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5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正确书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方法,训练正确的书写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通过指导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知道写钢笔字和毛笔字正确的方法,逐步养成乐于写好钢笔字和毛笔字的习惯。教学重点:了解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基本要求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学好毛笔字和钢笔字的兴趣。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同学们,过去两年的学习中,我们结识了许多学习伙伴,两年中我们有一个伙伴,它总是伴随我们,它就是铅笔。今年
2、我们要结识一个新的伙伴,它将取代铅笔,时刻伴随我们经历小学、初中、大学,你们知道它的名字吗?“钢笔”。大家拿出自己的这个伙伴,我们来看看它。(教师讲解钢笔的组成。)二、引导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教师过渡:认识了钢笔,你们知道怎样使用它么? 1、观察第一页插图。小学生上课时是怎样写钢笔字的?引导学生观察图上同学们的坐姿,拿笔的样子。学生自己模仿,握笔坐姿,教师观察。以插图为范本指导纠正。教师过渡:大家姿势都很端正,有信心写好钢笔字吗?我们来看看其他小朋友写的钢笔字。2、看二页插图,欣赏钢笔作品,你觉得哪里写得好?学生学着自己写写,比较书上作品后,说说自己满意的地方,和自己不满意的地方。过渡:我们这个
3、小伙伴,大家喜欢吗?怎样照顾它呢? 3、看第三页六幅小图你对钢笔的保护了解了什么?三、总结我们对这个小伙伴想说点什么吗?四、练习1、学生拿出钢笔和一张方格纸练习用钢笔写字(舒缓音乐播放)。2、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教学重点: 了解写毛笔字的意义和基本要求教学难点: 培养习惯教学过程:一、指导看图1上图图上是谁,他们在干什么?2左下图图上都有什么?谁认识这些写毛笔字的工具?教师请同学将自己毛笔上的字读一读,讲解有不同的毛笔。请班上有基础的小“书法家”,示范姿势。3右下图 小朋友在写
4、毛笔之前蘸好适量的墨汁,在把纸铺平开始写毛笔。二、教师小结:同学们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利用各种资源,主动识字。三、欣赏作品1、欣赏第6页上图学生的书法作品2、你平时都在什么地方看到书法作品?你看后都有什么感想?小组内说,指名全班说。3、你知道有哪些书法家?过渡:我们班也有小书法家,展示作品。4、现场写字,生轮流参观,激发兴趣,自己动笔写。四、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钢笔和毛笔这两位小伙伴。它们将在我们学习生活中与我们相伴,希望大家和它们好好相处,善于用它们。相信大家一定能用它们写出最优美的汉字。1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1个生字只识
5、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诗句,体会“让我们荡起双桨”中儿童的欢乐心情,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自豪感和上进心。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理解诗句,体会“让我们荡起双桨”中儿童的欢乐心情,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自豪感和上进心。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 、欣赏歌曲,导入新课1、欣赏歌曲,教师导语: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是一首活泼、轻快的歌,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小诗,就是它的歌词。2、板书课题师板书课题让我们荡起双桨 作者乔羽(乔羽作词)写的是我们少年儿童 在公园划船的欢乐情景。zemQ)-4:M;6Nd"
6、"Fgy小学教案课件网Www.Jkedu.Net3、介绍北海:c$&Bq.1'"=/'gh小学教案课件网Www.Jkedu.Net 在北京故宫西北侧,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园林之一,是首都北京的游览胜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tRY0IZflslHxSr6小学教案课件网Www.Jkedu.Net二、 初读指导1、指导看图:,_Pj/CPBXxm|小学教案课件网Www.Jked水面上有哪些人?哪些景物?他们在干什么?西周有哪些美丽的景物?2、播放课文录音3、学生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想想课文有几节?4、出示生字词。双浆 白塔 四周
7、 环绕 红墙 轻轻 洒在 悄悄 愉快 安排A 各自拼读,指名读,在去掉拼音读。B 相互交流各自读懂得词。5、小组内交流记生字的方法三、 指导写字1、结构分析塔 墙 :左窄右宽。桨 :上下结构。上部要写的扁写。木成方势,以托住上面。2 、学生习字描红。四、学生自由朗读,说说每小节的内容。五、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同学们 ,今天我们仍然和那群北京的少先队员一起到北海公园去泛舟。认读生字卡片:双浆 白塔 四周 环绕 红墙 轻轻 洒在 悄悄 愉快 安排二、读中感悟(一)、看图,听教师在音乐伴随下范读,说说课文里哪一小节让你感到愉快?(二)、学生谈感受的同时,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1
