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考语文测试卷_第1页
2011年中考语文测试卷_第2页
2011年中考语文测试卷_第3页
2011年中考语文测试卷_第4页
2011年中考语文测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 7德阳市 2011 年中考语文测试卷说明:1、试卷共 10 页,14 页为第 I 卷,510 页为第卷。2、请将第 I 卷答案填在第 卷答题卡中。第 I 卷 选择题(每空 2 分,共 30 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只有一组是全部正确的,请选出来( )A 千载万世(zi) 言简意赅(hi) 莞尔一笑(wn) 回眸一笑(mu)B 偃旗息鼓(yn) 拈轻怕重(zhn) 义愤填膺(yng) 扪心自问(mn)C 屡见不鲜(l) 融会贯通(rng) 倾筐倒箧(ji) 骄奢淫逸(sh)D 前倨后恭(j) 虎踞龙盘(j) 鞠躬尽瘁(cu) 浅尝辄止(zh)2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2、是( )A涣然一新同舟共济积贫积弱前赴后继 B劳而无功涛涛不决峥嵘岁月以强凌弱 C崭露头角不屈不挠仁人志士截然不同 D伸张正意砥柱中流拍案而起大声疾呼3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缄默(封口) 自命不凡(认为) 见异思迁(变动) 秉烛夜谈(拿着)B因地制宜(制造) 诸如此类(许多) 敝帚自珍(破旧) 君子固穷(安守)C循序渐进(按照) 相互效尤(突出) 敷衍塞责(堵塞) 一张一翕(收敛)D罄竹难书(用尽) 辩伪去妄(虚妄)心疾首(痛恨) 触目伤怀(怀念)4依次填入下列空格处的比喻,最恰当的一项是( ) 春联,是文学殿堂里的一枝奇葩,它发自千人之心,出自万人之手,各展其才,各显千秋

3、,豪放 ,婉约 ,粗犷 ,细腻 ,洋洋洒洒,蔚为大观。 A如旭日喷薄 似风拂杨柳 如小桥流水 若大江东去 B若大江东去 如小桥流水 如旭日喷薄 似风拂杨柳 C如小桥流水 似风拂杨柳 若大江东去 如旭日喷薄 D似风拂杨柳 如小桥流水 如旭日喷薄 若大江东去2 / 7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这个时候,曹雪芹随着全家迁回北京居住,家道从此萎靡不振。B新产品的试验已经到了极其关键的时刻,希望大家尽心尽力,做好准备,因为功败垂成就在此一举了。C突然,一个影子如白驹过隙一般一闪而过,快捷异常。D节假日,怀几分闲情逸致,走近大自然,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6下列诗句涉及的历史名城,依次排列

4、正确的一项是(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A杭州 岳阳 成都 上海B岳阳 杭州 成都 武汉C柳州 岳阳 武汉 重庆D岳阳 苏州 西安 武汉7下面的括号内依次应填入的词是( ) ( )我自己解释说:故乡本也如此,( )没有进步, ( )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这( )我自己心情的改变罢了, ( )我这次回乡,本没有什么好心绪。 A于是 虽然 也 只是 因为B于是 因为 所以 只是 所以 C因为 虽然 但 仅是 所以 D所以 即使 也 只是 所以8选出和“树林一直在唱着那首愉快的歌”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这

5、里的人们非常好客,火一般热情。B一路上,稻田绿、菜花黄、江水银,绘成了一幅幅田园巨画。C生命是一条河流,有奔腾也有平缓。D天气炎热,那张乒乓球桌子也在睡觉。9从感情色彩上看,下面加点的词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马克思在语言和风格问题上十分考究,有时到了咬文嚼字的程度。B清代学者俞正燮,就是由于“看过野史”而变为一个“义愤填膺的人”,不同于咬文嚼字的考证学者。C金君所提的第三个问题是比较有内容而不是咬文嚼字的了。D一看就看出作家们在那儿咬文嚼字,装腔作势,或者是迈方步;或者是扭扭捏捏。10对下列两首送别诗的鉴赏有误的一项是( )(甲)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

