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冀教版语文下学期课文内容填空家庭专项练习含答案_第1页
五年级冀教版语文下学期课文内容填空家庭专项练习含答案_第2页
五年级冀教版语文下学期课文内容填空家庭专项练习含答案_第3页
五年级冀教版语文下学期课文内容填空家庭专项练习含答案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五年级冀教版语文下学期课文内容填空家庭专项练习含答案班级:_ 姓名:_一、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美哉,_,与天不老!壮哉,_,与国无疆!2圆明园的毁灭描写了圆明园昔日的_和修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_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_,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_。3山居秋瞑中点明时间、地点、季节环境的诗句是“_,_”。4月落乌啼霜满天,_。二、 填空。1秋天最美是_。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_归鸦_地朝窠里飞去。_的大雁,在高空中_,更是叫人感动。夕阳_,夜幕_,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_。2中国人对家国的守卫,留在“王师北定中原日,_”的嘱咐里;对家园的眷恋,藏在“月落乌啼霜满天,_”的思绪里。

2、三、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_临终前写给儿子的绝笔诗。诗人临终前关心的不是个人生死,而是“_”。诗人把祖国统一的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表明诗人至死不忘收复失地、_的热切心情。2.题临安邸是诗人_题写在临安一家_上的诗,诗句“_,_?”写出了诗人见南宋官员不想收复汉土的愤怒,讽刺了官员们_的生活。3.少年中国说的作者是_,作者热情满满地赞颂了少年中国“_,_,_”记录了中国少年“_,_,_”。4.圆明园,是我国园林艺术的_、建筑艺术的_,却被_联军的一把大火烧成了灰烬。四、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 李白的“_”两句,以景写情,含不尽之意于言外,表达了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3、0;2.著名作家_在落花生一文中告诉我们,人要做_的人,不要做_,_的人。 3.白鹭为我们描写了三幅画面:_、_、_,赞扬了寻常的事物中蕴含着_,抒发了作者对_的美好境界的追求和向往。五、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死去元知万事空,_。2_,西湖歌舞几时休?3“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的写作顺序是_。4圆明园的毁灭一文从_、_和_三个方面描写了圆明园,表达了作者对_的无限热爱和对_的无比痛恨,从而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_感和_感。六、 日积月累。1_,戒奢以俭。不饱食_,不弃功_。2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告诉我们要不断补充新知识,不断学习的诗句是:_?_。他还告诉我们:读书有三到,

4、谓_、_、_。三到之中,_最急。曾国藩则认为读书第一要有_,第二要有_,第三要有_。3少年中国说的作者是_,他在文中诉说了中国人的强国梦想:红日初升,_。_,_。4请认真默写张继的枫桥夜泊。_,_。_,_。七、 填空。 1.将相和中的“将”指_,“相”指_,文章由_、渑池会见、_三个故事成,记叙了“将”和“相”由“不和”到“和”的过程。 2.枫桥夜泊是唐朝安史之乱后,诗人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下的一首诗,讲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_,_。_,夜半钟声到客船。” 3.古人有很多读书之法,孔子说:“默而识之,_,诲人不倦。”;宋代朱熹认为读书有三到:“_、_、口到”。八、 根

5、据所学内容填空。1“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_不好看,_很有用。”本句中作者采用 _的手法,希望我们像花生那样做一个_,_的人。2“那雪白的乳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值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这句话主要从_和_两个方面突出了白鹭_的美。白鹭的特点可用一句古诗“_”来形容。3“九州风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句中_比喻社会毫无生气,“风雨”暗指_ 。同时句中还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清末_的社会风气的_。4“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国少年,与国无疆!”这句话翻译过来的意思是_。 表达了作者热切

6、盼望_。 5“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这是一个_句,起着 _ 的作用,体现了圆明园的两个特征:_ 和 _。九、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观书有感表现作者哲理性思考的句子是:_,_。2.渔歌子描写渔夫捕鱼情态的是_,_。3.清代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用“_,_”呼吁国家重用人才。4.在学习上,我喜欢用“_,_”来激励自己多学多问。只有勤学苦练,才能获取真才实学。5.“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一句话表达了三层意思,分别是_,_,_。十、 诗文回顾。1默写张继的枫桥夜泊。_,_。_,_。2美无处不在。四季之美中在作者眼里四季最美的时间分别是_、_、_、_。3劝同学珍情时间,可以用“

7、不饱食以终日,_”,也可以用“及时当勉励,_”。劝同学要勤俭,可以引用名句“一粥一饭,_;半丝半缕,_”。十一、 根据所学内容填空。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第一个“知”的意思是_,这句话的意思是_,这句名言说的是学习要有_的态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_的名言,写一些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要_,_。2“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这句话把_比作_。作者以诙谐的手法,生动而巧妙地表达了_。 3白鹭一文的作者是_,作者通过描写白鹭的_以及它的一系列活动画面;在_里的鱼,_站立于小树的绝顶,_的低飞等,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白鹭的美。4桂花雨一文表达了作者_的感情。5珍珠鸟是_,作者

8、以细腻亲切的语言,写出了 珍珠鸟由_人到_人的变化过程。文中起到升华全文主题的句子:_。十二、 初读课文,感知题意1自古以来,_常常寄托了中国人的思乡之情。作者_以“月是故乡明”为题,表达了他_。2“月是故乡明”出自_的诗_。本文中的第_自然段是对这句思乡名句的简单阐释。它与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关系是_(A总结全文 B首尾呼应)。3作者借月亮寄托自己的思乡情怀,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借月抒怀的诗句。_十三、 积累应用。(1)冰心奶奶在忆读书中对读书的观点是_、_、_。(2)“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句中用了四个“立刻”,运用

