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及答案(一)_第1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及答案(一)_第2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及答案(一)_第3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及答案(一)_第4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及答案(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一)梧桐子(节选)叶圣陶梧桐子在麻雀的嘴里,周身觉得很湿润,麻雀用舌头舔他,好像给他挠(no ro)痒痒似的。他本来很渴了,身上又有点儿痒,所以感到很舒服。不知道为什么,麻雀一张嘴,他就从半空里掉了下来,正好落在又松又软的泥里。下了几天春雨,刮了几天春风,他醒过来了。看看自己身上,褐色的旅行服已经不在身上了,换上了一身绿色的新衣,比先前的更加鲜艳。看看周围的邻居,都是些小草,也穿着可爱的绿色的新衣。有了这许多新朋友,他不再觉得寂寞了,可是想起母亲,想起哥哥弟弟们不知道怎样了,心里就不大愉快。他慢慢地长大了,周围的小草们本来跟他一般高,现在只能盖没(mi m)他的脚

2、背。他的身子很挺拔,站得笔直,真是个漂亮的小伙子。小草们都很羡慕他,跟他非常亲热。有一天,一只燕子飞来,歇在他的肩膀上。燕子本是当邮差(ch chi)的,所以他心里很高兴,就写了一封信交给燕子。他说:“燕子哥哥,好心的邮差,我有一封信,是写给母亲和哥哥弟弟们的。可是我不知道他们在什么地方。请您帮我打听吧;打听到了,就把我这封信给他们看,让他们都能看到。最好能带个回音给我。谢谢您,好心的燕子哥哥。”燕子一口答应,把信带走了。没过一天,燕子背了一大口袋信回来了,对他说:“你的信来了,他们都给你写了回信哩。”(选自稻草人)1.给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画上“”。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舒适( )

3、 孤独( ) 打探( )3.从哪里可以看出梧桐子长成了大树?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吧。 4.“燕子背了一大口袋信回来”,这些信是谁写的?会写些什么呢?展开想象写一写吧。 【参考答案】1.no m chi2.舒服 寂寞 打听3.从周围的小草们只能盖没他的脚背,燕子飞来歇在他的肩膀上,可以看出梧桐子长成了大树。4.这些信是梧桐子的妈妈和哥哥弟弟们写的。他们可能会说,很高兴收到他的信,因为一直很牵挂他。信里可能还会讲到他们各自的生活经历,希望彼此多写信等。(二)鸟窝里的树(节选) 王一梅春天,鸟先生用干草和泥土筑了个又大又结实的鸟窝,鸟太太就蹲在窝里孵它的蛋宝宝。一天,一个鸟蛋动了一下,呀,是宝宝快要出生

4、了?鸟太太忙起身一看,原来鸟窝里长出了一棵小树苗,叶子绿绿的、肥肥的,正一个劲儿地往上窜呢!鸟太太孵出了一棵树,这消息一下传开了。“快把它砍掉,要不,它会把你们的鸟窝撑破的。”螳螂先生扛着大镰刀赶来了。鸟先生接过镰刀就要砍小树苗。“可怜的小苗苗,瞧它长得多好呀!”鸟太太扑上去拦住了鸟先生。“那你们就得搬家,你们的鸟窝很快就要被它戳出个大窟窿的。”甲虫先生开来了大卡车,准备帮鸟先生一家运东西。可鸟先生说什么也不愿离开它辛辛苦苦筑的窝。树苗一个劲儿地往上长,眼看就要把鸟窝撑破了。“要不,咱们把这小树挪个地方。”鸟先生、鸟太太同时想出了个好办法。螳螂先生和甲虫先生捋起袖管就动手搬树了。小树苗苗被大家

5、轻手轻脚地从鸟窝里搬下来,种在了泥土里,鸟太太又去孵它的蛋宝宝了。这时,一个鸟蛋又动了一下。“哎呀,又要孵出一棵树了。”鸟先生叫起来。鸟太太瞪了鸟先生一眼:“我哪能老孵出树来,这回,准是我们的宝宝要出生了。”可不,鸟先生果然成了四个鸟宝宝的爸爸了。在鸟先生、鸟太太的精心照顾下,鸟宝宝和小树苗一起长大了。当四只小鸟学会飞行时,这棵从鸟窝里搬出来的树上开出了粉红色的花,呀,是一棵漂亮的合欢树。鸟先生一拍脑门:“嗨!我就是用合欢树下的泥土筑的鸟窝呀!”(选自王一梅阳光童话 蜗牛的森林)1.照样子,写词语。辛辛苦苦(AABB式): 、 轻手轻脚(ABAC式): 、 2.从哪里可以看出鸟妈妈对小树苗的喜