8、、第一节。(1)学生读课文第一小节这一节共有几句话?(2)理解诗句意思 “让我们荡起双桨”,开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表示什么意思?(开头点题,表示“我们”正在划船) “推开”本来是人的动作,课文写船儿推开是什么意思?(课文这样写既表明船儿慢慢地行进在平静的水面上,又体现了文中小朋友轻轻荡舟的欢快情趣。) 第一、二行写出了怎样的情景?(第一、二行写了一个晴朗的早晨,小朋友们在北海公园平静的水面上荡舟游玩的欢快情景) 他们在水面上荡舟看到了什么?(指名读第三、四行) “湖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这两句话描写了北海公园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色彩?(
9、这两句话描写了北海公园的湖面、塔、树、墙,这些景物有的白,有的绿,有的红) “四周”是什么地方的四周?为什么用“环绕”?(四周是湖面的周围,因为绿树红墙在湖面的周围,所以用“环绕”) 对照图画,读读诗句,说说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体会所见景物的美丽)(3)指名读第五、第六行。 正当小朋友们欣赏美景之时,小船有是怎样的状态呢?(小船儿轻轻飘荡)指名边用手势演示,边比较“轻轻飘荡”与上文的“推开波浪”有什么不同?(“推开波浪”表明小朋友们在划桨,小船儿在行进;“轻轻飘荡”表明小朋友们停止划桨,任小船儿在水面上慢慢飘动)小朋友们为什么停止划桨呢?(因为小朋友们被湖面的美景迷住了)
10、(4)指导朗读。 小朋友们在悠闲自在地欣赏着眼前的美景,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一段?(轻声和赞美的语气)指名读,集体读。(5)小结并板书:倒映环绕(欣赏)2、第二节。(1)学生读第二小节。(2)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提问 这一小节又描写了哪些景物?(阳光、小鱼)“红领巾”指什么?(“红领巾”指少先队员,因为它是少先队员的标志)人们常用“太阳”来比喻什么?(人们常用“太阳”来比喻中国共产党)“红领巾迎着太阳”是什么意思呢?(少先队员心向着党)“阳光洒在海面上”仅仅是洒在海面上吗?阳光洒在海面上,洒在少先队员身上是什么感受?(洒在海面上,一片光亮,洒在少先队员身上,他们感觉很温暖。)
11、指导学生读出幸福、温暖的感受。学生谈到“水中鱼儿望着我们,悄悄地听我们愉快歌唱”时,引导学生体会:鱼儿真的在望着少先队员们,听他们唱歌吗?他们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课文中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拟人)(鱼儿不会真的望着他们,听他们歌唱,而是他们感到无比快乐,无比幸福,觉得连鱼儿都在羡慕他们。)(3)指导朗读。 小朋友们心情怎样?(高兴,自豪) 我们应该怎样读?(应该以欢快的语调,读出自豪的感情) 指名试读,自由练读,集体齐读。(4)小结板书:迎洒望听(唱歌)3、第三节。(1)齐读第三小节。(2)理解诗句意思。 “做完了一天的功课,我们来尽情欢乐。”
12、划船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尽情欢乐”是怎样的欢乐?(很尽兴地玩耍观赏,或者说想怎样乐就怎样乐) 在旧社会小朋友们能不能这样欢乐?为什么?(不能,因为旧社会人民受压迫剥削,小孩子连饭都吃不饱,衣服都穿不暖,哪能尽情地欢乐呢) “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这里的“谁”指什么?(指社会主义国家) 诗中说的小朋友是不是真的不知道是社会主义国家祖国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不是) 既然知道,为什么还要问“伙伴”呢?(这样明知故问,更能表达他们对祖国的感激之情)(3)指导朗读。读第一、二行时要用陈述语气,读出欢快的情感。读第三、四行时,语调要突
13、然、轻,好像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似的,提醒伙伴注意。“谁”要重读,“幸福生活”语调要上扬。教师范读,指名试读,自由练读,集体齐读。(4)小节并板书:问谁安排(感激)(三)、小组合作学习(1)课文中三小节末尾两行内容都相同,他们反复出现起什么作用呢?(表明小朋友们陶醉在欢快愉悦之中,他们忘记了划桨,任小船飘荡,只感到一阵阵凉风拂面)(2)分节朗读课文,想一想,“红领巾”为什么感到幸福、欢乐?你们能通过朗读,表达出“红领巾”欢乐的心情吗?(四)、小组展示活动。(1)回答思考的问题。(2)小组比赛朗读,看看哪组读得好。评比标准:读得正确;读得流利;读得有感情。三、学唱歌曲,背诵课文1、跟着乐曲,一边做动
14、作,一边学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2、引导背诵课文(1)教师提示关键词背诵。(2)看图背诵。(3)随歌曲背诵。四、课后拓展假日时,和家人一起去公园划划船,唱唱这首歌,回家后写下自己的感受。五、作业设计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抄写课文3.组词荡( ) 浆( ) 推( ) 浪( ) 汤( ) 桨( ) 堆( )
15、160; 狼( ) 板书设计:1、我们荡起双桨 倒映 环绕 (欣赏) 自然?NS)|s8l6ye小学教案课件网Www.Jkedu.Net 迎、洒、望、听 (歌唱)热爱
16、0; 党gOsc1B o,=0B小学教案课件网Www.Jkedu.Net 问 谁安排 (感情) 祖国2 学会查“无字词典”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生字,其中两条绿线内生字只识不写。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理解"骄阳似火"、"惊涛拍岸"的意思,知道"无字词典"