6、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乙)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A (甲)诗又名阳关曲或阳关三叠。此诗人乐之后,成为别席离筵的绝唱。B (乙)诗中“城阙”指长安,送别之地;“五津”指杜少府上任之处。C (甲)(乙)两诗前者是七绝,后者是五律。前者突出了离别难舍之情,后者突出旷达宽慰之怀。3 / 7D (甲)(乙)两诗都通过晓别情景的描写,表达了挚友之间的深情厚谊。二议论文阅读: 战胜自己如把我们日常所经历过的种种痛苦烦恼,仔细分析一下,你会发现,这痛苦的来源有一大部分都是战不胜自己。当我们需要勇气的时候,先要战胜自己的懦

7、弱;需要洒脱的时候,先要战胜自己的执迷;需要勤奋的时候,先要战胜自己的懒惰;需要宽宏大量的时候,先要战胜自己的浅狭;需要廉洁的时候,先要战胜自己的贪欲;需要公正的时候,先要战胜自己的偏私。战胜自己不是件容易的事,它需要很大的勇气与坚定的信念,想一想看,你战胜自己的次数多吗?还是时常姑息纵容自己?当我们尝试一项新工作,接触一个新环境,应付一个新场面的时候,总难免有一种向后牵拽的力量。我们常会退缩地想:还是安于现状吧!还是省事为妙吧!还是不要冒险吧!于是,就在这种种消极的决定中,不知多少可贵的机会流失了。许多人抱怨自己一事无成,恐怕这消极地处理事情的习惯,是使他失败的一个最大原因。每一个人都知道公

8、正廉洁是可敬的,偏私贪欲是可耻的。但是,事到临头,往往就会有一些你在事先所想不到的理由来影响你正面的决定。比如说:你会把责任推给环境的压力,风气的不良,或一则消极退守的成语。如“ ”之类。其实,那正是你被另一个自己所战败的明证。一个人在必要的时候战不胜自己,是可耻的,任何理由都无法掩饰这种羞耻。一个人应该有力量让自己那光明的一面战胜。否则,你的人生就失败了。我们从小所受的教育,只够使我们知道怎样明辨是非。在明辨是非之外,就要看我们是否有足够的信念和约束自己的力量,去遵循我们所知道的正确的路。那需要经过很艰苦的奋斗,需要动用你一切内在的向上向善的力量,才能把握你所预定应走的方向。11本文的中心论

9、点是( )A战胜自己的懒惰。B战胜自己的偏私。C战胜自己。D只有战胜自己,才能战胜困难。12本章第自然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它在表达上有何作用?分析正确的是( )A对比,表明每个人的“敌人”处处存在,突出战胜自己的必要性。B反复,表明每个人的“敌人”处处存在,突出战胜自己的重要性。C排比,表明每个人的缺点处处存在,战胜自己比战胜别人更重要。D排比,表明每个人的“敌人”处处存在,突出战胜自己的必要性。13第自然段是从反面来论证本文中心论点的,它揭示了什么道理?正确的分析是( )A失败是由于自己有消极地处理事情的习惯。B失败是由于没有战胜困难的信心。C失败是由于自己的消极退缩。D失败是由于自己没有

10、战胜困难的目标。14在第自然段的横线处,填写成语恰当的一项是( )A审时度势 B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C趋炎附势 D识时务者为俊杰15 “一个人,如果他勤奋,那必定是他战胜了自己的懒惰。懒惰是我们最难克服的一个敌人。4 / 7许多本来可以做到的事,都因为一次又一次的懒惰拖延,而把成功的机会错过了。 ”这一自然段是从原文中抽取出来的,它应还原在哪两个自然段之间。 ( )A与之间 B与之间 C与之间 D与之间第 II 卷 非选择题(90 分)第 I 卷 选择题(每空 2 分,共 30 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三现代文阅读及语言运用(17 分) 我的母亲(节选) 胡适 但

11、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她看我清醒了,才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有时候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跌股便是丢脸、出丑。)她说到伤心处,往往掉下泪来。到天大明时,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学堂门上的锁匙放在先生家里;我先到学堂门口一望,便跑到先生家里去敲门。先生家里有人把锁匙从门缝里递出来,我便拿了跑回去,开了门,坐下念生书。

12、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我是第一个去开学堂门的。等到先生来了,我背了生书,才回家吃早饭。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条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

13、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5 / 7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但她有时候也很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我家五叔是个无正业的浪人,有一天在烟馆发牢骚,说我母亲家中

