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心整理欢迎下载寡人之于国也文言知识归纳(三)形容词的活用一、通假字1. 形容词作动词谨庠序之教(谨,形容词作动词,“认真从事”“认真办1.直不百步耳(直,通“只”,不过。)好”)2.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四、古汉语句式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也(颁,通“斑”,斑白。)(一)判断句4.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 非我也,岁也(也,表判断)非我也,兵也。 (也,表判断)二、古今异义词是亦走也(也,表判断)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也,表判断)寡人之于国也(寡人,古代国君称自己的谦词。今用于形影孤单的人。)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也,表判断)河内凶(河
2、,黄河,今泛指河流。凶,谷物收成不好,今常指人暴躁,心(二)倒装句肠狠。)1. 宾语前置句请以战喻(请,请允许我。今常用于对方。例如:“请坐”,让对方坐下; 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应为“未有之也”)“请指导”,让对方做指导。 ) 鸡豚狗彘之畜(宾语前置,应为“畜鸡豚狗彘”)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可以,“可”是“可以”,“以”是凭借。今常连用,2介宾结构后置(状语后置句)表示同意,认可。 )移其粟于河内(“于河内”为介宾结构)弃甲曳兵而走(走,跑,这里指逃跑。今常指一般的行走。)树之以桑(“以桑”为介宾结构)或百步而后止(或,有的人,不定代词。今常用于选择复句中的选择词。顿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于道路
3、”为介宾结构)斯天下之民至焉(斯,则,那么。今常用于代词,当“这”“此”讲,如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于刺人而杀之”为介宾结构)“斯文”等。)申之以孝悌之义(“以孝悌之义”为介宾结构)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供养活着的人;今常用义是保养身体。)(三)省略句可以无饥矣(“以”后省略宾语“之”,句意是:可以凭王无罪岁(无罪,不要归咎;今常用义是没有犯罪)借它不受饥饿之苦了)三、词类活用五、特殊结构(一)名词的活用1“或或”(有的人,有的人)1.名词作动词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有的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填然鼓之(鼓,名词用作动词,“敲起鼓”“击鼓”)的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树之以
4、桑(树,名词用作动词,“种植”)2“直耳,是也”(只是罢了,这也是啊)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名词用作动词,“穿上”)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是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还是逃跑啊。王无罪岁(罪,名词用作动词,“归罪”)3“是何异于” (这跟有什么不同呢)然而不王者(王,名词用作动词,“为王“称王”“统一天下”)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这种状况和拿刀子刺人,把2.名词的为动用法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丧,名词的为动用法,“为办丧事”)劝学文言知识积累(二)动词的活用一、通假字1.动词当名词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生:活着的人;死:死去的人
5、)2.动词的使动用法1.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輮”通“煣”,用火烤使木弯曲,使弯曲)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移,使迁移,使动用法)精心整理欢迎下载2.知明而行无过(“知”通“智”,智慧)1. 名词作状语3.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4.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暴”通“曝”,晒)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作状,向上、向下)二、古今异义2. 名词作动词1.博学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水)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二)动词的活用2.参 古义:验
6、,检查。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今义:参加,参考。(三)形容词的活用3.疾 古义:强。例:声非加疾也(这里指声音宏大);疾风知劲草。1. 形容词作名词今义:疾病,快。 其曲中规(曲:形作名,曲度,弧度)4.假 古义:凭借,借助。例:假舆马者。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高:形作名,高处)今义:与“真”相对。2. 形容词作动词5.金 古义:金属制的刀剑。例:金就砺则利。故木受绳则直(直:形容词作动词,变直)今义:金银。3. 形容词的使动6.爪牙古义:爪子和牙齿。例:蚓无爪牙之利。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今义:坏人的党羽
7、、帮凶。(四)数词作形容词(一说是数词作动词)7.用心古义:思想意识活动。例如:用心一也。用心一也(一,数词作形容词,专一)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四、一词多义(结合完成练习二)8.用 古义:因为;今义:使用。如:用心一也1. 绝9.跪 古义:脚或腿;今义:跪下。如:蟹六跪而二螯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 停止)10. 寄托古义:容身,托身;今义:把感情、理想、希望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如: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三、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隔绝) 以为妙绝(口技)(极点) 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非常) 假舟楫者,非能水
8、也,而绝江河(劝学)(横渡)精心整理欢迎下载 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屈原列传)(断绝) 扫后更闻香 (和张秀才落花有感 )(用鼻子嗅)2. 强五、特殊句式(固定格式)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杜甫前出塞 )(有力的弓)(一)判断句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强健、强壮 )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有余、略多) 用心一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乃自强步,日三四里(触龙说赵太后 )(qi ng,勉强) 用心躁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赤壁之战)(强盛)(二)倒装句3. 假1
9、. 介词结构后置句(状语后置句)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借、借用)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借助、利用)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乃吾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假装)2. 定语后置句 假有人焉,举我言复于我,亦必疑其诳(假如、如果)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4. 望(三)被动句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远看)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被雕刻)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 )(盼望、希望)(四)省略句 先达德隆望尊 (送东阳马生序 )( 声望 ) 輮以(之,省代词,它)为轮 予犹记周公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五人墓碑
10、记 )(农历十五日) 蟹(省谓语“有”)六跪而二螯5. 闻(五)固定用法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听见)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博闻强志 (屈原列传)(见闻、见识)例句: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初闻涕泪满衣裳(闻军官收河南河北 )( 听说 )过秦论文言知识归纳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 使上级听见)一、通假字 况草野之无闻者欤(五人墓碑记 )( 声望、声名 )1. 威振四海(振,通“震”,震动) 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 闻名、出名)2. 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突出,举起)精心整理欢迎下载3.非抗于九国之师(抗,
