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记语文考点_第1页
熟记语文考点_第2页
熟记语文考点_第3页
熟记语文考点_第4页
熟记语文考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熟记语文考点,三做高考试题,感悟语文备考熟记语文考纲和考点考试能力要求:A识记 指识别和记忆,是语文能力最基本的层级。B理解 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C分析综合 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D鉴赏评价 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E表达应用 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F探究 指探讨疑点难点,有所发现和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

2、不同的考查。考试内容:按照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必考和选考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必考内容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一般论述类和说明类文章。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B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B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C4.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C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C6.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C二、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7.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B 8.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

3、中的意义和用法 B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9.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B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10.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B11.筛选文中的信息 C1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C1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C14.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E 15.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E 16.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A三、语言文字运用 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17.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A18.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A19.正确

4、使用标点符号 E20.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E21.辨析并修改病句 E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22.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E23.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E24.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E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25.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 E四、写作 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26.符合题意 E27.符合文体要求 E28.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E29.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E30.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E31.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 E32. 深刻 E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

5、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33.丰富 E 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34.有文采 E 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35.有创新 E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每一个错别字扣1字,重复的不计。选考内容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36.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C37.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

6、和主要表现手法 C38.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D39.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D40.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D4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F42.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F4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F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访谈、调查报告、新闻、传记、社科论文等实用类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44.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C45.分析

7、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C46.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C 47.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E 48.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E49.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E50.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 F51.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F52.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F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闭卷,笔试。试卷满分150分,考试限定用时为150分钟。 全卷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 试卷内容、题量及占分比例1. 语言文字运用 6题 约162. 古代诗文阅读 7题 约223. 现代文阅读 4题 约124. 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

8、读 3题 约105. 写作 1题 40题型占分比例 选择题 约20 非选择题 约80“古诗文背诵篇目”为名句名篇默写的考查范围。文言文,18篇。诗词曲,42首。 三做考题2007年高考试语文(广东卷)试题、每题能力考查和作答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掺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 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9、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目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峥嵘 狰狞 慎重 缜密周全 B诅咒 趔趄 狙击 神情沮丧 C讥诮 眉梢 俏丽 峭拔刚劲 D辍笔 啜泣 拙劣 相形见绌 1. B。考查

10、考生对词语普通话读音辨识能力。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父亲收藏的那些产于不同时代、具有不同造型、来自不同国家的玩具汽车,把小小的书房挤得满满当当,间不容发。比喻事物很精密或时间紧迫,事机危急。B我们不能因为有姚明等人加盟美国NBA,就妄自菲薄地说,我国的篮球运动足以与欧美篮球强国抗衡了。C沈从文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因在边城中描绘了一个独特的湘西世界,展现了豪爽与浪漫的湘西风情而名噪一时。D我俩考虑问题时,他习惯从大的方面着眼,我总是从具体方法入手,虽然南辕北辙,但总能殊途同归。2. C。考查在具体语境中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3在下面各句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1、应该以实际运用能力来 我们的学习效果。 老百姓说得好, 常年无灾情,不可一日不防备。 这小伙子整体素质的确不错, 诚实温和。 A考查 宁可 品性 B考察 宁愿 品性 C考查 宁愿 品行 D考察 宁可 品行 3. A。考查在具体语境中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考古学家对两千多年前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新出土的文物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对墓主所处时代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B纵观科学史,科学的发展与全人类的文化是分不开的,在西方是如此,在中国也是如此。 C读完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读者就会被这诗一般的语言所谱写的回忆梦幻曲所感染,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不忍释手。 D王林呆在实验室里

