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_第1页
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_第2页
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_第3页
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_第4页
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1 .读片段,冉结合全文做练习。等等,老屋! ”一个小极了的声音在它门前响起,不注意根本听不到,请再站一会儿吧,我肚子好饿好饿,外面的树被砍光了,我找不到一个安心织 网抓虫的地方。”老屋低头看看,眼睛眯成一条缝:哦,是小蜘蛛啊。”(1)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句子。(2)老屋毫不犹豫地帮助了小猫、老母鸡和小蜘蛛,体现了老屋 的精神。(3)老屋会倒吗?你预测的依据是什么?【答案】(1)好吧,我就再站一会儿(2)乐于助人(3)示例:老屋不会倒,因为老屋愿意继续帮助别人。【解析】【分析】(1)考查补写省略的内容,一般要注意补写的内容与所 给出的内容一致,

2、要联系上下文,注意语句通顺。(2)评价人物品质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 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3)本题考查学生依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力进行预测的能力。想象是一 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 心理过程,是对阅读内容的预测、拓展。故答案为:(1)好吧,我就再站一会儿(2)乐于助人(3)老屋不会倒,因为老屋愿意继续帮助别人。【点评】(1)此题考查补写省略的内容的能力。(2)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品质。(3)此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课文内容进行预测的能力。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船底鱼在辽阔的海洋中,生活着一种中小型的鱼 一一鲫(yn

3、)。鲫的体型长得 苗条匀称。它行动敏捷,善于游泳,性格活泼,并具有吸附在大型的鲨鱼、海 龟、鲸的腹部或船底的习惯。所以,人们称它为船底鱼。鲫吸附在物体上,在周游四海的过程中,遇上了饵( e料丰富的海区 或者见到它的船主” 一H型鲨鱼捕食时吃剩下来的一些残食,、就悄悄地离 开自己乘的 船",去吃上一顿可口的美餐。然后,再寻找一条新船”,继续前进。一旦找不到 船”,它便吸附在附近的礁石及其他固定的物体上,作短暂休 息。这时,它的细长尾巴,似海藻随海飘动,以此引诱鱼类,待有良机,继续 吸附上新 船”。鲫在大海中乘船周游, 省力气,还靠着船只和鲨鱼等大型海洋动物的威力免受敌害侵袭,真是一举两

4、得的美事!(1)写出下列各词的反义词。前进 短暂一_ 附近一一(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良机:周游:( 3)在文中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鲫在大海中乘船周游, 省力气,还靠着船只和鲨鱼等大型海洋动物的威力免受敌害侵袭,真是一举两得的美事!(4)鲫乘的 船”指的是 o鲫离开乘的 船”去吃一顿可口的美餐,这个 “美餐 ”是指 。5)在大海中乘船周游,一举两得,“一举两得 ”指的是 。【答案】( 1)后退;长久;遥远( 2)很好的机会;到四周游玩( 3)不仅;而且( 4)大型的鲨鱼、海龟、鲸的腹部或船底;大型鲨鱼捕食时剩下的一些残食( 5)不仅省力气。而且还靠着船只和鲨鱼等大型海洋动物的威力免

5、受敌害侵袭【解析】 【分析】(1)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前进 前 ; 向前行进;向前发展进步。短暂一一时间短;持续时间很有限的;转瞬即逝的。附近 靠近,离某地不远的。( 2)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良机:很好的机会。周游:到四周游玩。( 3)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此题分句前后是递进关系。故选不仅而且;( 4)、(5)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解答时要联系文章上下文及主旨来思考。鲫乘的船”指的是大

6、型的鲨鱼、海龟、鲸的腹部或船底。鲫离开乘的“船 ”去吃一顿可口的美餐,这个“美餐 ”是指大型鲨鱼捕食时剩下的一些残食。在大海中乘船周游,一举两得,“一举两得”指的是不仅省力气。而且还靠着船只和鲨鱼等大型海洋动物的威力免受敌害侵袭。故答案为:(1)后退长久 遥远( 2)良机:很好的机会。周游:到四周游玩。(3)不仅而且( 4)大型的鲨鱼、海龟、鲸的腹部或船底大型鲨鱼捕食时剩下的一些残食( 5)不仅省力气。而且还靠着船只和鲨鱼等大型海洋动物的威力免受敌害侵袭。【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2)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