6、爱呢?在文中用“ ”画出来。3.鸟太太孵出了一棵树,这消息传开后,都有谁赶来了,他们提出了什么建议? 4.最后,这棵树的命运是( )A.被残忍地砍掉了。B.撑破了鸟窝,占据了鸟太太的家。C.被大家从鸟窝里搬下来,种在了泥土里。5.读完故事,你知道鸟太太为什么会孵出一棵树了吗?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吧。 【参考答案】1.示例:匆匆忙忙 从从容容 大模大样 一板一眼2.“可怜的小苗苗,瞧它长得多好呀!”鸟太太扑上去拦住了鸟先生。3.螳螂先生扛着大镰刀赶来了,他建议把小树苗砍掉。 甲虫先生开来了大卡车来了,建议鸟太太一家赶快搬家。4.C5.因为鸟窝是鸟先生用合欢树下的泥土筑的,里面可能有合欢树的种子,所以

7、就在鸟窝里发芽了。(三)寻找快乐的小獾(节选)朱惠芳一天,小獾(hun un)决定去寻找自己的快乐。小獾走呀走呀,听见路边有一棵快要干死的小野花在喊:“小獾,请你救救我!”小獾把一片草叶卷成一个筒,捧来清水,轻轻洒在小野花身上。小野花喝足了水,挺直了腰,脸儿变得鲜艳了:“谢谢你!这个花瓣是我身上最香最美的一瓣,送给你。”一片粉红色的花瓣轻轻飘下来,小獾把花瓣藏好,又踏上了寻找快乐的旅程。忽(t h)然,小獾看见前面有一张蜘蛛网,一只小蜜蜂不小心撞(zhun chun)了上去,正在拼命挣扎。小獾小心翼翼地走过去,用力一拉,把小蜜蜂救了出来。小蜜蜂感激地说:“谢谢你!这一小罐蜂蜜送给你。”小獾藏好

8、蜂蜜,又忙着去寻找快乐了。小獾走着走着,忽然听见地上传来轻轻的呻吟声。原来是小蚂蚱在草丛间练习跳远的时候,不小心把腿摔伤了。小獾背起小蚂蚱,把他送回了家。小蚂蚱的妈妈非常感激:“小獾,这根风铃草送给你!”天色晚了,小獾带着花瓣、蜂蜜和风铃草回到了家。看着这三份礼物,想起小野花、小蚂蚱和小蜜蜂的笑脸,小獾惊奇地发现,自己心里充满了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这就是快乐吗?”小獾自言自语地说。他尝了尝蜂蜜:“原来,快乐就是这样甜。”小獾躺了下来,把花瓣盖在身上,深深地吸了口气:“原来,快乐就是那么香。”微风吹动风铃草,传出“叮叮当当”的轻响,小獾闭上了眼睛:“原来,快乐就是那么好听。”小獾就这样进入了甜

9、甜的梦乡,脸上还带着甜甜的笑容。(选自最哲理的童话)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1)自己跟自己说话;独自低声说话。( )(2)小心谨慎,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 )3.仔细阅读文中画线句子,仿写连续动作的句子。 4.小獾在寻找快乐的途中都遇到了谁?他都做了什么? 5.小獾找到自己的快乐了吗?他的快乐是什么? 【参考答案】1.hun h zhun2.自言自语 小心翼翼3.示例:我打开书包,拿出课本,大声朗读课文。4.小獾在寻找快乐的途中遇到了快要干死的小野花,他帮小野花浇水;遇到了撞上蜘蛛网的小蜜蜂,他把小蜜蜂救了出来;遇到了把腿摔伤的小蚂蚱,他把小蚂蚱背回了家

10、。5.小獾找到了自己的快乐。他的快乐像蜂蜜一样甜,像花瓣一样香,像微风吹动风铃草一样好听。他明白了帮助别人就会获得快乐。(四)想生大蛋的母鸡(节选)曹延标鸭妈妈又生了一个大蛋。鸡妈妈羡慕地说,“鸭妈妈,你到底吃了什么食物生了这么大的蛋?”“我不挑食,什么都吃。”“我也是。可是不知为什么,我生的蛋,( )个小,( )也不漂亮。”“你生的蛋,我见过了,上面有麻雀斑,是不是你吃了小麻雀?”“别瞎扯了,我怎么会吃小麻雀呢?”母鸡妈妈伤感地说,“鸭妈妈,请你告诉我,你怎么会生那么大的一个蛋呢?”“我也不知道。”鸭妈妈想想说,“我喜欢螺蛳,可能是吃螺蛳的缘故吧。”正在这时,非常高贵的鹅太太抬头挺胸地走过来