12、半个月,好像与世隔绝了,所以他回到家,强迫着自己看了十天的报纸。4. B。考查句子语病辨析的能力。 二、本大题7小题,共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郭生,邑之东山人。少嗜读,但山村无所就正,年二十余,字画多讹。先是,家中患狐,服食器用,辄多亡失,深患苦之。一夜读,卷置案头,狐涂鸦甚,狼藉不辨行墨。因择其稍洁者辑读之,仅得六七十首,心恚愤而无如何。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晨起,见翻摊案上,墨汁浓泚殆尽。恨甚。 会王生者,以故至山,素与郭善,登门造访。见污本,问之。郭具言所苦,且出残课示王。王谛玩之,其所涂留,似有春秋。又复视涴卷,类冗杂可删。讶曰:“狐似有意。不惟勿患,当即以为

13、师。”过数月,回视旧作,顿觉所涂良确。于是改作两题,置案上,以观其异。比晓,又涂之。积年余,不复涂,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王阅之曰:“狐真尔师也,佳幅可售矣。”是岁,果入邑库。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每市房书名稿,不自选择,但决于狐。由是两试俱列前名,入闱中副车。 时叶公文章,风雅绝丽,家弦而户诵之。郭有抄本,爱惜臻至。忽被倾浓墨碗许于上,污荫几无余字,又拟题构作,自觉快意,悉浪涂之:于是渐不信狐。无何,叶公以正文体被收,又稍稍服其先见。然每作一文,经营惨淡,辄被涂污。自以屡拔前茅,心气颇高,以是益疑狐妄,乃录向之洒点烦多者试之,狐又尽泚之。乃笑曰:“是真妄矣!

14、何前是而今非也?”遂不为狐设馔,取读本锁箱簏中。旦见封锢俨然,启视则卷面涂四画,粗于指,第一章画五,二章亦画五,后即无有矣。自是狐竟寂然。后郭一次四等,两次五等,始知其兆已寓意于画也。 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公之余习狃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 (选自聊斋志异·郭生,有改动) 注:沈:弄脏。狃:因袭。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 询问 B素与郭善,登门造访 友好 C王谛玩之,其所涂留,似有春秋 玩味 D乃录向之洒点烦多者试之 记载 5. D。考查文言文中重要实词含义理解能力。6下列各组句子中,

15、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心恚愤而无如何 何前是而今非也 B会王生者,以故至山 以是益疑狐妄 C郭具言所苦 其所涂留,似有春秋 D不自选择,但决于狐 始知其兆已寓意于画也6. D。考查文中文言虚词意义与用法的理解能力。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表现郭生虚心和骄傲态度的一组是 (3分) A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 自以屡拔前茅,心气颇高B又复视浣卷,类冗杂可删 于是渐不信孤C回视旧作,顿觉所涂良确 是真妄矣!何前是而今非也D每市房书名稿,不自选择,但决于狐 遂不为狐设馔,取读本锁箱簏中7. B。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16、郭生家中经常闹狐患,丢失了许多东西,不少习作也被弄得污浊不堪,难以阅读,因此他非常怨恨狐狸。 B老友王生前来拜访,郭生向他倾诉了自己的烦恼。王生觉得狐狸不仅无恶意,而且还可以当郭生的老师。 C叶公名气很大,郭生珍藏了他的文章抄本,但狐狸却在抄本上泼墨,郭生便明白了叶公的文章并不出色。 D郭生屡拔前茅之后,狐狸还是涂抹他的文章。郭生很不以为然,就不再为狐狸设馔,并将读本锁在箱子里。8.C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概括作者观点的能力。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12 13 A卷B C A B D D B C AC D 9断句和翻译。(9分) (1)用“”给

17、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断句。(3分) 9、(1)(3分)本题考查考生对浅易文盲文的理解能力。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公之余习/狃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每错3处扣3分(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 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 (2)(6分)本题考查考生对浅易文盲文的理解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对词的理解和词类活用的考查。(狐狸)只是用浓墨洒成大黑点,(弄得)满纸都是。郭生对此感到奇怪,拿着纸来告诉王生。(3分)郭生因此感激狐狸,常常置办(美味的)饭菜,供给狐狸吃喝。(3分)译对“

