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上杭县才溪中学2012届高三毕业班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2011-8-26注意事项:1答选择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班级座号、考室、考号等写在答题纸上。2请在规定区域答题。请务必保持答题纸的整洁,不要折叠,考试结束,将答题纸交回。3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分试卷和卷两部分。请各位考生务必看清题意,认真审题,规范格式,细心作答。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1姓氏起源一书对“宋”姓的解释:周武王克商灭纣,建立周朝,封微子(商王后裔)于商丘,建立宋国,共传36代,亡于齐国;宋亡国后,原王公之族散居各地,以原国“宋”为姓,乃成宋姓。从宋姓起源中不能得出的历史信息是()A周礼维护中央
2、集权统治 B诸侯争霸导致宋亡国C周朝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 D反映早期政治制度特点2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 ( )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3图7为闽南地区王氏宗祠“世飨堂”的两块牌匾。它们 体现聚族而居的宗法观念 具有激励族人的教化功能 强调尊宗敬祖的文化认同 反映重利轻义的价值取向 A B C D4 “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这表明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 )A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 B防止
3、内部纷争,强化中央集权C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 D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5.秦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说秦朝是中央集权的封国家,最主要的依据是( )A.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B.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C.统一了文字 D.在中央设三公九卿6(2010·江苏南通4月)历史记载,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郡县,封泰山,禅梁父,刻石颂秦德。颂词称“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亲巡远方黎民,登兹泰山,周览东极”云云。秦始皇封禅的最主要的目的是()A刻石颂德,流芳百世B齐鲁未稳,借机加强对其控制C给皇权披上神圣外衣,以示皇权至上D祈
4、求上天保佑国泰民安7.秦统一后,“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区域,每一区域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些官员()A定期朝觐皇帝 B监督监察百官C负责地方行政 D拥有世袭权8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A废分封,置郡县 B建立法律体系C确立三省六部制 D实行科举制9杨阳主编的中国政治制度史纲要认为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有一套完备的调节系统,加防止皇帝决策失误的“封驳”和“谏议”制度,下列机构设置
5、属于“封驳”和“谏议”制度的机构是( )A隋朝中书省B唐朝门下省 C明朝的内阁D清朝的军机处10隋唐时期确立和完善的三省六部制使中央机构分工明确,当时人们根据具体职能把“六部”分别概括为“富”“贵”“威”“严”“贫”“贱”六字。结合当时社会背景分析 “贵”最有可能描述的是( )A工部 B礼部 C户部 D吏部11.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度“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A公平竞争 B以文治国 C分科考试 D学而优则仕12右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A
6、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13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A对科举制的评价完全正确 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 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14春联是日常生活中书画艺术的实用。“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朱元璋始令春联用朱砂纸作底,用黑墨写字,并取名为“万年红”,因“红”与“朱”义同。朱元璋此举用意在于() A强调“朱”姓的尊贵显赫 B祈盼专制政权的长治久安C营造红
7、红火火的新年气氛 D改革节日的风俗习惯15明史记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现)。燮理(治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宰相),迥乎异矣。”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殿阁大学士实际上并未设置 B殿阁大学士仅供顾问而无实权 C内阁地位等同于六部 D殿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16有学者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这里的“国家政体”指( )A宗法分封制 B王位世袭制 C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17.史学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
