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_第1页
八年级下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_第2页
八年级下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_第3页
八年级下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_第4页
八年级下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八年级语文学科线上阶段性测试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归省 (xng)    孕育 (yùn) 斡旋 (wò)   戛然而止 (gá)B撺掇 (cun) 龟裂 (jn) 缄默 (jin) 俶尔远逝 (cù)C潮汐 (cháo) 携带 (xié) 争讼 (sòng) 黄发垂髫 (tiáo)D幽悄 (qio) 劫难 (jié) 连翘 (qiào) 翠羽流苏 (cu

2、36;) 2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萌发 怠漫 蕴藻 消声匿迹 B踊跃 骨骼 幅射 垂珠联珑C皎洁 悬姝 羁绊 人情事故 D陨石 彗星 狩猎 海枯石烂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随着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加速 ,尤其是欧美地区疫情形势日益严峻。回国航班一票难求、因长途旅行而带来的被感染风险等因素,令不少中国留学生陷入了两难局面。不论回国还是留守,中国留学生的安全与健康 不牵动着祖国的心。中国驻各国使领馆在留学生面临两难之时,给他们送去的种种关怀与帮助,传递出明确信号:每一个在外的留学生都并非 ,祖国永远是他们坚强的后盾。A扩散 每时每刻 孤掌难鸣 B扩张 每时每刻

3、 孤立无援C蔓延 无时无刻 孤立无援D散播 无时无刻 孤掌难鸣4下面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自然界的动物身上有各种细菌和病毒。这些病毒和一些野生动物已经达到了寄主与宿主的平衡。但是如果这些病毒传扬到人类身上,就可能引发致命的传染病。有科学家认为野生动物的多样性对疾病或许存在着稀释效应,所以保护野生动物也是在保护我们人类自身。 A第句 B第句 C第句 D第句5下列句子空格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新华社 天津3月23日电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趋好,文艺院团也开始有序复工,久违的文艺演出即将重新回归舞台。记者23日获悉,在天津市委宣传部的策划和推动下,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天津北方演艺集团联合推出剧

4、场演什么您说了算我最期待的文艺演出线上评选活动。从3月24日至3月30日,广大观众可通过线上投票“点戏”,选出心中最期待的演出剧目。A、 B、 “ ” C, “ ”D, 6下列句子运用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 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拟人) B. 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夸张) C.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借代) D. 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 (比喻)7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社戏选自小说集呐喊,鲁迅的作品对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影响深远。B.&

5、#160;关雎和蒹葭都选自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又称“诗三百”。 C. 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是宋代的文学家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 D. 核舟记选自虞初新志,作者是明代魏学洢,这是一篇简洁、严谨的说明文。8. 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你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你,_。_。_。_,_。_,只不过你我未处局中,不知其中滋味而已。迎难而退、明哲保身固然是一种智慧与生活态度 人生在世,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与挫折 知难而进、努力向前更是一种执着和人生哲学 很多人从表面看来你可能很羡慕他,但人人都有自己的苦恼 美学大师蒋勋曾

6、写道:“人生五味,酸甜苦辣咸都要经历才够完美。” 某种程度上说,人活着就是一种态度 A      B    C       D9. 下面对蒹葭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本诗每章均以景起兴,利用芦苇、霜露、秋水等景物渲染出一种萧索凄迷的氛围,借景抒情,烘托了主人公求而不得,可望而不可即的怅惘心情。B. 本诗的三个章节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时空序列,“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既交代了时令,又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追求者的深情执着。

7、C. 本诗采用了重章叠句的形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写景,“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点明主题,余句描绘追寻的情状,一唱三叹,韵律悠扬,情感在回环往复间渐趋强烈。D.这首诗描写了“伊人”所处的环境和诗人在不同时间,不畏艰险地一再追寻 “伊人”的过程,它与关雎同样是抒写爱情的诗篇,从诗的内容看,这是一首叙事诗。阅读下面短文,回答1012题。说到病毒,就必须弄清病毒和细菌之间的关系。细菌和病毒都是可以致病的微生物,但它们的特征区别很大。细菌虽然小,要在光学显微镜下才能看得见,但它除了拥有生命的基本单位核酸之外,还有一大套赖以生存的配套设施。包括作为居住“公馆”的细胞壁,储存营养物质的“仓库”