7、解。熟读课文,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3)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4)、(5)这种词语的意思是语境临时赋予的,具有特殊的表情达意的作用。注意,做这样的题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 来解释,不能借助字典等工具书照抄照搬下来。3 课外阅读。芦苇地下和田边的草丛,是萤火虫的“发祥地 ”。它们一个个从草丛中飞起来,忽明忽暗的一点点白光,好似天上的繁星,一个个在那里移动。最有趣的是这些白光()乱窜,()也有一些追逐的形迹:有时一个飞在前面,亮了起来,另一个就会向它一直赶去,但前面一个突然隐没了,或者飞到水面上,

8、与水中的星光混杂了,或者飞入芦苇或稻田里,给那些枝叶遮住了,于是追逐者失去了目标,就迟疑地转换方向飞去,有时反给别的萤火虫作为目标了。这样的追逐往往不止一时,所以水面上,稻田上,一明一暗,一上一下的闪闪的白光与天上的星星同样繁多。尤其是飞在水面的,映着掀起的银波,那情景是很有趣的。( 1)在文中的()里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2)在文中找出你认为描写萤火虫最有趣的句子。( 3)你认为把萤火虫比作“天上的繁星”恰当吗?为什么?。( 4)短文主要写萤火虫的景象。【答案】( 1)虽然、但( 2) 这样的追逐往往不止一时,所以水面上,稻田上,一明一暗,一上一下的闪闪的白光与天上的星星同样繁多。尤其是飞在

9、水面的,映着掀起的银波,那情景是很有趣的。( 3)恰当。它们也有忽明忽暗,一闪一闪的特点。( 4)在夜间飞舞、追逐【解析】 【分析】(1)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此题分句前后是条件关系。故选 虽然但:( 2)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积累好句习惯。能够准确的理解句意。学生应该熟读课文,积累知识。( 3)本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明白比喻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所谓“比喻 ”,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

10、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4)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故答案为:(1 )虽然、但;( 2)这样的追逐往往不止一时,所以水面上,稻田上,一明一暗,一上一下的闪闪的白光与天上的星星同样繁多。尤其是飞在水面的,映着掀起的银波,那情景是很有趣的。(3)恰当。它们也有忽明忽暗,一闪一闪的特点。(4)在夜间飞舞、追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2)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积累。平时一定要对一些文中的、课外

11、阅读中的好句多做一些摘抄、积累,加强背诵。(3)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4)此题主要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4 .课外阅读。邯郸学步相传在战国时候,赵国的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特别优美。燕国的寿陵有个 青年人,不顾路途遥远,跋山涉水,赶到邯郸来学习当地人走路的姿势。他整天呆在邯郸的大街上,看人家走路,边看边琢磨人家走路的特点, 还跟在后边模仿。跟这个人后边走几步,再跟那个人后边走几步,可是学来学 去,总是不像,始终也没有学会邯郸人走路的步法。这个青年人心里想,也许是因为自己习惯了原来的走法,所以学不好。 于是他索性丢掉原来的走法,从头学习走路

12、。他每走一步都很吃力,既要想着 手脚如何摆动,又要想着腰腿如何配合,还得想着每一步的距离弄得他手足无措。他一连学了几个月,不但没有学会邯郸人的走法,还把自己原来的走法 也忘了。后来,他只好爬着回到故乡。(1)选一选,填一填。鹦鹉学舌 东施效颦 标新立异 独辟蹊径 A、找出反义词。邯郸学步B、找出近义词。 邯郸学步-(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邯郸学步”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答案】(1)标新立异;独辟蹊径;鹦鹉学舌;东施效颦(2)比喻模仿别人不得法,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忘掉了。不要盲目崇拜 别人。勤于向别人学习是应该肯定的,但是,一定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解析】【分析】(1)本

13、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反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 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 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找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2)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 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故答案为:(1)标新立异;独辟蹊径;鹦鹉学舌;东施效颦;(2)比喻模仿别人不得法,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忘掉了。不要盲目崇拜别人。勤于向 别人学习是应该肯定的,但是,一定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 近义词、反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

14、增加词汇量。(2)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5 .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夏天,树木长得葱葱笼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 得严严实实 的,住了人们的视线,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 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 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 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1)选择合适的字填到文中的横线上。遮封挡(2)这一段话描写的是小兴安岭 季的景色,描写的景物有树木、> f 口。(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的浸”字的好处是()。A.表现整个森林都泡在水里B写出了被浓

15、雾笼罩的整个森林宛如仙境一般的美(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把比作,像利剑一样"穿过“能让我们体会到【答案】(1)封;挡;遮(2)夏;雾;阳光;野花(3) B(4)阳光;利剑;树木的繁茂和阳光照射树林的别样景致【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动词的运用。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 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2)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阅读短 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3)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要把这个字得 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并结合短文的意境情感来分析。本题型的答题思路 为:解释该字在句中

