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题准备课教学目标1通过数学活动了解学生数数的水平。2了解学生对同样多,多少等含义的理解。3了解学生语言表达情况。使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教学重难点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时2教学预案设计意图复备调整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一、教学导入:师:小朋友,你们已是一年级学生了。这一节,我们上的是数学课,师:数学课要学什么本领呢?它要学的知识可多呢!二、教学流程:新授、教学“学校开学图”。出示放大图。(指着挂图向学生讲解)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里都画了些什么? (1)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2)指明学生说一说。(3)问:图上有几座房子?有几面红旗?师:一座房子,一面红旗都是1件东西。问:找一找还有
2、什么的数量是1的? (板书“l”,全班同学读两遍。)(4)问:有几个同学向老师行礼?(2个同学)有几个同学跳绳?(2个同学)问:图里还有什么数量是2?小结:2个同学向老师行礼,2个同学在跳绳,2个同学进学校,它们的数量都是2。(板书“2”,全班跟读两遍。)(5)问:谁能说一说有几个小朋友踢足球?问:图中还有哪些数量是3的?小结:3个同学踢足球,3朵红花,3朵黄花,它们的数量都是3。请注意“3”的样子。(板书“3”,全班读两遍)(6)问:谁能说一说用哪个数字来表示垃圾桶有几个? (7)问:谁知道4数完以后该数几?(老师板书“5”)问:图上还有什么数量是5的?(8)问:谁能说出数5以后是数几呢?
3、(9)师:空中有7只飞鸟,就用7表示。(板书“7”,跟读两遍)(10)问:7是在什么数的后面?(在6的后面)数完7以后数几呢?(板书“8”) (11)师:数完8后数什么数呢?(板书“9”,跟读两遍)请找出表示9的物体来。(图上有9个女同学)(12)问:请数一数图中有多少个男同学? (板书“10”,读两遍,齐读从1数到10。)小结:这幅图帮助我们认识了110的各个数。这幅图我们书上也有,就在课本的第2、3页上,(打开书)找一找课本的“2”,“3”在哪里? 2、数一数、找一找教室里有哪些实物的个数可以用我们刚才所学的110来表示。3、10个数字与图形搭配。 (4)用同样的方法认识7、8、9、10及
4、图形。(5)小结:这10个数,我们几乎天天都要用到它,大家一定要记牢。(6)巩固认数看图找数交朋友游戏。三、课堂总结今天是小朋友们第一天上数学课,大家都很认真听讲,值得表扬。希望下节数学课的时候,大家勇敢一点,举起你们的小手,回答问题好吗?三、巩固应用及拓展:了解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认识110的各个数。板书设计 1 2 3 4 56 7 8 9 10 教学过程 第 2 课时一、教学导入:故事导入三只小猪二、教学流程:一、 新授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2、师:这一天,河里的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咦,那边为什么这么热闹?原来是热心的小猪们正在帮小白兔盖房子。房子旁边的桌子上摆
5、满了好吃的东西,这肯定是热情好客的小兔子们用来招待小猪们的。3、教学“同样多”。(1) 有几只小猪?几只小兔?小兔子们正在干什么?1只小兔搬了几块砖?(出示兔子和砖一一对应图)那4只兔子共搬了几块砖?有多余的兔子吗?有多余的砖吗?师:没有多余的兔子,也没有多余的砖,那我们就说兔子的只数和砖的块数同样多。(板书:同样多)(2) 找一找,图上还有什么和什么同样多?(3) 小组交流,指名反馈。4、教学“多”“少”。(1)找一找,图上有不一样多的两样东西吗? 学生说,教师现场板书,并适机提问:谁多?谁少?5、刚才我们知道了“同样多”“多”“少”,那你们知道图上还有什么东西可以比吗?课间活动二、 动手摆
6、一摆(1)教师摆橡皮图片和铅笔图片,学生模仿。(教师强调一个对着一个摆。)学生同桌互相说:橡皮和铅笔同样多(2)学生随意摆学具个数。数一数自己的学具,再和同桌比一比,看看谁多?谁少?在小组内比一比。三、 练习完成练习一的第3题、第4题。四、 发散练习利用今天学习的知识,看一看,比一比教室里的物体,你发现了什么?三、巩固应用及拓展:故事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第四步,发散练习没有做,更多时间用来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板书设计 同样多课题第二单元 位置教学目标1. 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2. 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
7、对位置。教学重难点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时2教学预案设计意图复备调整 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一、教学导入:二、教学流程: 一、新授 1出示教科书P9的图,教师介绍南京长江大桥的结构,引导学生观察: (1)图上有什么? (2)你能用一句话描述这幅图吗? 并让学生思考: 卡车在轮船的( )面。
8、160; 轮船在火车的( )面。 卡车的下面有什么? 同桌互相说,再请个别同学上台说。 (3)完成书本第9页的“做一做”的第一题,让学生自由操作,摆好后互相说一说什么在什么的上面,什么在什么的下面,懂得区分上下方位关系。2教师指出生活中除了上、下这两种方位以外还有其他的方位,出示教科书P9的图,请学生观察: (1)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图上画了什么?