11、。“鹅太太,你生的蛋又白又大,是什么原因呢?”“我喜欢吃鱼。”“可是我怎样才能吃到鱼呢?”母鸡妈妈问,“你们能帮帮我吗?”“我看只有像我们一样学游泳。”鹅太太说。为了像鸭和鹅那样生一个大蛋,鸡妈妈一头钻进水里,顿时觉得身子下沉。她拼命地拍打着翅膀,高喊:“救命!救命!”鹅太太游过来,救起鸡妈妈。看着浑身湿漉漉的羽毛,鸡妈妈在草地上哭起来。小麻雀感到好奇,当她明白了怎么回事之后对鸡妈妈说:“( )谁,( )要量力而行,不要做自己做不了的事。对我来说,你生的蛋就大得不得了,让我好羡慕。可是不论我吃什么,不论我怎样努力,永远赶不上你生的蛋大。你看我整天喳喳喳不是很快活吗?其实,你生的蛋个个都很大。”

12、听了小麻雀的话,母鸡不再难过了,她高兴地叫起来:“个个大,个个大”(选自最哲理的童话)1.在文章括号中填写恰当的关联词。2.文章结尾省略号的作用是( )A.表示语意断断续续 B.表示声音的延续C.表示语音的延长 D.表示意思的递进3.这篇短文能给人什么启示?从文中找出来,并用“ ”画出来。4.鸡妈妈能生出像鸭妈妈和鹅太太生的那样大的蛋吗?为什么? 5.想想还有什么动物能生出个大的蛋?把它们写下来吧。 【参考答案】1.不但而且 不论都2.B3.不论谁,都要量力而行,不要做自己做不了的事。4.不能。因为那是鸡妈妈做不到的事情。5.鸵鸟 乌龟 鳄鱼(五)“飞翔之王”:蜻蜓蜻蜓被誉为昆虫里的“飞翔之王

13、”。在闷热的夏季里,暴雨将至或骤雨初歇,蜻蜓常常三五成群在空中飞舞。它好似一架飞机,而飞行技巧却远远高出于飞机之上。它能忽上忽下、忽快忽慢地飞行,它能微微抖动翅膀来一个一百八十度的急转弯,它能悬在空中不移动位置,这时它的翅尖每秒钟要挥动30-50次,作长“8”次运动。就这一手,大多数以飞翔著称的鸟类也望尘莫及。它可以长途飞行,一小时飞行六七十公里而不着陆;也可以突然降落,停在一个尖尖的枝梢上,瞬间又飞得无影无踪。唐诗中“蜻蜓飞上玉搔(so)头”,生动地描写了这种“特技”表演。蜻蜓飞得那么自由自在,是靠神经系统控制着翅膀的倾斜角度,微妙地与飞行速度和大气气压相适应。蜻蜓这种“自动驾驶仪”比现代飞

14、机灵巧得多。人们从仿生学的角度不断研究昆虫的飞行与构造机能的特点,“移植”到飞机设计上加以应用。例如在空气动力学中有一种“颤振”现象,如飞机机羽不能消除“颤振”,快速飞行时就会使机羽折断,招致机毁人亡。蜻蜓则是消除颤振的“先驱者”,它的翅端前缘有一块色深加厚的部分,叫翅痣。这是保护薄而韧的蜻蜓翅不致折损的关键,人们仿照翅痣,在飞机机羽上设计了加厚部分,于是战胜了颤振,保证了快速型飞机的安全。(选自开心趣味百科)1.解释词语。骤雨初歇: 自由自在: 2.本文主要写了 。文章用到的说明方法有 、 、 等。 3.蜻蜓能做哪些“特技表演”呢?用“ ”在文中画出来。再说一说,蜻蜓能做这些“特技表演”的根

15、本原因是什么? 4.文中引用了“蜻蜓飞上玉搔头”的诗句,你还知道哪些描写蜻蜓的诗句呢?写一写吧。 【参考答案】1.一场阵雨刚刚停止。 形容没有约束,十分安闲随意。2.蜻蜓具有高超的飞行能力的根本原因 举例子 列数字 作比较3.画出:它能忽上忽下、忽快忽慢地飞行,它能微微抖动翅膀来一个一百八十度的急转弯。它能悬在空中不移动位置,这时它的翅尖每秒钟要挥动30-50 次,作长“8”字运动。就这一手,一小时飞行六七十公里而不着陆。 根本原因:蜻蜓飞得那么自由自在,是靠神经系统控制着翅膀的倾斜角度,微妙地与飞行速度和大气气压相适应。4.示例: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

