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6 散文二篇1. 理解课文的中心观点,领会其中包含的人生哲理。2. 理清课文思路,学习文章的写法,品味文章的语言。3. 探寻作者的思想境界,领会课文的人文内涵。第 1 课时永久的生命一、新课导入诗仙李白说:“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意思是天地是万物短暂寄居的客舍,光阴是百代匆匆而去的过客,天地是万物的旅舍,形容人一生的时光极其短促。可是有一位作者却说“生命是永久的”,他的理由是什么呢?今天,让我们跟随严文井一探究竟。二、新课教学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对于“生命”,作者在文中有鲜明的情感态度,请自由朗读课文,并圈点出这些关键词。明确:例如 可怜感动感谢赞美目标导
2、学二:细读品味,领会人生哲理1. 作者为什么说“我们都非常可怜”?请在文中找到依据。明确:过去了时间永不再回来。2. 对于时间易逝、生命短暂,文人先哲众说纷纭,你还知道哪些相关名言诗句? 明确:例如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3. 自主学习 2-5 段,在相应段落勾画出作者“感动”“感谢”“赞美”情感变化的依据,并结合文段内容,谈谈你的理解。明确:感动:生命流动着,永远不朽。感谢:感谢生命的奇迹,它分开来是暂时的,合起来却是永久的。赞美:让我们赞美生命,赞美那毁灭不掉的生命吧!凋谢和不朽混为一体, 这就是奇迹。4. 自由朗读
3、上面这些语句,你们有什么发现?明确:这些语句是所在段落的中心语句,富有哲理,饱含感情。5. 文章主旨明确:作者通过写自己对生命的感悟,揭示了生命的本质,表达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表达了要感谢生命并以自己的全部热情回报生命的意愿。6. 结合写作背景,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感情。1942 年,日本侵略者在我国横行,杀害我国同胞,国民党反动派也欺压老百姓。但是勇敢的中国人民不会因为他们的暴行而灭绝,反而会凝聚成更强大的生命力,同这些残暴势力作斗争,就如同“地面上的小草,它们是那样卑微,那样柔弱,每个严寒的冬天过去后,它们依然一根根从土壤里钻出来,欢乐地迎着春天的风,好像那刚刚过去的寒冷从未存在”,生
4、命如此不易又如此坚韧,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高度赞美及乐观豁达的人生观。目标导学三:探究写法作者对生命进行了热情的歌颂与赞扬,为什么要在开篇提到时间易逝、生而可怜呢?这属于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明确: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先写生命易逝,人们无奈、可怜,感情转入低谷;接着用“人们却不应该为此感到悲观”一转,描写生命的神奇,个体生命有限,集体生命无穷,生命永久不朽,值得赞美;最后联系生活实际,要以爱情来赞美生命,感情高亢,给人以磅礴的力量。这样写,前后对比,把对生命的思考引向更深层次,同时使行文有了波澜,打动人心。目标导学四:赏析语言本文语言或精炼隽永,或形象可感,请你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进行赏析
5、。 范例:有限的岁月只能一度为你所有,它们既然离开,就永远不会再返回。智者对此也无能为力!这句话言简意赅,富有睿智的道理,饱含作者对岁月已逝的惋惜之情。明确:生命在那些终于要凋谢的花朵里永存,不断给世界以色彩,不断给世界以芬芳。明确:用“凋谢的花朵"比喻生命的消亡,“色彩”芬芳”比喻思想、精神,生动形象的说明生命虽然消亡了,但是生命里留下了许多可贵的精神、思想,这些精神、思想将跟随着生命永远流传下去。个人生命不像一件衬衣,当你发现它脏了、破了的时候,就可以脱下它来洗涤,把它再补好。那存在过的忧愁,也许你能忘却,但却不能取消它遗留下的印迹。明确:将“生命”和“衬衣”对比,形象生动地表现
6、了过去了的生命永远不会再返回的道理。它是一个不懂疲倦的旅客,总是只暂时地在哪一个个体内住一会儿,便又离开前去。那些个体消逝了,它却永远存在。明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生命”比作“一个不懂疲倦的旅客”,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个体的生命虽然是短暂的,人类的生命却是永无休止的,富有深刻的哲理。三、课堂练笔文章语言睿智又形象,请你任选一处比喻句,进行仿写,表达你对生命的见解。四、板书设计永久的生命短暂神奇希望毁灭不掉可怜感动感谢赞美第 2 课时我为什么而活着一、新课导入“我为什么而活着?”古往今来,人们何止千百次地这样追问过自己。我们究竟为什么而活着,这个问题太简单又太复杂。我们今天来聆听罗素的声音,看看