18、德”字给1分,译对大意给2分。德:感激;感恩。10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溪亭 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 (2分) 10、(6分)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能力。(1)清秋 日暮 月初白 落叶 流萤 狐灯答对2个给1分,答对4个给2分。(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分) (2)诗人于清秋日暮在溪这散心。月上高树,酒已半醒,周围一片冷清幽寂。诗人独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穿”字形象地传达出诗人狐独、徘徊的情绪。

19、(2分)诗人又坐在林中百无聊赖地“数”起了流萤。“数”字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2分)意思答对即可。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均可酌情给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 。(王湾次北固山下) (2)间关莺语花底滑, 。 ,凝绝不通声暂歇。 (白居易琵琶行) (3)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 ?(杜牧阿房宫赋) (4) , ,人道寄奴曾住。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1、(6分)本题考查考生的语言积累和文学素养。(1)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2) 幽咽泉流水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3) 奈何

20、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4) 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群众观点。多造只按前3题给分。三、本大题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创新与想象 王生平艺术贵在创造,科学贵在创新、艺术是情感的表达,追求是美,科学是理性的事业,追求的是真,二者似乎不搭界,但都离不开人类的想象力,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 艺术不是科学,但艺术创作却具有科学的品格,所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就是这个意思 古人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深沉慨叹;今人把“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中的“是”改成“这”,而提议者被尊为“一字之师”;著名钢琴家因演奏成名的钢琴曲错了一音而后

21、悔:这一切都说明了艺术上的一字之差、半拍之慢,是美感强弱的构成因素、决定成分。尽管艺术采用的是形象的表达方式,但它的表达也有一个基本的技巧适中问题,也要符合客观的规律即科学问题。无科学性,艺术表达就不会有美感,也就难以为人所理解。 科学不是艺术,但科学发现也常有某种艺术创造的品格,即使有了新的突破、价值和意义,也会是“睫在眼前常不见”,只是有些“美妙”感,至于到底是什么东西,还是不能说清楚、道明白。杨振宁20世纪50年代关于“交换规范场论”的论文就经历了一个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在20世纪50年代,我们只觉得这篇文章很美妙:到了60年代,才觉察到它的重要性。我到1964年以后才清楚认识到它跟

22、数学的关系:”(杨振宁文集)电报的发明者美国人莫尔斯原本就是画家,1832年10月他在由法国返回美国的轮船上,一名叫杰克逊的医生在介绍一种叫“电磁铁”的新器件时说:“实验已经证明,不管电线有多长,电流都可以神速地通过。”正是这句话使莫尔斯沉浸在神奇的幻想之中,他大胆设想:既然电流可以在瞬间通过导线,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用电流来远距离传输信息呢 这个想法使他坐卧不安,从此以后,他告别了艺术,投身到科学领域,专门研究电流传输信息的问题,最终发明了电报:美国发明家郝奥发明缝纫机的针头,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发现“苯环”结构,都是在“无意识”的梦中完成的?钢筋混凝土的发明者既不是著名的建筑师,也不是卓越的力学家

23、,而是一位整天摆弄花草的法国园艺家约瑟夫·莫尼埃。这些事例意味着,科学发现并不只是理性思维的产物,它还依赖于艺术的想象力、创造力,依赖于人们的灵感和顿悟。 上述的创造和发现说明,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重叠、有交融,二者是形象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统一。王国维曾提到了这一现象,他通过讨辛茅蒺询。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 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的研究,认为“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1964年8月,毛泽东在同周培源、于光远谈哲学时也认为,“这首诗含有地圆的意思”。西方物理学家海森堡说“美是真理的光辉”,而爱因斯坦直接把科学发现称为“自由创造”,