9、 (2)找一找图上有哪些位置关系? 并回答: 李林在王英的( )面,王英在李林的( )面。 张宁在李林的( )面,王英在张宁的( )面。 学生讨论并重点叙述王英的位置关系(对李林来说,王英在李林的后面;对张宁来说,王英在张宁的前面)。 教师小结:指
10、出前、后与上、下一样,都是具有相互关系的方位词,因此它们都不能孤立的存在。(3)完成练习二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后,教师再进行讲评。三、巩固应用及拓展:1找一找在你的身边有哪些物体是处于上下或前后关系的,请你用一句话说一说。2看图想一想,填一填。学生自由发挥,各抒己见。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出:卡车在火车的上面,火车在卡车的下面。指出上面和下面是两种相对的位置关系。学生对本科颗的知识掌握得不算太好,因此课上多增加了练习。板书设计 位置上下前 后 教学过程 第 2 课时一、教学导入:复习根据画面找出有关上下前后的关系的物体。 同桌互相说一说。二、教学流程:新授谈话引入新课
11、: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上下、前后位置关系的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种新的位置关系。 1教师背对学生出示右手,问:“这是哪只手?”请学生跟着举起自己的右手。然后,用同样方法教学左手。 2观察自己的左右手,说一说我们的左右手有什么不同点,认清自己的左右手方位。 3小游戏:同桌喊口令,按同桌的口令出示自己的左右手。再进行反口令训练,如:同桌口令为左手时游戏者出示右手。 4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左右手在生活中的
12、作用。 5小结:我们的左右手是好朋友,生活中的许多事情离不开它们。左右这两种位置关系也是相互依存的。 6练习,完成“做一做”。(1)摸摸你的左耳,摸模你的右耳。 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 抬抬你的左腿,抬抬你的右腿。(2)自己为中心,说说自己左右前后同学的名字,再说说自己从前往后、从左往右是第几人。7同桌面对面伸出右手,互相握一握。然后,面对面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左右边各有什么。8小结:我们的左右手是固定不变的,
13、但是当我们改变方向的时候,左右两边的位置是发生变化的。我们应该根据方向的变化认清左右两边。三、巩固应用及拓展:1写一写,把4写在8的左边,把2写在8的右边。2说一说你的相邻同学都有谁。3教科书练习二第4题。先由教师指定一组学生进行示范练习,加强学生的综合方位感。然后学生自由组合进行巩固练习。4教科书练习二第5、6题。了解左右两种位置的不同以及相对性时间不够,巩固拓展和应用打算放到下节课复习环节。板书设计 位置左 右课题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认读写5以内各数。掌握5以内的组成。认识><=的含义2. 会5以内的加减法,运用5以内的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14、3. 初步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会5以内的加减法,认识><=的含义教学准备小棒,圆片,课件等教学课时12教学预案设计意图复备调整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一、教学导入:出示主题画:问:这么多可爱的动物中,你喜欢哪一种?数出你喜欢的动物的个数,用相同的小圆片表示出来。板书课题:15的认识二、教学流程: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1、摆一摆 你能根据摆出的圆片的个数,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吗?2、感知数的顺序(1)学生先摆1个圆片,再摆1个是几?再摆1个呢?依次感知3、4、5的来源。(2)整体感知15的顺序出示点子图,你来给他们5个排队。摆好后提问:5的前面一个数是几?2的
15、后面一个数呢?(3)数一数:让学生从1数到5,再从5数到1三、巩固应用及拓展: 1、联系生活,丰富联想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见过15这几个数?师小结: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数量为1,2,3,4,5的物体,看来只要同学们认真观察,就会发现在我们周围有好多的数学问题。2、猜数游戏一个数在2的后面,这个数可能是几?也可能是几?3、 写一写刚才我们认识了15,你们愿意写一写吗?在书上第16页描写,比一比谁写得最好。写得好的上台展示。(4)练一练完成练习三的12题。4、 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同桌互相说说再告诉大家。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激情引趣逐次感知数的顺序本课增加了复习环节。板书设计15的认识1 2
