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IESC 0016-2021 羟乙基纤维素_第1页
T∕CIESC 0016-2021 羟乙基纤维素_第2页
T∕CIESC 0016-2021 羟乙基纤维素_第3页
T∕CIESC 0016-2021 羟乙基纤维素_第4页
T∕CIESC 0016-2021 羟乙基纤维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ICS 71.080.99CCS G 17CI ESC中 国 化 工 学 会 团 体 标 准T/CIESC 0016-2021Hydroxyethyl cellulose羟乙基纤维素2021-02-04 发布2021-04-01 实施中国化工学会 发 布T/CIESC 00162021前言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化工学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泸州北方纤维素有限公司、泰安瑞泰纤维素有限公司、山东赫达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致为化工

2、有限公司、山东天盛纤维素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澳润化工有限公司、山东中福致为新材料有限公司、中国化工情报信息协会。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大龙、孙建刚、谭在英、马进、李相轩、徐凯斌、李永峰、王书昌、刘宇、张长安。I库七七 标准下载T/CIESC 00162021羟乙基纤维素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羟乙基纤维素的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纤维素为原料多倍溶剂法反应,经过精制加工处理后制得的羟乙基纤维素。 结构式:2 规范性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601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

3、备GB/T 603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GB/T 625化学试剂 硫酸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GB/T6284化工产品中水分测定的通用方法干燥减量法GB/T6678化工产品采样总则GB/T6679固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JC/T 2190-2013建筑干混砂浆用纤维素醚3 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 标记羟乙基纤维素的产品标记由应用领域代号、粘度标示值、是否延迟溶解组成。是否延迟溶解(各企业自行标定)粘度标示值应用领域代号(各企业自行标定)注:延迟溶解的代号

4、推荐采用Y 表示,也可由各企业自行标定。示例 1:应用于日化领域,粘度为 300 mPa.s,未延迟溶解的羟乙基纤维素标记为:C300。1库七七 标准下载示例 2:应用于涂料领域,粘度为 50000 mPa.s,延迟溶解的羟乙基纤维素标记为:D50000Y。5 要求5.1 外观白色或微黄色粉末或颗粒。5.2 理化指标理化指标应符合表 1 的规定。6试验方法表 1理化指标项 目指 标干燥失重,w/ %5.5灰分 a,w/ %6.0pH 值5.08.5粘度 b,mPa.s见表 2 粘度范围透光率(10 mm×10 mm),%由供需双方协商凝胶颗粒(100 m),个/cm2由供需双方协商2

5、4 h 生物酶稳定性(保持率),%由供需双方协商a 当有特殊需要的,由供需双方协商;b 当有特殊需要的,由供需双方协商。6.1 一般规定本文件除另有规定,所有试剂的纯度应为分析纯,试验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 GB/T 601、GB/T 603 之规定制备。试验用水应符合 GB/T 6682 中三级水的规定。6.2 外观的测定在自然光线下目视观察其色泽和状态。6.3 干燥失重的测定6.3.1 方法一:干燥减量法(仲裁法)按 GB/T 6284 规定的方法执行。6.3.2 方法二:水分测定仪法6.3.2.1 仪器和设备快速水分测定仪:控温精度±1 。6

6、.3.2.2 分析步骤设定水分仪干燥温度 105 ±1 ,称取适量试样,置于已调零的水分测定仪样品盘中,启动仪器2开始干燥和测定过程。干燥完成后,显示屏读数即为测定结果。6.3.2.3 分析结果的表述每份试样平行测定两个结果,取其算术平均值,试验结果表示至一位小数。6.3.2.4 误差规定两次测定平行结果差值不大于 0.3 %。6.4 灰分的测定6.4.1 方法一:炽灼残渣(以硫酸盐计)(仲裁法)6.4.1.1 试剂和材料6.4.1.1.1 硫酸:符合GB/T 625 的规定。6.4.1.2 仪器和设备6.4.1.2.1 电热恒温干燥箱:工作温度为 105 ±2 。6.4.

