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作文_第1页
任务驱动作文_第2页
任务驱动作文_第3页
任务驱动作文_第4页
任务驱动作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新课标新课标指出:指出: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了了解并积极参与生活,体验生活,关注社会热点,解并积极参与生活,体验生活,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激发写作欲望。作欲望。” 高考导向高考导向:高考作文注重塑造学生的:高考作文注重塑造学生的 。 以往高考作文比较关注考生的以往高考作文比较关注考生的“个人品质个人品质” ,注,注重考生的人品人格,个人的内心情感,而重考生的人品人格,个人的内心情感,而2009201320092013年年的的“新课标卷新课标卷”高考作文则越来越要求考生在注重自己高考作文则越来越要求考生在注重自己的的“个人品质个人品质”的同时,更应该开阔

2、眼界,去的同时,更应该开阔眼界,去关注社会,关注社会,去关注我们的国家,去关注我们人类应如何与自然和谐去关注我们的国家,去关注我们人类应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去做一个有感情有社会责任的人。相处,去做一个有感情有社会责任的人。 这一点,也这一点,也很好地体现在近很好地体现在近3 3年全国卷以及其它很多省的高考语文年全国卷以及其它很多省的高考语文作文题中。作文题中。 对策:对策: 关心大事,多读评论关心大事,多读评论。 学会社会热点评论的写作学会社会热点评论的写作。 2、时评的特点、时评的特点 第一、观点鲜明。第一、观点鲜明。由于文体特征的限制,时由于文体特征的限制,时评的观评的观点态度一定要鲜明。

3、一般观点放在开头,而且论点一定点态度一定要鲜明。一般观点放在开头,而且论点一定要明确、有力。要明确、有力。 第二、说服力强。第二、说服力强。时评的说服力是时评的说服力是非常重要的,选非常重要的,选取的论据一定要准确,能够真实地反映论点,有力地支取的论据一定要准确,能够真实地反映论点,有力地支持论点,具有典型性、客观性。持论点,具有典型性、客观性。 第三、第三、语言充满激情,又要富于理性语言充满激情,又要富于理性 。写时评没有写时评没有激情,温吞水是不行的。吞吞吐吐、半推半就也不行。激情,温吞水是不行的。吞吞吐吐、半推半就也不行。 激情之外,还需有理性,需要理智的分析,理性的判断,激情之外,还需

4、有理性,需要理智的分析,理性的判断,理论的阐释,因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就是要摆事实、讲理论的阐释,因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就是要摆事实、讲道理。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而道理。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而“分析说理分析说理”是时评是时评的灵魂所在。的灵魂所在。 第四、脉络清晰第四、脉络清晰。时评时评要有观点、有论据,有概括、要有观点、有论据,有概括、有阐述,只有脉络清晰,才能说清楚、讲明白。有阐述,只有脉络清晰,才能说清楚、讲明白。 3 3、时评基本写作模式时评基本写作模式(1 1)引用材料。引用材料。有有针对性地概述针对性地概述新闻事实或社会现象新闻事实或社会现象 (1 12 2自然段,自然段,1501

5、50字)字)(2 2)从现象中提取)从现象中提取论述论述的的观点观点。 (3 3)分析材料。分析材料。针对新闻事实或社会现象加以多角度针对新闻事实或社会现象加以多角度、多层次多层次评析,可以是分析造成某一现象的评析,可以是分析造成某一现象的原因原因,揭示现象背后所隐藏,揭示现象背后所隐藏的的实质、影响、危害实质、影响、危害。(。(一事一议,就事论事,就事说理,是一事一议,就事论事,就事说理,是全文的重点全文的重点) (2 2 3 3自然段,自然段,400 400 500500字)字)(4 4)联联提出如此判断的理据(提出如此判断的理据(证明论点证明论点)【理据可以旁征博引、说古理据可以旁征博引

6、、说古论今论今】 联想同类事件联想同类事件:显示其普遍性或特殊性,引起注意显示其普遍性或特殊性,引起注意 联系自身、他人(目前、说古论今)论述联系自身、他人(目前、说古论今)论述(200字)字)(5 5)(寻找对策、倡议劝勉、呼吁号召寻找对策、倡议劝勉、呼吁号召100100字)字)亮出观点亮出观点联联 紧扣紧扣(正反对比、假设因果、点面层进)(正反对比、假设因果、点面层进)时评类作文常用结构模式:时评类作文常用结构模式:引引 简洁简洁(简引材料、提出观点、褒贬分明)(简引材料、提出观点、褒贬分明)议议 充分充分(明析原因、直指危害、阐明意义)(明析原因、直指危害、阐明意义)结结 点题点题(寻找

