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前配合性试验技术_第1页
输血前配合性试验技术_第2页
输血前配合性试验技术_第3页
输血前配合性试验技术_第4页
输血前配合性试验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输血前配合性试验技术输血前配合性试验技术2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一、一、ABOABO和和RhRh血型鉴定血型鉴定二、抗体筛选和鉴定二、抗体筛选和鉴定三、交叉配血试验三、交叉配血试验四、抗人球蛋白试验四、抗人球蛋白试验五、血小板输注前的抗体检测及配合试验五、血小板输注前的抗体检测及配合试验六、血浆输注前配合试验六、血浆输注前配合试验3输血风险输血风险4 血型定型是基础血型定型是基础 目的:准确定型,选择目的:准确定型,选择相容相容血液血液 意义:输血安全、有效意义:输血安全、有效5一、一、ABOABO和和RhRh血型鉴定血型鉴定1.ABO1.ABO定型定型 最适的反应温度为最适的反应温度为44,但在

2、室温反应,但在室温反应良好,常规的良好,常规的ABOABO定型试验仅在室温进行。定型试验仅在室温进行。6红细胞常规红细胞常规ABOABO定性定性 血型血型 正定型正定型 反定型反定型 抗抗 A A 抗抗 B Ac Bc B Ac Bc OcOc A + - - A + - - + -+ - B - + + B - + + - - - O - - + O - - + + -+ - AB + + - - AB + + - - - -7鉴定方法介绍鉴定方法介绍1 1)玻片法、试管法)玻片法、试管法( (经典方法经典方法) ) 玻片法和试管法的实验原理基本相同,二者的共同点是操作简便,玻片法只做正定型

3、,试管法进行ABO血型鉴定的正定型和反定型。 缺点:操作不易自动化、批量化、结果缺点:操作不易自动化、批量化、结果不易保存不易保存82 2)微柱凝胶法)微柱凝胶法 过滤介质为颗粒直径过滤介质为颗粒直径26-103 nm26-103 nm的葡聚糖的葡聚糖100100凝胶,凝胶,凝胶间缝隙只允许游离红细胞通过,与抗凝胶间缝隙只允许游离红细胞通过,与抗 体反应的红细胞不能通过。体反应的红细胞不能通过。 工作程序和结果的判读易于标准化,自动化。该工作程序和结果的判读易于标准化,自动化。该实验方法还具有所需标本少、结果准确、抗干扰实验方法还具有所需标本少、结果准确、抗干扰能力强、溶血和脂血影响少、重复性

4、好等优点,能力强、溶血和脂血影响少、重复性好等优点,有利于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提高工作效率。9微柱凝胶法结果微柱凝胶法结果10 3 3)PCRPCR血型基因分型血型基因分型 包括包括PCR-SSP(PCR-PCR-SSP(PCR-序列特异性引物序列特异性引物) )技术、技术、 PCR-SSO(PCR-PCR-SSO(PCR-序列特异性寡核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酶探针苷酶探针) )技术、技术、PCR-SSCP(PCR-PCR-SSCP(PCR-单链构单链构象多态性象多态性) )技术、基因芯片等。技术、基因芯片等。11 基因分型技术的应用:基因分型技术的应用: 疑难血型

5、鉴定:疑难血型鉴定:ABO ABO 血型亚型的鉴定、血型亚型的鉴定、血型抗原减弱个体的血型鉴定、抗体消血型抗原减弱个体的血型鉴定、抗体消失的血型鉴定、获得性失的血型鉴定、获得性B B的鉴定等的鉴定等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的患者血型鉴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的患者血型鉴定定 亲子鉴定及法医应用等亲子鉴定及法医应用等124) ABO4) ABO血型的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型的流式细胞术检测 方法和原理是用荧光素标记人源抗方法和原理是用荧光素标记人源抗-A-A、抗、抗- -B B 单克隆抗体,与待测标本中的红细胞反单克隆抗体,与待测标本中的红细胞反应应, ,然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待测标本中细胞然后用流式细胞

6、术检测待测标本中细胞与抗与抗-A-A、抗、抗-B -B 单克隆抗体的结合情况单克隆抗体的结合情况 成本高、操作复杂成本高、操作复杂, ,非常规方法非常规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术对孕妇血流中微量的胎儿利用流式细胞术对孕妇血流中微量的胎儿红细胞进行检测可以实现非侵入性胎儿血红细胞进行检测可以实现非侵入性胎儿血型鉴定型鉴定13 抗原抗体比例:一般认为增加抗体量能提抗原抗体比例:一般认为增加抗体量能提高检测敏感性,极少有显著性抗体过量而高检测敏感性,极少有显著性抗体过量而抑制凝集反应者(抑制凝集反应者(前带现象前带现象)。)。2 2滴血清滴血清+1+1滴滴 2% 2%5%5%红细胞红细胞必要时血清增加到必

7、要时血清增加到10102020滴滴 前带现象前带现象:一种抗原:一种抗原- -抗体反应的现象。以定量抗原检测抗体反应的现象。以定量抗原检测抗体,若抗体过剩,可使所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反而减少,抗体,若抗体过剩,可使所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反而减少,而不出现凝集。而不出现凝集。14 盐水试验多采用盐水试验多采用立即立即离心法离心法, ,正确的操作是正确的操作是红细胞悬液加到血清后立即离心并观察结红细胞悬液加到血清后立即离心并观察结果。反应时间过长而延误立即离心的时间果。反应时间过长而延误立即离心的时间对对ABOABO血型系统的抗体检出影响较大。血型系统的抗体检出影响较大。 如果在室温放置如果在室温放置2

