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从三到万教案语文版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从三到万教案语文版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从三到万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习由一个故事引出论点的写法。2. 学习用分论点说明事理。3. 认识学习必须谦虚谨慎、循序渐进的道理。过程与方法1. 通过口述故事训练,理清文章结构。2. 用简明的语言分别概述分论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学习必须谦虚谨慎、循序渐进的道理,重视教师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1. 学习由一个故事引出论点的写法。2. 理解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3. 学习由一个故事引出论点的写法。【教学工具】教学 PPT,相关资料【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讨论法。【教学课时】2 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趣味导入“三”和“万”是两个相差悬殊的数字,可是它们之间却发生了

2、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 下面我们一起学习邓拓同志的杂文从三到万 。二、知识卡片1. 作者档案邓拓( 1912 1966),福建闽侯人,马南邨是邓拓的笔名。他是一位新闻工作者,著名 学者。他博学多才,曾任人民日报 前线杂志的总编辑,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等职。 他为党的新闻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主要著作有中国救荒史 燕山夜话等。 “文革”开始时,被林彪、 “四人帮”反党 集团诬陷、迫害致死。2. 背景链接从三到万 是邓拓同志六十年代初期写的一篇杂文。 作品巧妙地利用一则明清笔记中 的故事,讲述学习应持有正确态度的道理,篇幅虽短小,但语言生动,富于哲理性。3. 语基积累( 1)生难字捷径(jie)殷盛(

3、y in)掷笔(zh1)聘(p in)辄(zhe)恚(hu1)( 2)重点词语妄人:无知妄为的人。2殷盛:富裕。累世:接连几代。 馆谷:文中指学费。逾时:过了一些时候。 关节:文中指起关键作用的环节。搦管临朱:握着笔描红。 终南捷径:比喻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 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自命不凡:自以为不平凡,比别人高明。举一反三: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第二课时一、初步感知1. 文题探讨 题目新颖别致,两个数字用介词前后连接,使相差甚远的“三”与“万”之间架起了一 座桥梁,引人深思:它们之间究竟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激发了读者的兴趣。2. 分层解读第一部

4、分(第 12 段) :学习靠一点一滴积累,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开头用设问形式提出学习文化知识有无“捷径”的问题,指出“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 不能过于笼统” ,而应看学习对象、内容、方法等, “按照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然后,从一 般的学习规律入手,归纳出“学文化应该一点一滴地慢慢积累”这一论点。 “一点一滴”形 象说明了文化知识具有积少成多的特点,强调“点滴”积累的重要性, 告诫初学者不宜急于求成。作者在第 2 段中以古代读书人“重视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为例,从正反两方面说理, 阐明学习要积累,要循序渐进的道理。两段之间, “文化”与“积累”自然衔接。第二部分(第 37 段):讲述古代

5、故事引出“学习应谦虚谨慎,应该重视教师的作用” 的论点。第一层(第 34 段):引故事明理。文中楚士“三书三训”点明了学习的初级阶段。富 翁之子掷笔“欣欣然” ,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他在学习上浅尝辄止。其父则“具币谢遣楚士” , 后来“令子晨起治状”结果却闹出了笑话。第 4 段是承上启下的段落。用“一些关于学习方 面的经验教训”自然引出以下的两个分论点。第二层(第 5 段):学习应谦虚谨慎。这段由初学阶段应持的学习态度谈起,并以富翁 之子“欣欣然” ,以为“得矣,得矣”的表现类比现实生活中那种轻浮的人的学习态度。为 了把道理讲透彻,又用初学打拳的人与学有所成的人对比, 顺理成章地提出分论点: 学习

6、应 当谦虚谨慎,不能自命不凡。第三层(第 67 段):学习应该重视教师的作用。第 6 段从教与学的关系入手进行议论。 先谈教师的作用: 由易到难传授知识, 帮助学生 树立“信心” 。再谈学生不曾“入门”便踢开老师,最后只能落得“什么也学不成” 。本段夹 叙夹议再次以富翁之子为论证的依据。第 7 段紧承上文,从“三”和“万”在文字结构上的复杂变化,联想到学生在教师的指 导下才能领悟道理,掌握知识。接着从反面假设,说明“完全没有人教,倒很可能什么也学 不会”的道理, 自然引出第二个分论点: 学习应该重视教师的作用。 这部分结合故事讲道理, 通过分析摆观点,自然连贯。与第一部分的论点,紧密联系,互为

7、补充,形成一个完整的结 构。从教说到学,又从学议到教,全面地阐明了作者的观点。第三部分(第 8 段):总结全文,提出希望。这是文章的收束段落,共有四句话。第一句中不懂的东西“很不少” ,“迫切需要”学习,表明态度要谦虚。二至四句诚恳地提出希望, 应正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以富翁之子为戒, 举一反三, 改掉缺点, 更好地学习。二、深层领悟1. 从三到万的故事讽刺了什么 ?从三到万的故事, 讽刺的要点有三: 富翁之子不知循序渐进之理; 富翁之子不知 “谦 虚谨慎”之道;富翁之子不知“学必有师”之径。2. 故事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3故事是全篇文章的论据。作者从故事中悟出道理, 再结合故事内容进行深

8、入的分析, 这样讲道理浅显易懂, 说服 力强。3. 议论文的说理要使人信服, 语言上分寸感的把握很重要, 要议的恰如其分, 准确严密 才好。本文就有这样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里?请简要分析。主要表现在大量使用限制性词语。1“一般地说,学文化应该一点一滴地慢慢积累,特别是初学的人不宜要求过急。”句中加点词语,表明“学文化应该一点一滴地慢慢积累,特别是初学的人不宜要求过急”是一般的规律, 通常的情况, 并不全部概括所有的情况 (因为在某种特殊情况下,学习某些文化 知识也可能用快速学习、大量吸收的方法) ,这样议论,语言上显得准确、严密。2“这个故事人们大都只把它当作笑话,而不把它看成一个严肃的讽刺性故事”,句中加上两个字“大都” ,既表明了范围之广、数量之多,但同“都” ,又有不同,并未作整体范围、 全部数量的概括, 因为也可能有些人并不把这个故事当作笑话或仅仅当作笑话。这使文章表达上显得很严密。3“对于一个人来说,学习过程中有若干重要的关节,如果处理不好,往往会影响学习的成败。”加上“往往” ,表明了通常的情况,一般会出现的情况,但并不包括特殊的情况, 同样使语言表达留有余地,显得严密有分寸。【结束语】本文论证严密, 开篇提出了学文化应该一点一滴地慢慢积累, 不宜要求过急的论点, 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