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俄国农奴制改革专项训练试题_第1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俄国农奴制改革专项训练试题_第2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俄国农奴制改革专项训练试题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俄国农奴制改革专项训练1变革是历史发展的永恒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取消56个“衰败选区”的议会代表名额,30个小选区选举名额从2名减少到1名,并将空出的143个席位分配给新兴工业城市。(据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方案) 材料二 克里米亚战争不仅根本改变了欧洲的国际格局和力量对比,而且对英国国内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战争不仅给了英国国内的民主潮流和进一步改革以极大的促进,而且国内各政治派别在外交政策上的激烈争论,促使英国的自由主义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为1850年代末自由党的形成准备好了条件。 (宋晓东克里米亚战争与19世纪英国自由主义的发展) 材料三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

2、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一中议席分配的变化。(10分) (2)据图4指出克里米亚战争的地域特点。(2分)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克里米亚战争如何促进了俄国和英国的社会变革?(4分) (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材料三中邓小平观点的历史意义。(6分)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政府寻求平衡地主和农奴的利益,但是解放条款上的种种平衡措施令大多数农民不满意。政府对土地所有

3、者失去的土地和在这些土地上耕种的农奴进行补偿。农奴获得了自由,逐渐免除了劳作义务,并有机会成为土地所有者。但是农民没有获得什么政治权利,还不得不为所获得的土地交纳赎金。很多失望的农民认为,统治者是在强迫他们为本来就是他们的土地付钱。大多数人发现他们背上了一辈子的债务这是造成疏远和激进的根源。解放农奴几乎没有带来农业产量的增加。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材料二  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甚至比美国历史上1863年解放宣言更重大。在美国,解放宣言仅关系到少数黑人,而在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涉及到占压倒多数的人口。解放农奴的影响是如此深远,以致于其他一系

4、列改革证明是不可避免的。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归纳作者对1861年改革的评价;(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该观点一致的改革措施。(2分) (2)据材料二,概括作者对1861年改革的评价;(1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他一系列改革”的主要措施。(2分) (3)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他们评价1861年改革的不同视角(2分)据此说明历史认识的特点。(1分)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人意识到)文明现在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什么准备工作了吗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

5、直停步不前。 全球通史 材料二 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列宁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怎样理解“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为此进行的1861 年改革在俄国历史上占有怎样的地位?(2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论证列宁所说的“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6分)列宁观察这一问题的着眼点是什么?(3分)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了19世纪60年代,俄国的弱点暴露无疑,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

6、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亚历山大二世所推行的改革与其说是振衰起敝的灵丹妙药,不如说是显露疾病的症状。 摘编(美)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二 历史学家爱德华·拉津斯基这样写道:“对俄国来说,亚历山大二世属于一种新型的改革者,他像是两面神亚奴斯,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俄国农奴制改革发生的原因。(4分) (2)结合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内容,简要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的含义。(6分)5在近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农业生产关系变革对经济近代化起着重要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7、。 材料一 废除农奴制后,俄国有2250万依附俄国封建农奴主的农民获得了解放,在法律上成为有财产的自由人,同时恢复农村公社(即村社)对农民的管理。沙皇政府声称:“公社是俄国人民的特点,侵犯公社就是侵犯特殊的俄罗斯精神。”从欧俄50个省的统计数字表明:农民土地单位面积的产量提高了,18611870年为每俄亩29普特,18711880年为31普特,18811890年为34普特。 M·莱文俄国农民与苏维埃政权 材料二 1897年居住在欧俄的472%的贵族地主通过出售或出租土地等方式远离农村,移居到城市,但在1858年只有15%20%。部分贵族通过抵押土地和出卖土地获得的资金用于商业或俄国的

8、新兴产业。1882年在莫斯科大约有500个世袭贵族办企业和234个世袭贵族开工厂。但比较普遍的是贵族把资金投在国家债券或者铁路、银行和其他私人企业的有价证券。据1882 年资料统计,正是这类投资的股息或利率成为许多莫斯科贵族大部分收入的来源。 周静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贵族的经济状况 材料三 1861 年农奴制改革后,农民“离土不离乡”,广泛使用强制劳动,成为俄国工场手工业的一种普遍特征。废除农奴制并不意味着农村封建关系的终结,错综复杂的传统的超经济的剥削方式在俄国庄园里继续盛行。沙皇专制政府成为自上而下的迅速工业化的发动机,使俄国的工业化表现出明显的内在矛盾性:为了募集资金,沉重的赋税负