8、2分钟后离心分钟后离心, ,可能使凝可能使凝集减弱集减弱, ,并伴有溶血现象。并伴有溶血现象。 如果在室温放置如果在室温放置5 5分钟后离心分钟后离心, ,原有的凝原有的凝集可能消失集可能消失, ,并有溶血。并有溶血。15常规定型试剂要求常规定型试剂要求 第一、高度特异,只能与相应的红细胞第一、高度特异,只能与相应的红细胞抗原发生凝集抗原发生凝集 第二、抗第二、抗A A血清效价在血清效价在1 1:128128以上,抗以上,抗B B血清效价在血清效价在1 1:6464以上以上 第三、亲和力要求抗体和抗原发生的速第三、亲和力要求抗体和抗原发生的速度应在两者相加后度应在两者相加后1515秒内出现凝集

9、,其秒内出现凝集,其强度为强度为3 3分钟时凝块不小于分钟时凝块不小于1mm1mm2 2 第四,冷凝集素效价在第四,冷凝集素效价在1 1:4 4以下以下16ABOABO定型试验中的常见问题定型试验中的常见问题 1 1)技术和管理错误:标本、试剂、)技术和管理错误:标本、试剂、 器材原因;器材原因;离心力过度或不足;阳性反应产生溶血现象未离心力过度或不足;阳性反应产生溶血现象未能识别;漏加试剂、结果记录和判断错误;细能识别;漏加试剂、结果记录和判断错误;细胞与血清间比例不适当。胞与血清间比例不适当。 2 2)血清异常:)血清异常:WhartonWharton胶或血清蛋白引起缗胶或血清蛋白引起缗

10、钱状形成,影响反定型结果。钱状形成,影响反定型结果。 3 3)红细胞致敏:受免疫球蛋白致敏的红细胞,)红细胞致敏:受免疫球蛋白致敏的红细胞,在含高蛋白介质的试剂中,可发生凝集。在含高蛋白介质的试剂中,可发生凝集。 4 4)异常基因型:)异常基因型:ABOABO亚型的检查中,亚型的检查中,A A、B B抗抗 原可能为弱抗原,难以检出。原可能为弱抗原,难以检出。17 5 5)近期输血:试验前输入)近期输血:试验前输入ABOABO血型不一致的红细血型不一致的红细胞,使血液标本成为混合血型的红细胞悬液,定胞,使血液标本成为混合血型的红细胞悬液,定型时显示型时显示“混合外观凝集混合外观凝集”现象。现象。

11、 6 6)嵌合体血型(开米拉,)嵌合体血型(开米拉,chimerismchimerism): :这种血型这种血型者体内有两类红细胞群体,定型时可以出现者体内有两类红细胞群体,定型时可以出现“混混合外观凝集合外观凝集”现象。现象。 7 7)疾病因素导致抗原减弱:某些白血病患者和难)疾病因素导致抗原减弱:某些白血病患者和难治性贫血患者等。治性贫血患者等。 8 8)红细胞多凝集现象:红细胞因遗传或获得性的)红细胞多凝集现象:红细胞因遗传或获得性的表面异常,发生多凝集现象。表面异常,发生多凝集现象。18 9 9)获得性)获得性B B:由于革兰阴性杆菌的作用,红细胞可:由于革兰阴性杆菌的作用,红细胞可获

12、得获得“类类B”B”的活性。的活性。 1010)血型特异性物质过高:一些卵巢囊肿病例,血)血型特异性物质过高:一些卵巢囊肿病例,血型物质的浓度很高,可中和抗型物质的浓度很高,可中和抗A A和抗和抗B B定型试剂,要定型试剂,要得到正确的正定型结果得到正确的正定型结果,必须洗涤红细胞多次。必须洗涤红细胞多次。 1111)近期内进行大量的血浆置换治疗:由于使用大)近期内进行大量的血浆置换治疗:由于使用大量的非同型的血浆作置换治疗,造成反定型错误。量的非同型的血浆作置换治疗,造成反定型错误。 1212)异常的血浆蛋白:受检者血浆中异常的白蛋白、)异常的血浆蛋白:受检者血浆中异常的白蛋白、球蛋白比例和

13、高浓度的纤维蛋白原等导致缗钱状形球蛋白比例和高浓度的纤维蛋白原等导致缗钱状形成,造成假凝集现象。成,造成假凝集现象。19 13 13)不规则抗体的存在)不规则抗体的存在 1414)低丙种球蛋白血症)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低丙种球蛋白血症(丙种球低丙种球蛋白血症(丙种球蛋白量减低)病例,可能会因免疫球蛋白水平下降蛋白量减低)病例,可能会因免疫球蛋白水平下降而使血清定型时不凝集或弱凝集反应。而使血清定型时不凝集或弱凝集反应。 1515)药物等因素:药物、右旋糖酐及静脉注射某些)药物等因素:药物、右旋糖酐及静脉注射某些造影剂引起红细胞凝集或类似凝集。造影剂引起红细胞凝集或类似凝集。 1616)年龄因