14、有事总请某人帮忙,大概总有什么好处给他。这话传到了我母亲耳朵里,她气得大哭,请了几位本家来,把五叔喊来,她当面质问他她给了某人什么好处。直到五叔当众认错赔罪,她才罢休。16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4 分)(1)我小时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 (2)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17请找出选文第段的中心句。 (2 分)18用自己的话概括以上段的主要内容。 (2 分) 19体会下列语句所包含的情感。 (2 分)“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 ”“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

15、眼。 ” 20找出文中母亲是严师的例子,是慈母的例子,并各用一句话概括。(2 分) 21“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在文中结构上有何作用?(2 分) 22评论整理母亲教子的方式。(3 分) 四文言文阅读及默写(23 分)(甲)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乙)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16、,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12 分)2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4 分)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攻亲戚之所畔( )虽不能察( ) 可以一战( )24研读甲、乙两段,完成下列表格。 (2 分) 选文出自课文主要表达方式(或表现手法)中心话题6 / 7甲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据事说理乙段曹刿论战25研读甲、乙两段,回答下面问题。 (4 分)(1)(甲)段中,整理着重从“管理百姓、巩固国防、威慑天下”三个方面谈到了“人和”的重要性,然后揭示了争取“人和”的实质在于“ ”。 (乙)段从两个人的对话中,能够反映(甲)段揭示的这一实质的句子是“ ”。 (用原文语句回答)(2

17、 分) (2)这两段都是写战争的,阐明的是同一道理,请用自己的话写出这个道理。 (2 分) 26根据对联的特点,删改下面一副对联的下联,使上下联对偶工整。 (2 分)上联:曹刿论战,深谋远虑。下联:邹忌讽齐王纳谏,懂得用婉言将情理讲得让对方心悦诚服。下联: 晏子使吴晏子使吴,吴王谓行人曰:“吾闻晏婴,盖北方辩于辞、习于礼者也。 ”命摈者曰:“客见,则称天子请见。 ”明日,晏子有事,行人曰:“天子请见。 ”晏子蹴然。行人又曰:“天子请见。 ”晏子蹴然。又曰:“天子请见。 ”晏子蹴然者三,曰:“臣受命弊邑之君,将使于吴王之所,所以不敏而迷惑,入于天子之朝。敢问吴王恶乎存?”然后吴王曰:“夫差请见。

18、 ”见之以诸侯之礼。 (6分)注行人:官名,主管礼仪。摈,同“傧”。天子:指当时天下的共主,齐、吴均属诸侯,名义上还奉东周天子为天下的共主,此处指吴王欲以天下共主自居。蹴然,局促不安的样子。27下列加点的“使”与“晏子使吴”中的“使”字意思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 )A然则何为使子 B故宜使楚矣 C使子为使 D齐使使各有所主28对加点词语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盖北方辩于辞 入于天子之朝 见之以诸侯之礼A两个“于”用法一样,两个“之”用法一样。B两个“于”用法不一样,两个“之”用法不一样。C两个“于”用法一样,两个“之”用法不一样。D两个“于”用法不一样,两个“之”用法一样。29翻译句子:明日

19、,晏子有事,行人曰:“天子请见。” 30默写:(5 分)(1)古诗文中有许多表达雄心壮志的名句,如曹操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现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示,任选两项进行默写。 (2)李煜相见欢中形象地表达心头无可解脱的愁情的词是: , , , 。(3)辛弃疾破阵子中表达整理雄心壮志的两句词是: , 。7 / 7(4)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来表达苏轼为国立功愿望的最后几句诗是: , , 。 五写作(50 分)3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微笑,是一句亲切的问候;微笑,是一杯浓浓的咖啡;微笑,是一朵扑鼻的鲜花。微笑是那么的简单,而又是那么含蓄。当朋友遇到困难的时候,只要你递上一个温柔的微笑,他就会感觉到成功就在眼前;当你遇到一个失落的陌生人,只要你对他微笑,他会感觉到光明就在咫尺;当你碰到一个衣衫破烂的乞丐时,只要你对他微笑,他就会感受到世界的温暖与和平。轻轻将嘴角上扬,世界就会变得迥然不同。请以“轻轻将嘴角上扬”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 600 字;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一1D 2C 3A 4B 5D 6B 7A 8D 9A 10D二11C 12D 13C 14D 15C 三 16(1)“野蛮”无贬义,“野蛮的孩子们”指健壮、淘气敢冒险的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