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传染病模型_第1页
数学建模——传染病模型_第2页
数学建模——传染病模型_第3页
数学建模——传染病模型_第4页
数学建模——传染病模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数学建模一一传染病模型传染病模型摘要当今社会,人们开始意识到通过定量地研究传染病的传播规律,建立传染 病的传播模型,可以为预测和控制传染病提供可靠、足够的信息。本文利用微 分方程稳定性理论对传统传染病动力学建模方式进行综述,且针对甲流,S丿等新生传染病模型进行建模和分析。不同类型的传染病的传播过程有其各自不同的特点,我们不是从医学的角 度一一分析各种传染病的传播,而是从一般的传播机理分析建立各种模型,如 简单模型,SI模型,SIS模型,SIR模型等。本文中,我们应用传染病动力学模 型来描述疾病发展变化的过程和传播规律,运用联立微分方程组体现疫情发展 过程中各类人的内在因果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

2、方程求解算法。然后,通过 借助Matlab程序拟合出与实际较为符合的曲线并进行了疫情预测,评估各种控 制措施的效果,从而不断完善文中的模型。本文由简到难、全面地评价了该模型的合理性与实用性,而后对模型和数 据也做了较为扼要的分析,进一步改进了模型的不妥之处。同时,在对问题进 行较为全面评价的基础上又引入更为全面合理的假设,运用双线性函数模型对 卫生部的措施进行了评价并给出建议,做好模型的完善与优化工作。关键词:传染病模型,简单模型,SI,SIS,SIR,微分方程,Matlab、问题重述有一种传染病(如SARS甲型H1N1正在流行,现在希望建立适当的数学 模型,利用已经掌握的一些数据资料对该传染

3、病进行有效地研究,以期对其传 播蔓延进行必要的控制,减少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考虑如下的几个问题,建 立适当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一定的比较分析和评价展望。1、 不考虑环境的限制,设单位时间内感染人数的增长率是常数,建立模型求t 时刻的感染人数。2、假设单位时间内感染人数的增长率是感染人数的线性函数,最大感染时的 增长率为零。建立模型求t时刻的感染人数。3、假设总人口可分为传染病患者和易感染者, 易感染者因与患病者接触而得病,而患病者会因治愈而减少且对该传染病具有很强的免疫功能,建立模型分析t时刻患病者与易感染者的关系,并对传染情况(如流行趋势,是否最终消灭)进行预测。二、问题分析1、这是一个涉及传

4、染病传播情况的实际问题,其中涉及传染病感染人数随时间 的变化情况及一些初始资料,可通过建立相应的微分方程模型加以解决。2、问题表述中已给出了各子问题的一些相应的假设。3、在实际中,感染人数是离散变量,不具有连续可微性,不利于建立微分方程 模型。但由于短时间内改变的是少数人口,这种变化与整体人口相比是微小的。 因此,为了利用数学工具建立微分方程模型,我们还需要一个基本假设:感染 人数是时间的连续可微函数。三、模型假设模型二和模型三的假设条件:假设一:在疾病传播期内所考察地区的总人数N不变,即不考虑生死,也 不考虑迁移.人群分为易感染者Su呂ceptibie)和已感染者(5珀毗如3)两 类(取两个

5、词的第一个字母,称之为SI模型),以下简称健康者和病人。时刻t 这两类人在总人数中所占比例分别记作s(t)和i(t),假设二匸每个病人每天有效接触的平均人数是常数,称为日接触率°当病 人与健康者接触时,使健康者受感染变为病人。假设三模型三在假设一和假设二的基础上进行考虑,然后设病人每天治 愈的比例为“,称为日治愈率。病人治愈后成为仍可被感染的健康者,显然1/A 是这种传染病的平均传染期。模型四的假设条件:假设四:腺人数N不变口人群分为健康者、病人和病愈免疫的移出者 (Removed)三类,称SIR模型。三类人在总数N中占的比例分别记作s(t)f i (t) 和 r (t) o假设五;

6、病人的日接触率为爲日治愈率为k (与SI模型相同),传染期接 触为4四、符号说明t 某一具体时刻x(t)病人人数Z 每天每个病人有效接触的人数N-总人数s(t)健康者总人数i(t)病人总人数切*初始时刻病人的比例病人的最大值日治愈率山平均传染率接触率r(t)移出者仇初始时刻健康者的比例五、模型的建立与求解模型1在这个最简单的模型中,设时刻 t的病人人数x(t)是连续、可微函数,并 且每天每个病人有效接触(足以使人致病的接触)的人数为常数 ,考察t至到j 病人人数的增加,就有x(t t) x(t) x(t) t再设t 0时有xo有个病人,即得微分方 程d xdtx , x(0) Xo(1)6方程