7、1.2.2 分析天平:精度 0.0001 g。6.4.1.2.3 瓷坩埚:50 mL75 mL。6.4.1.2.4 高温炉:工作温度为 750 ±25 。6.4.1.3 分析步骤6.4.1.3.1 试样的制备称取 5 g 试样,精确至 0.2 g,置于称量瓶中。在 105 ±2 烘箱中干燥 2 h 后,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备用。6.4.1.3.2 试验程序称取制备的干燥试样(6.4.1.3.1)2 g,精确至 0.0002 g,置于已灼烧恒重的瓷坩埚中,用 2 mL 硫酸湿润试样,在电炉上缓缓加热,直至试样完全炭化不冒白烟。将坩埚移入 750 ±25 的高温炉

8、中,灼烧 2 h,取出,冷却 5 min 后,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6.4.1.4 结果计算试样中灰分(以硫酸盐计)的质量分数 w1(%)按式(1)计算: .(1) 式中:m2 坩埚和残渣的质量,单位为克(g);m1 坩埚质量,单位为克(g);m0 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每份试样平行测定两个结果,灰分含量小于 5 %时,平行结果的差值不大于 0.3 %;灰分含量大于 5 %时,平行结果的差值不大于 0.5 %。取其算术平均值,试验结果表示至一位小数。6.4.2方法二:电位法按附录 A 的规定执行。3T/CIESC 001620216.5 pH 值的测定6.5.1 试剂和材料按 J

9、C/T 2190-2013 中,附录 B.3.2 的规定执行。6.5.2 仪器和设备pH 计。6.5.3 分析步骤用标准缓冲溶液对 pH 计进行校准。按 6.6.2.1 制备一定浓度的试样溶液,用 pH 计测定。6.5.4 分析结果的表述从 pH 计上直接读数即为测定结果。每份试样平行测定两个结果,取其算术平均值,试验结果表示至一位小数。两次测定平行结果差值不大于 0.3 pH 单位。6.6 粘度的测定6.6.1 仪器和设备6.6.1.1 旋转粘度计。6.6.1.3 测量杯:直径约 64 mm,高度约 129 mm。6.6.1.4 恒温水槽:控温精度为±0.1 。6.6.1.5温度计

10、:0 50 ,精度为 0.1 。6.6.1.6六联电动搅拌器或其他等效的。6.6.2 分析步骤6.6.2.1 试样溶液的制备配制试样溶液所需试样质量(以干量计)按式(2)计算:53m = m 干(2)式中:1-w水m3 所需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m 干 按所配溶液浓度所需绝干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w 水 试样中水分的质量分数(%)。所需三级水的质量按式(3)计算: 水(3)式中:m 配置的试样溶液质量,单位为克(g); m 水 所需三级水的质量,单位为克(g); m3 所需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注:对高延迟溶解产品,可以使用 pH 8.09.0 碱性溶液代替水做溶剂。6.6.2

11、.2 试验程序将搅拌器放入水中,使搅拌器与容器底部之间的间隙尽可能小,将试样缓慢加入到测量杯中,先快速搅拌,后慢速直至试样完全溶解,可能需要几个小时。将试样溶液恒温至 25.0 ±0.2 ,用旋转粘度计测定。6.6.2.3 分析结果的表述试样溶液的粘度按式(4)计算:式中:=·(4)试样溶液的粘度,单位为毫帕每秒(mPa.s);转子系数;指针读数。每份试样平行测定两个结果,取其算术平均值。试验结果保留整数。粘度小于或等于 1000 mPa.s 时,平行测定的相对偏差不大于 5 %;粘度大于 1000 mPa.s 时,平行测定的相对偏差不大于 10 %。表 2粘度规格代号表推

