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六年级部编人教版语文下学期课文内容填空课堂知识练习题含答案班级:_ 姓名:_一、 课文内容回顾。1桥这篇课文中有很多描写洪水的句子,其中我最喜欢的是:“_。”这个句子妙在:_。文章中的党支部书记让我印象深刻,他具有_的品质,真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2“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把句中的“揪”换成“拉”可以吗?为什么?_3通过前半学期的学习,我学到了_的描写方法,这种描写在_中运用比较多,如在写_时就是运用了这种描写方法。4穷人一文故事情节清晰,全文以_为主线,围绕_这件事,前后设置两个悬念:一是_,二是_。两个悬念交替展开,推动故事发展,扣人心弦。故事主要赞美桑娜和渔夫_的品质
2、。5我最喜欢的一句爱国的名言是:_;最喜欢的一句关于惜时的名言是_。二、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穷人一文是_国著名作家_的作品,课文记叙了渔夫和他的妻子桑娜_邻居西蒙,在西蒙死后毅然收养了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反映了穷人_的特点和_的高尚品质。作者通过桑娜家的生活反映了那一时期穷苦人民的_和他们_的心灵。2说一说你对穷人第1自然段中环境描写所起作用的理解。在这个自然段中,作者紧紧抓住_描写,有屋外的_环境描写,有_环境描写,文中的这两处描写,从_的角度出发,既渲染了气氛,又衬托了渔夫的妻子桑娜的_。三、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桥一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_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
3、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以及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_,把_,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_,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涵。2读了桥这篇文章,我非常激动,此刻的心情可以说是_,文中的“老汉”在关键时刻_,行为十分感人。他为人民_,犹如一座丰碑,永驻在人们心中。(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四字词语)四、 课文内容回顾。1.北京的春节一文中为了说明北京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引用的一句俗语是“_,_”。本文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其中“腊八”“_”“_”和“_”这四天的情景描写得比较详细。2.腊八粥一文的作者是_,全文围绕八儿一
4、家熬腊八粥的经过(依次是盼粥_吃粥),展示了一幅_的图景。3.迢迢牵牛星一诗中用神态描写来表现织女思念牛郎的悲切的句子是“_,_”;描写两星相对的清冷环境,于景中寄寓离愁的句子是“_,_”。4.寒食一诗中运用双重否定的句式,有效地烘托出全城皆已沉浸于浓郁春意之中的盛况的句子是“_,_”。5.十五夜望月一诗中与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有异曲同工之妙,描写月光皎洁的诗句是“_,_”。6.藏戏这篇民俗散文围绕藏戏的主要特点,从_、_、_等方面展开,让读者对藏戏有所认识,体会到传统戏剧艺术的独特魅力。7.长歌行一诗中说明时间一去不复返,劝导人们要珍惜时间,不要到老了再后悔的句子是“_,_?_,
5、_”。五、 课内外内容填空。1浪淘沙(唐)刘禹锡“_,_。”写出了黄河奔腾而下的雄伟气势;书阴先生壁(宋)王安石:“_,_。”让人置身于景色的动态美以及庭院外景色的自然优雅之中;(唐)孟浩然过故人庄以重阳节还来相聚写出友情之深的句子是:_,_;春日(宋)朱熹:“_,_。”让人感受到了百花齐放的春。2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_,_,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少年闰土)3在鲁迅的眼中“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因为_,_。(学界的三魂)六、 根据要求完成练习。1回乡偶书中“_,_”用孩童的笑写出了作者的无奈和感慨。2_,_。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3我们可以从古诗词中寻觅四季的踪迹。从朱熹的“
6、_,_”中我们知道了春的容颜;从杜牧的“_,_”中我们知道了秋的绚烂。4童年的作者是_,他是_(国家)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他的自传体三部曲是_、_、_。七、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桥中的老支书和他的儿子都有一种_、_的优秀品质;穷人中的渔夫和他的妻子桑娜都有一颗_的美好心灵。2.在柏林中的老妇人重复数“一、二、三”表示_,这是对_的强烈控诉。3. “少小离家老大回,_。”是_代_的_中的诗句,其中写诗人回乡后与故乡人亲切问答情景的诗句是: “_,_。”再写两句他的其他诗句:_,_。4.童年是_(国)作家_的小说。故事中的主人公是_,他的外祖父是一个_的人,外祖母是一个_的人。八、 按课文内容填