9、担不得不压在农民身上,而这样又阻碍了国内市场的扩大,从而限制了进一步的投资。 张宗华苏联时期俄国城市化的特征及历史渊源 (1)据材料一,指出农奴制改革带来的变化及沙皇政府声称“侵犯公社就是侵犯特殊的俄罗斯精神”的主要目的。(3分) (2)据材料二,归纳贵族获取财富的主要途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对俄国现代化所产生的重要影响。(3分) (3)据材料三,概括作者对农奴制改革的观点及其理由。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俄国农业生产关系变革对工业化进程的影响是什么。(4分)6 1861年改革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贵族拖延解放农奴,顽固地坚持自己不正当的权利那么,对于被驯服、

10、无辜的、对专制制度重新燃起怒火的农民来说,解放的命令到来太晚的话,那时他们向老爷头上抛出的斧子,即使是命令和镇压,贵族的脖子和头也不再相连了。 把农民从地主压迫中解放出来!职业的革命家不会赞同这种方式,但我们仍坚持我们的原则我们诚挚地选择人类和平发展的道路。 赫尔岑钟声 材料二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对莫斯科贵族代表发表演说,表达解放农民的意向。赫尔岑立即致信亚历山大二世,称颂他为“开创俄国历史新纪元的活动家。”1858年,赫尔岑写到:“亚历山大二世辜负了在他刚继位时俄国人民对他的期望。沙皇很想把手伸向农民,农民也很想握住他。可是他们的手无法握在一起。俄国现在仍然是贵族的舞台!” 张建华政治

11、激进主义与近代俄国政治 (1)根据材料一,概括赫尔岑的主要观点。(4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赫尔岑对亚历山大二世的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沙皇很想把手伸向农民”的社会背景。(6分)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尽管遭到美国和欧洲的强烈反对,但俄罗斯武装力量仍果断进驻克里米亚多处战略要地。2014年2月28日以来,驻扎在塞瓦斯托波尔的俄黑海舰队率先行动,随后俄军从海空同时大举增援。正如路透社所言,与160年前同英法冲突时色厉内荏的俄国相比,经过精心准备的俄军面对西方压力时,己表现得底气十足,毫不示弱。 环球时报(2014年3月3日) 材料二 被解放的农民反抗斗争更激烈了,1861年

12、农民骚动竟至1176次。亚历山大成为打开潘多拉盒子的牺牲品,1866年到1880年,他遭到的精心策划的未遂刺杀至少有5次。1881年3月1日,他终于被主张推翻沙皇专制制度的民意党成员炸死,也成为欧洲历史上遭到刺杀最多的帝王之一。 赫尔岑俄罗斯之声 (1)在克里米亚问题上,相对于今天的“底气十足”,为什么160年前俄国却是“色厉肉荏”?(4分) (2)依据材料,分析亚历山大二世屡遭刺杀的原因有哪些?(6分)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克里米亚的失败对俄国的民族主义者和斯拉夫派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与许多西欧派人不同他们警告说俄国会因为没跟上西方的脚步而遭遇失败斯拉夫派人很有信心地预言,俄国专制制度的

13、优越性会导致一个可与1812年对拿破仑的胜利相媲美的胜利。 在克里米亚战争之后的数十年间,西欧因决定性地促成了俄国的工业化而进一步削弱了俄国的旧制度这些发展意味着1914年的俄国比起1825年的十二月党人时的俄国,与欧洲相似得多。然而,这些不断增长的相似之处正如斯拉夫派所警告的,引起了俄国社会中的某些分裂和冲突。其中之一是农民群众不断增加的骚动和不断增长的政治觉悟。他们绝对没有满足于解放法令中的条款,他们觉得,这些条款把太大的一部分土地留给了贵族。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怎样理解材料中俄国“没跟上西方的脚步”?(6分)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们觉得,这些条款把太

14、大的一部分土地留给了贵族。”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认识。(9分)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俄国与英国生铁产量和铁路总长对比表    俄国 英国 比例 生铁(19世纪中叶) 26万吨 385万吨 1/14.8 铁路总长(1861年) 15 00俄里 15 000俄里 1/10 材料二 臭名昭著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的暴力和一连串的侮辱。 列宁 材料三 解放农奴 材料四 (解放农奴)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甚至比美国历史上1863年的解放宣言更重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