8、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传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这应是指哪一时期( )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18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A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C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 D权力不再受到中央节制19(2011年海南高考1题)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
9、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20近代中国人慨叹:“泰西公法,于平等之国设领事官,不过保护其民之商务,如有词讼及科罪,仍由各国之地方官照例科断。惟于中国、土耳其、不以平等之例相待。”这种现象( )A在辛丑条约签订后开始出现B客观上有利于自然经济的瓦解C说明中国政府丧失了官吏任免权D反映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已不完整21这个条约的签订改变了长期以来中国与外国人之间经商的习惯和组织,开始了新的贸易制度。一夜之间,过去原本举足轻重的行商遭到削弱。这个条约最可能是
10、指()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22某檄文写道:“痛哉!吾台民,从此不得为大清国之民也!吾大清国皇帝何尝弃吾台民哉!有贼臣焉,大学士李鸿章也,又将关系七省门户之台湾,全输之倭权。”该檄文与下列哪次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的结局有关()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3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A. 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辛丑条约。 B. 辛丑条约,太平天国,甲午战
11、争。C. 太平天国,辛丑条约,甲午战争。 D. 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241902年2月3日英国泰晤士报这样报道此前两天慈禧太后接见各国驻京公使的情况:“太后进屋一把抓住康格夫人(美国公使夫人)的手,好几分钟没有放开。她浑身颤抖,抽泣哽咽地说进攻使馆区是极大的错误,她后悔莫及。”对于该报道,合理的看法是()A记者之言,不足采信 B大体可信,尚需其他方面资料佐证C新闻报道,可以采信 D站在西方立场贬低慈禧,很不真实25三元里人民发出尽忠报国全粤义民申谕英夷告示,“查尔英夷素习,豺狼成性,抢夺为强,即前明倭寇之党。我天朝曾经将尔诛灭,因大洋各属国,求我皇上准其通商,我皇上体天地好生之德,容尔
12、狗邦通商交易。”对这一文件的看法正确的有( )可以作为研究鸦片战争的辅助资料 反映出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情绪带有天朝上国的封建思想 主要体现了农民阶级的落后性A B C D26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弟忠信,遵孔孟之仁义道德”。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A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 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C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 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27下图为“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网站首页,页面设置了三项链接。如果再添加一个
13、新的网页链接,最合适的是()A鸦片战争 B天国兴衰 C洪秀全 D天朝田亩制度28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当收成时除足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如一家有婚娶弥月事,给钱一千,谷一百斤,通天下式。”这突出体现了()A彻底的反封建思想 B绝对的平均主义思想C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D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29. “太平世界男女同权科举,天国春秋军民协力斩顽妖。”此联是洪秀全为天京文阁殿新考时撰写的门联。下列对其所含历史信息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A描绘了太平天国定都后的斗争片段 B体现了太平天国倡导男女平等的政策C反映了太平天国时期的文化改革措施 D表达了要彻底击退外国侵略军的意志30近期播出的电视连
14、续剧中国远征军生动体现了中国军队在印缅战场浴血抗日的情景。早在1942年1月2日,蒋介石就接受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建议,出任中国战区(包括泰国、越南等国)最高司令,22日,罗斯福又任命史迪威出任中国战区参谋长兼中缅印战区美军司令官。这表明( )A罗斯福时任世界反法西斯盟军最高总司令 B美国对中国内政的干涉C中国抗战成为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D中美两国在抗战时期一直合作抗日第卷(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明史纪事本末材
15、料二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再拟,再不符意,谯让(责问)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皇明大政记材料三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犹开府之书记也。其事既轻,而批答之意,又必自内授之而后拟之,可谓有其实乎!吾以谓有宰相之实者,今之宫奴(宦官)也。明夷待访录材料四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保直(官吏值班)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赵翼檐曝杂记·