11、通“亢”,高,引申为强大)(一)名词的活用4.孝公既没(没,通“殁”,死)1. 名词作状语5.合从缔交(从,通“纵”,合纵,战国时期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国的的策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席,像席子那样;包,像包裹那略)样;囊,像口袋那样)6.赢粮而景从(景,通“影”,影子)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云,像云那样;响,像回声那样;景,像影7.百有余年矣(有,通“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子一样)8.陈利兵而谁何(何,通“呵”,大声呵斥)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南,向南;西,9.约从离衡(衡,通“横”,连横,战国时期秦国离间六国,各个击破的的向西;东,向
12、东;北,向北)策略)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南,向南)10.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通“敝”,弱点,毛病)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北,向北)二、古今异义 内立法度,外连横而斗诸侯。(内,对内;外,对外)1.国家古义:指诸侯封地(诸侯国) ,大夫封地(家) ;今义:一个国家 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瓮,用破瓮;绳,用绳子)的整个区域(全国)2. 名词作动词2.爱人古义:爱护别人,体贴别人;今义:指丈夫或妻子,或指恋爱中的 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牖,当作窗户;枢,当作门轴)一方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帝王,称帝称王)3.以为古义:把作为,把做成;今义:认为 外连横而斗诸侯(连横,采取连横的策略)
13、4.山东古义: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今义:指山东省 履至尊而至六合(履,登上)5.河古义:黄河;今义:指一般河流 将数百之众(将,带领)6.橹古义:盾牌;今义:指外形似桨的一种用人力推进船的工具。 序八州而朝同列(序,招致,使依次序排列)7.池古义:护城河;今义:池塘 会盟而谋弱秦(盟:结盟)8.赢古义:担负,背负;今义:胜或获得(二)动词的活用9.以致古义:用来招纳;今义:连词,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1. 动词作名词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追亡逐北(亡,逃跑的军队)三、词类活用2. 动词的使动用法精心整理欢迎下载 外连横而斗诸侯(斗,使相斗)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岳阳
14、楼记规模 伏尸百万,流血漂橹(漂,使漂浮)2. 亡 吞二周而亡诸侯(亡,使亡,灭亡)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逃跑、逃脱 序八州而朝同列(朝,使朝拜)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过秦论丢失、失去 却匈奴七百余里(却,使退却)燕虽小国而后亡六国论灭亡、消亡 约从离衡(离,使离散)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赤壁之战死亡(三)形容词的活用追亡逐北,伏尸百万过秦论逃兵、逃亡的人1. 形容词作名词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通“无”,没有 崤函之固 (固,险固的地势)吞二周而亡诸侯过秦论使动用法,使灭亡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利,有利的形势)3. 固2. 形容词作动词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过秦论牢固、坚固(的地
15、势)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小,变小;弱,削弱)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孟子巩固3.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廉颇蔺相如列传坚持、坚决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弱,使弱,削弱)且迁我如振落叶耳,而固吝者何王忠肃公翱事一定、必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愚,使愚昧)吾固知公子之还也信陵君窃符救赵本来、原来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弯,使弯)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既、已四、一词多义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阿房宫赋固执、顽固1. 制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固然、诚然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齐桓晋文之事制作、缝制4. 利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后汉书 ?张衡传制造、制作故
16、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锐利、锋利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压制、控制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快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过秦论制服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有利、条件好王寥、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过秦论统率、指挥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有利的形势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养足以事父母齐桓晋文之事规定、制定有蒋士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利益、好处商人重利轻别离琵琶行利润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孙子?谋攻胜利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冯婉贞有利于5. 遗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候已困矣过秦论丢失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封神演义丢失的东西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
17、明也师说遗漏、忽略此三者,吾遗恨也伶官传序死去的人遗留下来的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给予,赠送6. 度宁信度,无自信也韩非子尺码、尺度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论积贮疏程度、限度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过秦论规章、制度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荆轲刺秦王风度、常态一年一度秋风劲 采桑子 ?重阳次、回、量词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扬州慢谱写、创制生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 (指南录)后序 考虑、思虑试使山东诸国与陈涉度长絜大过秦论量、计算理有未安,妄以臆度问说推测、猜测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通“渡”,过五、特殊句式(一)判断句1.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者
18、,表判断)2.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也,表判断)精心整理欢迎下载3. 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也,表判断)(二)倒装句1. 介词结构后置句(状语后置句) 余威震于殊俗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 谪戌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锄榎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2. 宾语前置句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 陈利兵而谁何(三)被动句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四)省略句 商君佐之,(秦孝公)内立法度(省主语) 以(之)为桂林、象郡(省介词宾语) 聚之(于)咸阳(省介词 委命(于)下吏(省介词)师说文言知识归纳整理一.