14、素:免疫系统尚未健全的婴儿、由母亲)年龄因素:免疫系统尚未健全的婴儿、由母亲被动获得抗体的婴儿,或抗体水平下降的老人,试被动获得抗体的婴儿,或抗体水平下降的老人,试验时可出现异常的结果。验时可出现异常的结果。 1717)防腐剂因素)防腐剂因素20 正反定型不符的解决正反定型不符的解决 正定型中意外阳性或阴性的解决办法:正定型中意外阳性或阴性的解决办法: 加入自身对照加入自身对照 增加血清增加血清/ /细胞比例细胞比例 降低孵育温度降低孵育温度, ,延长孵育时间延长孵育时间 4 /22 /37 15min-30min4 /22 /37 15min-30min 镜检镜检 洗涤红细胞洗涤红细胞 用不

15、同来源的抗体试验用不同来源的抗体试验 用人源性试剂作吸收放散用人源性试剂作吸收放散( (并作相应对照并作相应对照) )21 反定型中意外阳性或阴性的解决办法:反定型中意外阳性或阴性的解决办法: 血清和筛选A1细胞阳性、A2细胞阴性、自身阴性:可能是含有抗A1的A或AB型 部分筛选细胞阳性、自身阴性:血清中含有意外抗体,用一组谱细胞,确定抗体特异性 室温盐水反应抗体:MN、P、Lewis 排除冷抗体及缗钱状凝集 排除多凝集 22正反定型不一致的思考及解决正反定型不一致的思考及解决1 1)首先考虑人为因素和试剂因素。)首先考虑人为因素和试剂因素。 重新采集血样,核对试剂、离心条件等重新采集血样,核

16、对试剂、离心条件等2 2)分析可能导致正、反定型不一致的原因)分析可能导致正、反定型不一致的原因3 3)针对性试验验证)针对性试验验证23ABOABO正反定型不符病例分析正反定型不符病例分析 抗抗A A 抗抗B B 抗抗A,B Ac Bc OcA,B Ac Bc Oc 2 2 4 4 4 4 3 3 2 2 2 2 分析:患者血型可能是分析:患者血型可能是B B型,体内有冷凝集型,体内有冷凝集素。素。 输血:确认血型之前可输输血:确认血型之前可输O O型洗涤红细胞,型洗涤红细胞,确认后输确认后输B B型红细胞。型红细胞。24ABOABO正反定型不符病例分析正反定型不符病例分析 抗抗A A 抗抗

17、B B 抗抗A,B Ac Bc OcA,B Ac Bc Oc 4 4 4 4 2 2 4 4 2 2 分析:患者的血型可能是分析:患者的血型可能是A A型。型。 巨球蛋白血症或部分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巨球蛋白血症或部分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液中异常球蛋白升高,导致缗钱状凝集。血液中异常球蛋白升高,导致缗钱状凝集。 输血:输血:A A型红细胞、血小板型红细胞、血小板25ABOABO正反定型不符病例分析正反定型不符病例分析 抗抗A A 抗抗B B 抗抗A,B Ac Bc A,B Ac Bc OcOc 4 4 2 2 4 4 3 3 分析:患者血型可能是分析:患者血型可能是A A型,获得性型,获得性B

18、B。 核对患者诊断,进行相关试验。核对患者诊断,进行相关试验。 输血:输血:A A型红细胞型红细胞26正反定性不符病历正反定性不符病历 正定型正定型 反定型反定型 抗抗A A 抗抗B B 抗抗A A1 1 Ac Bc Oc Ac Bc Oc 4+ - 4+ 1+ 2+ - 4+ - 4+ 1+ 2+ - 患者患者 王某王某 女女 6060岁岁 低蛋白血症,重度贫血。抗低蛋白血症,重度贫血。抗体筛选使用聚凝胺法、体筛选使用聚凝胺法、 抗人球法均阴性抗人球法均阴性 ,显示血型,显示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结果有待正反定型不符。结果有待PCRPCR基因分型进一步确认。患基因分型进一步确认。患者者5 5月月

19、2727日日Hb 50g/LHb 50g/L,情况差,情况差, ,当日给予输注配合的当日给予输注配合的O O型型洗涤红胞洗涤红胞2U2U,于,于5 5月月2828日再次检测日再次检测HbHb达达69g/L69g/L,显示红,显示红细胞输注有效。细胞输注有效。27正反定型的意义正反定型的意义 准确的血型判定利于指导临床用血准确的血型判定利于指导临床用血 发现亚型发现亚型 抗原强度的改变与疾病相关抗原强度的改变与疾病相关 新抗原出现与疾病相关新抗原出现与疾病相关 排除假阴性或假阳性结果干扰排除假阴性或假阳性结果干扰28 美国美国FDAFDA分析了分析了1976197619851985年间输血导年间

20、输血导致的死亡原因,发现致的死亡原因,发现ABOABO血型错误输血导致血型错误输血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数的的死亡占总死亡数的5151。而这种错误一。而这种错误一般都是般都是责任事故责任事故,基本没有技术原因,主,基本没有技术原因,主要与管理有关。要与管理有关。 292 2RhRh血型鉴定血型鉴定 RhRh血型鉴定方法血型鉴定方法1)1)盐水法盐水法 常规检测常规检测RhDRhD抗原抗原, ,单克隆单克隆RhDRhD诊断试剂诊断试剂IgM IgM 2)2)抗人球蛋白法或酶介质法抗人球蛋白法或酶介质法 RhRh抗体属抗体属IgGIgG类,一般不能在盐水介质类,一般不能在盐水介质中与红细胞发生凝集,中