12、荐的粘度标示值和转子转速见表 2、表 3。粘度标示值粘度范围/mpa.s溶液浓度/%0975150531514005402515023001514502500451700210007011500220001501300026000400080002150007001500130000150126001500002601340011000003401600011500006001100001表 3粘度测试推荐转子转速粘度范围/mpa.s转子转速/rpm系数015061#/30215170062#/3010701340063#/304034011000064#/302006.7 透光率的测定按 J

13、C/T 2190-2013 中,附录 B.4 的规定执行。其中,比色皿尺寸为 10 mm×10 mm。T/CIESC 001620216.8 凝胶颗粒的测定6.8.1 仪器和设备6.8.1.1 湿膜制备器:100 m。6.8.1.2 玻璃板:一面光滑,另一面刻有 1 cm×1 cm 的小格。6.8.2 分析步骤6.8.2.1 按 6.6.2.2 制得的试样溶液,完全溶解后将烧杯用保鲜膜封口,静置 16 h24 h 后分析凝胶颗粒。6.8.2.2 用小勺取一勺倒在专用玻璃板光滑面的顶端。将湿膜制备器规定尺寸的一面向下,平行放置在玻璃板顶端的溶液上,手指按住两端,快速匀速滑行,

14、一次性滑行到底,使溶液均匀涂布在玻璃板上。6.8.3 分析结果的表述读取 1 cm×1 cm 内的凝胶颗粒数量,记录具有代表性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当 1 cm×1 cm 内的凝胶颗粒数量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和小于 10 颗,读取薄膜中央部位 3 cm×3 cm 内的凝胶颗粒总数,计算并记录 1 cm×1 cm 内的凝胶颗粒平均数,按式(5)计算:n = n总(5)9式中:n 试样 1 cm×1 cm 内的凝胶颗粒平均值;n 总 试样 3 cm×3 cm 的凝胶颗粒总数。6.9 生物酶稳定性(保持率)的测定6.9.1 一般要求生物酶稳定性的测

15、定应根据应用领域选择酶种和测试环境。6.9.2 方法一6.9.2.1 试剂和材料中性纤维素酶:酶活性 50000 U/g。6.9.2.2 仪器和设备6.9.2.2.1 旋转粘度计。6.9.2.2.2 容量瓶:500 mL。6.9.2.2.3 广口瓶:500 mL。6.9.2.2.4 恒温水槽:控温精度为±0.1 。6.9.2.2.5温度计:0 50 ,精度为 0.1 。6.9.2.2.6六联电动搅拌器或其他等效的。6.9.2.3 分析步骤于广口瓶中称取 297 g±0.01 g 水,放在搅拌器上,开启搅拌。称取 3.00 g±0.01 g 待测样品,加入广口瓶中,

16、搅拌 3 h 或更长时间直至样品完全溶解。取下广口瓶,置于恒温槽中,将待测水溶液保温到25 ±0.2 ,测试初始粘度。纤维素酶水溶液的配制:称取 0.0100 g±0.0002 g 纤维素酶加入 50 g 水中,充分搅拌溶解后倒入8容量瓶中,定容至 500 mL。纤维素酶水溶液必须在配制后 2 h 内使用。使用前再摇匀。取 2.0 mL 纤维素酶水溶液加入待测羟乙基纤维素溶液中,并开始计时。搅拌约 10 min 后,将广口瓶置于 25 ±0.5 恒温槽中,恒温 24 h 测试待测溶液的粘度。计算样品 24 h 后的粘度占初始粘度的百分比。6.9.3 方法二6.9.

