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内容填空必考题型_第1页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内容填空必考题型_第2页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内容填空必考题型_第3页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内容填空必考题型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内容填空必考题型班级:_ 姓名:_一、 按课文内容填空。1.腊八粥一文的作者_ ,原名沈岳焕,著名作家。课文以“_”为线索,主要写了 _”、“_”两件事,其中,“ _”的过程写得比较详细,“_”写得比较简略。2.学习了匆匆一课,我想到了时间过得很快的成语:_、_ 、 _ 。3.竹石是_代_所写,全诗描写了竹子傲然挺,其中表达竹石坚劲顽强的句子是_,_ 。二、 按课文内容完成练习。1.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还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这句话表达的观点是_,读这句话时,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现象_

2、,针对这些现象,请你设计一条保护环境或者节约能源的宣传标语:_。2.“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素不知道”的意思是_,通过这句话,你感受到了“我”_的内心世界。3.渔家的小屋,“温暖而舒适”,这样的环境描写对刻画桑娜这个人物的作用是_。4.我们学过的课文题目中,以人物命题的有_等,以事物命题的有_等,以事件命题的有_等,还有一些题目非常吸引人,如:_等。5.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了接受任务(_)引上绝路(_)跳下悬崖。三、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夏天里的成长这篇课文围绕“_”这句话来写,主要运用_的修辞手法,告诉我们_的道理。2写文章要先确立中心,古时梁朝的萧统说得很好:以立

3、意为宗,_。3盼这篇课文写的是“我”盼_的故事,课文以“_”为线索,以_的视角来叙述事情的经过,围绕中心描述了“我”_、_、没法出门盼雨停和_几个事例,表现了“我”天真可爱、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四、 回顾课文,完成练习。1匆匆是现代杰出的散文家_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扣“_”二字,无论是写燕子、_、_,还是写_,都与“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的感叹融为一体,细腻地刻画了_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_之情。2那个星期天一文,“我”无声的哭泣惊醒了_,她于是惊惶地抱着自己疼爱的孩子_,与“我”一起感受那失落而荒凉的心绪,让“我”获得些许_。五、 课文回顾与积累填空。1.在七律&#

4、183;长征中,_把乌蒙山比作_,在最后翻越岷山时发出了“_”的感叹。长征的意义是_。2.月光曲这篇课文讲述了音乐家_在_河边小镇上听到有位失明的女孩在弹奏他的乐曲,听到他们因_而无法参加演奏会,于是为_弹奏了一首曲子,之后又在环境的感染下谱写了_。六、 根据所学内容填空。1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积累的与月亮有关的诗句:_,_。_,_。描写黄河宏伟气魄的诗句:_,_。我积累的其他描写黄河的诗句:_,_。描写农家田园风光,孟浩然这样写:_,_。王安石这样写:_,_。2我最喜欢的一句鲁迅的名句:_。课外我还积累了关于读书、学习的名句:_。3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_,_。”七、 回顾课本,根据

5、提示,填写有关的内容。1.七律·长征一诗中表现红军涉水的诗句是:“_,_。”诗句“_,_”是整首诗的中心句。2.草原一文中点明中心的语句是:“_,_!”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中描写由雨转晴的诗句是:“_,_。”4.“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西江月”是_,“夜行黄沙道中”点明了时间_,地点_,事件_。八、 按课文内容填空。1北京的春节的作者是_,作者按照_顺序,重点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这几天,其他的日子一笔带过,这样安排的作用是_,_。2腊八粥的作者是_,课文详写了_,略写了_,详略分明,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_。3迢迢牵牛星选自_。此诗借民间