17、的意思。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学语文不光要从书本上学,还要从生活实践中学。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无字词典"的含义,学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学到更多知识。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出示"骄阳似火"、"惊涛拍岸"两个词语,引导学生查字典,说说词义。2.过渡到新课。3.板书课题:2 学会查"无字词典"4.设疑: "无字词典"指什么?怎样查"无字词典"?二、初读课文。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序号,读通每句话。2.指名试读课文
18、。3.学习生字词。 无字词典 山崩地裂 旅游 解释 烈日当空 骄阳似火 惊涛拍岸 岩石 理解 意味深长 聪明 不断4.练读生字词,理解词语。5.识记词语,描红。四、作业: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学语文不光要从书本上学,还要从生活实践中学。教学重难点: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运用“无字词典”理解词语意思。一、复习检查
19、扩词练习;读词语。二、细读课文(一)第一自然段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讨论: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二)细读25自然段1、集体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爸爸向聪聪提出了什么问题?聪聪是怎么回答的的?爸爸是怎样理解的?请用“”勾出来。2、读后讨论抽学生读一读勾出的句子 。 爸爸听了聪聪的回答"笑了笑"表示满意吗?如果是你应怎样回答?<看图1>爸爸的解释和聪聪的解释有什么不同 :聪聪是背的词典上的解释。爸爸是结合身边的事物来解释。(板书:骄阳似火-晒焉) "无字词典"指什么?小结:结合身边的事物来理解词语的意思,
20、这就是查无字词典。教师范读2-5段,同桌练习对话,自由读。3、迁移练习:请孩子们观察书上插图中的人物,能用上“骄阳似火”这个词语说句话吗?想一想夏天烈日当空的情形,选择一种事物来说一说。(可以说人、动物、植物等)(三)细读68自然段。1、爸爸和聪聪来到大海边的时候,另一种情景又出现在了他们的眼前,请大家看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看着那画面,你仿佛还听到了什么?2、看看文中是怎么描写这种情景的?学生自己读一读课文,用勾出来。3、指导朗读,注意“滚滚、涌来、撞击、山崩地裂”。4、这时爸爸想起了什么?聪聪为什么大笑起来?指导看图2,说说词语的意思。小结:看着眼前的景象不由得将自己以前知道的词语相对照,
21、又是查无字词典的另一种方法。(板书)5、指导朗读,启发朗读。(四)细读第9段师:学到这里,你们知道“有字词典”和“无字词典”分别指的是什么吗?对于我们理解词语的意思它们的作用大吗?1、读读第九自然段。2、说说自己对“有字词典”和“无字词典”的理解,并说说自己怎样运用“无字词典”来理解词语的意思。三、拓展练习:1、运用刚刚学会的查无字词典的方法,你能说说“热闹非凡”、“悠闲自在”的意思吗?2、教师总结全文。四、作业:1、练读课文;2、完成书后三、四题;3、用"骄阳似火"写一句话。板书设计: 2、学会查“无字词典” 骄阳似火-晒焉 结合身边事物惊涛拍岸-涌,撞,崩 结合眼前景象
22、3 古诗两首 第一课时教学要求: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理解诗的意思,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背诵课文;理解诗的意思。教学难点:理解诗的意思,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两首,这两首诗都是唐代著名诗人写的。二、学习第一首古诗山行板书课题。介绍作者:这首诗诗晚唐诗人杜牧写的,他写的七言绝句,意境清新,最为后人传颂。解题:“山行”就是在山上行走。过渡:诗人在山上行走时,看到了什么景色呢?三、学生自学诗文。轻声读诗文,读对字音。画出生字。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这是什么季节,作者在山路
23、上看到了什么景色?四、检查自学效果认读生字“径、双、泊、愁、苏、城、种”读这些汉字,应注意什么?指名读诗。回答问题:深秋季节,作者在山路上看到了枫林美景。五、理解诗句。(一)学习一二句读第一句:为什么称为“寒山”? 理解“石径、斜”(课件出示)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一行诗的意思。(石头铺成的小路弯弯曲曲,远远伸向已是深秋时节的山头。)看图,说说诗人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走着,往远处看到了什么?2、读第二句。理解“白云生处”。说说第二行诗的意思。(山上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户人家。) 指名把一二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说。师小结:这两行描绘了秋山远景。第一行描写了秋山高远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勇于攀登的
24、精神。第二行描写了秋山中的一个特定场景,在白云浮动的天空下山窝窝里有几户人家隐约可见。 (二)学习三四句1、读第三行诗。诗人为什么要停下来不走呢?理解“坐”“爱”(课件出示:因为;喜爱)看图。诗人眼前看到的是什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三句话的意思。(停车是因为我喜爱欣赏这傍晚的枫林美景) 2、读第四行诗。理解“霜叶”“红于”。霜叶比什么还红?(比春天的花儿还红)说说第四句话的意思。(经秋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里盛开的红花还要鲜艳)再把三、四句连起来说说它的意思。师小结:后两行描绘了秋山近景。“霜叶红于二月花”一行,生机勃勃,鲜艳夺目,清新刚劲,形象鲜明,给人一种秋光胜似春光的美感。这行诗成为千百年