9、了_的手法,旨在表现 _ 。省略号既省略了母亲_,又省略了儿子_。(3)爱国在哪里?爱国在蔺相如将和氏璧_(成语)时的眉宇间;爱国在陆游“_, _。”的临终叮嘱中;爱国在梁启超“美哉,我_,_!壮哉,我_,_!”的祝愿中。十四、 按照古诗原文填空。1.泉眼无声惜细流,_。(杨万里小池)2.大雪压青松,_。(陈毅青松)3._,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4._,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5.为善不见其益,_,_。(菜根谭之一)6.纸上得来终觉浅,_。(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十五、 课内古诗默写填空。1.陆游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一诗中,采用对偶的手法写出了山河的壮阔、雄奇的特征的诗句

10、是:_。2.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是_代的_。诗人描写了_的情景。展现了_的劳动场面,流露了诗人对_的赞扬。3.稚子弄冰的作者是_代的杨万里,诗人从小孩_的心理特征切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_的场景。4.在村晚一诗中,诗人描写了一幅宁静的_图,表达了诗人对 _之情。5.黄河是我们祖先的摇篮,刘禹锡用诗句写出了它的奔腾和壮丽。“_,_。”6.时间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岳飞在满江红中,告诫我们:_7.创新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我们要响应礼记的号召:_十六、 按课本内容填空。1.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_,它们联结着_,也联结着_的情感。这句话运用了借物_的手法,赞扬了搭石_的精神和乡亲们_的美好品质。2.将相

11、和一文中“将”指_,“相”指_,“和”是_之意。课文以_两国的矛盾为背景,记叙了_、_、_三个故事,写出了将相之间由_到_的过程。3.在两条腿的动物里面,_跑得最快。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是_。科学家认为_的传播速度是最快的。4.现在很多同学都沉迷于手机网络游戏,不喜欢读书。我们可以用岳飞写的词中的句子“_”,也可以用毛泽东的词句“_”来劝他们珍惜时间,从小好好学习。十七、 积累应用。(1)太阳是一篇说明文,运用了_、_等说明方法,说明太阳_、_、_的特点。(2)长相思中描写在外将士对故乡深重思念的句子是_,_, _ 。己亥杂诗中最能表现作者热切希望解放人才、变革社会的诗句是_, _。(3)“_

12、,穿尽红丝几万条。”写的是我国传统节日_的习俗,与这个节日有关的是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中的牛郎织女,另外三个中国民间故事分别是_、_和_。我还能写一句与_(节日)习俗有关的诗句 _,_。答案1、我少年中国 我中国少年 辉煌 毁灭 无比热爱 无比仇恨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江枫渔火对愁眠2、黄昏 点点 急急匆匆 成群结队 比翼而飞 西沉 降临 心旷神怡 家祭无忘告乃翁 江枫渔火对愁眠3、陆游 但悲不见九州同 统一祖国 林升 旅店墙壁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醉生梦死 梁启超 美哉 我少年中国 与天不老 壮哉 我中国少年 与国无疆 瑰宝 精华 英法4、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许地山

13、有用 只讲体面 而对别人没有好处 白鹭钓鱼图 白鹭瞭望图 白鹭低飞图 内在美 平凡中的高洁而朴素5、但悲不见九州同 山外青山楼外楼 时间顺序 布局 景观 珍藏 祖国文化艺术 外国侵略者 责任 使命6、居安思危 以终日 于寸阴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心到 眼到 口到 心到 志 识 恒 梁启超 其道大光 河出伏流 一泻汪洋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7、廉颇 蔺相如 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学而不厌 心到 眼到8、虽然 可是 借物喻人 不求虚名 默默奉献 外形 颜色 恰到好处 淡妆浓抹总相宜 万马齐喑 社会变

14、革 死气沉沉 不满和痛恨 美丽啊,我的少年中国,将与天地共存不老!雄壮啊,我的中国少年,将与祖国万寿无疆! 祖国强大、独立 过渡 承上启下 建筑宏伟 文物珍贵9、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读书是一件很好的事 尽量多读一些书 要读一些好的、有用的书10、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春天的黎明 夏天的傍晚 秋天的黄昏 冬天的早晨 不弃功于寸阴 岁月不待人 当思来处不易 恒念物力维艰11、懂得,知道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聪明的做法 实事求

15、是 董其昌 理论结合实际 要学以致用 书 长生果 对书要有喜爱之情 郭沫若 外形特征 清水田里 晴天的清晨 黄昏的空中 怀念故乡童年生活 咏物散文 害怕 信赖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境界12、月亮 季羡林 浓浓的思乡之情 杜甫 月夜忆舍弟 一 B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13、读书好 多读书 读好书 反复 母亲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拼命挣钱,完全没有喘息的机会 母亲接下来的辛苦劳作 当时内心的感受 完璧归赵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少年中国 与天不老 中国少年 与国无疆14、树阴照水爱晴柔 青松挺且直 留连戏蝶时时舞 粉骨碎身浑不怕 如草里冬瓜 自应暗长 绝知此事要躬行15、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宋 范成大 农村劳动 劳动人民 劳动人民 宋 幼稚嗜玩 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的“脱冰作戏” 乡村晚景 闲适的田园生活赞美向往 九曲黄河万里沙 淘风簸自天涯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