺测量壁厚卡钳钢尺测量壁厚7.5.2.3 壁厚测量壁厚测量7.5 常用测量工具及其使用常用测量工具及其使用7.5.2 测量尺寸的方法测量尺寸的方法7.1.2.1 选择主视图选择主视图图图7-39 测量两孔中心距测量两孔中心距7.5.2.4 孔中心距测量孔中心距测量7.5 常用测量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