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鉴赏试题复习指南_第1页
新诗鉴赏试题复习指南_第2页
新诗鉴赏试题复习指南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诗鉴赏试题复习指南一、考纲要求 鉴赏现代诗歌的语言、形象表达技巧和艺术特色。二、知识结构1. 现代诗歌的范畴、类别。2.现代诗歌的鉴赏要点。三、知识点、能力点提示现代诗歌的主流是新诗,也包括现代人写的旧体诗(包括诗词曲 )。新诗是 “五四 ”新文学运 动的产儿,反映新生活,表现新的思想感情。新诗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诗的 格律的束缚,创造出不少样式,总的说来,一种讲究格律,谓之格律诗,一种比较自由,即 自由诗。自由诗形式自由,诗行可长可短,行数可多可少,可以押韵也可不押韵,可用标点也可 不用 标点;格律诗在格律方面比较讲究,但不是像旧诗那样有固定的格式,大体说来,诗 行要求 有比较整齐和

2、谐的节拍,双数诗行的末一字要求押大致相同的韵;有的诗不分节, 有的诗分为若干节,分节的诗,各节的行数要大致相等。诗歌的艺术概括力最强, 鉴赏时, 要从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入手, 进而把握关键词句的 深层 含义,品味诗歌所抒发的情感,分析其多种艺术手段,把握并深刻理解作品所塑造的 艺术形象,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具体说来,现代诗歌的 鉴赏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诗歌的语言 语言是一切文学作品的基本材料, 诗歌尤其讲究语言的运用, 其艺术形象的塑造, 意境 的营 造以及情感的传达,都要借助语言。由于体裁的特点,诗歌的语言要求能用最简洁的 词句来 传达尽可能丰富的内容,这就形成诗歌语言凝练、含蓄、

3、跳跃性强的特点。相对来 说,新诗 采用白话文写作,较少用典,从字面上较旧体诗容易把握,但要能正确评价一首 诗,还是要 反复朗诵,尽力揣摩,抓住饱含作者深情的词语来仔细品味其深层含义。(二)诗歌的形象 诗歌是通过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的。鉴赏诗歌必须准确把握诗歌中的艺术形象。 有 些诗,通篇描绘具体鲜明的形象,借形象来抒发感情;有些诗,虽没有描绘具体形象, 但能唤起读者想象, 在想象中形成具体形象; 也有些诗, 既描绘了具体形象,也抒发了自己 的思想感情,尽管诗歌刻画形象的方式有所不同,但鉴赏诗歌都必须把握诗歌描绘的形象。要把握诗歌的形象, 就要抓住形象的特征。 有些诗歌描绘的形象较多, 我

4、们应该对众多 的单个形象进行组合加以想象, 构成整体形象; 有些诗歌描绘的形象并非实指, 而是有比喻 或象征的内涵,把握这类作品的形象就不能从字面上理解而应结合时代背景,作者遭遇等, 通过想象,联想来挖掘形象的内涵。总之,理解诗歌的形象应立足于深层理解和整体把握, 不能望文生义,浮于表面。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很多, 可以对形象直接描写,也可以间接描写;可以是白描, 也可 以是浓墨重彩; 可以铺垫, 衬托也可借助想象、 联想塑造形象。 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形象, 才能深入领会诗歌所抒发的感情。(三)诗歌的情感 诗歌是抒情言志的文体,鉴赏时,须深切体会诗歌的感情内涵。可以通过诗歌的形象、 意境 中把

5、握它所要暗示和启迪读者的东西来体会作者的情感。一些诗歌的思想情感是通过诗歌形象的比喻、 象征意义来体现的。 理解这类诗歌的思想 感情 ,首先要准确把握形象的内涵,进而展开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感情的理解,要避免形象 把握上的实指性。 诗歌是一定时代生活的反映, 理解诗歌的感情不能忽略时代的特征。 同一 题材的作品,由于诗人的理想志趣、生活经历,所处时代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思想感情。 理解诗歌的感情还要顾及诗歌的体裁、 风格、 流派等因素。 现实主义诗歌和浪漫主义 诗歌在感情表达上就有区别,豪放派词和婉约派词表达的思想感情也有不同。诗人抒发感情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可以直抒胸臆, 可以借景或借物抒情。

6、 许多诗歌是 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四)诗歌的艺术特色 艺术特色主要是抒情手段、 用典、构思和表现手法。 在诗歌鉴赏中,要能掌握诗歌常用 的表达手段与艺术技巧,如拟人、比喻、借代、夸张、对比、象征、以动写静、小中见大、 虚实 结合、衬托、托物言志等。例 1.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我爱这土地 艾 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 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 比温柔的 黎明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 11月 17日A.

7、诗人未用 “珠圆玉润 ”之类词语而用 “嘶哑 ”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 使人体味到歌者经 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B. 关于“土地 ”“河流”风“”黎“明 ”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 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C.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 地的眷念,而且隐含献身之意。D.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两句诗中的 “我 ”,指 喻体 “鸟 ”而不是指诗人自己。答案 D 。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包括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对表达技巧 的体味和分析。 A 、 B、C 三项着眼于诗

8、歌所抒发的情感、形象所蕴含的意义,文字表达技 巧,均正确。 D 项是考最后一节,诗人已从比喻的境界返回现实,这点题的诗句已是诗人在 向读者直抒胸臆,因此,这里的 “我 ”绝不能再指喻体 “鸟 ”,而是抒情主人公自己了。例 2.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雷 杜运燮 xi è 随着陆陆续续的闪电警告:他们来了 ! 阵阵风都传播着到来的确讯:他们来了 ! 每一叶片每一枝条都遥指着:他们来了 ! 每双眼睛在渴望着,每张嘴在颤动:他们来了 ! 越过一张又一张被撕掉的树叶标语,他们来了 ! 越过一个又一个监狱的铁窗,他们来了 ! 越过一条又一条报纸上的捏造消息,他们来了 ! 越过一堆又

