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导学设计1 新闻两则主备人:【学习目标】1、了解新闻的特点,复习记叙文六要素的有关知识,把握新闻的主要内容。2、认识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3、养成自主、协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培养独立阅读新闻的能力。【学习重难点】1、把握新闻的内容,揣摩文章准确、简洁的语言,体会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2、了解新闻的特点,重点把握新闻的结构,了解导语的作用。【学习流程】预习导学1、查阅解放军渡江作战和解放南阳的有关背景资料。2、挑选一份刊登简短新闻的报纸准备小组交流。3、当一回播音员,模仿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主持人的语气和语速,反复朗读这两则新闻,体会在读新闻时应
2、怎样把握重音、语调、情感和节奏,并给下面加点的字词正音。区域( ) 溃( )退 锐( )不可当 歼( )灭要塞( ) 绥靖( ) 阻遏( ) 管辖( )逃窜( )4、常识填空:新闻,又叫 ,它的结构通常包括 、 、 、 、五部分,其中必不可少的三部分是 、 、 。新闻写作必须注意记叙的六要素:、 、 、 、 、 。5、在课文中圈点标记出记叙的六要素,与小组同学交流。6、分别用一两句话或一段话来概括两则新闻的主要内容:第一则:第二则:学习研讨7、精读第一则新闻,思考:(1)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报道渡江情况的?按什么顺序报道,为什么?(2)在第一则新闻中找出表现我军英勇的词语和敌人溃不成军的词语拓
3、展学习8、运用所学的新闻知识自主学习第二则新闻,并比较两则新闻在写法上有哪些不同之处。9、交流自己搜集的报纸新闻,与小组同学一起分析它的要素和结构。10、能力提高:渡江战役开始后,新华社连续发表了两则新闻:大军三十万昨日渡过长江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时间、内容都有连续性。两则联合起来读,可以更好地了解渡江战役的全貌,更好地理解课文的详略处理。大军三十万昨日渡过长江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21日已有大约30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20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
4、我军万船齐发,直取对岸,不到24小时,30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在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1)用横线画出这篇新闻的导语,并回答:导语交代了哪些方面的内容?(2)文中用“风平浪静”描述了_,用“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描述了_。(3)文中用哪些词语描述了我军的“英勇”和“英雄式的战斗”?请在文中勾画出来。(4)从结构看,这篇新闻包括了_这几个部分。厦门拟到墨西哥办中医学院厦门市中医院有望与墨西哥瓜达拉哈拉市合作,在该市开办中医学院和中医医疗保健机构。记者昨日获悉,目前墨西哥方面已正
5、式邀请厦门市政府与医院代表到墨西哥进行市场调研与合作考察。据悉,由厦门中医院与瓜达拉哈拉市合作,开办中医学院和中医医疗保健机构事宜,是由美国永嘉公司董事长黄永平先生提议并出资的,目的是宏扬传统中医药文化,扩大厦门市与瓜达拉哈拉市两个友好城市的医学交流。11、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一课一得读完课文,你有什么收获或体会,把它记录下来与同学交流。2 芦花荡新集中学八年级语文备课组 主备人:【学习目标】1、复述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形象。2、品味语言,把握人物性格,探究环境描写的作用。3、认识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学习重难点】1、把握人物性格,感知人物形象。2、探究环境描写的作用
6、。【学习流程】预习导学1、给加点字注音。提防( ) 疟子( ) 寒噤( ) 蹿( )仄歪( ) 飒飒( ) 吆喝( )2、查阅有关孙犁的资料,了解抗日战争时期冀中平原上白洋淀的地理环境。学习研讨3、感受人和事。美丽的芦花荡里生活着哪些人?发生了哪些事?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自由细读文章,把自己对人对事情的感受写出来。人物:事件:情感:4、找出最令你激动的句子,作简要分析。5、结合全文,归纳老头子的性格特征。怎样理解“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一句中“过于”二字?6、试揣摩藏在芦花下的二菱目睹老头子英雄行为时的心理活动。7、找出文中描写景物的语句,选择你喜欢的一句进行品味,然后再仿照它写写学校周