21、与红细胞发生凝集,IgMIgM型抗体盐水介质型抗体盐水介质阴性时,必须加做阴性时,必须加做IgGIgG型抗人球蛋白法或酶型抗人球蛋白法或酶介质法介质法3)3)微柱凝胶法微柱凝胶法30 D D抗原决定抗原决定RhRh是否阳性。是否阳性。 Rh Rh阴性分布频率:白种人阴性分布频率:白种人151520%20% 中国人中国人 0.4% 0.4% 中国汉族中国汉族0.34%0.34%3132RhRh血型鉴定出现假阳性的原因血型鉴定出现假阳性的原因 1 1)受检细胞已被免疫球蛋白致敏,或标本)受检细胞已被免疫球蛋白致敏,或标本血清中含有引起红细胞凝集的因子。血清中含有引起红细胞凝集的因子。 2 2)受检

22、细胞与抗血清孵育的时间过长,含)受检细胞与抗血清孵育的时间过长,含高蛋白的定型试剂会引起缗钱状形成。高蛋白的定型试剂会引起缗钱状形成。 3 3)标本抗凝不当,受检过程中出现凝血或)标本抗凝不当,受检过程中出现凝血或小的纤维蛋白凝块,误判为阳性。小的纤维蛋白凝块,误判为阳性。33 4 4)定型血清中含有事先未被检测的其它)定型血清中含有事先未被检测的其它特异性抗体,造成假阳性定型结果。特异性抗体,造成假阳性定型结果。 5 5)多凝集细胞造成定型的假阳性。)多凝集细胞造成定型的假阳性。 6 6)鉴定器材或抗血清被污染,造成假阳)鉴定器材或抗血清被污染,造成假阳性。性。34RhRh血型鉴定出现假阴性

23、的原因血型鉴定出现假阴性的原因 1 1)受检细胞悬液浓度太高,与抗血清比)受检细胞悬液浓度太高,与抗血清比例失调。例失调。 2 2)漏加或错加定型血清。)漏加或错加定型血清。 3 3)离心后重悬细胞扣时,摇动用力过度,)离心后重悬细胞扣时,摇动用力过度,摇散微弱的凝集。摇散微弱的凝集。 4 4)抗血清保存不当,导致失效。)抗血清保存不当,导致失效。 5 5)定型血清的使用方法错误,没有按说)定型血清的使用方法错误,没有按说明书进行。明书进行。35弱弱D D型型 弱弱D D抗原与大部分盐水抗抗原与大部分盐水抗D D试剂不产生直试剂不产生直接凝集反应,而与部分的接凝集反应,而与部分的IgGIgG抗

24、抗D D血清用血清用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反应阳性。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反应阳性。 因此当我们初次得到因此当我们初次得到RhRh阴性结果时,必阴性结果时,必须进行须进行Rh(D)Rh(D)阴性确认试验,即用三种不阴性确认试验,即用三种不同批号的同批号的IgGIgG抗抗D D定型,如果全部阴性方定型,如果全部阴性方可认为该被检者为可认为该被检者为Rh(D)Rh(D)阴性,否则,只阴性,否则,只要有一批为阳性,则可认为是弱要有一批为阳性,则可认为是弱D D型。型。36 弱弱D D型的临床意义型的临床意义 尽管弱尽管弱D D比正常阳性细胞抗原弱比正常阳性细胞抗原弱 ,但输给,但输给Rh(D)Rh(D)阴阴

25、 性的受血者后,性的受血者后, 自然有免疫产生抗自然有免疫产生抗D D的可能。同时的可能。同时若接受若接受Rh(D)Rh(D)阳性的细胞后,弱阳性的细胞后,弱D D型人也有可能产生型人也有可能产生 抗抗D D抗体。因此,作为供血者,弱抗体。因此,作为供血者,弱D D型归类为型归类为Rh(D) Rh(D) 阳性阳性 ,作为受血者弱,作为受血者弱D D型归类为型归类为Rh(D)Rh(D)阴性。阴性。 献血者为弱献血者为弱D D型,作为型,作为RhDRhD阳性血液阳性血液(AABB(AABB标准标准) ) 受血者为弱受血者为弱D D型,作为型,作为RhDRhD阴性受血者阴性受血者(AABB(AABB

26、标准)标准)37 红细胞红细胞其他血型系统其他血型系统 KellKell血型系统血型系统 在该血型系统的二个基在该血型系统的二个基因座上共有四个抗原:因座上共有四个抗原:K K与与k,k,和和KpaKpa与与KpbKpb。 K K与与k k抗原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免疫原性。因抗原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免疫原性。因中国人几乎中国人几乎100%K100%K抗原阴性,故无抗抗原阴性,故无抗-K-K。凝凝聚胺法无法检测聚胺法无法检测K K抗原和抗体。因此,凝聚抗原和抗体。因此,凝聚胺法只适合中国人。胺法只适合中国人。38二、不规则抗体筛选和鉴定二、不规则抗体筛选和鉴定1 1)抗体筛选)抗体筛选 所谓不规则抗体是

27、指抗所谓不规则抗体是指抗A A和抗和抗B B以外的血型抗体。以外的血型抗体。 筛选细胞筛选细胞 通常是由通常是由2-32-3个单人份的个单人份的O O型红细胞组成一套筛选型红细胞组成一套筛选细胞试剂,包括以下常见的抗原:细胞试剂,包括以下常见的抗原:RhRh系统系统 、MNSsMNSs系统、系统、P P系统、系统、LewisLewis系统、系统、DuffyDuffy系统等。不能将系统等。不能将过多人份红细胞混合,以避免红细胞混合后,对过多人份红细胞混合,以避免红细胞混合后,对弱抗原红细胞的稀释。弱抗原红细胞的稀释。39 抗体筛选试验可在交叉配合试验之前进抗体筛选试验可在交叉配合试验之前进行或一

