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料_第1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料_第2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料_第3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料_第4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料 (一) 探索月球奥秘(七上)1、人类第一次登月:1969、7、21,美国“阿波罗号”,阿姆斯特朗。2、中国探月卫星:2007、10、24,嫦娥一号。3、日期:朔农历初一 望农历十五 既望农历十六4、与月亮有关的神话:嫦娥奔月 吴刚伐桂5、传说月饼的来历:朱元璋抗元起义6、月亮别名、雅号:玉兔、嫦娥7、与月亮有关的古诗句,含作者、出处。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8、与月有关的成语:山高月小 日月如梭 9、对联:楼高但任云飞过,池小能将月送来。10、歌曲:贝多芬月光曲 阿炳二泉映月(二) 黄河,母亲河(七下)1

2、、黄河的相关知识:源头:巴颜喀拉山 入海口:渤海 长度:5464公里流经:9省(青、川、甘、宁、内蒙、陕、晋、豫、鲁)2、神话传说:河伯献图 3、历史人物故事:大禹治水 龙门石窟4、成语:泾渭分明(比喻界限分明) 河清海晏(形容太平盛世) 中流砥柱5、俗语、谚语:跳进黄河洗不清 不到黄河心不死6、诗句(作者、出处):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7、歌曲:黄河大合唱 8、广告:保护母亲河,就是珍爱自己的生命。(三) 马的世界(七下)1、成语:一马当先 马到成功 老马识途2、俗语: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风马牛不相及 牛头不对马嘴3、历史人物故事:赵

3、高指鹿为马 田忌赛马 九方皋相马4、古诗句(含作者、出处):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 天净沙 秋思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月风雨大作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5、古代的车马:驾二马为“骈” 驾三马为“骖” 驾四马为“驷”一车四马为“一乘”shèng 天子万乘之国 诸侯千乘之国6、历史上或传说中的名马: 的卢马(刘备) 白龙马(唐僧) 汗血马 昭陵六骏(唐太宗)7、艺术作品中的马:徐悲鸿的八骏图 十面埋伏(四) 戏曲大舞台(七下)1、京剧:由安徽的徽调和湖北的汉调及昆曲、秦腔糅合发展而来。2、戏曲角色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3

4、、戏曲表现人物的四种艺术手段:唱、念、做、打4、戏曲表现人物的五种技术方法:手 眼 身 法 步5、中国戏曲之母昆剧 6、东方歌剧京剧7、京剧旦角的四大流派及创立人: 梅派(梅兰芳)、程派(程砚秋)、荀派(荀慧生)、尙派(尚小云)8、脸谱: 红脸 (褒)忠勇 黑脸(中)猛智 黄脸(贬)凶诈绿脸、蓝脸草莽英雄 金脸、银脸(神秘)神妖(五)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八上)1、描写战争的古今诗词名句(含作者、出处):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赋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毛泽东七律·七征2、成语:马革

5、裹尸 四面楚歌 声东击西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草木皆兵3、战争名言: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 兵民是胜利之本毛泽东4、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长勺之战 淝水之战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5、呼吁停战的广告语:战争是魔鬼,和平是天使。 停止战争,为了孩子。(六) 说不尽的桥(八上)1、有关的诗句(含作者、出处):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陆游卜算子·咏梅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成语:过河拆桥 过河抽板3、俗语、谚语: 船到桥头自然直 桥归桥,路归路 一清二楚桥头上跑马走投无路4、历史故事与传

6、说: 当阳桥 张飞“当阳桥上一声吼,喝断桥梁水倒流”。1937年,茅以升主持修建钱塘江铁路公路两用桥。5、桥梁之最:现存最古老的敞肩石拱桥河北赵州桥,建于隋朝现存桥洞最多的联拱石桥苏州宝带桥,建于唐朝(七) 莲文化的魅力(八上)1、别名:荷花、水芙蓉、芙蓉、碧波仙子2、有关古诗文名句(含作者、出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李白书怀贈江夏韦太守良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3、成语:藕断丝连:表面上好像断了关系,实际上任牵连着或保持着联系。多指爱情。步步莲花:原形容女子步态轻盈,后比喻渐入佳境。三寸金莲:原是中国裹足妇女的绣