7、空。1本学期,我欣赏了_谱写的月光曲;认识了被誉为“民族魂”的著名文学家_,在音乐上结为知音朋友的_和_,感受到了许多美好的东西。2书戴嵩画牛的作者是宋代的_。该文讲述了蜀中的_喜爱戴嵩的斗牛画,但展出后被牧童指出两牛相斗会_。最后得出_的生活总结。3正如鲁迅的诗句“_,_”所说,重视亲情不意味着不顾大义。九、 按照课文内容填空。1宋朝有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文学成就颇高,他与他的父亲及兄弟在文学史上并称“三苏”。“三苏”是_、_、_三位诗人。我们本学期学过他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请写下后两句:_,_。2学完本册书的第二组课文之后,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了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其中,_的_这首诗艺术
8、地再现了长征这一伟大的历史史实;陆游的“_”表达出了自己强烈的爱国热忱;诸葛亮的“鞠躬尽瘁,_”成为千古名句。3唐朝著名诗人贺知章用“_”写出了自己的人生经历,概括写出自己数十年来客居他乡的事实,暗含自己长期不能归乡的感伤情绪。4_在听说锺子期死讯时所做的事情表明他与锺子期之间情谊深厚。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_”,用“_”比喻“_”难觅或者乐曲高妙。5少年闰土选自_的_。6五谷:_。十、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北京的春节体裁是_,作者为_,原名_。本课以_为经线,以_为纬线结构全文,重点写了腊八、_、_和元宵这四天的情景。2.为人民服务一文是一篇_,是_(谁)在悼念张思德同
9、志的追悼会上所做的演讲,文章讲述了_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_的精神。3.十六年前的回忆按被捕前、_、_、_的顺序来叙述,赞扬了李大钊同志_、_的崇高品质。4.一夜的工作一文作者是_,课文主要从_和_两方面表现周总理崇高品质的。请写一句周总理的名言_十一、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虽与之俱学,_。为是其智_?曰:_。2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_乎?”3本学期,我们认识了许多人物,如_的李大钊,_的张思德等;还从匆匆一文中明白了_;知道了科学家们用自己的实践探索告诉我们的道理:真理_。十二、 课堂内外知识回放。1.等闲识得东风面,_。(春日朱熹)2._,视死忽如归。(白马篇曹植)3.儿曲
10、黄河万里沙,_。(浪淘沙刘禹锡)4.“月亮”在古诗词中无处不在,如宿建德江中“_,_。”写出了月夜中诗人的寂寞惆怅;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的“_,_。”写出了鹊惊鸣蝉的月夜之景。5.本学期,我欣赏了_谱写的月光曲;学习了宋代的_笔下书戴嵩画牛的有趣故事;了解了我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_;还认识了被誉为“民族魂”的著名文学家_,我能写出他的一句名言:_。十三、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_,像_,我的日子_, 没有声音,也_。 2.十五夜望月中描绘月光皎洁的诗句是:“_,_ 。”3.北京的春节作者是_ ,全文是按照_顺序来写的,重点写了腊八、_、
11、正月初一和 _。4.同学们都很喜欢读外国名著,也很喜欢里面的人物。王刚说“我喜欢汤姆索亚,因为我觉得_”李倩却不认同王刚的说法,她说:“_。”十四、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过去的日子如_ ,被微风吹散了,如_,被初阳_了。2.匆匆是一篇_,作者是现代作家_。文章紧紧围绕“_”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流逝的时间感到_和_的情感。3.别了,语文课中“我”由开始_语文到后来_语文,最后因为知道自己无法再学习语文而“热泪盈眶”,从这些心理变化中,感受到了“我”_之情。4.那个星期天是作者_缅怀逝去的_而写的,诠释了_的至纯至真。文章采用 _的写法开头,以_为线索,通过一系列的_描
12、写和动作描写,将“我”在等待中的_以及母亲想带“我”出去玩而又分身乏术的_真切地表现出来。十五、 根据课文及相关内容填空。1.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_像_,我的日子滴在_的流里,没有_也没有_。我_头涔涔而泪潸潸了。2.散文匆匆的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_,课文紧紧围绕_一词,细腻地刻画了_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_。3.回顾那个星期天,体会作者的心情在一天里经历的变化:妈妈说等一会再走,“我”藏在大门后_妈妈出去买菜,“我”挨时光_妈妈翻箱倒柜,“我”追在妈妈腿底下_妈妈洗衣服,“我”蹲在洗衣盆旁哭了_。 十六、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其间有一个_的少年,手捏_,向一匹猹_
13、。那猹却_,反从_。2少年闰土选自鲁迅的小说_,文章刻画出一个_、_、_的海边农村少年的形象,文章通过典型事例来刻画人物的特点,如“_、_、海边拾贝、_”等。3好的故事是鲁迅的一首散文诗,表现了鲁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赞美,文中总述的一句话是:“_”。4我伯父鲁迅先生一文通过回忆伯父先生生前给作者留下的印象深刻的几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_、_、_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和_之情。十七、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这两句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_”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这两句诗描写出景物_的特点。2.寒食一诗中“_,_”两句,写出了京城柳絮