16、3 4 5课题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内容1433页 教学过程 第 2 课时一、教学导入:复习旧知:(1)昨天我们学习了哪几个数字,你还记得吗?请你说一说。(2)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3的后面是几?(3)有谁能够写出15每个数字。请你试一试。二、教学流程:一、新知讲授1、出示主题画问: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还知道了什么? 还有需要补充的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小猴梨桃香蕉34 32从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板书:333234 3等于33大于23小于4(1)教师介绍等号、大于号、小于号(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2)谁会读,请会读的学生带领
17、大家读(3)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和“”?2、出示第17页下面做一做:(1)学生自由看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2)两种东西各有多少?请你一数有谁能够把你数出来的个数分别是多少写出来?(指名上台写)(3)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54 谁会读?(4)一只小熊吃一个玉米,够吗? 二、练一练 第18页的第3题 学生自由独立完成,然后学生互评,最后全班集体评价 三、归纳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教师引导概括: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可以用符号“”、“”和“”来表示。比较时可以用一个对着一个的方法来比较。三、巩固应用及拓展:用简单的方法记住大于号和小于号。不能只会写不会说,读也一样重要。用练习册增加
18、课上练习板书设计3332343等于33大于23小于4课题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内容1433页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卡片、挂图、课件教学课时教学预案设计意图复备调整 教学过程 第 3 课时一、教学导入:1、师生交流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你们非常熟悉的地方,想知道是哪里吗?1、 出示挂图第20页的图画。动物园的售票处,井然有序的排队买票。师:问:小朋友,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有哪些人?二、教学流程:一、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 师:(1)小朋友排在第几?谁排第一?解放军阿姨呢?最后一位叔叔排第几? (2)从前面数背黄包的阿姨排在第几?从后面数呢? (3)教育学生在公共场合应该自学排队,遵守公
19、共秩序。 2、初步感知基数与序数 (1)请大家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人在排队买票?有谁能指一指排在第5的是谁? (2)动画展示:穿蓝衣服的阿姨已经走了,后面的人次上前。 问:有几个人在排队?这时谁排4?小朋友排第几?解放叔叔呢? 3、进一步体会基数、序数的含义 (1)请几位同学上讲台 先请大家数一数共几人?再问一问从左数第3人是谁××同学是从右数的第几?他还可以排第几? (2)区别几个和第几第几表示确定的位置,几个表示数量的多少。4、动手操作,深化感知拿出4个圆片和一个三角形,把三角形放在第二的位置上可以怎样摆?为什么会有两种摆法?引导学生体会第几是相对的。 二、反馈练习: 1、
20、第23页的第1题把左边的4只小鸟圈起来,给从左数的第4只小鸟涂上颜色。 2、完成第20页的做一做三 、总结评价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三、巩固应用及拓展:创设情景,激情引趣进一步体会基数、序数的含义学生提出有不懂的地方,着重讲解。板书设计几个和第几课题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内容1433页 教学过程 第 4 课时一、教学导入:一、 复习准备1、 数数从15,从512、 比较大小34 42 51 233、 看图回答 一共有( )从右边数,排第( )。 从左边起,第5个是( )。二、教学流程:一、探究新知1、 学习4的分解与组成(1)今天,老师想请大家做一个分红花的游戏
21、,4朵红花,分成两份,看谁分得又快又好。看谁的方法多,分完以后和同桌互相交流一下。(2)交流展示。 (3)探讨分的方法刚才大家想了很多方法,怎样才能清楚地看出而且一个也不落下?学生交流后,教师板书: 4 4 4 1 3 2 2 3 1引导学生读数的组成,先领读:4可以分成1 和3,1和3 组成4再自由读 (4)引导学生把这些摆法加以整理。(5)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分析式,看看有什么特点?看到3和1组成4,就能想到什么?(6)练习4的组成。2、学习5的组成请同学们拿出5根玉米,把它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分分看。以小组为单位,结合4的组成的操作过程,人人动手操作。互相启发帮助总结出5的几种不同分法。
