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 单项选择题 每题 2分,共 20分1在对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进行普查时,调查对象是A 所有工业企业B 每一个工业企业C 工业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D 工业企业的每台生产设备2. 一组数据的均值为20,离散系数为 0.4, 则该组数据的标准差为A 50 B 8C 0.02 D 43. 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A 520 B 510 C 530 D 5404. 已知一个数列的各环比增长速度依次为5%、7、 9,则最后一期的定基增长速度为A 5× 7× 9 B. 105% ×107× 109C105
2、215; 107× 109 1 D.5. 某地区今年同去年相比,用同样多的人民币可多购买5%的商品 ,则物价增 (减) 变化的百分比为A. 5% B. 4.76% C. 33.3% D. 3.85%6. 对不同年份的产品成本配合的直线方程为,回归系数 b=表示A. 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 产品成本平均增加个单位B. 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个单位C. 产品成本每变动一个单位,平均需要年时间D. 时间每减少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个单位7. 某乡播种早稻 5000亩,其中 20使用改进品种,亩产为600公斤,其余亩产为 500 公斤,则该乡全部早稻亩产为A. 520 公斤
3、B. 530 公斤 C. 540 公斤 D. 550 公斤8. 甲乙两个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的均值和标准差如下:哪个车间日加工零件的离散程度较大:9. 根据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计算年平均增长速度的方法是A 用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连乘然后开方B 用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连加然后除以年数C 先计算年平均发展速度然后减“1” D 以上三种方法都是错误的10. 如果相关系数r=0, 则说明两个变量之间二. 多项选择题 (每题2分,共14分)1. 以下数据中属于时点数的有A. 流动资金平均余额20万元 B.储蓄存款余额 500万元C.商品销售额 80万元 D.固定资产 300万元E. 企业职工人数 2000人2
4、. 在数据的集中趋势的测量值中,不受极端数值影响的测度值是A. 均值 B. 众数 C.中位数 D.几何平均数E.调和平均数3. 普查是A 全面调查 B 非全面调查C 一次性调查D 专门调查 E 经常性调查4. 根据分组整理后的数据计算加权均值A. 受各组变量值和权数两个因素影响B. 假定各组数据在各组中均匀分布C. 结果不如根据原始数据计算的简单均值精确D. 实际数据呈均匀对称分布时计算结果比较准确E. 结果不受极大值和极小值影响5. 平均差与方差或标准差相比其主要缺点是A. 没有充分利用全部数据的信息B. 易受极端值的影响C. 数学处理上采用绝对值, 不便于计算D. 在数学性质上不是最优的E
5、. 计算结果不够准确6. 指出以下指数中的拉氏指数7. 假设变量x 与 y 之间存在完全线性相关, 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有A. 相关系数 r=1 B. 相关系数 |r|=1 C.判定系数 r =1D. 估计标准误差Sy=0 E. 估计标准误差Sy=1三.填空题 ( 每空 1分,共 10分)1. 实际中常用的统计调查方法和方式主要有、和统计报表等。2. 采用组距分组时应遵循原则, 为了解决“不重”的问题, 统计分组中习惯上规定.3. 四分位差是说明代表性高低的测度值,异众比率是衡量代表性程度的测度值.4. 影响时间数列的因素通常可以分为、循环波动和不规则波动四类。5. 作为综合指数变形的加权算术平均
6、数指数的权数是;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的权数是。四.简答题 ( 每题 8分,共 16分)1. 简要说明在对两组数据差异程度进行比较时,能否直接比较两组数据的标准差.2. 企业有技术工和辅助工两类职工,而且技术工的平均工资高于辅助工。假设本年与上年相比,各类职工的平均工资水平没有变化。试问:全厂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否会发生变化?如果会发生变化,请说明原因。五.计算题 (共40分)甲市场乙市场一级品360010800二级品32003200三级品8400280015200168001. (12分)某收购公司分别在甲、乙两个市场收购某种产品,其收购价格和收购额资料如下: 等级价格元 /公斤收购额 (元)试比较