8、,以及进行新陈代谢的“化工车间”。依靠这些,细菌能够摄取外界的物质并加工成需要的能量。 而病毒就更小了,也可怜得多,且不奢谈“库房”和“车间”,就连作为保护外壳的“茅草房”也没有。如果拿人来做比喻,细菌最起码也有条裤子,有只讨饭碗,有根打狗棒。所以细菌虽然必须在人体内部的良好环境中才能繁殖,但处在恶劣环境中仍能生存较长的一段时间。而病毒则像个刚出生的婴儿,除了它的生命和一张吃奶的嘴外便一无所有,毫无独立生存的能力。因而病毒只能寄生在人或动物的细胞内部,靠“窃取”细胞里的现成营养才能生存。一旦被排出体外,病毒就活不了几个小时。 大部分抗生素对细菌起作用,是因为抗生素可以抑制细胞繁殖,干扰它们形成

9、新的遗传结构或者细胞壁。而正因为病毒只能寄生在别人的细胞内,自己不能完成这些生化反应,所以抗生素对病毒全无作用。 病毒的生存能力既然这么弱,为什么还会那样猖獗呢?例如埃博拉的感染力极强,病死率可达80%。实际上大多数病毒远没有那么可怕,有的也不会使人得病。冠状病毒本来致病的能力并不强,问题在于“变种”上。变异的病毒和原来的不同了,它可能是无害的,但也可能变成“杀伤力”更大的病毒。然而我们不必担心它会因反复变异而使杀伤力次第增大。因为就杀伤力而言,变异就像赌博,总是有输有赢,不断地赢下去的机率是很小的。必须指出的是杀伤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病毒一方,更重要的是人群的免疫力。变种冠状病毒之所以为患甚大

10、,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人类还没有接触过这样变种后的新病毒。当人群有足够多的人产生了抗体之后,这种病毒对人类的威胁也就小得多了。 10. 本篇文章的说明对象是( )A细菌 B细菌的危害及预防 C病毒 D病毒的杀伤力及防治 11. 下面对病毒特征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变异后的病毒对人体都有较大的杀伤力。 B病毒自己不能完成生化反应,抗生素对病毒全无作用。 C杀伤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病毒一方,更重要的是人群的免疫力。D只能寄生在人或动物的细胞内部靠“窃取”细胞里的现成营养才能生存。12. 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段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细菌某些构成部分的功能

11、。B第段病毒与细菌作比较,说明病毒体积小、构造简单的特点。 C第段加点词语“大部分”表明不是所有抗生素都对细菌起作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D第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病毒是很可怕的,我们要积极防治病毒。阅读桃花源记,回答1315题。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

12、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3. 下列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便舍船 屋舍俨然B寻向所志 寻病终 C具答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D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佛印绝

13、类弥勒 14下面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B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C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记述了渔人的所见所闻,描绘了一个环境优美、民风淳朴的世外桃源,表现了作者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B“咸来问讯”表现出桃花源人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说明他们与外界隔绝的时间已经很长了。C“不足为外人道也”,寥寥几个字,却能表现出桃花源人淳朴谦逊、不喜张扬的品质。D文章写渔人虽“处处志之”,但终“不复得路”,暗示了桃花源觅不可得,故而

14、常用“世外桃源”来指幻想中的美好世界。二、(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16古诗文默写。(10分) (1)_,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2)求之不得,_。(诗经·周南·关雎)(3)_,白露未晞。(诗经·秦风·蒹葭)(4)青青子衿,_。(诗经·郑风·子衿)(5)微君之躬,_?(诗经·邶风·式微)(6)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7)_,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8)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9)“_,_。”是小石潭记的点睛之笔,揭示了全文的中心,既高

15、度概括了小石潭环境凄清寂静、令人感到寂寞忧伤的特点,又写出了作者被贬后的凄苦孤寂的心境。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1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1618题。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曾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馕(zhn)粥不继,日昃再食,遂大通儒家经典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注释】 馕(zhn)粥:稠粥。 日昃(zè):太阳偏西。 17.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去之南都入学舍(    &#

16、160;     )   或夜昏怠(        ) 18.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3分) 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19. 范仲淹的故事给人什么启示?(3分)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家有香椿树,回答2023题。 家有香椿树 林清玄在市场里看到有人卖香椿,一大把十元,简直有点欣喜若狂,立刻买了三把回家,当天晚上就做了香椿拌面、香椿炒蛋、炸香椿,吃的时候自己都觉得好笑,感觉自己就像得了相思病,不,是“香椿病”。 说起香椿,它给人

17、的味觉是很难形容的,它的香气强烈而细致,与一般的香菜,像芫莱、芹菜、紫苏,大为不同,食之风动,令人心醉,香椿与一般香菜更不同的是,一般香菜多为草本,香椿树却是乔木,可以长到三四丈高,如果家里种有一棵香椿树,一年四季就都有香椿可吃。 我对香椿的感情是从小就培养出来的。我们以前在山上的家,屋后就有几棵极高大的香椿树,树干笔直,羽状复叶树形和树叶都非常优雅,是非常美的树木。 我的父亲独沽一味,非常喜欢香椿的气味。他白天出去耕作,黄昏回来的时候,就会随手摘一些香椿的嫩叶回家,但是偏偏母亲不喜欢香椿的味道,所以父亲时常要自己动手。他把香椿叶洗净,剁碎,加一点油,加一点酱油,撒在热气腾腾的面上,抄起筷子拌