22、交流展示汇报并加以整理。5 5 5 514233241 怎样才能记住5的组成呢?练习5的组成。(猜数游戏、对口令)三、巩固应用及拓展:完成21、22页的内容以及23页的3、4题。复习旧知识。发现分解式的特点,学习用有规律的方式记住分解式。游戏占用时间较长,21、22页的内容以及23页的3、4题没有都做完。板书设计 4 4 4 1 3 2 2 3 1课题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内容1433页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卡片、挂图、课件教学课时教学预案设计意图复备调整 教学过程 第 5 课时一、教学导入:一、 复习准备1、在桌上依次摆出2根小棒,3个三角形,5个圆片。边摆边说一说用数字几表示,并在学
23、具下面书空。2、将摆好的三个三角形分成两堆,再把5个圆片分成两堆,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3和5的组成。二、教学流程:一、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观察,初步感知加法的含义。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说一说图意。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自己的直观感受和体验再在全班交流。师引导说:把3个红气球和1个绿气球放在一块儿,左手和右手放到一起都是“合起来”的意思。学习加法算式在数学上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气球,就是要把数字3和1合起来,用符号“+”表示。板书:3 + 1 4 : 加号 等号怎样写加法算式呢?教师演示在算术本上本术 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
24、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19规范的写法。再次强调说明:把3和1合起来,要用加法计算。强调:加号前面的3表示什么?加号后面的1呢4又表示什么?学生读算式。3、结合第24页的气球图,进行动手操作加深体验加法的含义。4、发散联想,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教师启发、引导,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能用
25、加法算式表示的事例。并会口头列加法算式表示。三、巩固应用及拓展:1、第24页做一做 要求一边看一边说过程。2、练习五的第1题。先观察图片,以小组为单位说图意,然后在方框里填得数。让学生体会到把两部分放在一起就是要把这两部分合起来。从而引出要知道它们合起来有多少在数学上要用加法计算。板书设计3 + 1 4: 加号 等号课题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内容1433页 教学过程 第 6 课时一、教学导入:一、 复习准备看图填数 ( ) ( )二、教学流程:一、探究发现 出示25页主题图 仔细看,图中画了什么内容,说出图意,同座同学互说。 根据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求一共有多少只小松鼠怎样列算式
26、? 为什么用加法计算?3+2得多少?你是怎样算出来的?小组交流,探讨多种算法,代表汇报。对得出不同算法的小朋友给予鼓励师:刚才有一位小朋友是用我们学过的3和2组成5来计算的,这个办法很好,你能用这种方法也来试着算一算吗?同桌互说。 强调:加号前面的“3”表示什么?加号后面的“2”呢?“5”又表示什么? 二、巩固深化1、完成做一做第1、2题:先看图说图意,再在全班交流,说算式,你是怎么算的?观察这两个算式,你能发现什么?(使学生初步感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规律)2、完成做一做第3题:边摆边列算式3、游戏:找朋友 3 4 52+3 4+1 2+2 1+2 3+11+2 4+1 1+3 3
27、+2 4、完成练习五的2题。三、课堂总结 今天同学们都学得很认真,谁能谈谈自己的收获?三、巩固应用及拓展:加强学生对加法各部分名称的记忆游戏没有做,换成做练习题。板书设计 ( ) ( )课题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内容1433页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卡片、挂图、课件教学课时教学预案设计意图复备调整 教学过程 第 7 课时一、教学导入:复习旧知1、听算式,说得数(或写得数)2+3 1+3 1+4 2+2 4+1 3+12、对口令:5以内数的组成。二、教学流程:一、探究新知 1、引导观察,感知减法的含义 出示挂图,让学生认真观察 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说图意,然后全班交流。(小丑手里拿着4个气球,飞
28、走了1个) 师:像这样,从4只里面去掉一只也就是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或减掉一部分,要用减法计算。 板书: 2、学习减法算式 问:4个气球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4 飞走了一个,是从几只里面拿走的? 飞走一个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1 像这样飞走了、去掉了等都要用减法计算。 板书:4-1= 问:4-1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还有没有不同的想法?请你说一说。(然后全班齐读算式)3、发散联想 二、巩固发展,学会学习。 1、出示第26页的第2幅图让学生认真观察 (1)请多个同学说图意 (2)问:谁知道虚线圈是什么意思?请你猜一猜。 2、第26页最下面的做一做去掉了要用什么方法