14、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景象。3.长歌行中“_,_”两句告诫人们要趁青春年少,奋发向上,有所作为。4.北京的春节是按照_顺序写的。腊八、_、正月初一和正月十五写得详细,过小年、正月初六等写得简略。这样写的好处是_。5.腊八粥中“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一句,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将八儿盼粥时的_心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答案1、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将洪水拟人化,更突出洪水的凶险 舍己助人、沉着冷静 不可以,因为“揪”字极其生动地表现了老汉不徇私情的品质,也突出了老汉对儿子没有经受考验的痛心之情。 环境描写 桥 洪水 桑娜的内心矛盾 收养西蒙两个孤儿 渔夫是否能平安回来 渔夫
15、回家能否同意收养孩子 朴实善良、乐于助人 位卑未敢忘忧国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2、俄 列夫托尔斯泰 帮助 天性善良 关心他人 生活拮据、悲惨生活 善良 环境 寒风呼啸 屋内的温暖舒适 环境对比 是一个很爱干净、勤劳的家庭主妇和说明天气很恶劣。3、老共产党员 生的希望让给别人 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桥” 心潮澎湃 先人后己 鞠躬尽瘁4、腊七腊八 冻死寒鸦 除夕 正月初一 正月十五 沈从文 想粥 猜粥 看粥 淳朴、和睦 终日不成章 泣涕零如雨 迢迢牵牛星 皎皎河汉女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藏戏的起源 藏戏中的面具 藏戏的演出形态 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
16、西归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5、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项带银圈 手捏一柄钢叉 惟有他发扬起来 中国才有真进步6、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高尔基 前苏联 童年 在人间 我的大学7、先人后己 舍己救人 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他人 失去了三个儿子 战争罪恶 乡音无改鬓毛衰 唐 贺知章 回乡偶书二首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苏联 高尔基 阿廖沙 粗野自私 慈祥善良8
17、、贝多芬 鲁迅 锺子期 俞伯牙 苏轼 杜处士 尾搐入两股间 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无情未必真豪杰 怜子如何不丈夫9、苏轼 苏洵 苏辙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毛泽东 七律长征 位卑未敢忘忧国 死而后已 少小离家老大问 伯牙 知音 高山流水 知音 鲁迅 故乡 稻、麦、黍、菽、稷10、散文 老舍 舒庆春 时间 人们的活动 除夕 正月初一 演讲稿 毛泽东 为人民服务 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被捕后 法庭上 被害后 忠于革命 忠贞不屈 何其芳 工作劳苦 生活简朴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11、弗若之矣 弗若与 非然也 为汝多知 坚贞不屈 为人民服务 不能虚度年华,要珍惜时间 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12、万紫千红总是春 捐躯赴同难 浪淘风簸自天涯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贝多芬 苏轼 王羲之 鲁迅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13、从我手中溜去 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 滴在时间的流里 没有影子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老舍 时间 除夕 正月十五 他聪明勇敢,具有冒险精神 他调皮捣蛋,老是桶篓子14、轻烟 薄雾 蒸融 散文 朱自清 匆匆 无奈 惋惜 厌恶 喜欢 浓浓的爱国 史铁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屋整修合同协议书范本
- 工伤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
- 运输车辆维修合同协议书
- 发廊员工合同协议书
- 砌体合同协议书
- 雇佣工合同协议书
- 纺织品样品制作流程详解试题及答案
- 贴瓷砖安全合同协议书
- 飞鸟学堂测试题及答案
- 岗位合同协议书
- 作业许可检查表
- 城市雕塑艺术工程工程量计价清单定额2022年版
- 绩溪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行测》历年真题汇总及答案解析精选V
- 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 《渔家乐-蟳埔情》课件(共20张PPT)
- 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等级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 张京16分钟中英文对照翻译稿
- 武汉绿地中心项目技术管理策划书(48页)
- 油田相关业务的税制及税率
-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课课练:专题训练 透镜的相关作图(含答案)
- 《国际经济法》案例思考题
- 投掷:原地投掷垒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