7、哪一市场的平均收购价格低,并说明原因 . 些出公式 ,计算过程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2. (14) 某百货公司两种商品的有关销售数据如下:产品名称销售额2003年比 2002年价格增2002年2003年长%甲506610乙11014012要求: (1) 计算两种商品的加权价格指数及由于价格变动而增加的销售额; (2)计算两种商品的加权销售量指数及由于销售量变动而增加的销售额. 些出公式 ,计算过程 ,指数百分比保留 2位小数 3.(14 分) 甲、乙两个生产车间加工相同的零件,甲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的均值为150件,标准差为 13.2 件, 乙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的分布如下;日加工零件数件人数951
8、05610511571151251312513591351455合计40计算乙车间日加工零件的均值及标准差,并比较甲、乙两个车间日加工零件的离散程度。写出公式、计算过程、结果保留2为小数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C2 B 3 A 4 C 5 B 6 B 7 A 8 A 9 C 10 C二、多项选择题1 ABDE 2 BC 3 ACD 4 ABCD 5 CD 6 CE 7 BD三、填空题1普查,抽样调查2不重不漏,上组限不在内3中位数,众数4长期趋势,季节变动5基期变量值总量,报告其变量值总量四、简答题1. 答题要点:当比照的两个事物是同属性,并且平均水平相同时,可以直接比较两组数据的标准差。在两组
9、数据属性不同时,或平均水平不等时,需要通过计算离散系数说明其平均数的代表性强弱。2. 答题要点:有可能发生变化,尽管报告期和基期相比,工资水平均没有变化,但其人员结构假设有变化,也会导致总体工资水平的变动。五、计算题1、答题要点:乙市场的平均价格高于甲市场的主要原因是,乙市场高价格的商品销售量大,由于销售量结构不同导致两市场平均价格不等。2、答题要点:3、答题要点:所以,乙车间日常零件数离散程度小于甲车间。一、判断题每题 1分,共 5分1. 假设两组数据的平均数相等,则标准差大的其平均数代表性就小。2. 当数据分布右偏时,则有:均值<中位数<众数;反之,当数据分布左偏时, 则有:众
10、数 <中位数<均值。3.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各相应的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4. 在由三个指数构成的总指数加权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中的权数必须是相同时期的。5. 随机抽样调查时产生的偶然的代表性误差是完全可以控制的,因此这是一种非常好的调查方式。二、单项选择题每题 1分,共 10分1. 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指( )2. 根据分组数据计算均值时,利用各组数据的组中值做为代表值,使用这一代表值的假定条件是。A各组的权数必须相等B各组的组中值必须相等 C各组数据在各组中均匀分布D各组的组中值都能取整数值3. 已知甲、乙两班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甲班平均分为70分,标准差为 7.5 分;
11、乙班平均分为 75分,标准差为 7.5 分。由此可知两个班考试成绩的离散程度4. 某乡播种早稻 5000亩,其中 20%使用改进品种,亩产为600公斤,其余亩产为500公斤,则该乡全部早稻平均亩产为5. 时间序列假设无季节变动,则其各月季季节指数应为A.100% B.400% C.120% D.1200%6. 用最小平方法给时间数列配合直线趋势方程y=a+bt ,当 b0时,说明现象的发展趋势是7. 某地区今年和去年相比商品零售价格提高12%,则用同样多的货币今年比去年少购买的商品。A.10.71% B.21.95% C.12% D.13.64%8. 置信概率表达了区间估计的9. H0:=0,
12、选用 Z 统计量进行检验,接受原假设H0的标准是A.|Z|Z B.|Z|<Z Z/2D.Z>- Z10. 对居民收入与消费支出的几组不同样本数据拟合的直线回归方程如下,你认为哪个回归方程可能是正确的?A.y=125-10x B.y=-50+8x C.y=150-20x D.y=-15-6x三、多项选择题每题 2分,共 10分1. 抽样调查的特点有 。A. 抽选调查单位时必须遵循随机原则 B抽选出的单位有典型意义C抽选出的是重点单位 D使用部分单位的指标数值去推断和估计总体的指标数值 E通常会产生偶然的代表性误差,但这类误差事先可以控制或计算2. 某种产品单位成本计划比上年降低5%,
13、实际降低了 4%,则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80%B. 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101.05%3. 数据离散程度的测度值中,不受极端数值影响的是4. 以下指标属于时点指标的是A. 增加人口数 B. 在校学生数 C. 利润额5. 两个变量 x 与 y 之间完全线性相关,以下结论中正确的选项是rr =0 C. 估计标准误差 Sy=0D. 估计标准误差 Sy=1E. 判定系数 r2=1F.判定系数 r2=0四、填空题每空 1分,共 10分1.有10个人的年龄资料: 10,20, 15,20, 25, 30,15,20,30,25岁。由该资料确定的中位数为,众数为,极差为。2.