29、计算?谁能够根据图意列出算式。 你们能够根据刚才所讲的,把后面的2幅图的图意说一说吗?试一试。(4人小组合作完成) 三、巩固反馈 1、P28页的第3题 (1)4人小组每个人说图意,对学得不好的同学要给予帮助和鼓励。 (2)说完图意后,再每个小朋友独立写出算式 小组内由小组长组织大家进行评价,说一说每个人写出的算式是不是符合题意,不对的又错在什么地方,应该怎样改正。 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什么情况下要用减法?怎样计算减法?三、巩固应用及拓展:教师引导启发,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其他能用3-1表示的事物来。通过做一做看出学生对虚线圈的减法掌握的不太好,在次进行讲解。板书设计4 1 = 3 减
30、号课题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内容1433页 教学过程 第 8 课时一、教学导入:一、 复习准备1、对口令:5以内数的组成2、看图说图意,列算式 二、教学流程:探究新知1、出示第27页主题图,让学生认真观察(1)请多个同学说图意 ,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同桌互说,再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说出完整题意。2、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启发提问:要求还剩几只松鼠,用什么方法计算呢?算式是怎样的?5-3得多少?你是怎样算的?师:同学们有的用5的分解来算的,有用5的组成来计算的,有用想加法算减法的方法来计算的。你们真聪明,想出这么多方法来计算减法。现在请同学们再相互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5-3的?3、完
31、成第27页的做一做第1题:看图,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图上画的是什么?要求还剩下几个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为什么?得数是怎样算出来的?独立完成第2、3题三、巩固应用及拓展:1、 练习五第4题先说说题意,再列式,交流算法。2,练习五第5题复习,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多增加了练习题进行拓展板书设计5-3=2课题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内容1433页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卡片、挂图、课件教学课时教学预案设计意图复备调整教学过程 第 9 课时一、教学导入:二、教学流程:一、基本训练1、按数的顺序填数1()34()5()()21()()3()()(学生口答)2、数的组成 5 52 312 2 3 3、5
32、以内加法练习出示 1 2 3 4 把数字卡片放在方格的上面并移动,做口算1+1,1+2,1+3,1+4。再把卡片放在下面并移动,做口算2+1,3+1,4+1,将数字卡片换成其他的,分别练习5以内的加法。4、5以内减法练习 分别用5减去比它小的数,依次练习。二、指导练习1、P29页的第6题看图把算式填完整。先让学生看图说图意,再把算式补充完整。2、请你用53和23各编一个小故事1)先每个同学在自己组里编,再请人在全班编。2)评一评:谁编的最好?有什么优点?有什么不足的地方?3、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第29页的第7题。全班进行评价。引导学生观察每组算式有什么关系,渗透加减法之间的关系。三、数学
33、小游戏:回家每个同学发一个数学小卡片,在黑板上贴上数字1、2、3、4、5,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卡片的得数,把这些小卡片送回家,看谁送得又对又快。 四、听算 教师说算式,学生直接写得数,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能得100分。 134251432111 213231223141 142352535432 (全班集体订正,对做得全对的同学给予鼓励)三、巩固应用及拓展:板书设计练习课课题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认读写5以内各数。掌握5以内的组成。认识><=的含义2、会5以内的加减法,运用5以内的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3、初步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
34、惯。教学重难点能够正确认读写5以内各数。掌握5以内的组成。认识><=的含义教学准备课件,小棒,圆片教学课时共12课时教学预案设计意图复备调整教学过程 第 10 课时一、教学导入: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位好朋友,看看是谁?看他的表情是怎样变化的?猜一猜,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同时出示挂图。二、教学流程:探究新知1、教学第一种含义:什么也没有盘子里有2个桃子,问:用几表示?学生举起数字卡片2 盘子里有1个桃,问:用几表示?学生举起数字卡片1 盘子里有1个桃也没有,问:用哪张卡片表示?有吗? 师:什么也没有用:0“来表示。板书:0的认识 板书0并领读“0” 2、发散思维,充分想像 1)老师