18、一拌,就是人间至极的美味。 最简单的做法,是把香椿剁碎了放在酱油里,不管蘸什么东西吃,那食物立刻布满了香椿的强烈的气息。次简单的做法,是用香椿叶来炒蛋,美味远非菜脯蛋、洋葱蛋可比。或者是用蛋和面粉裹香椿叶下锅油炸,炸得酥黄香脆,可以当饼干吃。或者,以香棒拌豆腐还有复杂一点的就是以香椿叶子包饺子、包子、粽子,香气宜人。 我受了父亲的调教,自小就嗜食香椿,几乎有香椿叶子,什么东西都吃得下了。而香椿树那种独一无二的气味,也陪伴了我的童年。那高大的香椿树每到初夏,就会开出一簇簇的小白花,整个天空就会弥漫着一种清香,然后,结果了,果熟裂开了,香椿树带着小翅膀的种子就会随风飞到远方。 自从到台北以后,就难

19、得品尝到香椿的滋味了,所以每次回乡下,我总会设法去找些香椿来吃。有一年,我住在木柵的兴隆山庄特地向朋友要来两株香椿树的幼苗种在院子。香椿树长得有一人高,我偶尔会依照父亲的食谱,摘香椿叶来试做,滋味依然鲜美,从前那遥远的记忆浮现在眼前。 后来我搬家了,也不知道院子里那两株香椿树变成什么样子了,会像故乡的香椿树那样长到三四丈高吗?会开花吗?种子也会飞翔吗? 有一次读庄子的逍遥游,说道:“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以八千岁为秋。”所以香椿树应该是很长寿的。由这个典故,以香椿有寿考之征,所以古人称父亲为“椿”,称母亲为“萱”,唐朝牟融有诗说“堂上椿萱雪满头”,是说高堂的父母已经白发苍苍了。 父亲过世之

20、后,我也吃过几次香椿,但每次,那强烈的气息都会给我带来悲情,使我想起父亲,以及他手植的香椿树。他常说:“香椿是很上等的木材,等长好了,我们自己砍下来做家具。”一直到他离开这个世界,他也没有砍过一棵香椿树。我以前一直以为是香椿还没有长好,现在才知道那是感情的因素,八千年为春秋,那是永远也长不好了。但愿,父亲在极乐世界,也会有香椿拌面可以吃。(11)端午节的时候,我路过松山的永春市场,看到有人在路边卖“香椿粽子”,便买了几个来吃,真有一点父亲的味道。唉! 吃香椿粽子的时候,我决定了,将来如果有一个庄园,屋前屋后我都要种几棵香椿树。 20作者在文中两次写到“家”有香椿树,请简要概述。(4分) 21.

21、 结合语境,品析第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他把香椿叶洗净,剁碎,加一点油,加一点酱油,撒在热气腾腾的面上,抄起筷子拌一拌,就是人间至极的美味。 22.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6分)A本文开篇即交代自己对香椿的喜爱与迷恋,以此引出对爱吃香椿的父亲的回忆。 B第段将香椿的气味与香菜、芫菜、芹菜、紫苏等进行比较,突出其香味难闻。 C第段在内容上表达作

22、者搬家后对香椿树的不舍,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D文章引用庄子逍遥游和唐朝牟融的诗句,是为了凸显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 E文章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以“香椿”为线索,表达作者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23. 文末“我决定了,将来如果有一个庄园,屋前屋后我都要种几棵香椿树”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五、(本大题共6小题,共17分)(一)综合性学习(7分) 春节期间,全国人民全力以赴投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当中,请你也参与以“疫情在前,共克时难”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并完成以下任务。 【材料一】生命至上!人民至上!这次疫情发生以来,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始终把人民群众生

23、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制定周密方案,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对加强疫情防控作出全面部署。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防控工作正有力开展,各项措施正有力推进,举国上下凝聚起共同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 【材料二】1月23 日,一封特殊的请战书在网络上传开。24 个医务人员签上姓名、盖上红手印,这份请战书上写道:“我们是 2003 年奉命赴小汤山抗击非典的南方医院医疗队队员,当年为全国抗击非典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做到了医务人员零感染。17 年后的今天,当全国人民正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作为一支有丰富经验、战胜过非典的英雄集体,特此向院党委请战: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除此之外,上海