9、一堆难忘的血泊,他们来了 ! 为着撕人心肺被窒息的呻吟声,他们来了 ! 为着惨绝人寰的最底层的挣扎声,他们来了 ! 为着回响在无数街道和炕头的怒吼声,他们来了 ! 那就是冲破冰冻严寒的春雷欢呼声:他们来了 ! 1948 年于新加坡A. 诗歌第二节从 “山雨欲来风满楼 ”的自然图景转向 40 年代中国社会的政治黑暗,以四第 3 页共 4 页个“ 越过”表明“雷”来势的不可阻挡。B. 诗歌第三节重在表现 “雷”滚滚而至的目的,并把“雷”从实写升格为一种消灭压迫和剥 削的解放的象征。C. 最后一句中“冲破冰冻严寒”几个字,意在承接诗歌第一节春雷到来之前自然界的种种 征兆和反应。D. 以“随着”“越过

10、”为“着”起始的三节诗,既隐含 “雷”到来时由远及近的动态,又逐步揭 示了“雷”作为人民解放象征的寓意。答案 C。 分析此题是一道综合考查题,包括对作品内容的理解,表达技巧的 分析。 A、B、D 三项考查的是诗歌中的形象,形象所包含的寓意,正确。而C 项中“承接诗歌第一节春雷到来之前 自然界的种种征兆和反应 ”,显然是不够全面的。因为“雷”在诗歌 中已赋予了更深层的含 义,它成了一种力量的象征,破的是那个黑暗的社会,第二、三节 显然就是那个社会的反映。四、能力训练1.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我遥望 曾卓当我年轻的时候在生活的海洋中,偶尔抬头 遥望六十岁,像遥望一个远在异国的港口 经

11、历了狂风暴雨,惊涛骇浪而今我到达了,有时回头 遥望我年轻的时候,像遥望迷失在烟雾中的故乡A. 这是一首抒写人生感慨的诗作,真实地写出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的心态。B. 第二节换韵,但“回头”与第一节联韵,这样,两节的韵等于勾连起来。如此押韵,与 诗的内容相适应。C. “迷失在烟雾中的故乡 ”中的“故乡”写实,具体写诗人的家乡。D. 诗的两节,分别写年轻、年老时的 “遥望”,更确切地讲,是前瞻与回望,二者组合成 一个完整的结构。2. 请阅读下面一首现代诗,选出分析不当的一项。春水 冰心墙角的花 !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A. “墙角的花 ! ”这是一个称呼语,好像有人用一种温和的语调叫着花儿的名字

12、,但绝不 是单纯的枯燥空洞的称呼,而是蕴含着一种温情,一种希冀。B. “墙角”一词在全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点明了花的生长环境,暗示了花“孤芳自赏”的客观原因,为后面对花的温婉劝诫作了铺垫。C. “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这句话形象地展示了反差强烈、对比鲜明的自然和心 理两种空间。自然空间是客观存在的, 不能任意改变,而心理空间能依据感情载体的不同心 理感受而变化。D. 作者对于花草怀有一种特殊的敏感, 既借小花以自伤,又借小花来述理,达到了刘勰 所说的“喻巧而理至”的艺术境界。3. 阅读下面一首诗,选出分析不当的一项。礁石 艾青 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

13、,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A. “礁石”不仅是不向命运低头的诗人自身的象征, 更是我们民族不畏强暴、 不屈不挠的 斗争精神的象征。B. 作者把“礁石”当作人来描写,集中,凝炼,形象感非常强,像是一尊“诗雕塑”,形成一种 “美的凝聚 ”。C.这首诗语言朴素而洗炼,韵律感也比较强。D.作者对 “礁石”做的是纯客观的描述。4.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没有一座桥比她更平常人群中也许不能引来目光的瀑布没有一座桥比她更神奇 通过后 ,你才能破译世界与人生的许多秘密A. 这首诗以 “桥 ”这一意象喻指人民教师,准确形象。B. 这首诗以物喻人,赞美了

14、一种平凡而又神圣的职业。C. 这首诗托物言志,想象丰富,构思新奇。D. 这首诗语言质朴却意蕴无穷。 “平常 ”与“神奇 ”的对比,有力地突出了主题。5. 阅读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甲)这首诗的最后一小节赋予了 “乡愁 ”特定而广阔深刻的内容, (甲)处最恰当的一节是:A. 而现在乡愁是一泓蓝蓝的海水我在这头亲人在那头B. 而现在乡愁是一杯清清的海水我在这头故乡在那头C. 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D. 而现在乡愁是一道深深的海峡我在这头祖国

15、在那头对这首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 本诗以纪实的手法,按时间顺序抒写了作者自己 “少小离家 ”到 “老大难归 ”的思乡情 愫。B. 本诗集单纯美与丰富美于一体:物象集中明朗,如邮票、船票、坟墓等不枝不蔓;内 容丰富含蓄,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C. 诗歌的结构寓变化于统一之中, 既有各小节的均衡匀称, 又有小节内的长短句的变化, 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D. 诗歌有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在同一位置上有重复、有叠词、有变换的量词, 加强了诗歌的音韵之美。6. 阅读下面一首诗,选出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悬崖边的树 曾 卓 不知是什么奇异的风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 平原的尽头临近深谷的悬崖上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它孤独地站在那里显得寂寞而又倔 强它的弯曲的身体留下了风的形状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 A.这首诗借物喻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