24、表达的均是同样的意思。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审美与科学殊途而同归:同归于历史、实践和生活,分途在求真、抽象与求美、具体的社会分工上。分工的优点是产生了专业和特长,缺欠是出现了职业的痴呆:中外先贤、学者给了我们以忠告。达尔文说,若有来生,不再成为制造公司的机器,每周要读诗、赏画、学音乐。工程院院士许国志诗云:“他生倘得从吾愿,甘为诗书再献身:”由于社会在发展、历史在前进,又由于生活、实践是整体的、不能分割的,产生了专业和特长的强强联盟,消化着消极的弊病,使二者互补成为主流,于是便有了科学与艺术的相得益彰态势。科技美学的诞生标志着这一点,而美育学科的建立,则意味着我国在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方面将大

25、有作为。 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启示我们,不论是理论创新、科技创新还是其他创新,都不仅需要科学的逻辑推理,而且需要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仅需要理性,而且需要感性、直觉、顿悟。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理性思维能力,不断提高艺术品味和形象思维能力,这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 12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6分) A艺术追求的是美,但也离不开真。 B有了科学性,艺术表达就会有美感。 C科学家在追求“真”的同时,有时也会感受到“美”。 D科技创新主要是形象思维的产物,但也离不开理性思维的辅助。 E文中所说的“职业的痴呆”,是指对自己从事的职业缺乏

26、了解。 F科学与艺术是相互依存的,二者没有本质的区别。 12.A C。考查正确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13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证明“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重叠、有交融”的是(3分) A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电报。 B毛泽东说,木兰花慢含有地圆的意思。 C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美学诞生了。 D艺术创新需要感性、直觉与顿悟。 13.D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概括作者观点的能力。14本文第二段和第四段都谈到了艺术的科学性问题,这是重复吗 请说明理由。(4分) 14、(4分)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结构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不重复。第二段是说世术的表达技巧需要适中,符合客观规律,因而的

27、科学性(2分);第四段则说艺术作吕表现的内容,能够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因而的科学性(2分)。意思答对即可。15从事科学研究与艺术创作的人,要分别怎么做,才更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才更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5分) 15、(5分)本题考查考生对作者观点的概括能力。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应该学习艺术,以不断提高形象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和创造能力。(2分)从事艺术创作的人,应该学习科学,以不断提高理性思维能力,更有利于把握艺术的规律。(2分)一个人既懂得自然科学,又有艺术素养,二者相互补、相得益彰,才能得到全面发展。(1分)意思答对即可。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本大题

28、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先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泥 泞 迟子建北方的初春是肮脏的,这肮脏当然缘自于我们曾经热烈赞美过的纯洁无瑕的雪。在北方漫长的冬季里,寒冷催生了一场又一场的雪,它们自天庭伸开美丽的触角,纤柔地飘落到大地上,使整个北方沉沦于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中。如果你在飞雪中行进在街头,看着枝条濡着雪绒的树,看着教堂屋顶的白雪,看着银色的无限延伸着的道路,你的内心便会洋溢着一股激情:为着那无与伦比的壮丽或者是苍凉。 然而春风来了。春风使

29、积雪融化,它们在消融的过程中容颜苍老、憔悴,仿佛一个即将撒手人寰的老妇人:雪在这时候将它的两重性毫无保留地暴露出来:它的美丽依附于寒冷,因而它是一种静止的美、脆弱的美;当寒冷已经成为西天的落霞,和风丽日映照它们时,它的丑陋才无奈地呈现。 纯美之极的事物是没有的,因而我还是热爱雪。爱它的美丽、单纯,也爱它的脆弱和被迫的消失。当然,更热爱它们消融时给这大地制造的空前的泥泞。小巷里泥水遍布;排水沟因为融雪后污水的加入而增大流量,哗哗地响;燕子在潮湿的空气里衔着湿泥在檐下筑巢;鸡、鸭、鹅、狗将它们游荡小巷的爪印带回主人家的小院,使院子里印满无数爪形的泥印章,宛如月下松树庞大的投影;老人在走路时不小心失

