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语文教案第4单元语文园地_第1页
六年级上语文教案第4单元语文园地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学会从人物描写方法、情节、环境等角度分析人物形象。 2品读小说中的重点语句,体会小说人物的思想感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回乡偶书 ,学会赏析诗歌。 4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展示学习成果,激发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 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 5激发阅读小说的兴趣,提高自身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从人物描写方法、情节、环境等角度分析人物形象。 2品读小说中的重点语句,体会小说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激发阅读小说的兴趣,提高自身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交流指导 (1) 对本单元的课文要

2、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能围绕“如何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的主 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2) 交流中要注意使用得体的语言,使别人乐于接受自己的言论。 (3) 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学习别人的优点,取长补短。 2交流示例 示例一: 我觉得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 需要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 是 颂扬还是讽刺。 示例二:阅读小说时,只有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才能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示例三: 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时, 可以从分析人物的描写入手; 从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 入手;从分析小说的环境入手。 二、词句段运用 1三国演义 塑造了诸多鲜明的人物形象。 小说中有许多情节, 对突出人物形象起

3、了 很好的作用,如,“关云长温酒斩华雄”就是一个经典情节。 朗读下面的片段,读出关公的 神勇之气。 操教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 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憾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 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答案示例: 这段话描写生动传神,形容拼杀时鼓声、喊声大的词语是:鼓声大振、喊声 大举、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突出在短时间快斩华雄的语句是:正欲探听,鸾铃 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这段话体现出关羽是一个言出必 行,神勇无敌的人。 2读一读,体会

4、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试着写一写你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 动。 (1)桑娜脸色苍白, 神情激动。 她忐忑不安地想: “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 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 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 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 嗯,揍我一顿也好! ” 教师点拨: 这段文字通过对桑娜的神态和心理描写, 反映了桑娜善良、 甘愿自己吃苦也 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格。 (2)我的心绷得紧紧的。这怎么忍受得了呢?我担心邱少云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 叫起来。 我不敢朝这个年轻的战士那儿看, 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活活地烧死。 但我忍 不住不看, 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 火突然

5、间熄灭。 我的心像刀绞一般, 泪水模糊了我的眼 睛。 教师点拨:这段文字通过对 “我”的动作和心理描写, 再现了邱少云战士英勇就义的场面, 表达出 “我”眼见邱少云战士被火烧时内心的煎熬,体现了 “我”对战友的热爱。 答案示例: 路灯亮了,我的心咯噔一下:糟了,这回又晚了。我慌慌张张向家里跑去。 一路上,爸爸黑边眼镜后面那双严厉的眼睛, 不时出现在我眼前。 我忐忑不安,心里七上八 下,像揣着一只小兔子似的。 我匆匆地一路小跑, 心里不住地埋怨自己: 前几天爸爸刚说过, 放学后要直接回家, 不要到别处去玩。可是我刚遵守了几天, 就又给忘了。 这回爸爸一定会 特别生气,说不定还要揍我呢。这时,我放

6、慢了脚步,心想着该怎么办。现在只有一条路, 那就是向爸爸承认错误,请他原谅。想到这儿,我又加快了脚步。 三、日积月累 1作者简介。 贺知章 (约 659 年 约 744 年),唐代诗人、书法家。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 , 有“清谈风流”之誉。主要作品有咏柳 回乡偶书 。 2背景资料。 贺知章在公元 744 年(天宝三载 ),辞去朝廷官职, 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 (今浙江萧山 ), 时已八十六岁,这时,距他中年离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心头有无 限感慨。 3词语理解。 偶书:随便写的诗。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 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

7、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老大:年纪大了。贺知章 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乡音:家乡的口音。无改:没什么变化。鬓毛衰 (CU):老年人须发稀疏变少。鬓毛, 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 衰,此处应是减少的意思。 全句意谓口音未变鬓发却已疏落、 减少。 相见:即看见我。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不相识:即不认识我。 笑问:笑着询问。 4古诗大意。 少年时离乡,到老了才回家来。口音没改变,双鬓却已经斑白。儿童们看见了,没有认 识我的。他们笑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 5古诗赏析。 这是一首久客异乡,返回故里的感怀诗。全诗抒发了山河依旧,人事不同,人生易老, 世事沧桑的感慨。一、二句,诗人置于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环境中,心情难于平静。首句写 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次句写自己的“老大”之态,暗寓乡情无限。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