24、、广东、四川、江苏等地的一批又一批医疗队伍纷纷驰援湖北,冲锋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材料三】2020 开年,一个万众一心的时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面对疫情,全国各大城市已经积极行动起来。某市为确保全市中小学生“离校不离教,停课不停学”,最大限度减少延期开学对正常教育教学的影响,特推出针对全市中小学生的网络直播课堂,为全市广大中小学生提供覆盖全学科、全免费的假期在线辅导课程。 24. 阅读以上三则材料,请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其主要信息。(2 分) 25. 你参加所在社区举办的抗击疫情志愿者活动时,遇到一位阿姨要强行出小区,她既拒绝戴口罩,又不配合做登记,你该怎么劝说她?

25、 (2分) 26. 请结合材料三,谈谈你对推行在线辅导课堂的看法。(3分) (二)名著阅读(10分)阅读下面的这封书信,完成相关习题。一九六一年五月一日     中国诗词最好是木刻本,古色古香,特别可爱。可惜不准出口,不得已而求其次,就挑商务影印本给你。以后还会陆续寄,想你一定喜欢。论希腊雕塑一编六万余字,是我去冬花了几星期工夫抄的,也算是我的手泽,特别给你做纪念。内容值得细读,也非单看一遍所能完全体会。便是弥拉读法文原著,也得用功研究,且原著对神话及古代史部分没有注解,她看起来还不及你读译文易懂。为她今后阅读方便,应当买几部英文及法文的比较完整的字典才好。我会另

26、外写信给她提到。一月九日寄你的一包书内有老舍及钱伯母的作品,都是你旧时读过的。不过内容及文笔,我对老舍的早年作品看法已大大不同。从前觉得了不起的那篇微神,如今认为太雕琢,过分刻画,变得纤巧,反而贫弱了。一切艺术品都忌做作,最美的字句都要出之自然,好像天衣无缝,才经得起时间考验而能传世久远。比如“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不但写长江中赤壁的夜景,历历在目,而且也写尽了一切兼有幽远、崇高与寒意的夜景;同时两句话说得多么平易,真叫作“天籁”!老舍的柳家大院还是有血有肉,活得很为温习文字,不妨随时看几段。没人讲中国话,只好用读书代替,免得词汇字句愈来愈遗忘最近两封英文信,又长又详尽,我们很高兴,但为了你的中

27、文,仍望不时用中文写,这是你唯一用到中文的机会了。写错字无妨,正好让我提醒你。不知五月中是否演出较少,能抽空写信来? 【注释】手泽:先人或前辈的遗墨、遗物等。弥拉:作者的儿媳。钱伯母:钱锺书先生的夫人杨绛女士。 27这封书信选自 (1) ,文中“孩子”名叫 (2) 。作者有着深厚的文化造诣,这使其家书不仅表现了普通父亲的爱子之心,而且传递了对道德、文化、艺术、历史等多方面的独特见解,使人读来受益匪浅。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 (3) , (4) ”。(4分)28.“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

28、读物,这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 (1) , (2) 的教子篇。”楼适夷 (2分)29. 【知识卡】批注,指的是在阅读的时候把读书感想或疑难问题等,随手批写在书中的空白处,用来帮助理解,深入思考,这是精读文章常用的方法。批注应注意用语简洁、精练,语言通顺,言简意赅。深沉的父爱流淌在朴实的文字背后,迸发出独特的力量。请结合傅雷家书整本书的阅读,给下面的这句话做批注。可从对内容的理解和个人的感悟两个角度聚焦以下的文字,体会字里行间的浓烈父爱。 (4分) 论希腊雕塑一编六万余字,是我去冬花了几星期工夫抄的,也算是我的手泽,特别给你做纪念。 八年级语文学科线上阶段性测试 参考答案一、(本大题共15小题,共

29、45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CDCCBDCADCADCBC二、古诗文默写(10分)16(1)窈窕淑女 (2)寤寐思服 (3)蒹葭萋萋 (4)悠悠我心 (5)胡为乎泥中 (6)海内存知己 (7)无为在歧路 (6)气蒸云梦泽 (9)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三、课外文言文(10分)【译文】范仲淹两岁时死了父亲,母亲贫穷无依无靠,再嫁给常山姓朱的人。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感动得流了泪,离开母亲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里睡觉几乎都没有解开衣服,有时夜晚疲倦了,就用冷水洗脸。他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太阳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精通了六部经典著作的要意,情绪愤慨激昂地树立起了治理天下的雄心壮志。他常常自己吟诵说:“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都享乐之后才享乐”。17. 离开    有时 (4分)18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都享乐之后才享乐。 (3分)19只有发愤图强、勤奋苦学、持之以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