30、了手杖,那手杖被拾起时就成了泥手杖;孩子在小巷奔跑嬉闹时不慎将嘴里含着的糖掉到泥水中了,他便失神地望着那泥水呜呜地哭,而窥视到这一幕的孩子的母亲却快意地笑起来 这是我童年时常常经历的情景,它的背景是北方的一个小山村,时间当然是泥泞不堪的早春时光了。 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 泥泞常常使我联想到俄罗斯这个伟大的民族,罗蒙诺索夫、柴可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蒲宁、普希金就是踏着泥泞一步步朝我们走来的。俄罗斯的艺术洋溢着一股高贵、博大、阴郁、不屈不挠的精神气息,不能不说与这种春日的泥泞有关。泥泞诞生了跋涉者,它给忍辱负重者以光明和力量,给苦难者以和平和勇气?一个伟大的民族需要泥泞的磨砺和

31、锻炼,它会使人的脊梁永远不弯,使人在艰难的跋涉中懂得土地的可爱、博大和不可丧失,懂得祖国之于人的真正含义:当我们爱脚下的泥泞时,说明我们已经拥抱了一种精神。 如今在北方的城市所感受到的泥泞已经不像童年时那么深重了:但是在融雪的时节,我走在农贸市场的土路上,仍然能遭遇那种久违的泥泞。泥泞中的废纸、草屑、烂菜叶、鱼的内脏等等杂物若隐若现着,一股腐烂的气味扑入鼻息。这感觉当然比不得在永远有绿地环绕的西子湖畔撑一把伞在烟雨淳淳中耽于幻想来得惬意,但它仍然能使我陷入另一种怀想,想起木轮车沉重地辗过它时所溅起的泥珠,想起北方的人民跋涉其中的艰难的背影,想起我们曾有过的苦难和屈辱,我为双脚仍然能触摸到它而感

32、到欣慰。 我们不会永远回头重温历史,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但是,当我们在被细雨洗刷过的青石板路上走倦了,当我们面对着无边的落叶茫然不知所措时,当我们的笔面对白纸不再有激情而苍白无力时,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为此,我们真应该感谢雪,它诞生了寂静、单纯、一览无余的美,也诞生了肮脏、使人警醒给人力量的泥泞。因此它是举世无双的。 16文章在开头花了不少笔墨描写雪,这样写有哪些作用 (4分) 16、(4分)本题考查考生梳理文章脉络、分析作品结构和概括作品内容的能力。突出了雪美丽与丑陋的两重性(2分),(从而为下文写泥泞作铺垫,从写热爱雪写到热爱泥泞)(2分)意思答

33、对即可。17作者为什么说“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 请联系全文回答。(5分) 17、(5分)本题考查考生品味重要句子和赏析作品丰富内涵的能力。因为泥泞带来了乡村质朴自然的生活气息;泥泞诞生了“跋涉者”;“泥泞”使人自然回忆起民族艰辛的历史;“泥泞”使人自然想起土地的广博与祖国的含义。意思答对即可。答对1点给2分,答对2点给4分,答对3点给5分。18最后一段,作者既说“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又提出“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你是如何理解的 (6分) 18、(6分)本题考查考生从文章不同层面层层深入发掘作品意蕴的能力,并要求考生探讨作品中蕴涵的人文精神。

34、因为泥泞是浑然天成的,无法人为制造;而且泥泞象征着苦难与屈辱,没必要在未来的踽 上人为地设置逆境和挫折(3分);但是泥泞可以使人警醒,给人力量,可以促使人们重温历史,所以当我们在顺境中茫然和麻木时,我们会渴望在“泥泞”中再跋涉一回。(3分)。意思答对即可。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均可酌情给分。(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访钢琴演奏家傅聪傅聪,钢琴演奏家,生于1934年,著名翻译家傅雷之子。1955年获得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的第三名和“玛祖卡”演奏最优奖。他以“钢琴诗人”的称号闻名于世。 你很小就开始学习钢琴了吗 我的父亲钟情于法国文学,还把巴尔扎克等人的作品翻译介绍到中国来,他是罗曼·罗兰和其他许多