7、围的景物。8、质疑问难:阅读课文过程中,你还什么疑难问题要与同学共同探讨,请把它写下来。拓展学习9、请收集一组有关抗日战争的歌曲、图片或故事,利用课余时间与同学交流。10、有人认为文章中老头子护送两个女孩子时大意,以致使大菱受伤,这样写不符合英雄的性格和行为,是文中的一处败笔,你认为呢?一课一得3 * 蜡烛新集中学八年级语文备课组 主备人:【学习目标】1、识记重点字词。2、分析品味重点语句,把握文章思想感情。3、分析人物动作描写,体味文章思想感情,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4、珍视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捍卫世界和平。【学习重难点】通过朗读、小组探究,分析人物外貌、动作描写,品味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
8、界。【学习流程】预习导学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瓦l ( )精疲力ji( ) f()晓揣在怀里( )鞠躬( )2、这篇通讯写了一位饱受 之苦的老妇人 的动人事迹,赞美了 。3、这是一篇战地通讯,它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吗?学习研讨4、课文以蜡烛为题,这里的烛光,你认为有什麽特殊的象征意义呢?5、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反复加以描写?(尽量自己找一找,划一划,然后归类)。拓展学习6、体验感悟:文中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世界都是通过她的动作来表现,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请展开想像,揣摩一下老妇人的内心世界。把你想像的老妇
9、人的心理活动写下来,字数不少于200字。7、课外延伸:思考:战争留给我们的是什么?战争留给一个民族的是什么?在面临战争,面临民族危亡的时刻,每个国家的人民表现出来的又是什么?8、拓展阅读:一列火车缓缓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瘦弱而多病的老妇人。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不时重复数起来。两个小姑娘看到这种奇特的举动,指手划脚,不加思虑地笑起来。一个老头狠狠地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一,二,三”神志不清的老妇人重
10、复数着。两个小姑娘再次偷笑起来。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妇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场上死去的。现在轮到我自己上前线了。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1)文段写老妇人多次重复数着“一、二、三”,其含意是指老妇人对_ _的痛苦诉说,也表现了作者对战争的_ 。(2)文中对老妇人身体状况作了怎样的描写?这描写是为了揭示什么?(3)文末“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这句话怎么理解?一课一得3 *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新集中学八年级语文备课
11、组 主备人:【学习目标】1、体会这封信精彩的语言。2、体味雨果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质。3、了解反语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学习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体会文中精彩语言。2、仔细体味作者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质。【学习流程】预习导学1、快速默读课文,读准下面加点字的读音,理解成语含义。给予( )珐琅 ( ) 制裁( ) 赃物( )箱箧( )眼花缭乱:荡然无存:不可名状:独一无二:2、关于雨果雨果(1802一1885), 作家。 的重要代表。生于军官家庭。代表作品有小说 ,九三年等。3、课外查找资料了解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历史。4、整体感知:本文写了什么内容?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态度?学习研讨5、明确文章