16、飞。(六)荷花之谜盛夏荷花,娇艳盛放。它何以出淤泥而不染?是因为荷花的表面十分光滑,污垢难以停留?非也。经科学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荷花的花瓣表面像毛玻璃一样,尽是20微米大小的“疙瘩”。这一被称为“荷花效应”的发现给人意外的启示。它启发人们去研制涂料和油漆,使墙面像荷花一样不受污染,永葆鲜艳色彩。荷花能自身加热,即使外界温度降到10,它也能保持花朵内35的温度。一株盛开的荷花可提供1瓦的功率。这一能量来自荷花细胞内能发热的线粒体细胞的“动力机械”。荷花的自身加热有利于花粉传播。晚间,花瓣关闭,待在温暖的花朵里的昆虫欢悦得很;第二天清楚,荷风送香,身上沾满了花粉的昆虫立即可以起飞,不必先

17、晒太阳(许多昆虫的起飞需要30以上的胸廓温度),从而可避免成为敌人的猎物。荷花有一种潜藏于莲子的旺盛的生命力。科学家用一颗1288年以前的古老莲子培育出新的健康荷株。这颗莲子和其他6颗莲子一起是从中国古代一个枯竭的荷塘里被发现的。沉睡了近千年的莲子竟然在4天后长出嫩绿的新芽。科学家从千年古莲中离析出一种酶,发现是这种酶在修理细胞本身的蛋白质损坏造成的缺陷。倘若能从莲子中分离出负责修理“衰老损坏”的基因,不是也可以把这种基因移植于其他植物乃至人身上,让人类的不老梦想成真吗?(选自生物奇趣)1.“出淤泥而不染”中的“染”意思是( )。用染料着色。 感染;沾染。 中国画笔墨技法之一。2.第二自然段中

18、画线的句子使用了 和 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3.第三自然段“沉睡了近千年的莲子竟然在4天后长出新的健康荷株”句中加点的“近”字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4.本文作者介绍了荷花的哪些特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5.盛夏荷花,娇艳盛放,深受人们的喜爱。你积累了哪些描写荷花的诗句呢?写出来和大家分享吧。 【参考答案】1.2.举例子 列数字 具体、准确地说明了荷花能自身加热的特点 3.不能。“近”表“接近”,句中的“近千年”是概数。如去掉,句中的千年就变成确切的数据,与事实不符,不能体现语言的准确性。4.本文作者介绍了荷花不受污染、能自身加热、有旺盛的生命力的特点。5.示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

19、荷花别样红。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七)明天的太阳城(节选)在不久的将来,德国将出现一座全新的城市完全采用太阳能作为能源的太阳城。在这座城市,到处都是蓝色的太阳能转换器,建筑物的房顶在太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蓝色的光芒。这里没有烟囱,房屋的形状千姿百态,有的像彩色的金字塔,有的像正在生长的向日葵。这些房屋通过巨大的玻璃窗吸收太阳能,并如同瓷砖壁炉那样可在以后慢慢地将热量释放出来。房内外安装有热交换器,地下室有蓄能器。所谓热交换,就是把热量从热的物体传递给冷的物体。太阳光使太阳能接收器产生热量,热量通过交换器被接收或转换而储ch存起来。太阳城居民的生活方式会起新的变化。太阳能转换产生的电

20、流带动洗衣机、冰箱、电视机、计算机等进行工作。由太阳能烧的热水源源不断供应浴室、厨房。在多云天气,这些太阳能转换器仍可接收到太阳能。在阴雨天,人们使用蓄能器中储存的太阳能。在这座城市,太阳能几乎被用于一切需要能源的地方。人们做饭使用太阳能炉,一个功率约1100瓦的太阳能炉可把饭在几分钟内煮熟;人们出门驾驶太阳能汽车,或乘太阳能电车、太阳能轮船,尽管速度不很快,但没有任何噪音。人们戴的手表,用的计算器,马路上的交通灯,工地上的安全灯,商店里的广告牌、霓虹灯,用的都是太阳能。可以预见,( )要走的路还很长,( )新型的太阳城一定会出现。(选自读品悟快乐阅读系列 移植记忆不是梦)1.第一自然段中破折

21、号的作用是(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语音的延长 C.表示意思的转换 D.表示插说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3.读画线句子,你觉得房屋的形状还像什么呢?展开想象写一写吧。 4.用“ ”画出第四自然段的中心句。这段话的结构方式是 。5.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不正确的打“”。(1)德国将出现全新的城市是大部分采用太阳能作为能源。( )(2)太阳城居民在阴雨天,无法使用太阳能。( )(3)使用太阳能的交通工具不仅速度快,而且没有任何噪音。( ) 【参考答案】1.A2.尽管 但3.示例:房屋的形状还像彩色的蘑菇,像高高的圣诞树。4.太阳城居民的生活方式会起新的变化。 总分