6、传说中_、_被银河阻隔而不得会面的悲剧,抒发了女子_之情,写出了人间夫妻不得团聚的_。4十五夜望月是唐代诗人_的诗作。全诗前两句_,后两句抒发了诗人_。5寒食是一首_诗,诗中的名句:日暮汉宫传蜡烛,_。6正月初一那天的早餐,人们通常喜欢吃年糕,寓意“_”,也有喜欢吃汤圆的,寓意“_”;有些地方,人们还喜欢吃粽子,据说吃粽子有两种含义:一是因为“粽”和“中”音近,取“功名得中”之意,二是因为“粽”和“宗”音近,暗含对于“_”的怀念之情。小朋友们还特别盼望得到压岁钱,传说压岁钱寓意“_”7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很多:王安石的“_,春风送暖入屠苏”让人想起温馨幸福的_节,杜牧的“_,路上行人欲断魂”让

7、人想起哀思如潮的_节;王建的诗句“_,不知秋思落谁家”让人想起合家团圆的_节。九、 课内知识知多少。1少年闰土的作者是_,原名_。他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_,主要作品有_、_等。2王羲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_。3小说的三要素指的是_、_、_。4桥是一篇小说,作者用细腻的笔墨塑造了一位_的老支书。5月光曲写的是德国著名音乐家_创作钢琴曲_的过程。十、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感受到了开国大典中_的气氛;欣赏了_的草原和_的故宫博物院;认识了_的狼牙山五壮士,_的桑娜和_的老支书。2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同志写的一首七言律诗,其中表现了红军战士们不畏艰难险阻的诗句是:

8、“_,_。”十一、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这里的句子描写非常简短,作用是_。“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这句话是对_的描写,反映出女主人的_。“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这句话暗示了_。2.书戴嵩画牛文章最后引用的古语是“_。”这句话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十二、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腊八粥这篇课文围绕着_展开故事情节,通过对八儿与母亲的描写,充分体现了八儿对腊八粥的_与_,字里行间流露着浓浓的_,为人们展现了一幅淳朴、和睦、温馨的图景。2那个星期天一文写了一个小男孩在某个星

9、期天里等待母亲带他出去玩的经历。一开始他既_又_,后来因为母亲一拖再拖而_,到最后因母亲没有兑现承诺而_、_乃至“绝望”,文章细腻而深婉地表现了主人公丰富而敏感的情感世界,以及孩童世界与成人世界存在的鸿沟。3学弈一文写了全国最善于下棋的弈秋教两个_的人下棋,结果两个人一个学得好,一个学得不好。通过这件事,说明了_的道理。十三、 课文内容回顾。1学弈写了两个人同时在_的教导下学下棋而学习效果却_的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_。2两小儿辩日中博学的_面对两小儿的争辩也无法做出科学的判断,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的特点和孔子_的态度。3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篇课文主要用事实论述了只要善于观

10、察,不断_,不断_,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的观点。4表里的生物按照_的顺序,讲述了“我”小时候对_很好奇,由“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_”这一观点出发,逐渐推断出_,并相信了父亲说有个小蝎子在表里面的话。表现了童年的“我”对事物_,是个善于观察、爱_的孩子。5周易中说明在面临发展受阻的局面时,必须改变现状,进行变革和革命的句子是“_”;礼记中说明要及时反省,不断革新的句子是“_”;师说中有“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荀子中也有类似观点的句子是“_”;淮南子中表达不应遵循守旧的意思的一句是“_”。十四、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这

11、两句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_”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这两句诗描写出景物_的特点。2.寒食一诗中“_,_”两句,写出了京城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景象。3.长歌行中“_,_”两句告诫人们要趁青春年少,奋发向上,有所作为。4.北京的春节是按照_顺序写的。腊八、_、正月初一和正月十五写得详细,过小年、正月初六等写得简略。这样写的好处是_。5.腊八粥中“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一句,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将八儿盼粥时的_心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十五、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丁香结中,作者从形状、_、香味三个方面细致地描写了丁香花,并由此展开联想。“结”在文中指的是_。