25、来人们广为传诵的名句。 (三)学生再读诗,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六、总结全文,体会感情。七、指导朗读,背诵这首诗。八、作业:背诵古诗,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第二课时一、复习背诵山行山行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色?二、学习第二首诗枫桥夜泊揭题,解题。江苏的寒山寺因为唐代诗人张继一首枫桥夜泊而名噪一时,无数的诗人墨客均至此题诗作画吟咏,引来上成千上万的游人,枫桥也一跃成为苏州三百余座名桥之首。这首诗究竟散发是怎样的魅力,让我们一同走进张继的枫桥夜泊。板书课题。指名读题解题。枫桥:在苏州阊门外。夜泊:夜里船停泊在岸边。介绍作者。自学课文。轻声读课文,读好字音,画出生字词。自读课文,遇到不理解的字词查词典
26、。想想每句诗的意思,同座可以讨论。检查自学情况。认读生字。指名读课文。三、理解诗句。(一)、理解一二句。1、轻声读一、二句边读边想象诗句中的描绘的画面。理解“江枫、渔火”(课件出示)诗人写的是什么季节、什么时候的情景?(从“霜、江枫”中可以看出是秋季,从“月落、渔火、夜半钟声”可看出是深夜)。在这首诗中作者写了哪些景物?(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寒山寺)2、理解“愁”字面对这良辰美景,诗人是怎样一种心情?从诗中的哪个字可以看出来?(愁)诗人“愁”到什么程度了?又从哪个字可以看得出来?(眠)“眠”是什么意思?那诗人不是睡着了吗,你是怎么理解的?诗人可能在愁些什么?苏州是中国的江南水乡,夜
27、色多么迷人,可是在诗人的眼中这一切都更加激起了他的愁绪,所以月亮缓缓下坠更加激起了诗人的愁绪;作者是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才让他增加了愁绪呢?生自由读诗文,交流谈论:乌鸦的叫声本来就很凄惨天气寒冷,周围布满了霜气河边孤单的枫树渔船上的点点灯火远处传来的悠远的钟声3、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两句话的意思?指名回答。(月亮落下去了,乌鸦不时地啼叫,茫茫夜色中似乎弥漫着满天的霜华,面对江岸上隐约的枫树和闪烁的渔火,愁绪使我难以入眠。)指导学生带着诗人的愁绪读好前两行。(二)学习第三、四句。指名读三、四句。1、“姑苏”在什么地方?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 “寒山寺”:苏州枫桥附近的寺院。(课件出示图)“到”
28、是什么意思?2、说说三四两句的意思。(夜半时分,苏州城外的寒山寺凄冷的钟声,悠悠然飘荡到了客船。)3、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月亮落下去了,乌鸦不时地啼叫,茫茫夜色中似乎弥漫着满天的霜华,面对江岸上隐约的枫树和闪烁的渔火,愁绪使我难以入眠。夜半时分,又听到从苏州城西寒山寺传来的悠扬的钟声,幽静得更令人难耐。 4、总结全诗,体会情感。这首诗描写哪些景物?抒发了诗人什么心情?为什么诗人一夜未眠呢?前两句是诗人看到的,后两句是诗人听到的,在静夜中忽然听到远处传来悠远的钟声,一夜未眠的诗人有何感受呢?(游子面对霜夜江枫渔火,萦绕起缕缕轻愁。这“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沉,而诗
29、人卧听钟声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全诗用一“愁”字,使得诗人所看到的,听到的,触到的,都染上的浓浓的“愁”的色彩。这就是诗人的高明之处。带着诗人的愁绪,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诗,边体会诗人的心情,边想像画面。5、指导朗读,练习背诵。你愁过吗?是否看到了哪些美好的东西使你更愁了呢?看,诗人写得多真实呀!带着诗人的愁,想一想自己曾有过的愁,我们再来读这首诗,一定会有新的感受。读的时候注意停顿和重音。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前两句朗读时要略带感伤语调,语速要慢。“姑苏城外寒山寺”要稍快,要有惊奇之感。最后一句读得凄凉而悠长。朗读时
30、要想象诗中景象,体会诗中意境。范读,练读,指名读,齐读。练习背诵。6、指导书写。四、作业设计。用钢笔描红。背诵课文。抄写词语。4.背一背(或搜集)夜晚思念(或感伤)的古诗。如: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注释春晓:春天的早晨。晓:天亮。不觉晓:不知不觉地天亮了。闻:听。闻啼鸟:听见鸟叫。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注释静夜思:在静静的夜晚所引起的思念。疑:怀疑,以为。举头:抬头。泊船瓜洲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注释泊:停船靠岸。瓜洲:在现在江苏省长江北岸,扬州市南面。京口:在长江南岸,现在
31、的江苏省镇江市。钟山:现在南京市的紫金山。数重:几层。绿:吹绿了。还:指的是回到紫金山下的家里。4做一片美的叶子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绿线内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学习,欣赏叶子的外形之美,感悟叶子的内在之美,学习做立足本职、无私奉献的人。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掌握生字。2、通过学习,欣赏叶子的外形之美,感悟叶子的内在之美,学习做立足本职、无私奉献的人。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3. 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教学重难点:
32、1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2通过初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树叶教学过程:一、实物展示,激趣揭题:1.简单介绍自己所带的这片叶子。2.教师:你们喜欢叶子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与叶子有关的课文。3.板书激趣:做一片美的叶子二、初读课文。1.配乐范读课文。2.学生自读课文。(1)读准字音,读顺句子。(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3)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想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三、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词语。形态各异 乳汁 奉献 整体 位置 输送 茁壮 中间 肥美 飘零 回归 葱翠 嫩绿2、自由读,说说哪些字在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3、指名读词,开火车读,齐读
33、。4、解释疑难词意,了解词语掌握情况。5、读句子,指导长句有破折号的句子的读法。(1)无数片不同的叶子做着相同的工作,把阳光变成/生命的乳汁/奉献给大树。(2)每一片叶子形态各异你找不到两片相同的叶子。(3)春天的时候,叶子嫩绿;夏天的时候,叶子肥美;秋天变黄;冬日飘零回归大树地下的根。6、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四、感知全文。1、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2、教师相机强调“美,奉献,自己的位置,做一片美的叶子”等词句。3、学生质疑,教师归纳。五、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指名读。2、识记生字字形。3、指导书写六、作业设计:1.练读课文;2.抄写生字词。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34、.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2. 欣赏作者诗一般的语言,感悟叶子的外形之美和内在之美,学习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教学重难点: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美的真正内涵。课前准备 1要求每个学生搜集自己喜欢的树叶,看谁能找到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并用彩笔画一画,看谁画得逼真。 2.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入题,突出“美”1、谈话:同学们,课下老师要求你们采集了许多美丽的叶子,从你们绽开的笑脸,老师已看得出来,你们非常开心,对吗?2、老师也搜集了很多,一起看看吧。(课件播放播放展示叶子的风景图片)大家看,它们美吗?你们愿意也做一片美的叶子吗?3、板书:做一片叶子。 读后让学生比较“做
35、一片叶子”与课题“做一片美丽的叶子”有什么不同,再将课题补充完整。 【从课题入手,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感受到“做一片叶子”与“做一片美丽的叶子”的不同追求,为学习课文埋下伏笔。】 二、诵读“美” (一)感知叶子外形美。 1、读通: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画出难写易错的生字;不懂的新词,集体讨论解决。 2、读熟:再读课文,把自己觉得美的文字响亮地读出来,与同桌共享。 3、读美:读了课文,叶子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美)4、抓住文中句子,讨论叶子美在哪儿。学生找一找、画一画文中描写大树、叶子外形美的句子,交流讨论。 预设: 句子1:“远远望去,那棵大树很美。树像一朵绿色的云,从大地上升
36、起。” 读读句子。 你能像作者一样,用不同的句子,写出大树的美吗?比如:“那是天地之间一把绿色的巨伞。”“那一定是哪位仙人培育出的蘑菇吧。嫩嫩的、绿绿的。” 句子2:“走近树的时候,我发现,枝头的每一片叶子都很美。每一片叶子形态各异你找不到两片相同的叶子。 ” 通过读,体会叶子的美。 我们大家都很聪明,一定有人知道“形态各异”是什么意思吧?谁愿意给大家讲讲(根据课文语句或联系实际“无字词典”)引导:大家举起我们采集的叶子,瞧!有的成椭圆形,有的成五角形没有哪两片是相同的。同一棵树上的叶子长短不同、大小不同、姿态不同这就是形态各异。你收集的叶子美吗?请你把自己的画展示给同桌看看。 推荐
37、画得特别漂亮的作品。 给画配上精彩的文字。 拿着树叶“话”树叶。 指导读:再读文中的句子,注意标点,读出对叶子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句子3:“春天的时候,叶子嫩绿;夏天的时候,叶子肥美;秋叶变黄;冬日飘零回归大树底下的根。 ”第六小节中的叶子更美,老师都有一种想朗读的冲动,大家想听吗?(师配乐朗诵)这么美的句子如果能边读边想,那就更好了。让学生交流,你喜欢哪个季节的树叶?为什么?(课件相机依次出示四个季节的树叶)理解“肥美”、“飘零”“肥美”:肥美的叶子是什么样的?看图片说说:油光光的,绿油油的,经脉清楚。“飘零”:冬天树叶是怎么飘落下来的?思考:看图说说:树叶落到哪里去了?叶落归根,这对大树有
38、什么好处?(课件出示画面)5、把写叶子外形美的几个自然段连起来读,做到熟读成诵。 指导朗读:用朗读把你们心中的感受表达出来。点名读,齐读。【千方百计地启发学生去感受文本中的言语,在朗读中欣赏,在欣赏中朗读;在朗读中想象,在想象中朗读。这样,扎实地进行语言的训练,在训练中,叶子的美悄悄地根植于学生的心田。】 (二)感悟叶子内在美 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找:对于叶子的美,作者仅仅是通过描写它的外形来表现的吗?文中还有哪些句子让你觉得叶子很美?生读句子:“ 无数片不同的叶子做着相同的工作,把阳光变成生命的乳汁奉献给大树”。(1)提问:什么是生命的乳汁?阳光怎么会变成乳汁的?在这里生命的乳汁指什么?