7、对策、倡议劝勉、呼吁号召)(寻找对策、倡议劝勉、呼吁号召)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字的文章。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作,不得抄袭。 点评:点评: 本文就事论事,就顾校长本文就事论事,就顾校长“卡壳卡壳”之失而遭指责一事,之失而遭指责一事,为顾校长辩护。为顾校长辩护。 辩护的理由是:金无足赤,人无

8、完人,顾校长虽然有失,辩护的理由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顾校长虽然有失,但我们不能求全责备,但我们不能求全责备,“以一眚而掩大德以一眚而掩大德”。 本文为了支持自己的观点,用了以下论据:本文为了支持自己的观点,用了以下论据:(1 1)引用名言)引用名言“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2 2)顾校长的)顾校长的“卡壳卡壳”是小失(一眚),顾校长的建树和是小失(一眚),顾校长的建树和贡献是贡献是“大德大德”,我们不能,我们不能“以一眚而掩大德以一眚而掩大德”;(3 3)引用韩愈名言)引用韩愈名言“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4 4)朱起凤批改的失误与编撰)朱起凤批

9、改的失误与编撰辞通辞通的贡献的贡献(5 5)人们对山海的评价。)人们对山海的评价。 点评:点评: 本文与上一篇在写法上有所不同,既就事论事,又有所拓本文与上一篇在写法上有所不同,既就事论事,又有所拓展。展。 首先,是就事论事,评论顾校长首先,是就事论事,评论顾校长“卡壳卡壳”之失。在之失。在“就事就事论事论事”上,与上一篇相同;但在观点的提炼上,不同于上一篇。上,与上一篇相同;但在观点的提炼上,不同于上一篇。本文的观点是本文的观点是“这这一字不识一字不识反映了责任心问题反映了责任心问题”。 本文与上一篇的最大不同,是不停留在就事论事上,而是在评本文与上一篇的最大不同,是不停留在就事论事上,而是

10、在评论顾校长之失后,再作拓展,联系现实,针砭当前文化工作者论顾校长之失后,再作拓展,联系现实,针砭当前文化工作者的不负责任的问题,使文章更具现实针对性,从而使文章高出的不负责任的问题,使文章更具现实针对性,从而使文章高出上文一筹。上文一筹。 总分:总分:56分分教书育人也应有教书育人也应有“新招新招”(标题简洁、(标题简洁、响亮)响亮) 为了督促学生学习,某职业技术学院的焦老师想出在课后用微信发红包的“新招”,对出勤率高、学习成绩好和上课认真的同学,都发了红包。此举一出,师生认可,又在社会上引发了争议,还有家长认为这样会使教育变味。我认为,焦老师是个敢于创新的老师。在如此沉闷的教育背景下,教书

11、育人也的确应该有新招,才能激活教育的正能量。(引述(引述+态度态度+观点)观点) 首先,传统的育人方式是以班级集体授课制为主,以灌输为主的应试教育让学生们抵触厌烦,远远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采用一些新的顺应时代的招数,本是理所应当的,只有不断更新方法,才能不断激活学习的动力。 其次,微信发红包的新招效果明显。大焦老师的课没有一个逃课,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很好。暂且不论其效果的持久性,但就这点,已经证明新招的可行性。 其三,如果能把“发红包”这种新事物与传统的教书育人方法有机整合起来,还可以给人们提供一种新的思维和教育理念。如在互联网时代,用好移动技术

12、,对学生进行时时处处地引导与教育,定能激发出无数的能量。因此,焦老师的新招肯定能在教育界激发波波涟漪。(分点分层阐述理(分点分层阐述理由)由) 有家长明确反对老师这种做法,认为用“钱”引导学生上课,会让孩子变得功利,使教育变味。的确,现代学生本就生长在“物欲横流”的环境中,一味用钱去引导学习,极有可能变得功利,使教育变味。但是,教育不能因存在某种风险而畏首畏尾或举步不前。只要是“在课后”,“用小钱”,方式恰当,不变本加厉,在红包激励的同时仍以精神感化、正面教育为主线,发红包这样的新举动一定能在教育中起到重要的激活辅助作用。(联:预设反方,简易批驳)(联:预设反方,简易批驳) 古语云:亲其师,信

13、其道。发红包能让学生更亲近其师,“信其道”就不言而喻了。又云:教学相长。学生的学习热情因红包而唤起,那么,学生的热情必然会影响老师的激情,终将达到“相长”的目的。教师的魅力关键在于学术与人格。一个教师若能紧紧依靠自身的学术与人格魅力,辅以新巧的方法,定能让各种因素相得益彰,形成合力,促进教书育人功能的巨大提高。(联(联2:横向拓展):横向拓展) 如今,我国的教育因各种原因而困难重重,多几个像焦老师那样不甘平庸、敢于创新的老师,拿出更多的新招,必然能冲破重重阴霾,走向教育强国的康庄大道。(结:(结:联系实际,提号召)联系实际,提号召)“一元奖学金一元奖学金”实为舍本逐末的跑偏实为舍本逐末的跑偏举