7、花鞋的美称,后多指小脚。4、其他: 荷花是高洁的象征,人们常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作为座右铭。荷花还是友谊的象征和使者。我国古代民间有“春天折梅贈远,秋天采莲怀人”的传统。(八) 献给母亲的歌(八下)1、描写母爱的诗歌:纸船冰心 游子吟孟郊2、格言、谚语: 儿行千里母担忧 养儿方知父母恩 天地宽大,母亲恩大世界上有一种最美的声音,便是母亲的呼唤 但丁(九) 寻觅春天的踪迹(八下)1、咏春颂春的古诗名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和尚绝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2、伤春惜春的古诗名句:无可奈何花落去,是曾相识

8、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王冠送鲍浩然之浙东3、春风: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和尚绝句春花: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春草: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春雨: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晏几道临江仙4、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十) 到民间采风去(八下)1、中华民族重大的传统节日以及风俗习惯: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吃汤圆 家人团聚 元宵节(灯节):农历正月十五 观灯猜谜清明:公历4月4日或5日 扫墓 端午:农历五月初五

9、 吃粽子、咸鸭蛋、赛龙舟中秋:农历八月十五 吃月饼 赏月 重阳:农历九月九日 敬老除夕: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 燃爆竹 贴对联 吃年饭2、中秋节的古诗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3、重阳节的古诗句: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4、除夕、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5、语言与风俗:总角:指代童年。 古代儿童把头发扎成像一对牛角般的小髻,称总角。出自诗经。垂髫:指童年。古代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出自桃花源记及笄:古代女子15岁时,把头发簪起来表示已经成年。出自礼记豆蔻:指13、14岁的少女。出自杜牧诗赠别

10、弱冠:男子20岁。古代男子20岁行成年礼,束发戴冠。出自礼记 今天的成人仪式在18岁时举行。6、其他:而立(30岁) 不惑(40岁) 知天命(50岁) 花甲(60岁)古稀 (70岁) 耄耋(80岁90岁) 期颐 (100岁)(十一) 古诗苑漫步(八下)1、古诗中的离情别绪:思乡: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浊酒一杯千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怀亲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歌佳节倍思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送别: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1、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2、古诗中的春夏秋冬:诗中春: 春风: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春花: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春草: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春雨: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诗中夏: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诗中秋: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12、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诗中冬: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忽如一夜春风,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古诗中的风花雪月:风: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花: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雪:忽如一夜春风,千树万树梨花开.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4、古诗中的山水风光:山: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水: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王冠送鲍浩然之浙东5、古诗中的名胜古迹: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岱宗夫如何,齐鲁青为了。杜甫望岳洞庭之

13、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陈与义登岳阳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崔颢黄鹤楼6、古诗中的哲理励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十二) 关于对联(八下)1、基本特征: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节奏相合、平仄相协、意义相关。上联末字为仄声,下联的为平声。2、著名的对联: 宠辱不惊,任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看天上云卷云舒。(十三) 雨的诉说(九上)1、描写雨的诗句: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

14、张十八员外2、成语:雨后春笋 暴风骤雨(十四) 演讲 :微笑着面对生活(九上)1、微笑面对失败:杜牧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2、学会善待他人: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 额上能跑马,肚里能撑船3、做一个善于合作的人: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古训:四海之内皆兄弟4、写好演讲稿:首先、要选好话题 其次、观点明确 第三、要注意运用表达技巧(十五) 青春随想(九上)1、名言警句格言: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孟郊) 青春是美妙的,挥霍青春就是犯罪。(蕭伯纳)(十六) 好读书 读好书 (九上) (世界读书日:4月23日)1、书的比喻: 书卷多情似故