22、5.(1) (2) (3) (八)巨伞下的城市(节选)如果说,有一座城市要用一把伞盖起来,你一定会觉得这是无稽之谈而付之一笑。大千世界无奇不有,随着建筑科技、材料工业的飞速进展,这个“神话”已成现实。威努斯基市是美国佛蒙特州的一座小城,地处美国东北部与加拿大交界的地方,人口不足两万,每年入冬,风紧雪骤,奇冷刺骨。可是在1980年,小城上空高高撑起一顶擎天巨伞,市区约3600万平方米的建筑、房屋、街道、桥梁、广场、绿地等,全在伞下。居民们有了这顶巨伞的庇护,再也不怕严寒的袭扰了。举世罕见的巨伞是怎样撑开的呢?原来这把巨伞的伞柄是全市最高的一座11层的塔楼,楼顶上架起中心钢轴,在市区周围地面,深埋

23、了60根合金钢的桩柱,从中轴纵拉60根高强度尼龙绳索与桩柱连起来,绳索之间串着许多支索,并把透光的有机玻璃塑料膜覆盖在上面加以固定。全部装置由电机控制,像伞一样可张可收,全城犹如一座巨大的玻璃亭子。寒冬腊月,阳光射入,聚热不散,温暖如春。伞面上还分组设置了轻巧的太阳能收集器,充分利用日光为全城供应热水。太阳能收集器可发挥聚热功能,虽然整个建“伞”的工程费用高达350万美元,但只要一个冬天,全城节省下来的取暖费用就可以补偿。伞下的威努斯基市因此闻名全球,成为美国一处新的观光胜地。每到隆冬,各地游人络绎不绝,会聚于“巨伞”之下。(选自海外华人散文精粹 下)1.根据意思写出选文中的四字词语。(1)无

24、法考查,没有根据的说法。( )(2)什么奇怪的事物都有。( )(3)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来往频繁,连续不断。( )2.“这个神话已成现实”中的“神话”是指: 。3.文中用数字来说明巨伞,请写出一例,并说说它的作用. 4.巨伞给居民带来的好处有( )(可多选)A.整个建“伞”的工程费用高达350万美元。B.巨伞下的小城居民,从此不受气候剧变之苦。C.全城节省下了很多取暖的费用。 5.用一句话概括建伞的原因、时间、地点。 【参考答案】1.(1)无稽之谈 (2)无奇不有 (3)络绎不绝2.有一座城市要用一把伞盖起来3.示例:市区约3600万平方米的建筑、房屋、街道、桥梁、广场、绿地等,全在伞下。

25、运用数字描写,具体写出了巨伞之大。4.B C5.因为美国的威努斯基市冬天奇冷,所以在1980年,小城上空高高撑起一顶擎天巨伞。(九)春天的黄鹂(节选)刘学刚黄鹂,单是汉字,就已构成视觉上的灿烂了;单是音节,就已充满听觉上的(宛 婉)转了。“羽毛新刷陶潜菊,喉舌初调叔夜琴”,古远的诗句就在枝条上翠绿着。面对此情此景,谁不耳聪目明?仿佛凤凰栖于碧梧,仙鹤止于高松,( )春天里的翠柳,( )能展现黄鹂的全部美丽。鸟是树金黄的心跳,树是鸟翠绿的羽毛。黄鹂鸣于翠柳,是鸟在其中生命得以辉煌、人在其中心情得以超然的一种极(致 至)。黄鹂就这么一叫,天就澄明了,地就碧绿了,人就轻松了。那是春天里一(副 幅)最

26、美丽的画面:黄鹂早早醒来了,柳树早早就站在等待里,谁都不想辜负这明媚的春光。尽管这个春天来得太晚太晚,这是盛唐的秩序被打乱后第一个色彩(清 青)丽的春天。让花草落泪去。让马蹄纷乱去。蜀中的天堑之险,应该把喧嚣挡在外面的。浣花溪畔,有花便是韵脚,有水定在吟咏。那一刻,诗圣走在黄鹂的歌里,黄鹂歌在诗圣的诗里。“两个黄鹂鸣翠柳”,这其中的一个,便是诗圣自己了。看着一行深受鼓舞的白鹭,诗圣把耳朵望成了八方。黄鹂唱着,诗圣吟着,两个黄鹂奏出千年不去的绝响。(选自牛城晚报2009.03.13)1.用“”画出文中括号中正确的字。2.“两个黄鹂鸣翠柳”出自诗圣 的绝句,请将这句诗补全 。3.在文章括号中填写恰