16、军机处请回答:(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明太祖对中央机构采取的重大措施是什么?其理由是什么?(4分)(2)根据材料二,明朝实际上行使相权的机构是什么?为什么行使这一职权的“无不惴惴惧者”?(2分)(3)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阁臣权力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4)据材料四,回答军机处的设置说明了什么问题?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4分)3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汉初的任官和军功任子赀选等紧密相关。任子制是享二千石(郡太守等)以上官员,任满三年,可以保举其子弟中的一人做官的制度。赀选制是凭资产资格做官的制度。汉高祖十一年二月诏是察举制的先声,以后逐渐成形发展,察举的科目渐
17、多,至汉武帝时经董仲舒建议,察举开始制度化,察举的科目以孝廉秀才为主。由州郡长官推荐孝廉秀才的人选,而州郡的察举又是基于县乡里的推荐,即人们所说的“乡举里选”。东汉以后,察举的对象还要经过考试,并有年龄限制。这种自下而上,以举荐为主考试为辅的选官制度,与世卿世禄任子与赀选相比,是历史的进步。材料二 今立中立,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爱憎绝于心,情伪由于己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者削下,兴者扶上,一人之身,旬日异状。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无报于身,必见割夺;有私于己,必
18、得其欲。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愚臣以为罢中正,除九品,弃魏氏之弊法,立一代之美制。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四五刘毅传材料三 自世卿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孙中山材料四 全党全国人民要统一思想,真抓实干,全面落实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各项战略任务,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进一步开创我国人才事业新局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人才保证。 人民网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汉代任官的主要依据有哪些?(2分)察举制的主要特
19、点是什么?(2分)(2)概括材料二中的主要观点。(2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先生对科举制的看法。(2分)(4)根据材料四回答,当今中国大力做好人才工作建设人才强国有何重大意义?(2分)(5)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人才问题的看法。(2分)3321世纪是被世界各国公认的海洋世纪。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沿海水师,率皆老弱无用,军器率多残缺,并不修整。又战船率用薄板旧钉,遇击即破,并不及夷器之凶利坚固,作何抵御?似此废弛,何以肃边威远?鸿胪寺卿黄爵滋敬陈六事疏(1835年)材料二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的百余年间,英、法、日、俄、美、德等帝国主义列强,从海上入侵中国达84次,
20、入侵舰艇达1860多艘,入侵兵力达47万人,外敌的海上入侵,成为中华民族历史大劫难的直接根源。中国海疆主权材料三李鸿章在谈到国防安全时说:“敌从海道内犯,自须亟练水师。惟各国皆系岛国,以水为家,船炮精练已久,非中国水师所能骤及。中土陆多于水,仍以陆军为立国根基。”材料四御外之道,莫切于海防;海防之要,莫重于水师。 江苏巡抚吴元炳奏(187 4年)材料五“英国政府的优势在于能利用它的威力巨大的海上力量这个武器。海上力量使它富有,并反过来保护了使它致富的贸易。作为海洋上的统治者,它堵住了海洋上所有交通干线。”美国马汉的海洋战略(1)简述材料一、二的关系,从海防和海权的角度看,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了什么
21、严重后果?请结合有关史实说明。(5分)(2)材料三、四中的海防思想有何不同?谁的意见正确?对此,清政府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5分)(3)比较材料三、四、五,分析近代中国发展海军与西方列强发展海军的差异。(4分)才溪中学2012届高三毕业班第一次月考 : 号 考: 号座: 名 姓 班 二 高 : 级班 室 考历史(文科) 答 题 纸序号12345678910答案序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序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31(1) 4分(2) 2分(3) 4分(4) 4分32(1) 4分(2) 2分 (3) 2分(4) 2分(5) 2分33(1) 5分(2)
22、5分 (3) 4分 上杭县才溪中学2012届高三毕业班第一次月考历史参考答案1.解析:上述材料主要介绍了宋姓的来历,其中并未提及周礼,而且西周时期并未形成中央集权统治,故A符合题意。根据材料中“亡于齐国”可得出诸侯争霸导致宋亡国,据此可排除B。根据材料中“封微子于商丘”和“共传36代”可知当时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据此可排除C。从宋姓的起源中可看出当时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相结合的政治制度,而这正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故可排除D。答案:A2. C 3. A 4. D 5. B6解析:从材料中的颂词来看,秦始皇封禅是从维护皇权的角度来显示皇帝的威严,C项最符合题意。 答案:C7解析:材料描