39、(2)学生自由讨论。(3)看图,教师讲述:叶子有特殊的本领,可以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大量必需的营养。在阳光下,叶子把水分和二氧化碳作为原料,进行加工,生产出淀粉,然后在晚上又把淀粉分解成葡萄糖送到植物的全身,为植物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提供足够的营养,同时还呼出氧气,为我们人类提供新鲜的空气。 大树有了这珍贵营养,才会茁壮、葱翠。就像母亲给婴儿喂养甘甜的乳汁一样,树叶为大树奉献着自己生命的乳汁。(4)看图欣赏大树的外形美:你们觉得这大树怎样?远远望去,更美了,又有什么感觉?(如绿云在飘)(5)指导朗读:用朗读把你们心中的感受表达出来。点名读,齐读。(6)小结:大树的美丽和叶子有什么关系?没有树叶的奉
40、献,就没有大树的美。这就叫奉献,这就是一种美。2、美丽的树叶为了整棵大树还奉献了自己的生命:“冬日飘零回归大树底下的根。”思考说说:树叶落到哪里去了?叶落归根,这对大树有什么好处?(课件出示画面)启发引导理解叶子的内在美:听了你们发言,我不由的想起一句诗:落叶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叶子即使离开了大树,也要把自己的身体奉献给大树。3、概括美: 我们可以用哪些词语来概括出叶子的美呢? 抓住“奉献”相机点拨,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表达自己的看法:叶子不仅美在外形,更美在内心,美在奉献。(板书:外在美 内心美)4、齐读课文1-8自然段。 (三) 由物及人,体会叶子精神。1、师:这样美的叶子,真想学生
41、再读题:做一片美的叶子2.给题目加主语(谁)“做一片美的叶子”? 怎样做一片美的叶子?读文读句(911自然段)3.人和叶子有哪些地方相像?(先读文中的句子,再理解)(各不相同,人们的工作不同,但都是为了生活更加美好,奉献,为他人服务。普通,平凡)古往今来,哪些人使生活这棵大树更加茁壮、葱绿?(爱迪生、李时珍、袁隆平、革命先烈、各行各业的人们)4、引导: 我们班级就是大树,如果我们每位小朋友都向美的叶子学习,都做个很棒的学生,那我们的班级一定是很棒的班级;如果我们的社会是大树,那我们每个人都为生活作出贡献,那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幸福、美好!你们说,老师说得对吗?练习说话:假如你就是一片叶子,学校就
42、是一棵大树,你想做一片怎样的叶子? 假如你就是一片叶子,祖国就是一棵大树,你又想做一片怎样的叶子? 5.动情地朗读最后一节:“为了我们的大树,做一片美的叶子吧!”三、回溯上文,品味升华,总结全文。1、齐读18自然段。2、是的,每片树叶都为大树默默地奉献,为大树而生,而每个人,也都在为人类默默地工作着,奉献着。无论伟大,还是平凡,都是为人类的美好生活贡献力量。让我们都来做“做一片美的叶子”,让生命之树常绿! 3、齐读911自然段。四、作业设计:1、 练读课文;画一画你心中美丽的叶子。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结合课后第4题试着写一写。或:让学生在属于自己也是代表自己的叶子上写上自己的“奉
43、献”语言(心愿),然后贴在像征班集体的大树上,这样,深入浅出也巧妙地把学生的从书本上获得的知识和道理运用到自己身上,为了班集体这棵大树长得茁壮、葱翠,自己就要做一片“美的叶子”。板书设计: 4 做一片美的叶子 大树美 外在美:形态各异 叶子 内在美:无私奉献附材料,加深学生对“美丽的叶子”的理解: 有一次,温家宝总理到清华大学演讲。一个学生问温总理:我们上游泳课时。老师指着外边的大树说,当树叶从嫩绿转为浓绿时,非典也就过去了。如果把全国作比一棵大树,清华园只是其中的叶子。总理,您给自己的定位是什么?总理说:我自己也是大树中的一片树叶,这片“叶子”因为忧心非典,常常夜不能寐(mèi),
44、思及非典时甚至泪流满面。 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净的徐州市下水道四班承担着徐州市西城区26万平方公里32条干道10万米下水道和5千多座窨(yìn)井的疏浚(jùn)、清理、维修管理和防汛任务。下水道是城市里排放各种污水和废弃物的地方。他们清理疏浚的就是地下管道中最脏、最臭的污泥浊水,干起活来“苦、脏、累、险”,是体力劳动中最艰苦的活儿。34年来,他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习作1教学目标:1、读懂例文好阿姨、假如我有一支神笔,结合作文提示,让学生明白写作文就是把自己的见闻记下来,把自己所想的写下来。2、在练说的基础上
45、,按事情的顺序,有条理地把招待客人的过程写一段话。教学重点、难点:把接待客人这件事写下来。按照顺序,有条理地写下来。课前准备:1、可供学生表演的简单道具。如大人的眼镜,玩具电话等。2、准备一个小室内剧。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今天早晨我从床上爬起来,推开窗子一看,呀,太阳公公已经笑眯眯在天上望着我了!我连忙穿好衣服,刷牙,洗脸,吃早饭,然后,哼着歌往学校走去。路边的小树好像在向我招手,我的耳边还不时传小鸟悦耳叫声,非常有趣。2老师在说什么呀?3对,告诉你们,这就是作文。从今天起,我们就要学习写作文了。写作文其实一点也不难,就像老师刚才说的一样。只要把你做过的、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46、让人看明白就行了!想试试吗?二、读懂例文1学生自由读例文好阿姨,思考:例文中写了什么?(1)小小组讨论讨论。(2)大组交流,指名回答。2、再读例文好阿姨,讨论写法。(1)我们来听听小作者是怎样介绍自己买牙膏时遇到那位好阿姨的。(师朗读)(2)小作者先讲什么?然后呢?最后谈了什呢?(3)再读读这篇作文,你发现了什么?(4)小结:对,原来小作者只是把自己说的话写在纸上,就是作文啦! 3读懂例文假如我有一支神笔,启发想象。(1)学生自由读:同学们,有一个小朋友非常可爱,他很喜欢想象,常常把自己想的写下来,变成一篇篇小作文,我们来读一读吧!(2)指导模仿说话:如果你也有一支神笔,你想干什么?小小组交流