35、竖起2根手指问学生读几 2)老师握起拳头,一根手指头也没有,这时一个指头出没有伸出来,谁知道可以用几表示? 3)请说一说有关0的物体。 3、揭示第二种含义起点 1)出示直尺图 师:表示什么也没有时用0,直尺上也有0,看看0在哪儿?在几的前面。 (直尺上从0开始越往后数就越大,反过来,数越大,离0就越远) 利用这个原理可以用直尺量东西,这时0就表示起点。要用0对齐物体的一端,看另一端到了数几,达到的数越大,东西就越长。 强调:量东西长短时,0就是起点 2)学生活动,体会“起点” 师:见过运动会上赛跑吗?运动员跑步的起点就相当于“0”。见过跳远吗?0也可以表示跳远的起点 教师可以示范性的量,说出大
36、概远近 强调:尺子的0起点要对齐跳远起跳的0起点 学生活动:说一说在测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发散思维,充分联想想:生活中还有什么用0表示起点? 4、教学书写0 1)学生说说怎样写好0?应该注意什么? 2)师示范,学生认真观察,然后学生与教师一起书空 3)学生写0在书中第30页描红,另请两位同学上台写,写完后,全班评从优缺点。三、巩固应用及拓展:1、完成第31页的第1题2、完成第31页的第2题创设情境,激情引趣表示什么都没有时用0,但0并不是什么都没有。板书设计0课题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认读写5以内各数。掌握5以内的组成。认识><=的含义2、会5以内
37、的加减法,运用5以内的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3、初步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能够正确认读写5以内各数。掌握5以内的组成。认识><=的含义教学准备课件,小棒,圆片教学课时共12课时教学预案设计意图复备调整教学过程 第 11 课时一、教学导入:一、复习旧知昨天,我们学习了有关0的知识,有谁还记得,0表示什么?还有不同的说法吗?师:既可以表示起点,也可以表示没有这节课,我们将学习有关0的加减法。(板书课题:0的加减法)二、教学流程:探索新知 1、出示小鸟图,让学生认真观察 1):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有三只小鸟正在鸟窝里聊天) 2)出示第2幅图:三只小鸟从
38、鸟窝里飞走了。 问:你又看到了什么?这时鸟窝里还剩下几只小鸟?飞走的3只小鸟是从几只小鸟里面飞走的? 3)你能够把这个图的意思完整的说给大家听吗? 4)要还剩下几只小鸟有谁能列出算式?板书:330 5)谁知道:算式里面的每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2、出示青蛙图,学生认真观察 1):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有4只小青蛙正在荷叶上休息) 2)出示第二张荷叶问:这张荷叶上有几只青蛙?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3)你能够把这个图的意思完整的说给大家听吗?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并比一比,看谁说的最好 4)这两张荷叶上一共有几只青蛙?谁能列出算式?板书:404 5)谁知道:算式里面的每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6)完成
39、想一想:5-0= 3、观察上面的三个算式:330 404 5 -05你发现了什么?(各小组讨论,然后指名回答)三、巩固应用及拓展:1、老师左手拿5支粉笔,右手一支也没有,两手一共有多少支粉笔?(学生口答算式) 2、完成第30页的做一做(全班集体评价) 3、第31页的第3题 要求:同桌的两个同学先互相说图意,然后再列式计算。评价要求:先同桌互评,再全班进行集体评价。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并比一比,看谁说的最好不能只会写不会说,读也一样重要。归纳得出: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零,任何数与零相加或相减等于任何数板书设计0的加减法330404课题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认读写5以
40、内各数。掌握5以内的组成。认识><=的含义2、会5以内的加减法,运用5以内的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3、初步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能够正确认读写5以内各数。掌握5以内的组成。认识><=的含义教学准备课件,小棒,圆片教学课时共12课时教学预案设计意图复备调整教学过程 第 12 课时一、教学导入:谈话引入,提示课题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上节复习课,复习05的认识及加减法,大家高兴吗?二、教学流程:一、联系实际,巧设情景(1)复习序数出示情境图,放学啦三位好朋友一起回家,看他们在说什么呢?小绿说:我家住在第三层,到我家去做作业吧!小蓝说:我家在