17、3.1 试剂6.9.3.1.1 pH 值 5.5 缓冲溶液:溶解 12.4 g 的磷酸二氢钠(NaH2PO4)于 4 L 水中(如使用 NaH2PO4·2H2O,则溶 16.1 g 于 4 L 水中),然后用 0.1 mol/L 的 NaOH 溶液调整 pH 至 5.5。6.9.3.1.2 分解酶溶液:溶解 0.10 g 纤维素酶,于 250 mL 去离子水中。此溶液应保存在 2 8 环境中,保质期为一个月。6.9.3.2 仪器和设备6.9.3.2.1 广口样品瓶:直径约 64 mm,高度约 129 mm。6.9.3.2.2 电动搅拌器。6.9.3.2.3 旋转粘度计。6.9.3.2

18、.5温度计:0 50 ,精度为 0.1 。6.9.3.3 分析步骤6.9.3.3.1 根据需测试的纤维素粘度等级种类,使用配制的 NaH2PO4 缓冲溶液(6.9.3.1.1)配制合适的溶液浓度(如:6000 粘度纤维素的测试溶液浓度为 2 %)。6.9.3.3.2 完全溶解后按该型号产品粘度测试方法测试初始粘度。6.9.3.3.3 向样品溶液中加与样品量一致的分解酶溶液(6.9.3.1.2),加入量根据配制该溶液所称样品的重量而定,1 g 的样品对应加入 1 mL 的分解酶溶液(如:2.5 g 羟乙基纤维素加入 2.5 mL 分解酶溶6.9.3.2.4 恒温水槽:控温精度为±0.1

19、 。液)。6.9.3.3.4 将样品瓶封口,为使分解酶溶液分散均匀,需用手旋转摇动几分钟,然后重新放回 25 恒温水浴,24 h 后检测粘度值。6.9.3.3.5 计算样品 24 h 后的粘度占初始粘度的百分比。7 检验规则7.1 本文件所列指标项目均为型式检验项目,其中出厂检验项目为:外观、干燥失重、灰分、pH 值、粘度。在正常情况下,每 12 个月至少进行一次型式检验。当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 更新关键生产工艺;b) 主要原料有变化;c) 停产后恢复生产;d)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e) 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时;f) 质量监督机构依法提出要求时。7.2 羟

20、乙基纤维素由质量检验部门进行检验,生产厂保证出厂的羟乙基纤维素符合本文件的要求。每一批出厂的羟乙基纤维素都应附有质量证明书,内容包括:生产厂名称、地址、产品名称、生产日期或批号、产品型号、净含量、本文件编号等。T/CIESC 001620217.3 采样按 GB/T 6678 和 GB/T 6679 的规定进行,所采样品总量不得少于 100 g。将样品充分混匀后, 分成两份,一份用于分析检验,一份留样备查。7.4 检验结果如有一项不符合本文件要求时,应重新自两倍数量的包装单元采样、检验,重新检验的结果即使只要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文件要求,则整批产品为不合格。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8.1 羟乙

21、基纤维素产品包装容器上应涂有牢固的标志,其内容包括:生产厂名称、产品名称、批号等。8.2 羟乙基纤维素应用内衬聚乙烯袋包装,每袋净含量 25 kg,也可按客户需求包装。8.3 羟乙基纤维素易吸潮,在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雨,运输工具应保持清洁。8.4 该产品应贮存在通风、阴凉、干燥的库房内,避免阳光直射并隔绝热源和火源。9附 录 A(规范性) 灰分的测定A.1 原理在 1 %的水溶液中用带有钠离子电极的 pH 计测定钠盐的含量。灰分的值以 Na2SO4%计。A.2 试剂A.2.1 三乙醇胺。A.2.2 磷酸:85 %。A.2.3 钠离子标准溶液:1000 mg/kg。A.3 仪器和设备A.3.2

22、钠离子选择性电极。A.3.3 磁力搅拌器:搅拌子。A.3.4 塑料烧杯:250 mL,4000 mL。A.3.5 量筒:250 mL。A.3.6 精密天平:分度值 0.01 g。A.3.7 分析天平:分度值 0.0001 g。A.3.8 移液管:10 mL。A.3.9 计时器。A.3.1 pNa+计:型号 XL 25, 4-Start,或者类似。A.4 试验步骤A.4.1 溶液的制备A.4.1.1 灰分缓冲溶液的配置在 4 L 塑料杯(A.3.4)中加入 4000 mL 去离子水,置于磁力搅拌器上,放入搅拌子,开启搅拌,产生直径约 2 cm 的漩涡。用 250 mL 量筒(A.3.5)量取 2