28、起进行,这样有利于对患者抗体行或一起进行,这样有利于对患者抗体的早期确认及鉴定临床上具有意义的抗的早期确认及鉴定临床上具有意义的抗体,避免一些可能的情况而造成病情的体,避免一些可能的情况而造成病情的延误。延误。大约有大约有0.3%0.3% 2%2%的群体血清中含有的群体血清中含有同种抗体同种抗体。40 2 2)抗体鉴定)抗体鉴定 自身细胞检查:观察患者(受者)的自身细胞检查:观察患者(受者)的血清与患者(受者)自身细胞的反应情血清与患者(受者)自身细胞的反应情况,确定血清内是否有自身抗体和同种况,确定血清内是否有自身抗体和同种抗体二者同时存在。抗体二者同时存在。41 使用试剂细胞中的谱细胞(使

29、用试剂细胞中的谱细胞(panel panel cellcell)应用各种抗体检查技术,检测患)应用各种抗体检查技术,检测患者的血清,确定其抗体的特异性。者的血清,确定其抗体的特异性。 当患者体内的同种抗体有二种或二种当患者体内的同种抗体有二种或二种以以 上时,可采用吸收放散试验。上时,可采用吸收放散试验。42 谱细胞:谱细胞: 一般是由8-16人份的已知血型表现 型 O型红细胞组成,具有各种不同的抗 原成分 ,根据谱红细胞的反应格局一 般可以鉴定常见的抗体。43 方法方法: 作抗体鉴定时,必须灵活应用盐水法、作抗体鉴定时,必须灵活应用盐水法、抗人球蛋白试验、聚凝胺(抗人球蛋白试验、聚凝胺(Po

30、lybrenePolybrene)法)法及凝胶法等各种技术,再结合吸收放散等及凝胶法等各种技术,再结合吸收放散等血清学手段,对抗体的特异性作分析。血清学手段,对抗体的特异性作分析。4445结果的判读和解释结果的判读和解释 溶血溶血和血液凝集意义相同,都是抗原抗体和血液凝集意义相同,都是抗原抗体反应阳性结果。先观察有无溶血,后观察反应阳性结果。先观察有无溶血,后观察有无凝集。有无凝集。 记录结果,并与以前结果对照。记录结果,并与以前结果对照。46结果的判读和解释结果的判读和解释 抗体筛选试验抗体筛选试验不一定能检出所有临床意义的抗不一定能检出所有临床意义的抗体,抗低频率抗原的抗体或有剂量效应的抗

31、体,体,抗低频率抗原的抗体或有剂量效应的抗体,可能被漏检。这时需要安排抗原性更完全和特可能被漏检。这时需要安排抗原性更完全和特异性更强的筛选细胞做试验,或用敏感度更高异性更强的筛选细胞做试验,或用敏感度更高的技术做检查。的技术做检查。 与纯合子抗原红细胞反应较强的抗体被称为具有与纯合子抗原红细胞反应较强的抗体被称为具有“剂量效应剂量效应”,具有剂量效应的血型系统包括具有剂量效应的血型系统包括RhRh(D D除外)、除外)、KiddKidd、DuffyDuffy、MNSsMNSs、LutheranLutheran系统。剂量效应在系统。剂量效应在MNMN血型系统和血型系统和RhRh血型系统比较明显

32、,血型系统比较明显,在在ABOABO血型等其他系统不明显。血型等其他系统不明显。47三、交叉配血三、交叉配血 交叉配血试验也称交叉配血试验也称配合性试验配合性试验,实际上,实际上是检查不配合性,使病人,献血者血液是检查不配合性,使病人,献血者血液之间没有可测到的不相配合的抗原、抗之间没有可测到的不相配合的抗原、抗体成分,试验应在体成分,试验应在3737下进行。在配血下进行。在配血的任何步骤中均不产生溶血或凝集献血的任何步骤中均不产生溶血或凝集献血者的血液才能给予病人输注。者的血液才能给予病人输注。48 交叉配血包括:交叉配血包括: 1)1)主侧配血主侧配血: : 受血者血清对供者红细胞,受血者

33、血清对供者红细胞,检测对供者红细胞起反应的抗体。检测对供者红细胞起反应的抗体。 2)2)次侧配血次侧配血: : 受血者红细胞对供血者血清,受血者红细胞对供血者血清,检测对受者红细胞起反应的抗体。检测对受者红细胞起反应的抗体。 49交叉配血中可能出现的一些特殊问题交叉配血中可能出现的一些特殊问题 (1 1)缗钱状的形成:血清在室温和)缗钱状的形成:血清在室温和3737中,使红细中,使红细胞出现了假凝集,造成配血错误,常见与多发性胞出现了假凝集,造成配血错误,常见与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霍奇金病,以及其它表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霍奇金病,以及其它表现为血沉加速的一些病例中。现为血沉加速的一些

34、病例中。(2 2)交叉配血试验结果不相容,显示有未知的同种)交叉配血试验结果不相容,显示有未知的同种抗体的存在。抗体的存在。(3 3)在室温反应中,显示有自身抗体。)在室温反应中,显示有自身抗体。(4 4)血清中如含有溶血性抗体,则相应红细胞被溶)血清中如含有溶血性抗体,则相应红细胞被溶解而不是凝聚,结果为阳性若血清中存在补体而解而不是凝聚,结果为阳性若血清中存在补体而溶血,血清应灭火后再做试验溶血,血清应灭火后再做试验。50(5 5)存在抗体筛选试验阴性和交叉配血结)存在抗体筛选试验阴性和交叉配血结果阳性的现象,提示可能有未知的抗体果阳性的现象,提示可能有未知的抗体存在。存在。(6 6)交叉