19、 通假字1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教授)2 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 f u)二、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求学的人;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义:用来的;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不一定;今义:用不着( 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古义:无论;今义:没有,常为否定副词( 5)吾从而师之古义:跟随而且;今义:表目的或结果的连词( 6)今之众人古义:一般人;今义:众多的人,大家( 7)小学而大遗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指教育的一个阶段,也指实施这种教育的机构(常指与中学、大学相对的“小学”)三、 一
20、词多义1 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求学) 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学习)2.传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传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zhuàn,名词,解释经文的著作)3.道 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有“风尚”的意思) 道相似也(名词,道德学问)4.惑 惑之不解(名词,疑难问题)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 惑而不从师(动词,遇到疑难问题)5. 乎精心整理欢迎下载( 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介词,相当于“于” ,前一个是“在”的
21、意思;后一个是“比” ,表比较 )( 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译为“吗”)( 3)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表揣测,译为“吗”或“吧”)( 4)嗟乎!师道之不传了久矣(语气助词,表感叹,与“嗟”连用,译为“唉”)6. 而( 1)人非生而知之者(连词,表承接)( 2)惑而不从师(连词,表转折)( 3)吾从而师之(连词,表承接)(4) 择师而教之(连词,表承接)(5)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连词,表并列)(6) 小学而大遗(连词,表转折)(7) 则群聚而笑之(连词,表修饰)(8) 如是而已(与“已”连用,表陈述语气)7. 之( 1)古之学者必有师(结构助词,的)( 2)人非生而
22、知之者(代词,指代知识、道理等)( 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4)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5)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6)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7) 圣人之所以为圣(代词,指代这件事)(8)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助词,的;代词,指代童子)(9)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10)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这一类)( 11)郯子之徒(代词,这,这一类)( 12)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音节助词,起凑足音节的作用,不译)( 13)作师说以贻之(代
23、词,他,指代李蟠)8. 其( 1)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那些,指代疑难问题)(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他,指代“生乎吾前”者)(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他的)精心整理欢迎下载( 4)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惑而不从师(形容词作动词,遇到疑难问题)( 5)其可怪也欤 (副词, 与“也欤” 配合表反问语气, 相当于 “这不是吗?” )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9.于而耻学于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介词,比)(三)动词的使动用法( 2)而耻学于师(介词,向)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习,使学习)( 3)于其身也(介词,对于)五、文言句式( 4)皆出于此乎(介词,从)(一)判断句( 5)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被)(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行政管理与经济法的动态互动试题及答案
- 高一田径模块教学设计
- 项目管理从业者的试题及答案宝典
- 高端简约大气风格设计指南
- 行政管理经济法常识奋斗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与公共关系学考试动态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中公共关系的实际案例试题及答案
- 建筑工程承包及施工合同
- 粉尘防爆安全知识培训
- 畜牧业智慧养殖技术手册
- 2025-2030年中国海岸监视雷达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国内烟雾报警器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 离婚协议中子女抚养费调整及监护权变更公证申请书
- 物流仓储行业智能化转型政策解读与市场趋势报告(2025年)
- GA/T 2158-2024法庭科学资金数据获取规程
- 2025届高三押题信息卷(一)地理及答案
- 2025南京房屋租赁合同
- 新型伤口敷料应用于预防压力性损伤的研究进展
- 生产线对外承包合同协议
- 2025年北京市朝阳区九年级初三一模英语试卷(含答案)
- 2022办公建筑设计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