12、0;2.狼牙山五壮士和开国大典都描写了盛大的场面,课文在描写这些场面时,都运用了_的方法。 3.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_。” 4.“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句中“昏沉的夜”暗喻_。十六、 填空题。1腊八粥课文主要写了_和_两部分内容,_这一部分写得详细,_这一部分写得简略。 2“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这两句诗点明了诗人描写的季节是_,描写的地点是_。 诗人透过“飞”字,重点抓住_、_两种景物来凸显季节特征。3把古诗补充完整。日暮汉宫传蜡烛,_。中庭地白树栖鸦,_。终日不成

13、章,_。河汉清且浅,_。4长歌行中珍惜时间的名句是 _,_ 。我积累的有关珍惜时间的名句是_ ,_ 。十七、 诗文积累,丰厚你的底蕴。1“祖宗疆土,_,_。”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捍卫国家的领土完整。2西江月·复行黄沙道中描写在夏夜中靠嗅觉和听觉来捕捉事物特征的句子是:_,_。3七律·长征是_同志于1935年9月写的诗。诗中与红军长征中两次战斗故事有关的诗句是:_,_。吟诵这两句诗,我们感受到作者表达的情感是_。4浪淘沙一诗中,作者借典故表达自己一往无前、逆流而上气概的诗句是:_,_。5少年闰土向我们介绍闰土时,作者通过_、_、_三部分,给我们介绍了一位_的少年。文章也让我们看

14、到作者充满对底层人们的情怀,正如他自己说的:无情_,_。答案1、沈从文 腊八粥 等粥 喝粥 等粥 喝粥 光阴似箭 日月如梭 流星赶月 清 郑燮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2、人类要保护自然资源,不能随意破坏 河水被污染、大量使用农药、无节制地开采矿产 珍惜自然资源,呵护美丽国土 从来就不知道 对少年闰土的羡慕和钦佩 不仅体现桑娜的勤劳持家,也暗指人情的温暖和桑娜的善良 少年闰土 竹节人 开国大典 在牛肚子里旅行 痛击敌人 顶峰歼敌3、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排比 人也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不以能文为本 下雨天穿新雨衣出门 新雨衣 孩子 有了雨衣盼变天 下起了雨盼外出 盼来雨天

15、快乐出门4、朱自清 匆匆 杨柳 桃花 太阳 时间流逝 无奈和惋惜 母亲 道歉 安慰5、毛泽东 泥丸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粉碎了国民党围剿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贝多芬 莱茵 买不起音乐会的票 失明的姑娘和他的哥哥 月光曲6、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善哉乎鼓琴 巍巍乎若太山7、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蒙汉情深何忍别 天涯碧草话斜阳 卷地风来忽

16、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词牌名 夜 黄沙道 行8、老舍 时间 详略得当 重点突出 沈从文 等粥 吃粥 喜爱 古诗十九首 牛郎 织女 离别相思 悲哀 王建 写景 对家乡与亲友的思念之情 讽刺 轻烟散入五侯家 万事如意年年高 团团圆圆 祖宗先人 平平安安又一岁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 清明时节雨纷纷 清明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中秋9、鲁迅 周树人 革命家 呐喊 朝花夕拾 书法家 情节 环境 人物 舍己为人 贝多芬 月光曲10、热闹庄严 一碧千里、广阔无垠 宏伟壮观、建筑精美 顽强不屈、视死如归 勤劳善良 不徇私情、沉着镇定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11、为下文作铺垫 环境 勤劳 战争的残酷 耕当问奴,

17、织当问婢 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要认真细致地观察,不能凭空想象,也不能迷信权威,要实事求是,从客观事实出发12、八儿特别想吃腊八粥 渴望 喜爱 亲情 兴奋 满怀期待 焦急万分 失望 委屈 学习态度不同 学习应该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13、弈秋 截然不同 只有专心致志才能学有所成 孔子 实事求是 发问 解决疑问 事情发展 表的嘀嗒声 活的生物 表里有能发出好听声音的生物 有强烈的好奇心 思考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14、地白 凄清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时间 除夕 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有利于读者加深对老北京春节习俗的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