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数学教学激趣法2_第1页
我的数学教学激趣法2_第2页
我的数学教学激趣法2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的数学教学激趣法 沉闷、机械化的数学课堂就犹如一潭死水,缺乏生机。而如果课堂上能够能适当添加上“趣味”这调味剂,教学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他们好动、天真活泼,一旦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呆板、单调、流入俗套,学生的心智与情感的浪花就难以激起,甚至表现出对数学的厌学情绪。究竟如何诱发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下面,我阐述个人的几个观点。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新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现实的情境中去学习数学,这一情境要有用、有趣、有挑战性。正因为低年级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是短暂的,但他们对感兴趣的电视、动画片却能长时间一动不动坐着看到底,最喜

2、欢听的童话故事也能坚持坐在那里兴致勃勃地听下去。因此从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教材来看,书上都是通过学生熟知的卡通人物、水果、植物等一些具体形象来展示数学问题,在这赏心悦目的图片之中,教师要善于编导情境用语,可以是童话故事,也可以是游戏或竞赛。总之,最终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活”起来,让学生入迷,有兴趣地去学习。如:教学“统计”这一课时,我这样创设导入情境师:(多媒体动画演示)大象爷爷的生日到了,很多客人领着全家带着礼物来到大象家给他祝寿。你听,他们一起为大象爷爷唱起了祝你生日快乐,(播放音乐)大家跟着一起唱吧!(学生欢快地唱起了祝你生日快乐)师:看了这张图,你想知道些什么?生1:我想知道来了哪些小动物

3、?生2:我想知道小猴家来了几只?生3:我想知道小狗家来了几只?生4:我想知道小猪家来了几只?师:这张图上,客人排列得比较乱,你能想一个好办法,让别人很容易地看出三种小动物各来了几只吗?生:可以把他们一样的放在一起。师:对,也就是可以把他们分类排一排。应用多媒体课件“大象爷爷过生日”这一儿童熟悉的生活情节,体现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具有鲜明的色彩,精美的动画,悦耳的音乐,适时地把学生的无意注意引向有意注意,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研究欲望。二、联系生活,增添兴趣生活是数学的来源,起始阶段的数学如果离开了生活,更是寸步难行。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

4、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必须把数学和儿童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数学教学贴近生活。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例如,教学“6的认识”时,我先用6枝铅笔、6个文具盒、6本书等学生熟悉的东西,让学生细致地观察实物并数数;接着用6辆自行车、6只兔子、6张卡通画等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再数数,并说出第6辆自行车、第6只兔子、第6张卡通图各是什么颜色;再让学生动手摆小棒,听拍掌声,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从直观到抽象逐步领悟“6”的实际意义,形成“6”的基数概念和序数概念。最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用“6”说一句话。这样教学,既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和数学的力量,又培养了学

5、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兴趣盎然,效果很好。三、音乐引入,调节情绪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在学生的亢奋达到高潮时,为学生创造一些休息时机。如引入音乐,将音乐与数学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创设轻松愉快的情境,如唱数学歌谣。当课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学生的情绪往往比较低落,注意力开始分散。这时,我们可以创造欢乐、轻松的氛围,如响“喳喳”鸟儿们欢快的叫声,或“哗哗哗”,也可以让学生跟随节奏感强的音乐拍拍肩、摇摇头或边唱边做模拟动作,如模仿小鸡、小猫叫的动作。以此唤起学生的精神,促使学生以高涨的情绪积极探索新知识。四、巧设练习,升华兴趣重复单调的练习,学生会产生厌烦情绪,注意力不集中,有时白白浪费时间,所以练习设计要力争

6、新颖创新。就其教具来说,我认为习题可用 儿童所喜欢的小熊猫、小白兔、小猫等动物的眼睛出示数字,在动物的鼻子出示运算符号,也可以把数学卡片或题卡戴在小动物的头上或挂在其脖子上,同时习题也可以制作一些色彩鲜艳、带点魔术性和童话色彩的图片。我们也可以把本来静的、不会动,不会说话的习题加“乔装打扮”,予以拟人化,变成会说话的事物。如苏教版一年级37页的“想想做做”第2题,我在教学时就把此题改为游戏“火车钻山洞”。谈话:刚才小朋友都得到了鲜花,向日葵姐姐说:“现在小朋友能乘上小车一起去儿童乐园了。”游戏的方法是:两个小朋友手拉手抬起来,站在教室门口当山洞。其他同学做火车司机,按做操队伍排在门外,两个两个

7、拉好手钻山洞。钻山洞时,一个小朋友任意说一个数,另一个小朋友说的数和他说的数合成10。说对了,就顺利通过;说错了,就“咔嚓”暂停,说对了再通过。一下子把学生的兴趣推向高潮,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渗透了数学思维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五、重视实际操作爱动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们对生活中的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他们都想看一看、动一动、摸一摸。我们根据孩子的这种天性,在教学中进行正确引导。如在教学“加法与减法”时,让学生在对熟悉的情绪图进行观察后提出实际问题,让学生联系实际情境和生活经验探索算法、交流算法,再组织学生用小棒、小圆片摆一摆,为学生创设探索问题解决方法的机会,使学生在探索中寻找出最佳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又如,在教学“认物体”中,通过合作进行一些实践活动,使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得到进一步的认识。让学生“滚一滚”、“堆一堆”,体会到平面和曲面的区别,突出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球这些不同形体的特征;再让学生“摸一摸”,应用这些形体的特征进行判断;让学生“搭一搭”,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发挥想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