27、当的关联词语,并造句。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二自然的内容。 【参考答案】1.婉 致 幅 清2.杜甫 一行白鹭上青天3.只有才 示例:朋友之间,只有相互体谅,才能搞好团结。4.从听觉的角度描写黄鹂的鸣叫抑扬动听。(十)杜 鹃(节选) 郭沫若杜鹃,敝(b p)同乡的魂,在文学上所占的地位,恐怕任何鸟都比不上。我们一提起杜鹃,心头眼底便好像有说不尽的诗意。它本身不用说,已经是望帝的化身了。有时又被认为薄(bo b)命的佳人,忧国的志士;声是满腹乡思,血是遍山踯躅;可怜,哀惋,纯洁,至诚在人们的心目中成为了爱的象征。这爱的象征似乎已经成为了民族的感情。而且,这种感情还超越了民族的范围,东方诸国大都受

28、到了感染。例如日本,杜鹃在文学上所占的地位,并不亚于中国。然而,这实在是名实不符的一个最大的例证。杜鹃是一种灰黑色的鸟,毛羽并不美,它的习性专横(hng hng)而残忍。杜鹃是不营巢的,也不孵卵哺雏。到了生殖季节,产卵在莺巢中,让莺替它孵卵哺雏。雏鹃比雏莺大,到将长成时,甚且比母莺还大。鹃雏孵化出来之后,每将莺雏挤出巢外,任它啼饥号寒而死,它自己独霸着母莺的哺(b f)育。莺受鹃欺而不自知,辛辛苦苦地哺育着比自己还大的鹃雏;真是一件令人不平、令人流泪的情景。想到了这些实际,便觉得杜鹃这种鸟大可以作为欺世盗名者的标本了。然而,杜鹃不能任其咎。杜鹃就只是杜鹃,它并不曾要求人把它认为佳人、志士。(选

29、自郭沫若散文选集百花文艺出版社)1.选择文章括号中正确的读音,画“”。2.根据解释从文中找出恰当的四字词语。(1)欺骗世人,窃取名誉。( )(2)因饥饿寒冷而哭啼,形容生活极端贫困。( )(3)名声和实际不相符,指空有虚名。( )3.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A.省略没有说完的内容。B.省略同类词语。C.表示意在言外的省略。D.表示事物或道理的多项列举。4.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因为受到国民党的迫害避居日本。文章采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文章写到杜鹃凶狠残暴的情景和莺辛苦哺育雏鹃受欺而不自知,实际上分别隐喻了什么? 5.文章最后一段,先写“杜鹃这种鸟大可以作为欺世盗名的标本”,又说“杜鹃并不曾要求人

30、把它认为佳人、志士”这段话包含了哪两方面的意思? 【参考答案】1.b b hng b2.欺世盗名 啼饥号寒 名实不符3.A4.杜鹃凶狠残暴的情景隐喻国民党,莺辛苦哺育雏鹃受欺而不自知隐喻受欺骗受蒙蔽的人民群众。5.杜鹃虽然被人误认作佳人、志士,但自己并没有欺世盗名的动机,言外之意是国民党统治者信口雌黄的反动宣传,包藏着欺世盗名的祸心。人们对并无欺世盗名之心的杜鹃都产生误解,那么在善于做反动宣传、欺世盗名的国民党面前就更容易受欺骗受蒙蔽了。(十一)故乡的芦苇(节选)樊发稼多年来令我魂牵梦萦,永远不能忘怀的,是故乡的芦苇。是的,就是那些看来似乎很不起眼的、朴实无华的芦苇。一片片,一簇簇,碧生生,绿

31、油油,迎着轻风,摇曳着修长的青玉似的秀枝,远看犹如一朵朵绿色的轻云,在地平线上飘拂着,给乡村平添几分恬静和飘逸。几乎所有的河沟,小湖,池塘,都有绿色的芦苇掩映着。每年,当春风刚刚吹谢雪花,故乡的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还未褪尽寒意的泥土里探出尖尖的靛(din)青色的脑袋。它长得很快。要不了多少日子,它就可以长到几尺高,快活地舒展出它那扁平的狭长的叶子。到这时候,我和小伙伴们最喜欢摘一片芦叶,熟练地卷成小小的哨子,放在嘴边,吹出各种悦耳的乐音。我们还喜欢用芦叶折成绿色的芦叶船。手巧的伙伴,还会从旧火柴匣上剪下小片片当作舵,安在小船的尾部,还用香烟匣里的锡纸做成小小的银色的帆。我们一个个光着小脚丫,蹲伏

32、在河滩上,小心翼翼地各自把小船移到水面上。“开船啰!开船啰!”在一片欢呼雀跃声中,绿色的“船队”便满载着我们纯真的幻想,顺流而去在那星月交辉的夏夜,我最喜欢带着弟弟到芦苇丛中抓纺织娘。纺织娘通体透明,头上长着两根细长的触须,身上裹着两片薄薄的玻璃纸似的羽翼。我们把捉到的纺织娘小心地放进小竹笼子里,怕它们饿,就塞进几朵金红色的南瓜花。然后将笼子挂在蚊帐架上,任纺织娘用好听的歌声伴我们进入甜蜜的梦乡(选自故乡的芦苇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1.根据意思写出选文中的词语。(1)质朴实在而不浮华。( )(2)某事牵动灵魂,萦绕于梦中。形容思念情切。( )2.“小心翼翼”是形容 。在画线句子中,这个词语