16、的含义。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4)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 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白事物卜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故答案为:(1)封;挡;遮;(2)夏、雾、阳光、野花; (3) B;(4)阳光、利剑、树木的繁茂和阳光照射树林的别样景致【点评】(1)要正确使用词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 这也是积累的重要内容之一。(2)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概括性比较强, 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3)本

17、题考查学生赏析炼字妙处的能力。(4)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 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6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大声 厉声)问道:你会背了吗? ” 袋背了。”孙中山说着,就把那段书(一字不漏 流利)地背了出来。先生收起戒尺,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说:我原想,书中的道理,你们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的。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先生讲得很详细,大家听得很(细心认真)。后来,有个同学问孙中山: 你向先生提出问题,不怕挨打吗? ”孙中山笑了笑,说: 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 打也值得。”1) )选出括号里正确的词

18、语。(大声厉声)问道 (一字不漏流利)地背了出听得很(细心认真)( 2)请用横线画出孙中山回答同学的话,你同意他的说法吗?为什么?( 3)从选文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A.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多读自然就明白了书中的道理。B.在学习中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要问,只有多读多问才能掌握更多的知识。C.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答案】( 1)厉声;一字不漏;认真( 2)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同意。因为学习就是要动脑思考,勤学好问,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学到更多的本领。3) 3) B,C【解析】【分析】(1 )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

19、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谈自己的看法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言之有理,没有语病。(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课文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故答案为:(1)厉声、一字不漏、认真( 2)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同意。因为学习就是要动脑思考,勤学好问,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学到更多的本领。4) 3) BC【点评】(1 )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

20、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情色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3)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7) 课内阅读,回答问题。小玩具爸爸出差回来给我带回了一套西游记人物小玩具,里面有孙悟空、唐僧(seng 猪八戒(ji於和沙和尚,都是用泥做的,真惹人喜爱。孙悟空的脸像个红桃子,头上戴着一顶小红帽,两手叉腰里,神气地坐在石头上,好像在说:“我是美猴王!”唐僧的耳朵垂肩,双目紧闭,

21、脸上露出一丝微笑,双手合掌,好像在念经。猪八戒的耳朵大大的,像两把扇子。他头上戴着一顶和尚帽,双眼笑得眯成一条缝(feng。他的肚子圆鼓鼓的,一看 就知道是一个贪吃的家伙。沙和尚的眉毛很粗,下巴长满黑胡子,脖子上挂着一串佛珠,看上去很老实。爸爸送我的礼物真有趣,我很喜欢它们。( 1)在短文中找一个最能代表这几个人物特点的词,写出来。孙悟空 唐僧 猪八戒 沙和尚 ( 2)照样子,写一写。孙悟空的脸像个红桃子。像 。( 3)你读过西游记吗?你最喜欢里面的哪个人物?为什么?【答案】( 1)神气;微笑;贪吃;老实( 2)天上的月亮;一个大圆盘一样悬挂天空。( 3)略【解析】 【分析】(1)考查从文中提

22、取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要看清例句,知道考查的是比喻句,再结合日常积累,仿写比喻句。( 3)结合短文内容,结合了解的人物性格特点谈感受。表达合理即可。故答案为:(1)神气、微笑、贪吃、老实( 2)天上的月亮;一个大圆盘一样悬挂天空。( 3)略【点评】(1)此题考查再理解文章的基础上筛选信息的能力。( 2)此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 3)解答此题要结合文章和自己的了解,组织好语言。8) 读一读片段,回答问题。有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看看你的毯子,又破又旧,好难看,真该把它丢了。”约瑟说: “爷爷一定有办法

23、。”爷爷拿起了毯子,翻过来,又翻过去。嗯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咔吱咔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爷爷说:这块料子还够做”( 1)约瑟遇到的难题是。( 2)你觉得爷爷说的料子还够做什么呢?( 3)约瑟还会遇到什么困难?爷爷又有什么办法来解决呢?发挥想象,和大家交流一下。【答案】( 1)毯子又破又旧(2)衣服、套袖(3)爬不上树,抓不住调皮的小狗 办法:略【解析】 【分析】(1)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3)本题考查学生依据短文内容发挥想象力进行预测的能力。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