35、配血试验中,离心力不当,造成)交叉配血试验中,离心力不当,造成假阴性和假阳性。假阴性和假阳性。(7 7)水浴箱温度不正确,造成错误结果。)水浴箱温度不正确,造成错误结果。(8 8)红细胞不正确的洗涤和悬浮,使抗球)红细胞不正确的洗涤和悬浮,使抗球蛋白试验出现假阴性。蛋白试验出现假阴性。51交叉配血的主要方法交叉配血的主要方法 红细胞和血清在盐水溶液中直接反应红细胞和血清在盐水溶液中直接反应 特点是操作简便,设备简单,缺点是影响因素多,灵敏度低特点是操作简便,设备简单,缺点是影响因素多,灵敏度低盐水凝集法盐水凝集法52低离子强度盐水法低离子强度盐水法 通过降低介质溶液通过降低介质溶液的离子强度,

36、减少的离子强度,减少红细胞外围离子云红细胞外围离子云的强度,促进的强度,促进IgGIgG分子在两个红细胞分子在两个红细胞间桥联,而促进凝间桥联,而促进凝集集 特点是缩短抗原抗特点是缩短抗原抗体反应时间,提高体反应时间,提高反应灵敏度反应灵敏度53酶法酶法 利用木瓜酶或菠萝酶破坏红细胞表面唾液酸,使红细胞利用木瓜酶或菠萝酶破坏红细胞表面唾液酸,使红细胞失去电荷,缩小细胞间距离失去电荷,缩小细胞间距离 同时改变红细胞膜表面结构,使某些隐蔽的抗原暴露,同时改变红细胞膜表面结构,使某些隐蔽的抗原暴露,从而增强凝集反应从而增强凝集反应54凝聚胺法凝聚胺法 利用多聚季胺盐在介质溶液中产生大量利用多聚季胺盐

37、在介质溶液中产生大量正电荷中和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减少正电荷中和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减少红细胞间排斥,促进凝集。红细胞间排斥,促进凝集。55抗人球蛋白法抗人球蛋白法 在盐水凝集法的基础上,加入抗人球蛋白抗体,在盐水凝集法的基础上,加入抗人球蛋白抗体,通过抗人球蛋白抗体的特异性桥连作用,促进通过抗人球蛋白抗体的特异性桥连作用,促进红细胞的凝集红细胞的凝集56凝胶卡式配血法凝胶卡式配血法 将红细胞和血清加在凝胶上部反应,离心后观察凝集的红细将红细胞和血清加在凝胶上部反应,离心后观察凝集的红细胞,被阻挡在小柱中凝胶的上部或中央,判断凝集反应阳胞,被阻挡在小柱中凝胶的上部或中央,判断凝集反应阳性游离的

38、红细胞,被挤过装有过滤介质的小柱,而到达小性游离的红细胞,被挤过装有过滤介质的小柱,而到达小柱的底部,判断凝集反应阴性柱的底部,判断凝集反应阴性 57抗体筛选和交叉配血结果分析抗体筛选和交叉配血结果分析 抗体筛选阴性,交叉配血相合抗体筛选阴性,交叉配血相合 见于临床上绝大多数标本。见于临床上绝大多数标本。 抗体筛选阴性,血清中仍有可能含有临床有意义抗体筛选阴性,血清中仍有可能含有临床有意义的抗体(方法或筛选细胞)的抗体(方法或筛选细胞) 盐水介质试验作配血可能漏检有意义的盐水介质试验作配血可能漏检有意义的IgGIgG类抗体。类抗体。 只有用非盐水介质交叉配血,才能保证待输的血只有用非盐水介质交

39、叉配血,才能保证待输的血和受者相合。和受者相合。58 抗体筛选阴性,盐水直接离心交叉配血不合抗体筛选阴性,盐水直接离心交叉配血不合 ABOABO血型错误。血型错误。 抗抗A A1 1存在于存在于A A2 2或或A A2 2B B,在直接盐水交叉配血实验,在直接盐水交叉配血实验中,抗中,抗A A1 1能引起大部分能引起大部分A A型红细胞不相合。型红细胞不相合。59 抗体筛选阴性,抗人球蛋白交叉配血不合抗体筛选阴性,抗人球蛋白交叉配血不合 献血者红细胞献血者红细胞DATDAT阳性(约阳性(约1/100001/10000) 患者抗体弱,献血者红细胞抗原性很强,表患者抗体弱,献血者红细胞抗原性很强,

40、表现为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现为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 针对低频抗原的抗体,如针对低频抗原的抗体,如DiegoDiego系统抗系统抗-Wra-Wra。60 抗体筛选阳性,交叉配血不合抗体筛选阳性,交叉配血不合 同种抗体、自身抗体、试剂问题、缗钱状凝集,同种抗体、自身抗体、试剂问题、缗钱状凝集,应在输血前查明原因。应在输血前查明原因。 必须进行包括抗人球蛋白试验在内的交叉配血,必须进行包括抗人球蛋白试验在内的交叉配血,配合后方能输注。配合后方能输注。 若无法找到血清学配合的血液,输血科工作人员必须及时若无法找到血清学配合的血液,输血科工作人员必须及时告知主管医生输血存在的危险。若患者病危且临床坚持要