15、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书籍-当代真正的大学 (卡莱尔)2、关于读书的诗句(1)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书左丞相二十二韵(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3、名人读书方法(1)朱熹“三到法”:心到,眼到,口到 (2)孔子“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3)冰心:“创新法”读书恨与古人同 (4)孟子“独立思考法”:尽信书不如无书4、陶渊明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5、培根关于读书的名句:(1)知识就是力量 (2)读书使人充实,讨

16、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3)读书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缘成性格。6、怎样处理读流行作品与读经典名著的关系。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7、给朋友推荐一本好书 项目:书名 作者 内容 主题8、拟定读书计划 书的目录 时间安排 读书方法9、古人读书的典故、成语、故事凿壁偷光(匡衡) 韦编三绝 (孔子) 囊萤映雪 (车胤 孙康) 悬梁刺股(苏秦)10、名人读书故事 毛泽东 闹市苦读 鲁迅 用辣椒驱寒11、知识改变命运的事例: 宋濂 读书成为“明初三大家” 苏秦勤读书身揣“六国相印”(十七) 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1、最早的钱是:贝

17、 2、最早的纸币:交子3、关于金钱的俗语: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有钱能使鬼推磨4、对待金钱的正确态度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通过自己的合法的劳动所得 不浪费5、关于金钱的话题:哲人说:金钱是一个债主,借你一刻钟的欢悦,让你会付上一生的不幸老百姓;金钱是饭,是衣,是车,是房6、古人做法:孟子:富贵不能淫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十八)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1、陈涉仰天质问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揭竿而起;诸葛亮未出茅庐而天下三分,成为智慧的化身;李白的“斗酒诗百篇”;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这乐而乐”;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2、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心丹照汗青。”激励过无数的

18、青年;曹操的“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让多少老年人焕发青春;岳飞的“ 怒发冲冠凭栏处”使人顿生杀敌报国之情。(十九) 脚踏一方土1、现在全世界共同面临的土地问题是: 水土流失 、 土地沙化、 耕地面积不断减少3、写出3个与土地有关的神话传说名称:女娲造人、盘古开天辟地、精卫填海4、写出3个与土地有关的成语: 沧海桑田 、 安土重建、 土崩瓦解5、写出2个与土地有关的俗语: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面朝黄土背朝天6、 女娲造人的神话说明了祖先对土地的崇拜,开疆拓土是古代许多统治者成就霸业的目标。7、与土地有关的诗歌: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足蒸暑土气,背灼炎

19、天光。 白居易观刈麦(二十) 关于小说和戏剧1、外国文学的人物画廊中有四大著名的吝啬鬼: 法国(国别)莫里哀(作家)笔下的 阿巴贡、 法国(国别)巴尔扎克 (作家)笔下的 葛朗台、 俄国 (国别)果戈里 (作家)笔下的泼留希金和 英国(国别)莎士比亚 (作家)笔下的夏洛克 ;中国清代作家吴敬梓也塑造了一位著名吝啬鬼,他的名字是 严监生 。2、你知道“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是谁吗?孔乙己,这是 鲁迅 笔下的人物。(二十一) 乘着音乐的翅膀你知道月光曲的作者是_贝多芬,二泉映月的作者是_阿炳_。(二十二)、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1、孔子,名丘,字 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教

20、育家、思想家,人们尊称他为“ 圣人”。山东曲阜“三孔”指的是 孔府 、 孔林 、 孔庙 。2、论语是一部 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的语录体书籍,共20篇。它与 孟子 、 大学、 中庸 、被 南宋(朝代)的 朱熹(人名)编入“四书”,明朝成为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必读书。3、孔子宣扬一种刚正的人格: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他与人交往的原则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他具有谦虚的美德:三人行,必有我师焉4、孟子,名 轲 ,字子舆 , 战国时期山东人,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人们尊称他为“ 亚圣 ”,主张施行仁政,重视民心向背。与他有关的孟母三迁故事说明了环境对人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孟子对如何治国