24、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对阅读内容的预测、拓展,也就是故事将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故答案为:(1)毯子又破又旧(2)衣服、套袖(3)爬不上树,抓不住调皮的小狗办法:略【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2)、(3)此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短文内容进行预测的能力9.课外阅读。你一定会听见的你听过柳树梳头的声音吗?你听过一大群小蚂蚁跑步的声音吗?你听过 雪花飘落的声音吗?也许你会说: 这都是想象的,我怎么能听出来呢?”那么我再说清楚一你总听过动物的声音吧?当小金鱼用尾巴拨水,麻雀在窗沿唱歌,当一 只小狗忙着啃骨头,两只老猫在墙头吵架,三只老母鸡在啄米吃,你总听到些 什么了吧?你

25、总听过风的声音吧?当清风掠过明月,当微风拂过树梢,当寒风呼啸 着穿过田野,当狂风卷起巨浪,你总听到什么了吧?你总听过水声吧?当山间的清泉奔向溪流,当哗啦啦的大雨砸向屋顶, 当小水滴清脆地落到盛水的盆里,你总该听到些什么了吧?只要你的耳朵能够听,从你出世那一天起,你就在听了。你学着听奶奶 摇摇篮的声音,妈妈冲奶粉的声音,爸爸说话的声音,学着听开门、关门、上 楼梯、电话铃的声音。你很快懂得:每一种声音,都代表了不同的意思。从声 音里,你逐渐熟悉了你身边的世界;在声音中,你逐渐成长。但是,当你一天天长大,当你熟悉了许多声音后,不知不觉中,你却逐 渐失去了听的兴趣。你不再像小时候那样用心听周围的各种声

26、音了。一些声音 你没有听见,好像它们发出时,你的耳朵正好关闭了似的。别让你的耳朵关闭:在寂静的夜里,听一听外面有什么声音传来;在闲暇的时候,听一首从来没有听过的歌曲或乐曲 用心听吧,你一定会听见的,然后你会微笑:我们这个世界的声音是多么丰富,多么美妙!(1)画线的句子把?口当作人来写,这是 的修辞方法。(2)第三至五自然段依次写了 的声音、的声音、的声音。(3)我们一天天长大,一些声音却没有听见,这是因为()A.我们长大后,耳朵不像小时候那样灵敏了。B.我们懂得了要保护耳朵,所以不再去听了。C.我们失去了听的兴趣,不再用心去听了。(4)作者告诉我们,只有 ,才会发现,这个世界的声音非常(5)你

27、听过什么声音?仿照上文第三至五自然段写一写。你总听过 的声音吧?当 , 当 , 当 ,你总该听到些什么了吧?【答案】(1)柳树;小蚂蚁;拟人(2)动物;风;水(3) C(4)用心听;丰富;美妙(5)机器;电风扇嗡嗡地工作;电话铃猛地响起;汽车从身边飞快地开过【解析】 【分析】(1)考查拟人修辞手法,带着问题读一读就会发现,把“柳树、小蚂蚁 ”当做人来描写,这是拟人句。(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三至五自然段的内容,就能找到答案。(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作品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4)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细读

28、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5)仿写句子: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故答案为:(1)柳树、小蚂蚁、拟人;(2)动物、风、水;(3)C;(4)用心听、丰富、美妙;(5)机器、电风扇嗡嗡地工作、电话铃猛地响起、汽车从身边飞快地开过。【点评】(1 )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下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3)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掌握的能力。(4)这道

29、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5)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表达能力,分析题中所给的句子结构,选择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即可。10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霜的工作叶圣陶 很冷的晚上,霜大声地喊:“你们注意啦,今晚我要留在你们这里了。北风吹了一天,厚厚的云挡住了太阳的暖气,是我工作的时候了。特地关照你们一声,免得你们到时候来埋怨(mna n yu &戒。” 霜这样喊过之后,大家都积极行动起来。农人把牛牵进屋里,给一切牲畜(sheng ch Q加铺一点干草。母亲把厚被盖在孩子的身上,让他们(暖和 温和)地睡觉。种花人说“这些花草不要被霜弄坏了。”就把花盆移过。霜的工具都在一只小箱子里,是些什么东西呢?一只颜色盒子,(大大小小多多少少)的画笔,还有剪刀和铁锤。 霜背起小箱子,动手工作了。它把草叶和有些树叶涂成黄色,把有些树叶涂成嫩红色,更把有些树叶涂成老红色。它拿起一支大画笔,蘸( zhaD着银白色来画田地,田地上就像落过小雪一般。它拿起一支小画笔,也蘸着银白色来画人家的窗玻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