41、告知主管医生输血存在的危险。若患者病危且临床坚持要输,必须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主管医生签名纳入病输,必须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主管医生签名纳入病历后方可发血。并建议输注去白加洗涤红细胞。历后方可发血。并建议输注去白加洗涤红细胞。61 血型、抗筛、交叉配血是输血前试验的血型、抗筛、交叉配血是输血前试验的“三保险三保险” 相合相合% 随机随机 6464 ABO ABO 99.499.4 RhRh 99.899.8 抗筛抗筛 99.9499.94 交叉配血交叉配血 99.9599.95 自身输血自身输血 10010062 ABO ABO亚型漏检亚型漏检 不规则抗体漏检不规则抗体漏检 尤其是低效

42、价尤其是低效价, ,低亲合力不规则抗体低亲合力不规则抗体 漏检漏检 交叉配血漏检交叉配血漏检 一般抗筛与配血方法相同一般抗筛与配血方法相同, , 抗筛漏检抗筛漏检, , 配血自然也会漏检配血自然也会漏检 63病例探讨病例探讨 患者患者 女女 ,46,46岁岁,2012,2012年年3 3月月7 7日因乙肝肝硬化,消化道出日因乙肝肝硬化,消化道出血入院,查血入院,查Hb 46g/L ,Hb 46g/L ,血型血型A A型,型,Rh Rh 表型表型 ccDEE ccDEE ,当日,当日申请输注申请输注A A型悬浮红细胞型悬浮红细胞4U4U,输完第一袋,输完第一袋1.5U1.5U,第二袋输,第二袋输

43、注约注约50ml50ml后,出现血尿、高热,停止输血。输血后立即复后,出现血尿、高热,停止输血。输血后立即复查查Hb 62g/L Hb 62g/L ,1010余小时后再复查余小时后再复查Hb 53g/L Hb 53g/L 。 分析:分析: 输血史:输血史:2 2月月2323日于当地医院输过红细胞,日于当地医院输过红细胞,3 3月月3 3日出现不日出现不明原因血尿明原因血尿 复查供受者血型复查供受者血型 :A A 型,型,RH(D)RH(D)阳性阳性 新旧标本重做交叉配血、抗体筛选:聚凝胺法,抗人球法新旧标本重做交叉配血、抗体筛选:聚凝胺法,抗人球法均阴性均阴性 输血后患者标本做输血后患者标本做

44、CoombsCoombs试验试验 :DATDAT阴性,标本外观溶血阴性,标本外观溶血64四、抗人球蛋白试验四、抗人球蛋白试验 抗人球蛋白试验是抗人球蛋白试验是19451945年由年由CoombsCoombs等人建等人建立的,又称立的,又称CoombsCoombs试验。分为直接抗球蛋试验。分为直接抗球蛋白试验(白试验(DATDAT)和间接抗球蛋白试验()和间接抗球蛋白试验(IATIAT) 65抗人球蛋白试验原理抗人球蛋白试验原理 IgGIgG类血型抗体(主要是免疫抗体,如类血型抗体(主要是免疫抗体,如RhRh血血型抗体)分子量小,与红细胞相应抗原结合型抗体)分子量小,与红细胞相应抗原结合后,在盐

45、水介质中不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反后,在盐水介质中不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反应,称之为不完全抗体,但在加入抗应,称之为不完全抗体,但在加入抗-IgG-IgG后,后,以其以其搭桥搭桥作用则可出现凝集反应。作用则可出现凝集反应。 补体成分在体内被红细胞抗原抗体复合物激补体成分在体内被红细胞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以后,结合在红细胞表面。在体外含补体活以后,结合在红细胞表面。在体外含补体的多克隆抗体,或抗的多克隆抗体,或抗C3bC3b、抗、抗C3dC3d等单特异性等单特异性抗体与补体致敏的红细胞反应,使之凝集也抗体与补体致敏的红细胞反应,使之凝集也称为抗人球蛋白试验。称为抗人球蛋白试验。66抗人球蛋白试剂抗人球蛋

46、白试剂 多特异性抗球蛋白试剂:应含有抗多特异性抗球蛋白试剂:应含有抗IgGIgG和和抗抗-C3d-C3d。 单特异性抗球蛋白试剂:抗单特异性抗球蛋白试剂:抗IgGIgG、抗、抗IgMIgM、抗抗IgAIgA、抗、抗C3C3、C4C4的片段。的片段。67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DATDAT是用来检测体内红细胞致敏情是用来检测体内红细胞致敏情 况,尤其是况,尤其是IgGIgG和和C3dC3d包被的红细胞。包被的红细胞。用于:用于: HDNHDN和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的诊断和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的诊断 红细胞被药物抗体致敏的检查红细胞被药物抗体致敏的检查 急性和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的检查急

47、性和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的检查6869 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用于测定血清中存在的不完全抗体。用于测定血清中存在的不完全抗体。 用已知的不完全抗体来测定红细胞血用已知的不完全抗体来测定红细胞血型,如型,如RhRh血型。血型。 交叉配血。交叉配血。7071结果分析结果分析- -假阳性假阳性1)1)用免疫兔或羊制备的抗人球蛋白含有用免疫兔或羊制备的抗人球蛋白含有种间抗体。种间抗体。2)2)红细胞在用盐水洗涤时已有凝集。红细胞在用盐水洗涤时已有凝集。3)IAT3)IAT试验中所用试验中所用O O型红细胞本身型红细胞本身DATDAT阳性。阳性。724)4)不抗凝标本在冷环境里经过一段时