14、平均指标反映总体分布的趋势,标志变异指标反映总体分布的趋势。3. 某地国民生产总值 1988年比1980年增长了 1倍,假设计划到 2005年国民生产总值将到达 1980年的 5倍,则 1988年以后的 17年间与 1988年相比总增长速度应为%,年平均增长速度应为 %。4. 某地本年与上年相比粮食总产量增长了10%,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增加了7%,则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增长了%。5. 相关系数 r 是说明两变量之间的方向和紧密程度的统计指标,其取值范围是。五、简答题 5分加权算术平均数受哪几个因素的影响?假设报告期与基期相比各组平均数没变,则总平均数的变动情况可能会怎样?请说明原因。六、计算题共
15、 60分1. 某茶叶制造商声称其生产的一种包装茶叶平均每包重量不低于 150克,已知茶叶包装重量服从正态分布, 现从一批包装茶叶中随机抽取 100包,检验结果如下:每包重量 克包数包148 14910149 15020150 15150151 15220合计100要求:(1)计算该样本每包重量的均值和标准差;(2) 以 99%的 概 率 估 计 该 批 茶 叶 平 均 每 包 重 量 的 置 信 区 间t0.005(99)2.626 ;(3) 在 0.01 的 显 著 性 水 平 上 检 验 该 制 造商 的 说 法 是 否 可 信t0.01(99)2.364 ;(4) 以95%的概率对这批包
16、装茶叶到达包重150克的比例作出区间估计Z0.025=1.96 ;写出公式、计算过程,标准差及置信上、下限保留3位小数24分2. 某商业企业商品销售额1月、2月、3月分别为 216,156,180.4 万元,月初职工人数 1月、2月、3月、4月分别为 80, 80,76,88人,试计算该企业 1月、2 月、3月各月平均每人商品销售额和第一季度平均每月人均销售额。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 0.0001 万元/ 人(6 分)3. 某地区社会商品零售额资料如下:年份零售额( 亿元)199819992000200120022003合计要求:(1)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直线趋势方程;(2) 预测2005年社会
17、商品零售额。a,b 及零售额均保留三位小数 14分4某企业生产A、B 两种产品,有如下销售资料:产品销售额 ( 万元)以 2000年为基期的2002 年名称2000年2002年价格指数 (%)A5060B合计100130要求: (1) 计算两种产品价格总指数;(2) 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对产品销售总额的变动进行因素分析。列出公式、计算过程,百分数和金额保留1位小数16分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 5分1. 2. ×3. ×4. ×5.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 1分,共 10分三、多项选择题每题 2分,共 10分每题错 1项扣1分,错 2项及以上扣 2分四、
18、填空题每空1分,共 10分1. 20 ,20, 20 2. 集中,离散 3. 150 , 5.54 4. 2.85. 线性相关关系, 1r 1或0 r 1,或 1, 1五、简答题 5分加权算术平均数受哪几个因素的影响?假设报告期与基期相比各组平均数没变,则总平均数的变动情况可能会怎样?请说明原因。答: 加权算术平均数受各组平均数和次数结构权数两因素的影响。假设报告期与基期相比各组平均数没变, 则总平均数的变动受次数结构 权数变动的影响,可能不变、上升、下降。如果各组次数结构不变,则总平均数不变;如果组平均数高的组次数比例上升,组平均数低的组次数比例下降,则总平均数上升;如果组平均数低的组次数比
19、例上升,组平均数高的组次数比例下降,则总平均数下降。六、计算题共 60分3. 某茶叶制造商声称其生产的一种包装茶叶平均每包重量不低于 150克,已知茶叶包装重量服从正态分布, 现从一批包装茶叶中随机抽取 100包,检验结果如下:每包重量 克 包数包 fxxfx- (x- )2f148 149101485149 150202990150 151507525151 152203030合计100-15030-要求:(1) 计算该样本每包重量的均值和标准差;(2) 以 99%的 概 率 估 计 该 批 茶 叶 平 均 每 包 重 量 的 置 信 区 间t0.005(99)2.626 ;(3) 在 0.