35、法国艺术家的密友。在我只有5岁的时候,他就影响乃至强迫我学习钢琴。不过,到我17岁去波兰学习钢琴的时候,我已经真正爱上弹奏钢琴了。 你最喜爱的作曲家是谁 喔,太多了:像肖邦、贝多芬、舒伯特、瓦格纳他们的每一部作品都是流传后世的杰作。我们永远不能用“完美”来形容音乐上的造诣,每种探索都是阶段性的,每个新的时期对杰作都有新的定义。 我觉得,肖邦呢,就好像是我的命运,我的天生的气质,就好像肖邦就是我。我弹他的音乐,我就觉得好像我自己很自然地在说我自己的话。莫扎特是什么呢 那是我的理想,就是我的理想世界在说话,他是我追求的理想。舒伯特像陶渊明,舒伯特的境界里头有一些我觉得就像中国知识分子,尤其是文人传

36、统上特有的那种对人生的感慨 我听说现在数量惊人的中国家庭送孩子去学钢琴,你怎么看这件事 假如他们觉得这是一个成名成家的捷径,那他们是不可能做到的!假如他所追求的就是这些的话,他所得到的价值就不是我认为的音乐艺术里面的价值,而是世俗观念里面的价值,那是一种很危险的价值。假如不具备对音乐那种“没有它就不能活”的爱,那还是不要学音乐,学电子、学医、学法律成功的机会都要大得多!学艺术一定要出于对精神境界的追求,有“大爱之心”,然后愿意一辈子不计成败地献身。假如有这样一个出发点,即使孩子不能够成为一个专业的音乐家,可是他有了一个精神世界让他可以在那儿神游,这也是一种很大的幸福! 你认为追求音乐更高境界最

37、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我在各国讲学时经常举个例子,那就是黄宾虹说的“师今人,师古人,师造化”。他拿庄生化蝶做一个比喻,说“师今人”就好像是做“虫”的那个阶段,“师古人”就是变成“蛹”那个阶段,“师造化”就是“飞了”,也就是“化”了伟大的作曲家写的作品完成后还会不断地发展,它会越来越伟大越深刻越无穷越无尽,所以“造化”跟自然一样生生不息,不断复活、再生、演变:真正的“造化”是在作品本身 对一个艺术家来说,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天分 勤奋 一颗敏感而善良的心 还是思想 可能这些都需要但是现在我觉得,也许最重要的是勇气,能够坚持黑就是黑,就是白,永远表里如一:这在音乐上也很难做到。 你经常提到“赤子之心”

38、这四个字,这是不是你做人、弹琴的原则 是呀,如果你的琴声很纯洁地发自内心,就会天然有一种感染力=我父亲经常说,真诚第一:感人的音乐一定是真诚的,有的人可以弹得很华丽很漂亮,你也会欣赏,但被感动是另外一件事:科尔托就是这样,他有很多毛病,但是他真实感人: 什么是你说的好的音乐 对音乐内涵有真正的理解,而且真正有个性,有创造性:这种创造性并不是随心所欲,而是有道理的,是真正懂了音乐之后的创造 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辈子的学问。 (节选自法国多米尼克·夏代尔音乐与人生) 19统观这篇访谈,采访者所提的问题可以归纳为哪几个方面 (4分) 19、(4分)本题考查考生掌握访谈文本的特征以及