15、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2)列宁为什么说农奴制改革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现象? (3)材料四说明了什么问题?这次改革存在哪些不足之处?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我不愿农民过的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连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砍掉。”俄苏联史 材料二 对自己全部土地仍然保持所有权的地主,在农民向他们履行规定的义务的条件下,让农民长期使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法令中所规定的义务,在这种过渡下的农民被称为暂时义务农。 俄1861年改

16、革法令 材料三 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完全自由的农民。 俄1861年改革法令 材料四 农民未能正确理解陛下所赋予他们的权利,他们还希望获得绝对的自由,并完全占有贵族的土地。只有采取强制和严厉手段,才能使农民相信地主的要求是合法的。1862年沙皇政府第三厅报告 (1)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心理上的矛盾是什么?为什么产生这种矛盾心理? (2)根据材料二、三,说明这两种农民在权利方面的区别。 (3)材料三中对农奴法律地位变化的结论是否符合实际? (4)依据材料四,说明1861年改革的目的。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1)变化:取消或减少一些选

17、区的议席;(1分,如答出取消衰败选区议席或减少小选区名额亦可)大大增加工业城市的议席。(1分) 背景:工业革命的进一步开展;(1分)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增强;新兴工业城市兴起;部分选区经济衰落、人口减少;传统的选举制度已经不适应现实的需要(每点1分,共2分,任答两点即可) 评价:(积极)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2分)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英国代议制的发展;有利于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任答一点2分) (消极)工人、贫民的政治权利仍未得到明显改善。(1分) (2)特点:地跨欧亚两大洲;以黑海和克里米亚半岛为中心。(2分,任答一点即可) 影响:(对俄国)进一步加剧了俄国国内矛盾,成为俄

18、国1861年改革的导火线;(2分) (对英国)极大地促进了英国的民主潮流和进一步改革;(1分)促使自由主义事业进入了新阶段,为英国自由党的形成准备了条件。(1分) (3)意义:深刻地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姓“社”、姓“资”的重大认识问题,解放了思想;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的水平,丰富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有利于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为中共“十四大”的召开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每点2分,共6分,任答三点即可)2【答案】(1)观点:认为改革激化社会矛盾,没有促进农业发展。(2分) 措施:农民可以通过高额赎买获取土地。(2分) (2)评价:扩大民主范围。(1分

19、) 措施:中央与地方的政治改革,如建立各级法院等。(列举其它措施同样赋分)(2分) (3)视角:材料一:从协调各阶层利益的结果的视角; 材料二:从美俄比较的视角,农奴解放和获得政治权利。(2分) 特点:作者立场不同、视角不同、选取材料不同,对同一历史事物的评价结论也不同。(学生能回答一点即可赋分)(1分)3【答案】(1)理解:西欧各国政治上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经济上工业革命迅速发展,而俄国在政治上仍延续着沙皇专制制度。经济上存着着农奴制度。(4分) 地位:1861年改革是一次承上启下的改革,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2分) (2)论证:俄国参照西方国家资产阶级代议模式,建立了地方和城市自治机

20、构。司法制度的改革促进了俄国政治的法制化。 着眼点:国家结构的变化。(3分)4【答案】(1)原因:国内社会矛盾尖锐;克里木战争的失败;政治上沙皇专制的腐朽统治;经济上农奴制阻碍了俄国的发展。(4分) (2)“一张脸孔望着未来”指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1分)颁布了解放法令,废除农奴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劳动力、市场和资金;在政治体制方面建立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参照西方司法制度进行改革,带有一定的民主化倾向。(2分) “一张脸孔望着过去”指改革保留了大最的封建残余。(1分)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地主上地所有制,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2分)5【答案】(1)变化:使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21、;农业生产力得到提高。(2分)目的:加强对农民的控制和管理,维护沙皇政府的利益及统治。(1分) (2)途径:出售出租土地;兴办实业;金融投资。(任答1点,共2分)影响:推动农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和贵族的资产阶级化。(1分) (3)观点:农奴制改革不彻底,制约了俄国工业化发展。(1分)理由:政府剥削,赋税沉重;农民仍存在人身依附导致劳动力和市场资源缺失。(2分)影响: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1分)6【答案】(1)观点:解放农奴;反对暴力革命,主张和平变革。(4分) (2)原因:农奴制改革进展缓慢。(2分)背景:农奴制激化了阶级矛盾,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激起了农民的反抗;出现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潮。(4分)7【答案】(1)原因:西方主要国家已经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落后的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远远落后于西欧。(4分) (2)原因:改革是对农民的一场掠夺,农民遭受看要资本主义和封建残余的双重剥削和压迫;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