7、(1)的解为x(t)txoe#结果表明,随着t的增加,病人人数x(t)无限增长,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建模失败的原因在于:在病人有效接触的人群中,有健康人也有病人,而其中只有健康人才可以被传染为病人,所以在改进的模型中必须区别这两种人模型2 (SI模型)根据假设,每个病人每天可使s(t)个健康者变为病人,因为病人数为Ni(t),所以每天有Ns(t)i(t)个健康者被感染,于是Nsi就是病人数Ni的增加率,即(3)N ° Nsi dts(t) i(t) 1(4)#7再记初始时刻(t0)病人的比例为i。,则didti(1 i),i(0) io(5)#方程(5)是Logistic 模型。它的

8、解为1io由(5),(6)式及图1可知,第一,当i1/2时dt到达最大值didt,这个时刻为mtm叽1这时病人增加的最快,可以认为是医院的门诊量最大的一天,预示着传染病高潮的到来,是医疗卫生部门关注的时刻。tm与成反比,因为日接触率表示该地区的卫生水平,越小卫生水平越高。所以改善保 健设施、提高卫生水平 可以推迟传染病高潮的到来。第二,当t 时i 1,即所有人终 将被传染,全变为病人,这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其原因是模型中没有考虑到病人可以治愈,人群中的健康者只能变成病人,病人不会再变成健康者。模型3 (SIS模型)有些传染病如伤风、痢疾等愈合后免疫力很低,可以假定无免疫性,于是 病人被治愈后变

9、成健康者,健康者还可以被感染再变成病人,所以这个模型成 为SIS模型。考虑到这一模型的假设条件,于是有Ni(t t)-i(t)Ns(t)i(t) t- Ni(t)(8)可得微分方程-J:一i(1-i) - ii(0)iodt(9)定义/(10)其中 是整个传染期内每个病人有效接触的平均人数,称为接触数。得到% - i i-(1-1/ )( 11)模型4 (SIR模型)大多数传染者如天花流感肝炎麻疹等治愈后均有很强的免疫力,所以病 愈的人既非健康者(易感染者),也非病人(已感染者),因此他们将被移除传 染系统,我们称之为移除者,记为 R类。SIR模型是指易感染者被传染后变为感染住,感病者可以被治

10、愈,并会产生免疫力,变为移除者。人员流动图为:S-I-R。1. 模型构成:(在假设1中显然有:s(t) + i(t) + r(t) = 1对于病愈免疫的移出者的数量应为(13)不妨设初始时刻的易感染者、染病者、恢复者的比例分别为So ( So > 0), io (iod_ dt ds dt dr dt>0), ro=O,则SIR基础模型用微分方程组表示如下:(14)si isiis(t) , i(t)的求解极度困难,在此我们先做数值计算来预估计s(t) , i(t)的般变化规律。2. 数值计算在方程(3)中设入=1,卩=o.3,i (o) = o.o2 , s (o) =o.98,

11、用软件编程:fun cti on y=ill(t,x) a=1;b=o.3;ts=0:50;x0=0.20,0.98;t,x=ode45('ill',ts,x0);plot(t,x(:,1),t,x(:,2)pauseplot(x(:,2),x(:,1)输出的简明计算结果列入表 1o i(t) , s(t)的图形以下两个图形,is图形称为相轨线,初值i(0)=0.02,s(0)=0.98 相当于图2中的P0点,随着t的 增,(s,i)沿轨线自右向左运动.由表1、图1、图2可以看出,i(t)由初值增长至 约t=7时达到最大值,然后减少,t ,i r0,s(t)则单调减少,t ,s

12、 f0.0398. 并分析i(t),s(t)的一般变化规律.表1i(t),s(t)的数值计算结果t012345678(t)0.02000.03900.07320.12850.20330.27950.33120.34440.324;7s(t)0.98000.95250.90190.81690.69270.54380.39950.28390.202;7t9101520 :2530354045i(t)0.28630.24180.07870.02230.00610.00170.00050.00010s(t)0.14930.11450.05430.04340.04080.04010.03990.0399