23、00 mL 三乙醇胺(A.2.1)。从搅拌杯中移取 200 mL 去离子水作为清洗剂。将三乙醇胺(A.2.1)加入烧杯中,用 200 mL 的去离子水清洗量筒,并将清洗的水再加入到搅拌的烧杯中,混合搅拌 20 min。用医用滴管或者量筒往溶液中加入 85 %的磷酸(A.2.2)将其 pH 调到 8.0。将溶液转移至储存容器中,标记为灰分缓冲溶液。A.4.1.2 钠离子“0”标液的配置量取 4 mL,1000 mg/kg 钠离子标准溶液(A.2.3)至 100 mL 容量瓶,用去离子水定容。将溶液转移到塑料瓶中贮存,然后再移取 100 mL 灰分缓冲溶液(A.4.1.1)至塑料瓶中。T/CIES

24、C 00162021标签注明 40 mg/kg 钠离子标准溶液。A.4.2 样品测量A.4.2.1 样品测量前应先对仪器(A.3.1)进行校准。A.4.2.2 用水分测定仪法(6.3.2)测定羟乙基纤维素干燥失重。A.4.2.3 取 250 mL 塑料烧杯(A.3.4),往烧杯中加入适量去离子水,添加量根据样品干燥失重数据查表 A.1。A.4.2.4 重新称取 1 g 羟乙基纤维素并添加到上述 250 mL 的塑料烧杯中,配成 1 %的待测溶液。A.4.2.5 把塑料烧杯放在磁力搅拌器(A.3.3)上,加入搅拌子调至 200400 转速下搅拌 1 min。A.4.2.6 向塑料烧杯中加灰分缓冲

25、液(A.4.1.1),缓冲液加入量是样品量(1 g)与去离子水添加量的总和。A.4.2.7 中速(200400 转)搅拌 10 min,液面应形成一个漩涡。A.4.2.8 在搅拌过程中,用去离子水清洗电极(A.3.2)并用吸水纸擦干。A.4.2.9 搅拌 10 min 后,把电极(A.3.2)放入溶液中,保持电极头浸入液面以下 2.5 cm,开始测量样品。A.4.2.10 待仪器稳定,记下读数,从表 A.2 中查出灰分。A.4.2.11 每份样品平行测定三次,取三次测定的算数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在分析报告上以 Na2SO4(%) 表示灰分大小,结果数据近似到 0.01 %。注 1:如果用的 pN

26、a+计(A.3.1)是 Thermo -4 Star,须先用钠离子“0”标液(A.4.1.2)测得零标电位值,再按照上述 A.4.2.1 至A.4.2.10 步骤测得样品电位值,然后用零标电位值减去样品测试电位值,得到的差值查表 A.2 以得到灰分值。注 2: 零标电位值的测定首先选取待测溶液为 40 mg/kg 钠离子标准溶液(A.4.1.2),随后用去离子水清洗电极(A.3.2)并用吸水纸擦干,保持电极头浸入液面下 2.5 cm,待仪器稳定,记下读数。表 A.11 %待测溶液干燥失重对应所需 25水的质量H2O(%)00.10.20.30.40.50.60.70.80.9099.098.9

27、98.898.798.698.598.498.398.298.1198.097.997.897.797.697.597.497.397.297.1297.096.996.896.796.696.596.496.396.296.1396.095.995.895.795.695.595.495.395.295.1495.094.994.894.794.694.594.494.394.294.1594.093.993.893.793.693.593.493.393.293.1693.092.992.892.792.692.592.492.392.292.1792.091.991.891.791.691.591.491.391.291.1891.090.990.890.790.690.590.490.390.290.1990.089.989.889.789.689.589.489.389.289.11089.088.988.888.788.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