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沪教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必考题型_第1页
六年级沪教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必考题型_第2页
六年级沪教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必考题型_第3页
六年级沪教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必考题型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六年级沪教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必考题型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这首现代诗,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汨(mì)罗怀古他从汨罗江的波浪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从此让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亘古不变的艾香。1很多古诗句包含着丰富的节日文化内涵。照样子,填空。(春节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清明节)_,_。(_)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_)_,_。2你能读出这首现代诗中隐含的人物故事和节日习俗吗?人物故事:_节日习俗:_2.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书愤(其一)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2、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1)书愤:_   (2)早岁:_(3)衰鬓:_   (4)名世:_2“塞上长城”引用了南朝宋时名将_(人名)的典故。皇帝要杀他,他说:“乃坏汝万里长城。”“出师一表”引用了三国时_(人名)的典故。3“书愤”之“愤”表现了作者_,抒发了作者内心慷慨激愤、报国之志难酬的_,并在诗中通过_的表现手法呈现出来。4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

3、的愤恨郁积如山。B.颔联只用六个名词组接,勾勒出两幅气壮山河的和平图画,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C.尾联叙事抒情,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过“北定中原,兴复汉室”。D.本诗围绕“愤”字展开,抒发了诗人无私报国,但抑郁不得志的强烈愤慨。5简要概括诗歌颔联描写的内容。_3. 古诗阅读。春夜喜雨唐·杜甫_,当春乃发生。_,_。_,江船火独明。_,_。1把古诗补充完整。2题目中的“_”字是全诗的诗眼。作者称赞春雨为“好雨”是因为“ _”。(用原文回答)3“_,_。”是从视觉来写春雨;“_,_。”是诗人的想象。4第三、四句写出了春雨_和_的特点;第七、八句中的个“_”字表现了雨后花开的生

4、机勃勃。5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诗人运用拟人手法,仿佛春雨知道农时,应时而来。B.中间四句,诗人分别以听觉和视觉落笔,写出了“好雨”润物之功,诗人爱雨之情。C.最后两句,诗人想到雨后晨景:雨过天晴,成都城中处处落英缤纷。D.全诗没有出现一个“喜”字,但从“潜、润、细、湿”等字却可体会出诗人的喜雨之情。4. 古诗阅读。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这首诗中写到了庭院、_、树、鸦、露珠和_等景物。2下面赏析不正确的是()A.前两句诗描写的是赏月的环境。B.诗句中没有“月”字,却暗含着月

5、色,“地白”二字给人以澄静空明之感。C.“冷露无声湿桂花”写出了中秋之夜的繁华热闹场景。5.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1词中描绘的是_时节的景色,由“_”“_”可以看出来。2“唱黄鸡”的意思是(   )A.比喻时光流逝  B.听黄鸡鸣叫,新的一天开始了 C.黄鸡报晓3“谁道人生无再少?”这一句运用了_的手法,意思是_?4下列诗句与本词表达的感情一致的是( )A.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B.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6、,壮心不已。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D.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5古人在评价这首词时认为“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富含哲理。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再无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短暂而叹息。B.人可以青春常在,不必为光阴流逝、人生衰老而叹息。6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1)“浣溪沙”是这首词的词题。(_)(2)“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这一句是词前的小序,简要介绍了作词的缘由。(_)(3)苏轼又名苏东坡,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_)6. 理解阅读。囚歌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

7、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1第节诗中,“人”指的是_。“狗”指的是_。2第节诗,讲了革命者的坚定选择是_。3第节诗中,“地下的烈火”指的是_。“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意思是_。4第节诗中“烧掉”和“永生”矛盾吗?为什么?_5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什么精神?请用简短的话写出来。_7.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1这首诗是_代诗人_写的。诗中描写了_种景物,分别是_。表达了诗人_之情。2“&#

8、160;_,_。”一句写出了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欢乐情景。3从诗中的“_”“_”“_”等词语可以看出,本诗所写的季节是_。4“急走”“追”这两个词语有什么样的表达作用? _。5宿新市徐公店采取景物与人物相结合,_的写作手法,成功地刻画出农村恬淡自然,宁静清新的_风光。()A.动静结合 早春 B.动静结合  晚春8. 读春雨,比较两首古诗,完成练习。春 雨周邦彦耕人扶耒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1这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对“春雨的喜爱之情。请概括两位诗人喜爱“春雨”的理由。_2虽然这两首诗抒发的情感相近,但在艺术表现上却有很多不同之

9、处。你喜欢哪一首?请自选一个角度略作分析,说说自己偏爱其的理由。_9. 按要求做。望洞庭_湖光秋月两相和,遥望洞庭_,_无风镜未磨。白银盘里一青螺。1在题目下方的横线上写出诗的作者。2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把诗补充完整。湖光秋月两相和,遥望洞庭_,_无风镜未磨。白银盘里一青螺。3摘录诗中的一个比喻句,再写出:这句话把什么比喻成什么了?  _10. 根据古诗意思完成练习。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尽”的意思是()A.尽头。 B.都2这两句诗的意思是()A.今夜明月当空,世间人人都在仰望,不知道这秋日情思落在了谁的一边?B.今夜明月皎皎,人人都欢喜地望着,

10、团聚之日又有谁在思念家乡?3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写的是诗人思念家乡,而_的这两句诗写的是天下所有人都在望月,他发出了心中的疑问:“不知秋思落谁家?”作者用委婉的语气写出了自己的_之情。11.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习题。阳关曲·中秋月宋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1这首词描写的是我国的哪一个传统节日(   )A.端午节 B.中秋节 C.清明节 D.重阳节2词中的“玉盘”指的是_,你积累的哪首古诗词中也用了这个比喻?请写下来:_, _。12. 读下面词的片段,完成练习。七八个星天外

11、,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1“七八个”说明了_,“两三点”说明了_,这与上阕的清幽夜色以及有趣的乡土气息相吻合。2“忽见”的意思是_,从中可以看出_。13. 古诗赏析。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注释钱塘湖:即杭州西湖。水面初平:湖水才同堤岸齐平,即春水初涨。云脚低: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所以说“云脚低”。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鹂。争暖树: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乱花:纷繁的花。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

12、。浅草:浅浅的青草。行不足: 百游不厌。足,满足。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在西湖东畔,唐朝以前已有。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所筑白堤在钱塘门外,是另一条。(1)点明诗人游览的地点的诗句是   。(2)诗中最能突出诗人感情的一个词语是   。(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两个动词是   、   。(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运用的修辞手法有( )(多选)A.比喻 B.拟人 C.对偶 D.夸张 E.反问(5)从诗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写的是初春景象?(写两个以上)_14.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解释下面诗句中加点的词。中庭地白树栖鸦_今夜月明人尽望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