13、0.039(313. 相轨线分析我们在数值计算和图形观察的基础上,利用相轨线讨论解(t ) ,s (t )的性质。(s, i ) | s >0, i >0 , s + i(15)在方程(14)中消去dt并注意到T的定义,可得所以:d1dsilssoio(didsiio di(17)利用积分特性容易求出方程(5)的解为:i(so io) s -1So在定义域D内,(17)式表示的曲线即为相轨线,如图3所示.其中箭头表示了随着时间t的增加s(t)和i(t)的变化趋向图3下面根据(14), (17)式和图3分析s(t),i(t)和r(t)的变化情况(t -o时它们的极 限值分别记作s ,

14、 i和r ).1. 不论初始条件s0,i0如何,病人将消失,即:t,i 02. 最终未被感染的健康者的比例是,在 式中令i=0得到, 是方1. S介S) io sIn 0So在(0,1/ (T )内的根.在图形上 是相轨线与s轴在(0, 1/ (T )内交点的横坐标3.若 s0>1/ td1,则开始有乞丄1o, i(t)先增加,令虫 丄1 =0, 可ds s TdsSt得当s=1/ T时,i(t)达到最大值:ims0i0丄(1In s。)d1然后s<1/ C时,有里 丄1 o,所以i(t)减小且趋于零,s(t)则单调减dss c小至s ,如图3中由P1( s0, i0)出发的轨线d

15、 14. 若so1/ c ,则恒有 一 10 , i(t)单调减小至零,s(t)单调减小至sdss c如图3中由P2(s0,i0)出发的轨线可以看出,如果仅当病人比例i(t)有一段增长的时期才认为传染病在蔓延, 那么1/ c是一个阈值,当so>1/ c (即c >1/s0)时传染病就会蔓延.而减小传染期 接触数C ,即提高阈值1/ c使得s0< 1/ c (即c < 1/ s0),传染病就不会蔓延(健 康者比例的初始值s0是一定的,通常可认为接近1)。并且,即使s0>1/ C , C减小时,s增加(通过作图分析),im降低,也控制 了蔓延的程度我们注意到在C =入

16、卩中,人们的卫生水平越高,日接触率入越 小;医疗水平越高,日治愈率 卩越大,于是C越小,所以提高卫生水平和医疗水 平有助于控制传染病的蔓延从另一方面看,s s?1/是传染期内一个病人传染的健康者的平均数 , 称为交换数,其含义是一病人被 s个健康者交换.所以当s0 1/ 即s0 1时 必有.既然交换数不超过1,病人比例i(t)绝不会增加,传染病不会蔓延。5. 群体免疫和预防:根据对SIR模型的分析,当S。1/ 时传染病不会蔓延.所以为制止蔓延,除 了提高卫生和医疗水平,使阈值1/ C变大以外,另一个途径是降低s0 ,这可以通 过比如预防接种使群体免疫的办法做到。忽略病人比例的初始值i0有s0

17、1 r0,于是传染病不会蔓延的条件1/可以表为1ro 1 -这就是说,只要通过群体免疫使初始时刻的移出者比例(即免疫比例)就 可以制止传染病的蔓延。这种办法生效的前提条件是免疫者要均匀分布在全体人口中,实际上这是 很难做到的。据估计当时印度等国天花传染病的接触数(T =5,至少要有80%的人接受免疫才行。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即使花费大量资金提高r0,也因很难做 到免疫者的均匀分布,使得天花直到 1977年才在全世界根除。而有些传染病的 (T更高,根除就更加困难。6. 模型验证:上世纪初在印度孟买发生的一次瘟疫中几乎所有病人都死亡了。死亡相当于移出传染系统,有关部门记录了每天移出者的人数,即有了

18、虫的实际数据,dtKermack等人用这组数据对SIR模型作了验证。首先,由方程(12),(14)可以得到dsdr一SIsis一dtdt上式两边同时乘以dt可L dr,两边积分得ss1r.ssrs _dss0 sdrr° 0 rIn sbr es0所以:15#s(t)s°er(t)(8)#(10)(11)其中 2 (So1)2 2soio 2,thSo1从而容易由(1。)式得出:然后取定参数so,drdt22 t2So ch (牙)(T等,画出(11 )式的图形,如图4中的曲线,实际数据在(1 r s) (1 rSoe r)(9)当r 1/ 时,取(13)式右端e r Taylor展开式的前3项得:2 2“Sor(1 rSos°r)dt在初始值r0=0下解高阶常微分方程得1r(t)二佝 1) S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