33、表现了 。3.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4.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回忆了与故乡的芦苇有关的哪些事?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5.读了这篇文章,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感情呢? 【参考答案】1.(1)朴实无华 (2)魂牵梦萦2.言行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大意 孩子们对芦叶船的喜爱与珍视3.每年,当春风刚刚吹谢雪花,故乡的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还未褪尽寒意的泥土里探出尖尖的靛(din)青色的脑袋。 4.摘芦叶做哨子吹;用芦叶折小船玩;在芦苇丛中抓纺织娘。5.示例:我体会到作者对故乡的芦苇的喜爱,对故乡和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十二)故乡的烤红薯(节选)谢冰莹每到冬天,我便要回忆在故乡那种围炉烤红薯的快乐。一个

34、最清晰的记忆,永远映在我脑海中的,是有一次晚上外面正下着大雪,二哥和三哥从书房里回来,看着我在烤红薯,他们也要吃。“来,我们三个人同时来烤红薯,不许烤焦,也不许有一点儿生硬的,要把皮烤成金黄色,里面的肉放出香喷喷的气味。”我说完,立刻找了三个大小差不多的红薯来,二哥把炉子里的红煤渣用竹棍子撬(qio)开,把红薯埋得很深,上面还盖了一层薄薄的热灰,他这样做,是希望红薯快点烤熟;三哥也仿照他的方法;只有我,把红薯摆在火炉下面那个通风的地方,火力( )很大,( )不会损伤红薯的皮。不久,红薯开始熟了一小部分,三个人同时留心变更靠火那面的位置,慢慢地闻到香味了,快到成熟的时候,由红薯的一端突然冒出几点

35、酱色的糖浆出来,并且还吐着一缕缕热气。“你们闻到香味了没有?这是我的红薯发出来的。”二哥夸耀地说。“不!是我的红薯放出来的。”我首先抢着回答。“哪里,都不是,是我的红薯放出来的清香。”三哥一面说,一面用手指着他的红薯上面那几个糖点。“凡是红薯,一到烤熟了,都有香味的,你们吵吵闹闹的争什么?看谁的红薯烤得又快又好,谁就第一。”母亲的几句话,把我们争吵的问题转移了目标,三个人同时都静下来了。半小时以后,三个人的红薯都熟了,结果是二哥得了第一,三哥第二,我是倒数第一,我几乎哭起来。母亲见形势紧张,连忙出来调解,要他们每人分给我一半吃,并且要他们承认方才那股清香是由我那个红薯上面发出来的,这才使我停止

36、吵闹。(选自掌心里的故乡 味是故乡浓北方文艺出版社)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快活( ) 炫耀( ) 调和( ) 2.文中的括号里应该填的关联词语是( )。A.因为所以 B.虽然但 C.只要就3.作者描写烤红薯的比赛,兄妹三人个是怎样做的?他们的成绩如何? _ 4.你觉得作者为什么“每到冬天,我便要回忆在故乡那种围炉烤红薯的快乐”呢? _ 【参考答案】1.快乐 夸耀 调解2.B3.二哥把红薯埋得很深,上面还盖了一层薄薄的热灰;三哥也仿照他的方法;“我”把红薯摆在火炉下面那个通风的地方。结果是二哥得了第一,三哥第二,“我”是倒数第一。4.示例:因为在故乡那种围炉烤红薯时,“我”还是个小孩子

37、,不仅享受了美食,还享受着母亲的宠爱与哥哥们的呵护。(十三)巴根草(节选)巴根草,是与我最亲近的草。打小在农村生活,满山满坡满田埂,到处可见巴根草的身影。初春时节,遥看的草色几乎全是刚冒出芽的巴根草,密密的,碎碎的,像是同时感知了回暖的地气,成片成片地露出头来,打量着苍茫大地。盛夏,巴根草成了农家耕牛上等的食料。夕阳西下,田埂、山坡,处处可见牛儿低头啃青的场景。牛儿啃过的田埂,草儿迅速低矮下去,别担心,要不了一周,巴根草又会疯长起来,覆过人的脚面。秋风渐起,巴根草的叶片开始由青转黄。闲下来的农人抱上锄头,寻一条田埂,去锄巴根草。农人将刚锄下的根须上带着泥土的巴根草码成一小堆,操起镰刀把(b b

