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考复习教案 突破散文阅读的难点_第1页
语文:高考复习教案 突破散文阅读的难点_第2页
语文:高考复习教案 突破散文阅读的难点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突破散文阅读的难点归纳散文的主题思想散文类别感知散文的“形”摄取散文的“神”归纳主题举例和练习(见三维设计)写景状物散文把握形象,析形入情.阅读时,要善于把握景物的层次条理关系,分出总体和局部,背景、远景、中景、近景及点景,弄清宾主、轻重、虚实,从而把握景物的全貌、基调和总体特征,进而探索蕴蓄其内的情趣和理趣。如故都的秋.1.写景散文把作者感情寄托在景物画面中,情是景的灵魂,景是情的依托。如荷塘月色.2.状物散文寄情于物,托物言志,把感情蕴含在所状之物的象征意义中,如我的空中楼阁.3.提取散文的精要需要用足用好议论抒情文字。如灯结尾的句子:“在这人间,灯光是不会灭的。”达到了形象、哲理与诗情的

2、高度统一。举例P216书房的窗子本文写于1992年,首先用比较法赞美了北窗的优点,光线清淡而隐约,能引人深思,给人想象的空间,能让人产生独立的个性;然后用想象法展望北窗的未来,添粉墙和疏竹,能使人增添几许灵性.联系时代背景可知,表达了作者对理想创作环境(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的向往.也表现了当代人对理想和事业的不懈追求.练习P217岳桦记叙性散文1.找出描写,概括形象.2.抓住关键,感知概括.3.把握文眼,领会目的.4.利用线索,理清思路.5.结合语境,揣摩含义,6.深入分析,挖掘内涵,7.联系实际,拓展创新.记叙性散文有以少总多、小中见大的特点,只求抓住其闪光点、动情点即可管中窥豹. 如灯下漫

3、笔写作者兑换现银这一日常生活小事和他心理的微妙变化.1.记人散文,要从有形的人物描写中概括出其抽象的性格特征, 如记念刘和珍君反复刻画刘和珍的“温和”“微笑”,借这一细节的特写表现刘和珍大智大勇的性格。;2.叙事散文,要从具体的事件中概括出抽象的道理. 如灯写作者寒夜不眠之苦和暗夜寻路之难有微言大义.举例P220阿庆人物形象:阿庆是江南某小镇上的一个“柴主人”,他安于平淡的生活,爱好音乐,聪明好学,乐于为乡亲们拉胡琴,让人们在物质生活菲薄的年代有了一点可贵的精神慰藉.主题思想:本文通过对勤劳善良、爱好音乐、恬淡乐观的平民青年阿庆形象的描写,展示了上世纪三十年代浙东的风土人情,表达了作者对热爱生

4、活、恬淡乐观的人生态度的赞赏之情.练习P221老屋抒情散文1.把握感情.2.借助画面.3.抓中心句.4.表现手法.5.感悟理解.6.激发想象.抒情的语言手段通常有:调配景语的形象色彩。利用情语指点、感染景语。移情、拟人.抒情散文往往借助对景物或生活小事的描写抒发真情.常用以情点景法,如荷塘月色为了忘却的记念同样写”月光如水”,前者因有”受用荷香月色”的点染而表乐景,后者因有”悲愤”的点染而表哀景.举例P228彩色的荒漠本文借戈壁滩色彩的变化歌颂石油工人为祖国人民作出的重大贡献,表达了作者对大西北开发者的敬佩和感激之情.练习P226怀鲁迅哲理散文1整体感知.2分析材料.3.表现手法.4.品味语言

5、.5.理趣情趣一般说理文中的道理是理性化的,使人折服;而说理性散文中的道理是情感化的,能使读者的心灵发生感应,受到震撼。说理性散文中的情理交融应是作家真性、真情、真知、真见的统一。哲理散文往往情由事生,理由情生,情理交融;情因理而更深刻,理因情而更动人.要弄清事、情、理三者关系,着眼寄托,循情析理. 如灯下漫笔,鲁迅有感于民族的劣根性,对民众的奴性心理深恶痛绝,因而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于是讲出一番道理,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只有两个时代的精辟论述。不但以理服人,而且以情动人,真正体现了“情理交融”。举例P231记住回家的路本文以”记住回家的路”为喻,告诫人们,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和永无休止的诱惑,既

6、要确立自己人生的坐标, 又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努力找准人生的位置,获得充实的生活和宁静的心灵,绝不能迷失自我.练习P232上善若水总体思路据形悟神散文的主要特点是“形散神不散”。“形散”主要表现在:1、时间跨度大。2、空间转换广。3、事件牵涉多。4、表达方式活。“神不散”指的是文章始终紧紧围绕一个中心,贯穿一条红线,做到结构紧凑,层次分明,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据形”,要入乎其内,逐一探究.一要梳理文脉,即把文中所写到的事件、景物、人物一一梳理清,理清线索,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一一吃透“形”。二要分析手法: 文章写的是事件,就要悟出平凡小事中寄寓的大道理以小见大;文章写的是景物,就要悟出景物中融入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或作者托物言的什么志;文章写的是人物,就要通过作者对人物的描写悟出人物的精神品质、性格特征等。三要品味语言的思想倾向性, 要联系上下文,看出语句的丰富内涵甚至言外之意,要注意把握形象化语句的抽象含义,准确判断语言的思想倾向。“悟神”,要出乎其外,高瞻远瞩.一要注意把握文章主要意象(形象)的特点及象征意义.二要寻找“文眼” ,即把文中叙述、描写基础上的议论抒情句、文中反复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