12、两大内容板块具体内容:赞美圆明园谴责侵略者6、找出作者评价圆明园的语句,说说雨果为什么称赞圆明园是“世界奇迹”。7、找出作者讽刺侵略者的语句,谈谈作者为什么要将自己对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强盗行为的谴责说成“赞誉”。8、怎样理解“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这句话?拓展学习9、给雨果写一封信,谈谈你读了本文后的感想。10、圆明园是我国清代的名园之一,是世界文化艺术的杰作。请再列举几个这样的古建筑,外国的也可以。一课一得读完本文,你有什么收获或体会,把它记录下来。5 * 亲爱的爸爸妈妈新集中学八年级语文备课组 主备人:【学习目标】1、领会文章“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的主题,体会人们对战争的
13、控诉和对幸福和平生活的向往。2、揣摩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学习重难点】理解文章的主题,揣摩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学习流程】预习导学1、 查找资料,了解“六一儿童节”的由来。2、搜集整理有关战争,特别是二战中占领国对被占领国实行残暴统治的有关资料。3、识记重点字词,给加点字注音。杀戮( ) 悼念( ) 屹立( ) 肃穆( ) 恍惚( )( )荒谬( ) 憧憬( ) 响彻云霄( )4、课文再现了半个世纪前残酷的历史,主要是为了告诉人们怎样的心声(主题)?请你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5、本文以参加纪念活动为线索,按参加纪念活动的先后,记述了不同的活动见闻和感受,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分别给课文四个部分
14、加个小标题。一 二三 四学习研讨6、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萨特的话中“沉重的记忆”和“美丽的记忆”的含义。(自己先在文章中找,然后四人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阅读成果)7、大屠杀中许多无辜者被杀,为什么着重再现孩子们被屠杀的历史?8、精读第一部分,分别找出一处景物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和场面描写,并揣摩分析其作用。拓展学习9、拓展阅读南京大屠杀在人类历史上,恐怕没有比日军在南京的杀人竞赛更残酷、更无人性的了。1937年12月的东京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导学案日日新闻刊登了这样一幅照片:两个日本军官,各举战刀,狰狞而笑,标题是“超记录的百人斩”。照片左侧有“百人斩竞争之两将校”的注释,津津乐道地报道了两个
15、日本军官如何在中国南京紫金山麓进行一场杀人竞赛,如何在一大堆砍下的中国人头旁含笑论胜负。两个杀人狂属日军第16师团富山大队,一个叫向井敏明,炮兵小队长,一个叫野田岩,副官。1937年12月英文日本公告是这样报道的:“向井敏明少尉和野田岩少尉举行杀人友谊比赛,看谁能在完全占领南京之前首先杀死100名中国人,现在他们的比赛将要接近尾声。朝日新闻从前线发回的报道说,星期日,他们的比赛成绩如下:向井敏明少尉,杀死89人,野田岩少尉,杀死78人,目前胜负难以分清,比赛还在继续。”1937年12月大美晚报接着这样报道:“12月10日中午,两人各执已成缺口之刀,会聚一起,野田说:我已经杀了105人,你杀了多少?向井说:我已经杀了106人。两人相视哈哈大笑,向井多赢了一个人,但无法确定谁先杀到100人。两人约定比赛目标发展到150人。从昨日开始,他们已经向150人的目标努力。”经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查证,在短短的几个月中,按比较保守的统计,侵华日军集中和分散屠杀中国南京军民34万人。半个世纪过去了,浩浩长江依然奔腾向前,无止无息。朋友,当我们回顾历史时,我们不能只记得四大发明、文明古国、开元盛世、丝路花雨,还应该记得南京大屠杀。我无需更多的议论,我只希望我一样年轻的战友,年轻的同胞,记住这惨绝人寰的灾难,记住这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17436-2025船舶危险区域防爆电气设备的选用
- GB/T 45619-2025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产品批发市场服务规范
- 客户关系培训
- 消息队列协议书
- 过年酒席租赁合同协议
- 《新生儿的护理与喂养》课件
- 邻居协议书模板
- 房地产企业保密协议
- 暗股股份协议书
- 测绘服务协议示本
- 生物信息学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创新
- 雅思英语教学大纲
- 中医药农药的活性成分与作用机理
- 正比例与反比例的初步认识培训
- 园林景观工程设计任务书范本
- 个体工商户转让协议书
- 工程材料封样表
- 部编版语文初一(下)期末复习:词语成语运用检测卷
- 《字体设计》模块四 具象性变化设计技巧的训练
- 年产10吨功能益生菌冻干粉的工厂设计改
- 英语老师家长会课件95908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