21、提出了许多重要原则,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可以看出孟子对 民心向背 的重视。这种可贵的民本思想使孟子熠熠生辉。5、写出出自论语的成语3个:择善而从、有教无类 见贤思齐 举一反三6、写出出自孟子的成语2个:杯水车薪、不言而喻 、 舍生取义综合性学习“月球探测工程” “嫦娥二号”的启程奔月,令人兴奋不已。为祝贺嫦娥二号卫星发射成功,中国网络电视台与CCTV4、CCTV新闻报道联合推出“我爱月球”“嫦娥探月”大型互动活动。网友留言踊跃,通过多种形式力挺嫦娥成功升天。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揭秘一 实施月球探测工程,可以充分展示综合国力,增强民族凝聚力。月球探测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是航

22、天技术发展水平的象征,是提升国家地位的载体,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揭秘二 实施月球探测工程,是维护我国月球权益的需要。尽管联合国在1984年通过的指导各国在月球和其他天体上活动的协定中规定,月球及其自然资源是人类共同财产,任何国家、团体不得据为己有。但是,随着当前主要航天国家和组织正加紧实施月球探测计划,如何维护中国的空间利益已成为亟待关注的问题。我们只有开展月球探测并取得一定成果,才具有分享开发月球权益的实力,才能维护我国合法的月球权益。揭秘三 实施月球探测工程,将带动和促进我国基础科学和高科技的发展。月球探测是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实施月球探测工程将会促进宇宙学

23、、空间天文学、空间材料科学等的创新与发展。   1.探究意义(2分)嫦娥二号卫星是我国第二颗探月卫星。那么,它的成功升天有何意义呢? 2.对对联(2分)一位网友写一副对联,其上联是“塞北江南同庆嫦娥二号发射成功”,你能对出下联吗?(2分)下联:_3. 写出与月亮或其雅号有关的两个成语或连续的两句诗(2分)?例如:月中折桂    风清月朗或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答案:1.嫦娥成功升天:可以充分展示综合国力,增强民族凝聚力,是维护我国月球权益的需要,将带动和促进我国基础科学和高科技的发展2.天涯海角皆盼祖

24、国母亲强大。3.略亲近传统节日 在广泛征求各界意见和社情民意的基础上,修改后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经国务院通过并于2007年16日对外公布,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并各放假1天。某校九(4)班特举行一次“亲近传统节日”的语文实践活动。 (1)假如你是“活动策划组”成员,请你按要求设计(4分,每题2分)A请你为此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B假如你是此次活动的主要策划人,你会这样设计: (2)“材料探究组”成员搜集到以下三则材料,请你给出探究结果。(3分)材料一:1999年,国家对原有法定节假日安排进行调整

25、,形成春节、五一、十一三个连休7天的长假。然而在经历20多个黄金周之后,人们在不断审视着它的疲态:交通“超负荷”、景区“超负荷”、服务“超负荷”黄金周的初衷是通过长假促进消费,拉动国民经济发展,但黄金周的含金量正在打折扣。材料二:修改后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从2008年起,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从之前的10天增加到11天。其中五一劳动节从放假3天减为1天,新增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各放假1天,春节放假3天不变,但调整为从从农历除夕开始计假。办法通过增加“小长假”是节假日分布更合理,是国家法定节假日具有浓郁的中华文化韵味,有利于弘扬中华文化,符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

26、求。材料三:将清明、端午、中秋纳入到国家法定节假日,增加了国家法定节假日的传统文化影响力。可实现民众尽情分享民族“文化空间”的心愿,这不仅有利于民族节日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是真正意义上贴近百姓的愿望和情感,让大家共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我的探究结果: (3)“传统节日知多少组”要对节日的来历与内涵进行一番整理与介绍,下面已经给出三个备选项,请你仿照示例进行介绍。(3分)A中秋节      B端午节     C清明节 示例:春节春节原名为元日,相关的庆祝活动在夏代已经开始。作为岁首大节,