20、01 的 显 著 性 水 平 上 检 验 该 制 造商 的 说 法 是 否 可 信t0.01(99)2.364 ;(4) 以95%的概率对这批包装茶叶到达包重150克的比例作出区间估计Z0.025=1.96 ;写出公式、计算过程,标准差及置信上、下限保留 3位小数24分答: (1) 表中: 组中值 x1分, xf=15030 2分, (x - )2f=76.02分3分(2)4分(3) 已知 0 150 设 H0: 150H1: 150 (1 分) 0.01左检验临界值为负t0.01(99) 2.364t=3.425 -t0.01=-2.364t 值落入接受域, 在 0.05 的水平上接受 H0
21、, 即可以认为该制造商的说法可信,该批产品平均每包重量不低于150克。(4 分)(4) 已知:1分3分 p0.7898 1分4. 某商业企业商品销售额1月、2月、3月分别为 216,156,180.4 万元,月初职工人数 1月、2月、3月、4月分别为 80, 80,76,88人,试计算该企业 1月、2 月、3月各月平均每人商品销售额和第一季度平均每月人均销售额。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 0.0001 万元/ 人(6 分)答: 1月平均每人销售额 =216/(80+80)/2=2.70万元/ 人 1分2月平均每人销售额 =156/(80+78)/2=2.0万元/ 人 1分3月平均每人销售额 =1
22、80.4/(76+88)/2=2.20万元/ 人 1分第一季度平均每月人均销售额=(216+156+180.4)/3/(80/2+80+76+88/2)/3=552.4/240=184.13/80=2.3017万元/ 人 3分3. 某地区社会商品零售额资料如下:年份零售额( 亿元 )ytt2tytt2ty199811-52519992444-39-66200039-112001416921123200252512039722003636150525125合计219149507024要求:(1)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直线趋势方程;(2) 预测2005年社会商品零售额。a,b 及零售额均保留三位小数,14 分答:非简捷法 : (1) y=138 (1 分),t=21 (1分 ),t2=91 (2分),ty=495 (2分)b=(nty- t y)/nt2 - ( t)2=(6×495- 21×138)/6×91-(21)2=72/105=0.686 (3分)a=y/n - b×× 3.5=20.599 (2分)=a+bt=20.599+0.686t (1分)×8=26.087( 亿元) (2分)简捷法: (1) y=138 (1 分) , t=0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样本
- 化工安全员岗位答辩汇报大纲
- 传染病预防控制要点
- 退烧后护理方案
- 儿科肠炎护理要点解析
- 2025年通信监理工程师中级职称试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 2025年高中音乐教师工作总结模版
- 【方案】【SITA】2025年:数字时代的空中旅行166mb
- 干眼的临床护理
- 医院行风建设教育
- 为家庭开销做预算(课件)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长春版
- 2024年河北省中考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 DL∕T 1919-2018 发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规范
- 贵州2024年贵州医科大学招聘专职辅导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附答案解析
- 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2024年紫金山科技产业发展集团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2022版科学课程标准解读-面向核心素养的科学教育(课件)
- 驾驶员心理健康教育培训
- 2024年四川二造《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知识》考前强化练习题库300题(含解析)
- MOOC 音乐心理学-上海师范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