41、他家下面一层,到我家去吧!小红说:我家在他家上面一层,到我家去吧!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小红小蓝分别住几层吗?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小组交流汇报(2)复习数的组成我们已经学过5以内数的组成,你们还知道哪些数的组成呢?指名上台展示,师板书二、主动探究,寻找规律(1)加法表1、小朋友喜欢游戏吗?我们来做小小邮递员的游戏,谁来当邮递员呢?先算出得数是几,再把信送到黑板上的几号信箱吧2、小朋友们看,黑板上的信都是5以内的加法算式,这些算式排在一起你有什么感觉呢?怎样排列比较好?观察整理好的加法表,说一说横看竖看斜看,你有什么发现?根据算式特点和规律,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他们?(2)减法表投影减法表,遮住部分算式
42、1、补充表格表中出现了一些减法算式,还有一些没有写出来。大家仔细观察,看他是怎样排列的,然后按表中的顺序把其余的算式补充完整2、寻找规律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发现的排列规律。顺着算式某一行的顺序,让学生很快说出算式的得数3熟练计算减法教师任意指定算式让学生接得数三、巩固应用及拓展:1)口算小朋友真了不起!接下来老师要考考大家了出示5以内加减法算式卡片学生抢答(2)完成练习七的习题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重新整理熟练计算加减法板书设计复习课课题第四单元 认识图形(一)教学目标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在对生活中的实际物体进行分类的活动中渗透分类思想。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表象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教
43、学重难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教学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积木。教学课时2教学预案设计意图复备调整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一、教学导入:质疑激情:小朋友们,我们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智慧爷爷送给你们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看一看。智慧爷爷还提出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二、教学流程:一、操作感知: 1. 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2)小组汇报。 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学生可能回答可分成这样几组:一组是长长方方的;一组是四四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3)揭示概念。 教师拿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随机板书名称。2. 摸一摸,感知特点。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 学生可能说出: 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圆 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 球: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伐木采伐劳务合同范例
- 幼儿园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的工作总结模版
- 个人律师顾问合同标准文本
- 乡村鱼塘买卖合同范例
- 新质生产力和新生产力
- 加权平均数教学设计
- 2024年醇酸磁漆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高一政治上教学工作总结模版
- 医疗教育的革新精准医疗与基因编辑技术的结合点
- 买房定金合同范例6
- 2025-2030中国纳米银网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说课稿
- 初中生物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课件 2024-2025学年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 2025年广东省广州市华兴教育港澳台联考学校高考英语二模试卷
- 2024年北京石景山区公开招聘社区工作者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 危重患者风险评估与安全护理体系
- 车务调车合同协议
- (四调)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 历史试卷(含答案)
- 俗世奇人试题及答案
- 儿童肺血栓栓塞症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5)解读课件
- 《2025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管理指南》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