47、。大组交流,指名说。 (3) 小结:我们的同学想象力真丰富,写出的作文一定更出色!三、指导习作1、明确写作要求。下面我们就来试试,轻轻松松地写出我们的第一篇精彩的作文!写什么呢?2、学生表演,创设情境。(1)两名学生表演小剧客人来了。按照“请进”“请坐”“倒茶”“削水果”“给爸爸打电话”的顺序进行表演。(2)学生评议,从表情和语言两个方面,给予补充。(3)再请一组同学表演。3、学生写草稿。现在我们拿起笔,把你招待客人的经过写下来,写的时候可以想一想我们刚才的表演。(1)同桌互相朗读自己的习作,互相纠正,互相表扬、肯定。(2)推荐你认为写得好的习作读给大家听。(3)交流评议。5、学生修改。6撰写
48、作文。 练习一教学目标:学用字词句、写好钢笔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教学重点:口语交际和写字教学时数:三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1第一部分。(1)四人小组自由朗读六个词语。(2)不认识的字可以在小组内请教同学或老师,也可以查字典。(3)连读词语,想象画面,了解词义。说说这些词都是描写什么的?(自然风光)小组学习:首先观察题中的画面,想象情境,感知词义的优美意境。然后凭借熟字推想词语的意思和所描绘的情境。(4)读词语,选一个你喜欢的词语,说说词语所描绘的优美意境。2、第二部分。(1)审题,指名读题目。(2)分别出示六幅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图意。(3)将词语与之匹配的画面连
49、线。(4)情景交融,朗读词语。(5)看到这些画面,你还想到了哪些词语?倾盆大雨 大雨如注 瓢泼大雨 夕阳西沉 连绵不绝 山清水秀(6)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描写自然风光的词语?3、第三部分。审题,读题。(1)指导观察,说说图上画了哪些景物?要求仔细而有顺序?图中描绘了夏季的小河边,环境非常优美。一位小朋友钓到了一条小鱼,他高兴地笑了。(2)小组活动收集有关描写这些景物的词语,可以是成语,也可以是约定俗成的词语。(3)小组交流比赛词语:描述图中景物,比一比哪组的词汇丰富,运用恰当。4、小结解词方法今天,我们学习了练习1的第一部分“学用字词句”。回忆一下,同学们用了什么方法来理解这些描写自然风光的
50、词语的?(1)、根据词语中个别认识的字的意思来推想整个词语所描绘的情景。(2)、结合书中的画面,描摹词语所表现的优美意境。其实,理解词语的方法很多,同学们今后要多中积累,大胆运用。二、教学第二题:写好钢笔字1、认识要写得字,想想是什么结构的字。生:这三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师:左右结构的字有什么特点? 2、咱们还是看看“小小建议”吧:左部收,右部放,撇要缩,捺要伸。3、在田字格里观察这三个字,注意间架结构和布局。4、练写钢笔字,教师提示握笔和坐姿,巡视指导。展示钢笔字写得好的同学的作品。第二课时一、教学第三题:读读背背1读背词语。(1)指导学生观察插图,说说图上都画了些什么。(2)朗读课文做一
51、片美的叶子,体会叶子和大树的关系也正如一个人和社会群体的关系,感受其中蕴含的哲理。(3)多次连续词语,体会词语的整齐美和节奏美。在诵读中了解词语之间的联系和意思。二、教学第四题:读背古诗夜书所见。作者简介:叶绍翁,字嗣宗,号清逸,处州龙泉(今属浙江)人。南宋诗人。他的诗清丽透逸,新颖有意趣,多写田园风光,著名的诗有游园不值、夜书所见等。(1)带读全诗。主要写了什么?(这首诗主要写晚秋之夜,诗人的所见所感。)(2)看图,说说两个小孩在干什么,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是深秋的夜晚。诗意:晚秋的风打着梧桐的叶子沙沙作响,使人感到天气就要凉了,江上的阵阵秋风,触动了游子的思乡之情。深夜难眠,只见篱笆边有
52、一盏灯亮着,便知道孩子们正在捕捉蟋蟀玩呢。(3)指导感情吟诵,注意重音和停顿。熟读成诵。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1同学们,从这学期我们就开始学写毛笔字了,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中老师告诉你们写毛笔字有哪些好处?生:闭气凝神,陶冶情操。生:热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2同学们说的有道理,我们现在学习“横”。指导:横有长横和短横之分。3教师书写长横和短横。指导运笔方法。(1)长横:笔画稍长,左低右高,略带斜势,起笔较重,中腰略细。向左上逆锋起笔,旋即转向右下稍按,以中锋向右行笔,至收笔处顿笔回锋,藏锋收笔。(2)学生练习写长横(3)短横:起笔轻快,可顺锋入纸,向右行笔,渐行渐按,至收笔处稍顿缩锋收笔。
53、写时略带仰势。学生练习写短横。第三课时一、 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课前准备:最近读的书,摘抄书的作者,主要内容和精彩片段。1教师谈话:我们在与大家讲话或听别人讲话时,要注意什么?2仔细看插图,四人小组讨论。3小组交流:组织语言时注意语句通顺,条理清楚,声音响亮,速度适中。听别人发言,要精神集中,注意礼貌。4大家特别喜爱读课外书,今天我们就开个“小小读书交流会”。老师想了解一下大家都读过哪些书,请你们上来把你读过的书名写在黑板上好吗?5把你们在读书过程中所了解的书的作者、主要内容,摘录的精彩片段,用自己的话说给大家听。6同学们开始组织语言,努力讲得语句通顺,条理清楚,声音响亮,速度适中。例生:我读
