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测试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测试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测试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测试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河南岸中学七年级下语文学科第四单元考试试卷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基础知识及应用(30分)1、根据要求默写古诗文。(12分)、王维在竹里馆中描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诗句是: , 。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 。滁州西涧、约客表现作者寂寞心情的诗句是: , 。 、论诗表现江山代代出新人的诗句: , 。、默写送灵澈上人。 , 。 , 。2.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词语。(10分)大家立刻都赞成,和开船时候一样yng yuè。 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jio jié。 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jng xn

2、g dòng pò 的搏击!  月亮渐渐升高了,竹影渐渐与地上描着的木炭线相分离,现出cn c bù qí 的样子来,好像脱了版的印刷。 忽而张目嗔视,表现出chì zhà fng yún 的盛怒。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使我们完成了制作怀旧网页的工作。B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C二十一世纪需要有科学文化的一大批知识分子去建设祖国。D在学习实践中,我们要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4、据媒体报道,在绍兴,“鲁迅经济”火

3、了,“咸亨酒店”作为商标市场价值已达15亿,成为名副其实的金字招牌,鲁迅笔下的鲁镇、岛篷船、社戏,如今都开发成了旅游项目。但绍兴鲁迅纪念馆刚成立时带着虔诚与朝圣心情参观的游客如今日见其少了,很多人进去了只是忙着拍照留念,买土特产,很少有人看完所有的展厅。如果你是导游,你将怎样结合你所了解的鲁迅来引导游客参观鲁迅纪念馆?请你写一段导游词,不少于50字。(5分) 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问题。(20分)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

4、,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忽然扶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5、解释下列加点字。(8分)(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_ (2)不能名其一处也 _ (3)几欲先走 _ (4)两股战战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1)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2)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7、语段中画线的句子表现了什么情态?它是什么描写?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 8、结尾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能否删去?为什么

5、(3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问题(20分)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了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9、给选段加一个小标题: (3分)10

6、、“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它的作用是: (3分)11、“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一句中“他”指代_ 。(2分)12、第段写景充满诗情画意。从触觉写的句子是“_ _”。从嗅觉写的句子是“_ _”。本段写景的作用是_ _ (7分)13、结合上下文,第段中的“自失”可以理解为_ ,这种感受与“社戏”的关系如何?试说明。(5分) (三)、.阅读小院吟,回答文后问题(17分)关中农村,总喜欢用泥巴打墙,围起一个院儿。我家的小院在村的正中。母亲每天早早起来,将院子一遍一遍地扫干净,不允许我们扔下一片纸屑,一根柴棍。村里的人见一方小院竟收拾得这

7、般模样,便与母亲开起玩笑来:“王妈,您这是准备在地上带面条了吧?”说得大伙直乐。小院是母亲用四五年攒下的鸡蛋钱,请了小工,打墙围起来的。得之不易,母亲便格外地宠它,爱它:冬天埋下一截葡萄枝条,春天里长起来了,嫩嫩的叶,像一只刚出壳的雏鸟,昂着头,望着这新鲜的世界;春天种下一行豆,夏天里蔓爬上土墙,花便密密地排成队儿,立了起来。小院,是母亲精心编织的花蓝。它盛着农家艰辛而又多彩的生活,也使我稚嫩的心成熟起来。父亲早年在外地工作,家中无劳力,地里的活儿早早地搁在了母亲和我的肩上。天长日久,我在外面受了气,便独自坐在院子的石头上发呆。母亲过来了,她最知道我的心思,便端了小凳,坐到我的跟前,东南西北地

8、比划,仿佛一切智慧的东西都从那粗布裹着的胸口倒出,就像放飞了一只鸽子,携我振奋起来。更多的时候,我同母亲一起,在小院里筹划着生活,筹划着以后的事情。或者跟了母亲的眼神,走进一个个带着泥土味儿,又十分生动的传说之中。什么姑家婆、王老六,什么堤埂神、杨柳女,这些故事总如钩子一般地勾着我,让我至今忘不了。小院南侧有几棵香椿树,那是母亲赶庙会时从近百里的山里挖来的苗,三年便长得胳膊般粗细,并举起一树的叶子。香椿虽是野树,但那香却十分细腻,风来也罢,风去也罢,香便充满了小院,香便传遍了村落。左邻右舍的只说多了这香,整个村子也便多了新鲜,三天两头有人带了孩子来看,小院也因此多了一种情感。慢慢地,小院成了大

9、伙的小院了。14、文章表面写什么?实际上写什么?(4分) 15、文章抒发了什么感情?(3分) 16、第一自然段突出了小院的什么样特点?表现了母亲的什么品质?(5分) 17、文中起承上启下的段落是第几自然段?是什么使“我稚嫩的心成熟起来的?(5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8-9题。(13分)王右军年减十岁时,大将军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钱凤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孰眠。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从横,信其实孰眠,于是得全。(选自世说新语,有删减)【注释】王右军:王羲之。减:不足。大将军:王敦。钱凤:人名,字世仪。孰:熟。从: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