39、整合信息的能力。被访者的基本情况;对音乐的认识和追求;怎样成为一个艺术家。意思答对即可。答对1点给2分,答对2点给3分,答对3点给4分。20傅雷曾对傅聪说:“做人,才做艺术家。”从全文看,傅聪认为艺术家应该怎样做人 (5分) 20、(5分)本题考查考生归纳和评价被访者的主要观点能力。能摈弃世俗观念,有“大爱之心”,有献身艺术的精神(3分);有坚持原则的勇气(1分);有“赤子之心”(真诚)(1分)。意思答对即可。21根据傅聪的观点,演奏家如何才能使伟大作曲家的作品“不断地发展”,“不断复活、再生、演变” (6分) 21、(6分)本题考查考生从不同层面发掘文本深层意蕴的能力,并要求考生探究文本中的

40、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演奏家要经历一个“师今人、师古人、师造化”的过程,在音乐上有很高的造诣(2分);演奏家要对音乐原则的内涵有真正的理解,领悟到作曲家的精神世界(2分);演奏家把个人体验和追求融入作品,从而使作品具有个性和创造司性(不断地对作品进行演绎、阐释与再创造)(2分)。意思答对即可。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均可酌情给分。五、本大题2小题,共12分。 22下面是2008年奥运会四个比赛项目的标识图形:请你选取一个,围绕图形内容,紧扣动态特征,展开联想,写一段话。要求语言通顺,运用两种以上(含两种)的修辞手法,不少于40字(含标点符号)。(6分) 乒乓球 田 径 篮 球 游 泳 22、(6分)

41、本题考查考生准确、鲜明、生动运用语言和正确使用常见修辞手法的能力。围绕内容,紧扣特征2分;修辞手法2分;语意连贯2分。每少5个字扣1分。(1)刹那间,只见他右手抓住篮球,一个箭步,然后如大鹏展翅,腾空跃起,以千钧之力将球稳稳地扣入篮筐。 (2)东方神鹿王军霞像离弦之箭冲出了对手的“包围”,她将里贝罗们抛在身后,在万米跑道上展现了万米红霞。23下面的材料从四个方面对粤剧作了介绍 请筛选信息,保留各方面的主要内容,压缩成一段文字,不超过90字(含标点符号)。(6分) 粤剧起源于明代,深受昆曲、南戏的影响,清朝顺治之后,以梆子、皮黄为基础,融合弋阳腔、昆曲之长,吸收了南音等广东民间曲调,逐渐发展成为

42、南方的一大剧种。它的唱腔丰富,以梆子、二黄为主,兼用民间说唱音乐。唱有大喉、平喉、子喉之分,调有正线、反线和乙反线之别:伴奏乐器原只有二弦、高胡等民族乐器,后来加进了小提琴等西洋乐器,对增强戏剧效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粤剧的行当,原只有生、旦、丑、末、净等十个,后来生角又演变为文武生、武生、小武等。粤剧是最能体现广东特色的剧种。23、(6分)本题考查考生准确、鲜明、生动运用语言和正确使用常见修辞手法的能力。所给材料按内容分为概念、起源与形成、唱腔(唱、调)与伴奏、行当四个部分。每个部分各1分,语意连贯1分,每超5个字扣1分。(1)粤剧是吸收梆子、南戏等元素而形成的最具广东特色的剧种。唱腔以梆子

43、、二黄为主,唱、调还有细分,伴奏用二弦等乐器;行当分生旦净末丑等十余种。(2)粤剧是以梆子、二黄为基础,融合昆曲、南音等形成的最具广东特色的剧种。唱有大喉、平喉、子喉之分,调有正线、反线、乙反线之别,伴奏伤脑筋二弦等乐器,行当有生旦净丑等。(3)粤剧是起源于明代,受昆曲、南戏影响,最具广东特色的剧种。唱腔以梆子、二黄为主,唱分大喉、平喉、子喉,调有正线、反线等。伴奏用二弦等到乐器。行当有生旦净丑等到十余种。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万物在传递中绵延不已,人类在传递中生生不息。技艺、经验可以传递,思想、感情可以传递 请以“传递”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标题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了解广东考生语文答题得分情况:全卷150分,平均分89.4选择题33分,平均分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