14、措举措 学校取消历来的奖学金制度,改为“一元奖学金”,校方称把取消奖学金总额转到了“扶贫助学基金”账户上。(引述材料相关部分,明确评价对象(引述材料相关部分,明确评价对象学校)学校)这样做实在有欠妥当。(表明态度)(表明态度) 首先,奖学金是对表现优秀、学习成绩突出的拔尖学生的奖励措施,是对名列前茅者的褒奖,对后劲勃发者的鼓舞,其作为一种必要的鼓励机制,有重要的意义所在。诚然,只看奖学金而学习并非正确之举,奖学金的数目也不应成为努力与否的“决策书”,但在这个利益正当性早已“除魅”的年代,学生有权利追求利益,也值得获取应有奖赏以作为前进之“助推器”。(欠妥当的理由一:奖学金(欠妥当的理由一:奖学

15、金是必要的鼓励机制)是必要的鼓励机制) 奖学金降为一元钱,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此举是对出类拔萃者的敷衍与不尊重,同时给予奋发图强渴望爬坡上位者当头一棒,从某种程度上否定了优秀的意义,助长了逃课挂科现象的流行。在高校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奖学金也常常被认为是能力出众的有力证明。一元钱奖学金不具有沉甸甸的象征性,一纸荣誉证书换不来满当当的成就感。我认为,这样的举措实为教育之跑偏,不是督促学生“抛弃名利,返璞归真,潜心学习”的良药,反而是变相的“热情灭火器”,是脱于“利益正当”时代的辛辣讽刺。(欠妥当的理由(欠妥当的理由二二:分析奖学金降为一元钱的危害)分析奖学金降为一元钱的危害) 其次,将奖学金额转

16、到“扶贫助学基金账户”,看似理由充分内涵深刻,实则反映了学校在助学项目上的又一漏洞。扶贫助学,学校应当投入一定资金,而此资金组成应来源学校财务处固定 的教育拨款,政府教育部门的援助补贴,社会有关人士的爱心捐款及学生群体自发且自愿的资金募集。然而学校此番不由分说直接将奖学金款项转移到另一机制下的助学款项下,不仅侵犯了部分学生利益,还缺乏自愿性和民主性,不科学且不理性,乃本质扭曲。(对校方将奖学金额转到(对校方将奖学金额转到“扶贫助学基金账户扶贫助学基金账户”这一举措的评价)这一举措的评价) 对此,学校应当给予广大在校学生更加公正合理的解释,可征求学生意见并完善本身存在漏洞的原始奖学金机制,而非草

17、草打包一棍打死。“一元奖学金”出发点虽好,实施效果却值得商榷。其舍本逐末的变味本质使我们的内心充塞无奈与不解。我们希望获得肯定,渴望看到同学们为了那不算多也不算少,却可以证明所有努力当得回报的奖学金而更加勤奋刻苦的倔强身影。我们并非执着于名利与金钱,我们只是在充满竞争与合作的社会中以悦己方式鞭策和提高,在学校的殷切期盼与支持嘉奖下,最终也成为一个无愧的奉献者。(提办法,明态度,做呼告)(提办法,明态度,做呼告)让座美德应提倡,“道德绑架”已“越位” 四川达州八旬老人李某坐动车到成都看病,因只买到达州到营山的座票,老人在南充站被座位主人请了起来,老人女儿想挤着坐被拒。大约5分钟后,前面一中年男子

18、将老人让到自己位置。老人女儿说:“年轻人啊,应该多学学。”座位主人委屈回答道:“坐自己位置错了吗?” 管子有云:“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在当今社会,我们在谈论任何公共性话题的时候,本质上都是一个总话题的分支,这个话题叫做是否符合文明道德素养及法律底线。这绝不是一个单纯的社会学话题,它是一个总结果,是社会的经济、文化、组成结构等各个方面形成了良性运转的态势,也是国家繁荣昌盛的象征。中国经济发展到现阶段,已经呈现出诸多亮点了,社会文明也紧跟着蓬勃向上,诸多现象皆为水到渠成之果。 回溯以往的让座风波,舆论几乎一边倒的选择了弱者,对未让座者进行轮番的“道德轰炸”。然而,经过网络调查,此次动车坐票女生拒给站票老人让座,竟获得了九成网友的支持。这个数字的公布是有讲究的,仔细品读网上的评论,既可以尝到悲观的情绪,又可以得出乐观的结论。如果从单纯的道德层面上来看,当今社会文明是繁荣昌盛还是“礼崩乐坏”了呢?毋庸置疑,我们都生活在中国这个传统美德源远流长的“母体”当中,权利意识和道德义务的“边线”,短时间内必定是难以明晰的。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然而道德一旦“越位”,就容易形成“道德绑架”。所谓“道德绑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