48、间的保不抗凝标本在冷环境里经过一段时间的保存后,自身冷抗体发生作用,激活补体,存后,自身冷抗体发生作用,激活补体,补体成分结合在红细胞上,用多特异性抗补体成分结合在红细胞上,用多特异性抗球蛋白试剂会发生假阳性。球蛋白试剂会发生假阳性。5)5)离心过度,红细胞压积过紧,不易充分摇离心过度,红细胞压积过紧,不易充分摇散散73结果分析结果分析- -假阴性假阴性1)1)致敏后的红细胞洗涤不充分致敏后的红细胞洗涤不充分, ,残留残留的球蛋白中和了试剂中的抗球蛋白,的球蛋白中和了试剂中的抗球蛋白,造成假阴性。造成假阴性。2)2)操作过程不连续,时间过长,结合操作过程不连续,时间过长,结合在红细胞上的抗体解

49、离。在红细胞上的抗体解离。3)3)红细胞、血清和抗人球蛋白试剂保红细胞、血清和抗人球蛋白试剂保存不当都可能发生活性减弱或丧失。存不当都可能发生活性减弱或丧失。744)4)红细胞过多,反应减弱;红细胞过少,红细胞过多,反应减弱;红细胞过少,看结果不准确,都影响结果。看结果不准确,都影响结果。5)5)试剂中抗人球蛋白浓度过大,有试剂中抗人球蛋白浓度过大,有前带现前带现象象。6)6)孵育时间和温度不当,会使反应结果减孵育时间和温度不当,会使反应结果减弱或变为假阴性。观察结果时过度摇动弱或变为假阴性。观察结果时过度摇动试管,摇散细小凝块。试管,摇散细小凝块。75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每次试验要设有阴性和阳

50、性对照。每次试验要设有阴性和阳性对照。 阴性结果要加入一滴阴性结果要加入一滴IgGIgG致敏红细胞致敏红细胞 实验器材清洁。实验器材清洁。 注意抗原抗体比例、孵育时间、温度等注意抗原抗体比例、孵育时间、温度等条件。条件。 严格按照实验方法操作。严格按照实验方法操作。 排除自身抗体干扰。排除自身抗体干扰。76DATDAT阳性患者引起的疑难配血阳性患者引起的疑难配血 主要有以下两种主要有以下两种: : 交叉配血主侧阳性交叉配血主侧阳性, ,次侧阳性次侧阳性 这种情况下患这种情况下患者血清往往含有自身抗体且伴有不规则抗体的存者血清往往含有自身抗体且伴有不规则抗体的存在。在。(1 1)用自身红细胞进行

51、吸收试验,去除患者血清中)用自身红细胞进行吸收试验,去除患者血清中的自身抗体。的自身抗体。(2 2)取吸收去除自身抗体患者血清做不规则抗体筛)取吸收去除自身抗体患者血清做不规则抗体筛查和特异性鉴定,选与不规则抗体相对应抗原阴查和特异性鉴定,选与不规则抗体相对应抗原阴性的红细胞做交叉配血试验的主侧试验。性的红细胞做交叉配血试验的主侧试验。(3 3)患者红细胞做放散试验用放散掉自身抗体的红)患者红细胞做放散试验用放散掉自身抗体的红细胞做交叉配血的次侧试验。细胞做交叉配血的次侧试验。77 交叉配血主侧阴性交叉配血主侧阴性, ,次侧阳性次侧阳性 这种情这种情况下患者往往是红细胞被自身抗体吸附况下患者往

52、往是红细胞被自身抗体吸附或致敏而血清中无同种不规则抗体的存或致敏而血清中无同种不规则抗体的存在,可先用患者红细胞做放散试验,用在,可先用患者红细胞做放散试验,用放散掉自身抗体的红细胞做交叉配血的放散掉自身抗体的红细胞做交叉配血的次侧试验。次侧试验。78 所有输血前患者作所有输血前患者作常规常规DATDAT检测检测。 DATDAT阳阳性一般建议输注主侧配合的洗涤红细胞,性一般建议输注主侧配合的洗涤红细胞,并且尽量避免血浆、血小板等血液成分并且尽量避免血浆、血小板等血液成分的输注。的输注。79五五. .血小板输注前的抗体检测及血小板输注前的抗体检测及 配合试验配合试验 随着成分输血的广泛开展和应用

53、,以及血随着成分输血的广泛开展和应用,以及血液成分保存技术的提高,单采血小板的输液成分保存技术的提高,单采血小板的输注量逐年上升。随之而来的因血小板输注注量逐年上升。随之而来的因血小板输注而引起的输注无效已成为临床上极为突出而引起的输注无效已成为临床上极为突出的问题。因此,做好的问题。因此,做好血小板输注前的抗体血小板输注前的抗体检测及配合试验将是目前行之有效的办法。检测及配合试验将是目前行之有效的办法。80血小板血型系统血小板血型系统血小板血型:血小板血型:19591959年,年,Van LoghemVan Loghem发现发现血小板血型抗原主要有二大类血小板血型抗原主要有二大类 :血小板非特异性抗原(血小板相关抗血小板非特异性抗原(血小板相关抗原)原)血小板特异性抗原血小板特异性抗原 (HPA)HPA)81 血小板非特异性抗原血小板非特异性抗原 血小板表面存在的与其他细胞或组织共血小板表面存在的与其他细胞或组织共有的抗原称血小板非特异性抗原。有的抗原称血小板非特异性抗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