54、的书是十万个为什么的天文地理卷,作者是石宗宾。它主要介绍了天文和地理方面的知识,如“为什么太阳会发热”“什么是自然界蝴蝶效应吗? 7教师评价:听别人发言,同学们要精神集中,注意礼貌。你们对她的发言还有什么建议吗? 8学生评议。二、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教师巡视。三、师随机进行总结。(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试卷一、识字写字部分。(29分)(书写要正确、美观、姿势正确)(一)写字。(5分)塔 味 愉
55、160; 输 荡 (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huán rà
56、;o n pái cí din cng ming b to( ) ( ) ( ) ( ) ( &
57、#160; )yán shí shung yè qiáng jio xíng tài gè yì( ) ( ) ( )
58、 ( ) (三)用“”画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6分) 倒映(do dào)整体(zhn zhng)山崩地裂(bn bng) 轻轻(qn qng)乳汁( l r)凉爽(sung shung)(四)比一比,再组词。(8分)推( )
59、60; 奖( ) 愉( ) 泊( )堆( ) 桨( ) 输(
60、 ) 怕( ) 己( ) 轻( ) 悄( ) 塔(
61、 )已( ) 径( ) 消( ) 答( ) 二、积累运用部分。(25分)(一)给加了注释的字选择恰当的意思。(5分) 蔫:植物因失去水
62、分而萎缩;性格慢,不爽利;精神不振,不活泼。1、别看小象是个蔫性子,干起活来却是麻利得很。( ) 2、太阳火辣辣的,连树上的叶子都晒蔫了。 ( ) 异:不同的;惊奇,奇怪;特别的;分开;另外的,别的。1、树上的每一片叶子形态各异。 (
63、60; )2、他的父母离异了,他很伤心,我们应多关心他。( )3、我正感奇怪时,闻到了一股异香。 ( )(二)选词填空。(4分) 飘荡 飘扬 五星红旗迎着晨风(
64、0; )。 校园的上空( )着小朋友们愉快的歌声。 实验 试验 经过无数次( ),宇宙飞船终于上天了。 我们总是到(
65、160; )室上自然课。(三)在没有错别字的一组后面画“”,有错别字的请用“”画出,并把正确的写在括号里。(8分) 强烈 悄失 娇阳 推开 ( &
66、#160; ) 倒应 伙伴 作事 回归 ( ) 词典 姑苏 &
67、#160; 捧献 体息 ( )湖光山色 意味身长 连棉不断 叶落归根 ( )(四)根据描写的情景
68、,写出合适的词语。(8分)1.波涛不断涌来,撞在岸边的岩石上,发出了山崩地裂的声音。 ( )2.烈日当空,知了在不停地叫,树上的叶子耷(d)拉着脑袋。 ( )3.春天来了,小草长得绿油油,黄莺唱着动听的歌飞来飞去。 ( )4.这棵树根扎得深,树干粗壮,树叶密密麻麻。 (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主播应具备的直播素质、意识及良好习惯
- 2026年鄂尔多斯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答案1套
- 2026年长春早期教育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必刷测试卷附答案
- 2026年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新版
- 浅谈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
- 2026年衡水健康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6年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2026年福建省南平市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必考题
- 2026年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及答案1套
- 2026年重庆市资阳地区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必考题
- 绿色生产与公司可持续发展计划
- 心房颤动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2023) 解读
- 2024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开放英语考试题题库
- 《涡流检测》课件
- 数电票商品税收分类编码表
- MOOC 光学发展与人类文明-华南师范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设备安装监理细则
- 《活出最乐观的自己》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 高中地理 人教版 选修二《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五课时:玉门之变-玉门市的转型发展
- 催化加氢技术(药物合成技术课件)
- 近三年(2023-2023年)广西物理学业水平考试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