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沪教版下学期语文课文内容填空必考题型_第1页
小学五年级沪教版下学期语文课文内容填空必考题型_第2页
小学五年级沪教版下学期语文课文内容填空必考题型_第3页
小学五年级沪教版下学期语文课文内容填空必考题型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五年级沪教版下学期语文课文内容填空必考题型班级:_ 姓名:_一、 积累与运用。1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是著名诗人_。杂兴是对不同景物抒发_的即兴诗。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这首诗是第31首,写农家夏日_,是一幅_图。这首诗描述了_的劳动生活,从侧面反映了_。语言平淡自然,富有生活气息。2祖父的园子是我国著名女作家_的作品,原名_。本文选自她的自传体长篇小说_。课文以第_人称讲述了_和_在园子里的生活。3月是故乡明通过讲季羡林_在家乡玩耍所见的美景,离乡后所见之月逊色于_之月,借_来寄托离乡后对家乡的_。二、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1宇宙中速度最快的是_。2少年虽可贵,人生却易老,岳飞曾说:“_,

2、_,空悲切。”3少年中国说(节选)中描绘祖国历史悠久、地域广阔的语句是“_,_”。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两句诗描写的画面是_、_,其特点是_。从动静结合的角度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_。5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1)这句话把书比作_和_,是为了_。(2)我会仿写:你喜爱的书就像_,就像_。三、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1在人物描写一组中,摔跤选自朱光耀的儿童小说_,他像一棵挺脱的树选自老舍先生的_,两茎灯草选自清代_的讽刺小说_。作者运用了_、_和_等方法刻画了人物形象。2草船借箭一文记叙了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_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用妙计向曹操_

3、,最终完成了任务,表现了诸葛亮_。3古诗中包含了多种感情。“童孙未解供耕织,_”表达的是对小孩子的喜爱之情;“_,南望王师又一年”的爱国之意;“_,唯见长江天际流”表达了作者心中的不舍。四、 积累运用。1_,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_。2我劝天公重抖擞,_。3将相和一文选自司马迁的_,文中的“将”指_,“相”指_,“和”的意思是_。4乞巧一诗中体现人们过节时喜悦之情的诗句是:_,_。5_,戒奢以俭。五、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忆读书的作者是_。她永远感到_是她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书中她得到了_的大道理。2.盖士人读书,第一要_,第二要_,第三要_。这是_朝的_说的。3.读书有三到,谓_、_、_

4、。三到之中,_最急。4.在学习中我们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要实事求是,正如论语中所说:“_”六、 根据所学内容填空。(1)将相和讲了_、_、_三个故事,突出地表现了蔺相如_的品质,也赞扬了廉颇_的精神。(2)搭石一文借助对乡亲们_等几个生活画面的细致描写,赞美了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美好品质和家乡的淳朴民风。(3)陶渊明的一首劝学诗“_。_”勉励青少年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4)岳飞的满江红·写怀中写道“_”;毛主席的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中写道“_。_”。这些名句都在告诉我们,要抓紧时间,努力学习,奋发上进。七、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观书有感表现作者哲理性思考的

5、句子是:_,_。2.渔歌子描写渔夫捕鱼情态的是_,_。3.清代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用“_,_”呼吁国家重用人才。4.在学习上,我喜欢用“_,_”来激励自己多学多问。只有勤学苦练,才能获取真才实学。5.“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一句话表达了三层意思,分别是_,_,_。八、 填空。1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_。2陆游的很多诗都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如“遗民泪尽胡尘里,_”表达了他渴望收复山河的愿望;而“王师北定中原日,_”写出了诗人即使到了生命的尽头也不忘收复祖国山河的爱国情怀。3毛泽东主席深明大义,一切以国家为重,儿子毛岸英在_战争中牺牲,不能回国安葬。这正体现出“_,_。” 4豆蔻是一种初夏开

6、花的植物,人们常把_岁的时光称为“豆蔻年华”。杜甫有诗曰:“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人就多依此诗,称七十岁为“_之年”。九、 积累运用。1通过学习落花生这篇课文我领悟到的做人的道理是:_2_,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_。3_,穿尽红丝几万条。4不饱食以终日,_。5莫等闲,_,_。6居高声自远,_。十、 根据所学内容填空。1居高声自远,_。2多少事,_;天地转,_。一万年太久,_。3七夕今宵看碧霄,_。4莫等闲,_,_。5将相和是根据_代_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关内容改写的,文章由_、渑池会面和_三个故事组成,“和”的意思是_。十一、 根据要求写句子。1.苏轼有诗云:“_

7、,_。”他认为书要反复诵读,深入思考,才能真正明白其中的意思。2.山居秋暝中的“_,_”被认为是“诗中有画”的典范之句。3.枫桥夜泊中描写季节景色的诗句是“_,_”。4.疑难池塘里开满了各种姿态的荷花。(请把句子画面写具体)_十二、 按照教材内容填空。勤俭节约是一种修养。1.三国时期的诸葛亮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_。_,_。”2.唐朝著名宰相魏征说:“居安思危,_。”3.宋代的司马光说:“_,_。”4.明末清初的教育家朱用纯说:“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_。”让我们都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吧。十三、 根据所学知识填空。1落花生的作者是_。文章采用_的写作方法,揭示了花生_的品格,