27、它确立在汉朝。汉太初元年(公元前年),汉武帝颁行太初历,确定以夏历的正月初一为岁首。每年的最后一天,就是除夕。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第一大节,是节日体系中的核心大节,持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春节蕴涵的辞旧迎新、合家团圆的意义,成为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力量,也使它成为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一个文化符号。除夕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熬夜守岁,是中国人一年一度的文化心结,在外的游子不远千里万里也要赶回家来。我会选择【       】:  答案(1)A示例:亲近传统节日,弘扬中华文化; 分享传统佳节文化,留住民族精神家园 B.示例:

28、确定活动主题、目的;活动内容:组织“亲近传统节日”演讲、进行“传统节日知多少”竞猜,组织传统节日主题报告会,举办传统节日展览语文教师或主持人总结(2)节假日调整顺应形势、民意,将清明、端午、中秋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有利于弘扬中华文化。(3)示例:清明节清明节是传统节日中少有的依阳历而确定的节日,固定在公历每年的4月5日前后。清明节举行的扫墓、踏青等习俗主要来源于古代的寒食节和上巳节。这两年,每到清明节,黄帝陵、轩辕庙、炎帝陵都要举行大型公祭,海内外华人从祭祀的仪式中体会到血浓于水的同胞亲情。祭祀先人一直是中华民族民俗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清明时节,上坟祭扫先人显示了“慎终追远”的传统,大批旅居海外的

29、华人、港澳台同胞也纷纷赶回故土,祭奠祖灵。清明时节春光最好,适合人们到郊外亲近自然,拥抱春天。我国的许多地方在清明还有植树的习惯。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盂兰节、蒲节等。关于端午节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东汉,五月初五,人们用彩色的丝带系在手臂上,用来防避兵役和鬼魅,防病防瘟疫。吃粽子、划龙舟则是后来不断形成的风俗。围绕端午节及其习俗的来源,形成了一些影响很大的民间传说,并为端午节增添了新的习俗和文化内涵。如吃粽子、划龙舟等习俗,较通行的解释是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增加了爱国主义的精神内核,而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的赛龙舟等多种体育竞技活动,也有助于培养合作精神。中秋节在中国的民俗节日体系中,

30、中秋节形成较晚。汉魏时期,中秋节日尚无踪迹,唐宋时期,以赏月为中心节俗的中秋节日出现,明清时期,中秋上升为民俗大节。中秋是中国秋季的传统大节,它的地位仅次于春节,中秋为花好月圆之时,人们由天上的月圆联想到人事的团圆,因此中秋在古代被视为“团圆节”。人月两团圆的意境对于中国人来说是生活中的理想,“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寄托了人生的美好愿望。传统中秋节俗十分重视亲情的培育与表达,对于促进社会和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综合探究题:中国不像中国了 仔细阅读下面几则材料,说说“中国不像中国了”的含义。(5分)材料一:美国华侨、著名社会活动家魏丰蕾女士,在一次应邀来华参加国庆典礼活动时兴高采烈地

31、说道:“我这次回祖国访问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看到这些城市摩天高楼林立,时尚繁华,一点也不逊色于纽约,心情激动,感慨万千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中国不像中国了!”材料二: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埃德蒙费尔普斯,他在一次应邀来华作学术报告时语重心长地讲道:“中国近些年来在经济发展尤其是城市建设上确实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当然为之高兴和自豪。不过当我参观了一些城市的现状和规划之后,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中国不像中国了”材料三:著名作家龙应台撰文提醒发展中的国家和地区,要特别警惕“自己不见了”的危险。她曾带着满脑子“现代化”的想象去访问欧洲,可她看到的欧洲却是一派“古老”的景象:“田野依依,江山如画。树林与麦田尽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