7、他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二、新课教学目标导学一: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说说作者为什么活着。明确: 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 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目标导学二:细读探究,感悟作者思想1. 作者渴望爱情的原因有哪些?明确:爱情可以带来狂喜;爱情可以解除孤寂;爱情的结合可以使人看到想象的仙境的神秘缩影。2. 你认为爱情的真谛是什么?用世上广为流传的美好爱情故事加以佐证。示例:梁祝跨越世俗的爱情,牛郎织女的人神之恋,泰坦尼克号的生死之恋, 周恩来邓颖超的志同道合之恋3. 如何理解“看到圣贤和诗人们所想象的仙境的神秘缩影”这句话?明确:作者寻求爱情,实际上就是在寻求美好的仙境,寻求仙境中的美 对爱情
8、的渴望,实质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探寻。4. 作者追求知识的具体内涵是什么?这些知识分哪几个类?结果如何?明确:一是可以了解人类心灵;二是可以知道星辰为什么发光;三是能够理解毕达哥拉斯的思想威力。分为人类、自然和社会。结果是我获得一些成就,然而并不多。罗素一生有哪些成就?知识材料:罗素一生著书 71 种,著述涉及哲学、数学、政治、伦理、教育、文学、社会学。20 世纪初,取得了现代数学基础研究的重大成果“罗素悖论”及解决这一悖论的“类型论”。罗素于 1950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95 岁高龄完成罗素自传。5. 作者活着的第三条理由是什么?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胸怀?明确:爱情和知识把人引向美好的理想境界
9、,对人类苦难的同情让人把目光投向现实世界。于是,作者耳边经常回响起痛苦的呼唤,眼前浮现的是饥饿中的孩子、被压迫者和孤苦无依的老人。表现了一个伟大思想家拯救人类苦难的博大胸怀。但作者同时也不得不承认,他对苦难的拯救往往失败,这就使人更加痛苦。为什么会使人更加痛苦? 知识链接:罗素一生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为维护世界和平,多次发表声明和演讲, 反对侵略战争。二战期间,还因反战坐了六个月牢。1955 年初,罗素、爱因斯坦和各国科学家发起了禁核签名运动。1961 年,89 岁高龄的罗素偕夫人到英国国防部门前静坐示威,被判两个月监禁。1964 年创立罗素和平基金会。6. 这几种追求有何内在联系?顺序能否颠倒?“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追求爱情、知识的真正动力,社会责任程度更深。明确:不能颠倒。7. 你是如何理解最后一段话的?明确:这段话再次重申活着的理由,并表明对自己一生的肯定。确实,爱情、知识和同情,写在了罗素生活的旗帜上,高高飘扬。他的追求激情,追求知识, 关爱人类,从不同角度成就了伟人罗素。目标导学三:文章主旨明确:文章用凝练的语言概括了作者的三大人生追求,即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人格。三、随堂练习你想过自己为什么活着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行政管理与新媒体的结合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行政管理与发展策略试题及答案
- 现代管理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与试题及答案
- 行政公文中热点问题解析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中的信息传播策略试题及答案
- 现代管理学的定量与定性分析及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建筑市场调研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伦理决策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管理学案例解读试题及答案
- 现代管理学理论的试题及答案
- 合伙养牛合同协议书
- 2025届广西邕衡教育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新高考5月全真模拟联合测试数学试题及答案
- 2025羽毛球场馆租赁合同
- 线上陪玩店合同协议
- (二模)贵阳市2025年高三年级适应性考试(二)英语试卷(含答案)
- 河南省安阳市新乡市2025届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 2025-2030中国无损检测(NDT)行业发展现状与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现代农业产业园协议合同
- 2024年全球及中国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GB/T 196-2025普通螺纹基本尺寸
- 城市社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体系构建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