8、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_,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2蝉中借蝉鸣来赞颂高洁品格的诗句是“_,_。”3小明不努力学习,整天无所事事,老师用“_,一日难再晨”劝说他珍惜时间,好好学习。4己亥杂诗中表现作者打破精神禁锢,让人才自由发展的愿望的诗句是“_,_”。5美哉,_,与天不老!壮哉,_,与国无疆!十四、 根据积累和课文内容填空。1.我劝天公重抖擞,_。2._,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3._,莲动下渔舟。4.本学期课文内容丰富,有介绍读书的课文,如_,有美丽神奇的民间故事,如_。我们还积累了不少名言警句,如:_,非宁静无以致远;居安思危,_;盛年不重来,_等。5.长相思的作者是_代的_。山一程,水一程,

9、_,_。十五、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山居秋暝一诗中,属于静态描写的句子是_,属于动态描写的句子是_ 、 _ 、_ 。请你就某一场景进行动态描写:_。2关于“读书”,苏轼说:_,_。(填诗句)曾国藩说:有恒者_。 3我们可以借助资料了解_,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蕴含的_,如了解了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的历史背景,就能体会陆游“_”的伤痛和林升“_”的愤慨。(填诗句)十六、 知识回顾。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_。2四季之美一文中,作者认为夏天最美是_,冬天最美是_。3“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这句话的意思是_4圆明园的毁灭一文中表达了作者对圆明园被毁灭的_之情;将相和一文则赞扬了蔺相如

10、_的精神。5默写题临安邸。_十七、 按课文内容填空。1.“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这句话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有_,读了这句话,你感受到了_。2.请在下面句子的括号里加标点。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_)石榴(_)苹果那样(_)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_)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3.“约一百三十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这句话用了_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4.“花生”会让我们想到那些默默无闻作贡献的人。“蜜蜂”会让你想到哪些人呢?_5.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都是民间故事,你还读过或者听过其他的民间故事吗?请写出一个故事的名字_故事主要讲_

11、答案1、范成大 不同感受 繁忙的景象 田园耕织 农家 农民的辛苦 萧红 张乃莹 呼兰河传 一 祖父 “我” 小时候 家乡 月亮 思念2、光 莫等闲 白了少年头 纵有千古 横有八荒 月照松间 泉流石上 明浄、宁静、清幽 皎洁的明月从松树间隙酒下清光,清澈的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流淌。这两句一静一动,光色辉映,写出了山间自然景物的幽静。 朋友 家 突出对书的喜爱 一把钥匙 一盏明灯3、小兵张嘎 骆驼祥子 吴敬梓 儒林外史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外貌描写 十天内 “借箭” 有胆有识、神机妙算 也傍桑阴学种瓜 遗民泪尽胡尘里 孤帆远影碧空尽4、盛年不再来 岁月不待人 不拘一格降人才 史记 廉颇 蔺相如 和好

12、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千万条 居安思危5、冰心 读书 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 有志 有识 有恒 清 曾国藩 心到 眼到 口到 心到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6、完璧归赵 渑池会面 负荆请罪 勇敢机智、不畏强暴、顾大局、识大局 勇于改过 摆搭石、走搭石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7、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读书是一件很好的事 尽量多读一些书 要读一些好的、有用的书8、不可同世而立 南望王师又一年 家

13、祭无忘告乃翁 抗美援朝 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 女子十三四 古稀9、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质的主旨,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盛年不重来 岁月不待人 不弃功于寸阴 家家乞巧望秋月 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 非是藉秋风10、非是藉秋风 从来急 光阴迫 只争朝夕 牵牛织女渡河桥 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 汉 司马迁 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 和好11、旧书不厌百回读 熟读深思子自知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清澈的池塘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荷花。12、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戒奢以俭 由俭入奢易 由奢入俭难 恒念物力维艰13

14、、许地山 借物喻人 默默奉献 不要做只讲体面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盛年不重来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我少年中国 我中国少年14、不拘一格降人才 青箬笠 竹喧归浣女 忆读书 牛郎织女 非淡泊无以明志 戒奢以俭 一日难再晨 清 纳兰性德 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15、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这满园的春色哪里能关得住啊,你瞧,不就有一枝红杏已经悄悄地探头出墙了吗? 旧书不厌百回读 熟读精思子自知 无不成之事 写作背景 情感 但悲不见九州同 直把杭州作汴州16、诲人不倦 夜晚 早晨 这“三到”里面,“心到”最重要,心思已经到了,那么眼睛和口还有不到的道理吗? 痛惜 勇敢机智、不畏强暴、顾全大局 题临安邸 宋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17、先秦时代、唐、宋、元、明、清 所藏文物历史悠久,朝代众多,文物的数量、品种丰富 、 、 , , 列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