38、)用力敲去上面的泥土,把(b b)草儿摊在田埂上曝晒,只消半天工夫,草儿便干透,挑(tio tio)回去堆到场地上,过冬就不愁了。儿时的我曾悄悄问过母亲,田埂(gng gng)上的巴根草被锄后,春来田埂会不会光秃秃的。母亲说,巴根草命强,春天一到,又会长满一条条田埂。春日又至,如母所言,被锄头深翻过的田埂,又滋生出一派盎然的绿意。看去真是欣喜,那些被遗留在泥土里的巴根草根须,经过漫长隆冬的疗伤,又焕发出别样的生机,在无边的旷野演绎出一场生命世代相传的传奇。突然明白巴根草为何又叫铁线草、牛筋草。有铁一般的硬,有筋一般的韧,当然配得上这样的别名。(选自立体的乡愁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1.选择文章括号

39、中正确的读音,画“”。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迅速( ) 欣喜( )亲近( ) 滋生( )3.“盎然”的意思是 。用“盎然”一词造句: 。4.为什么巴根草又叫铁线草、牛筋草? 5.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1.b b tio gng2.快速 喜悦 接近 生长3.形容气氛、趣味等洋溢的样子。窗外阳光明媚,鸟语花香,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4.因为巴根草有铁一般的硬,有筋一般的韧。5.作者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描写了巴根草生命力的顽强。(十四)绿叶赋邵 妍美丽的大自然是一个神奇的(魔 磨)术师,它创造的奇花异草千姿百态,一朵朵鲜艳娇美的花姹紫嫣红,婀娜多姿。在这万紫千红的花海中,有人喜爱牡丹的雍

40、容华贵;也有人钦佩兰花的幽香沁人心脾;更有人爱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清高品质。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都曾以此为话题,写出了(溢 益)彩流光的千古佳作。可是,谁又曾注意过那微不足道的绿叶呢?俗话说红花还得绿叶配。的确,如果世界上只有红、橙、黄、青、蓝、紫这几种色彩,单单没有绿色,哪能谈得上“美丽”二字呢?我喜爱绿叶的色泽青翠,更爱它不争名夺利的高贵品质,因此,我制作、收集了许多树叶标本和叶脉书签。有一次,我去小莉家玩。她给我看了许多花(瓣 辦)标本。我把我制(作 做)的树叶标本和她“较量”,小莉很不服气。我对小莉说:“绿叶,没有鲜花的色彩,没有幽幽沁人的清香,可它也有它的可贵之处:它吸收氧化碳,制造

41、氧气,造福于人类。但也有些人,只愿作红花,不愿作绿叶,没有绿叶的陪衬,怎能显出红花美的所在?也有的人,不追求吃穿打扮、不争名、不求利,努力学习、工作,我们应该像他们一样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将来做个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有益的人。”听了我的话,小莉深思了。她在想什么呢?我不知道。可我想这件事对她一定有所触动,她一定会懂得该做一个怎样的人。(选自黄冈语文读本长江文艺出版社)1.用“”选出文中括号中正确的字。2.仿写词语。示例:万紫千红、千姿百态 、 、 3.找出文中的过渡句,用“ ”画出来。4.作者在文中赞扬了绿叶什么样的品质? _ 5.仔细阅读短文,说说你的感悟。 _ 【参考答案】1.魔 溢 瓣

42、作2.千言万语 千方百计 万水千山3.可是,谁又曾注意过那微不足道的绿叶呢?4.作者在文中赞扬了绿叶不争名夺利、踏实学习、默默奉献的高贵品质。5.我们应该学习绿叶的高贵品质,不争名夺利,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将来做一个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有益的人。(十五)白猫王子五岁(节选)梁实秋我们从来没有要求过猫做什么事。它吃的不只是溪鱼,睡的也不只是毛毯,我们的住处没有鼠,它无用武之地,顶多偶然见了蟑螂而惊叫追逐,菁清说这是它对我们的服务。我们吃饭的时候它常蹲在餐桌上,虎视眈眈,但是它不伸爪,顶多走近盘边闻闻。喂它几块鱼虾鸡鸭之类,它浅尝辄(zh)止。它从不偷嘴。它吃饱了,抹抹脸就睡,弯着腰睡,趴着睡,仰着睡,有时候爬到我们床上枕着我们的臂腿睡。它有二十六七磅重,压得人腿脚酸麻,我们外出,先把它安顿好,鱼一钵,水一盂,有时候给它盖一床被,或是搭一个篷。等我们回来,门锁一响,它已窜到门口相迎。这样,它便已给了我们很大的满足。“花如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猫相当的解语,我们喊它一声“猫咪!”“胖胖!”它就喵的一声。我耳聋,听不见它那细声细气的一声喵,但是我看见它一张嘴,腹部一起落,知道它是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