23、述的是郡县制,在这种制度下,地方官员主要是负责地方行政事务,不需要定期朝觐皇帝、监督百官,也没有世袭权,故C项正确。答案:C8解析: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确立三省六部制,使三省之间相互制约。A是秦朝时期实行的,可排除;封建社会的法律体系在秦朝时就已经建立起来了,排除B;实行科举制是为了解决官僚的选拔问题,而不是为了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排除D。 答案:C9B10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唐朝三省六部制度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吏部:负责考核、任免四品以下官员故应该反映的是“贵”;户部掌握财政、国库应该是“富” ;礼部:负责贡举、祭祀、典
24、礼故应该是“贫”;工部:负责工程建设故应该是“贱” ;兵部:负责军事应该是“威”; 刑部:负责司法、审计事务应该是“严”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11.解析:科举制度是我国历史上独有的具有开创性和平等性的以公开竞争为核心的官吏人才选拔制度。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衰废于清末。科举制度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公平竞争、广泛参与、唯才是举的思想成为重要的理念。本题选A项,BCD三项说法与问题中“具有永久的生命力”要求不符。12. D 13 D14解析:从“万年红”,“红”与“朱”义同等方面分析,朱元璋此举用意在于祈盼专制政权的长治久安。 答案:B15 B16.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
25、的政治制度。根据题干信息“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 )四人”分析,四人时期已经进入封建社会,分封制主要是秦朝以前,王位世袭制属于权力的继承不是国家政体,郡县制属于地方管理机构,因此应选D项。17. B 18 B 19 C 20解析:分析材料,反映了列强在中国获得了领事裁判权,中国的司法主权丧失。根据所学,南京条约附件中列强获取了领事裁判权,本题选D项。领事裁判权指一国通过驻外领事等对处于另一国领土内的本国国民根据其本国法律行使司法管辖权的制度。这是一种治外法权。领事裁判权就是资本主义列强在殖民地国家所享有的一种非法特权。本题选D项20解析:“照会”、“申陈”等都是近代的外交用语,“平行
26、照会“使清王朝被迫放下“天朝上国”的架子,这些外交礼仪及用语的变化,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答案:C21解析:回答本题要注意提取信息:这个条约使中国打破了和外国在通商方面的习惯,特别是行商的作用削弱,所以应该是指南京条约签订后出现五口通商,列强逐渐操纵、控制了中国市场。答案:A22解析:从材料中的“台民”“台湾,全输之倭奴”等信息,可以判定此战争为甲午战争。根据马关条约,台湾被日本割占。答案:C23解析:以夷制夷的意思是说中国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武器来,然后用掌握的国外的科技来打退外国对中国的侵略与掠夺,甲午战争正是在洋务运动(学习先进技术)后发动的一场战争。以夷制华的意思是说用国外的
27、技术与武器来对付中国的封建阶层。太平天国的农民起义所代表的是农民阶级,为了翻身做主人,仅依靠棍棒是不行的,只有洋枪洋炮才有可能,于是学习技术以推翻封建压迫阶级。以华制华的意思是说在中国找代理人来牵制中国。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旨在拓展殖民地,这必须征得最高统治者的认同,于是八国头目在中国找到清政府傀儡替外国侵略者做事。因此这是让中国人整中国人。答案:A24解析:从历史史实来看,八国联军侵华过程中,义和团和清军进攻了各国驻京使馆区,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列强照旧承认清政府的统治,因而慈禧在这样的场合有此言论大体可信,但也不完全排除西方的贬低因素,需要有其他方面资料来佐证。答案:B25解析:本题考
28、查了1840年开始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情况,根据所学三元里人民抗英是近代中国人民自发的反抗外国侵略者规模较大的一次斗争,真实反映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中国人民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据此本题中项说法正确,从材料“英夷”“前明倭寇之党”“我天朝”“求我皇上”“我皇上体天地好生之德”等反映第项“带有天朝上国的封建思想”说法正确,第项与史实、材料不符,本题选,D项。26 A27解析:这是一个关于太平天国的网页,鸦片战争是历史背景,洪秀全是历史人物,天朝田亩制度是历史文献,再添加的应该是太平天国的发展过程。答案:B28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太平天国的圣库制度,这是一种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答案:B29 D 30 C 31. 解析:第(1)问应结合材料一概括指出明太祖对中央机构的调整;第(2)问应从内阁的职能方面分析;第(3)问要求对比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阁臣权力的变化;第(4)问要注意分析军机处的设置反映的时代特征。答案:(1)措施:废丞相,分散相权。理由:“自秦始皇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三年级下册译林版英语第六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论文答辩专用模板
- 乡镇妇幼保健试题及答案
- 妈妈滑梯测试题及答案
- XX项目财政资金验收报告
- 突破传统纺织界限的思考试题及答案
- 常见化工面试题目及答案
- 冰雪旅游面试题目及答案
- 2024年纺织品设计师的创新能力试题及答案
- 广告设计师2024年考试核心概念试题及答案
-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专业深度解读与应用培训指导材料之7:5管理要求-5.7 操作安全(雷泽佳编制-2025A0)
- 发行碳中和债券对股价的影响分析:市场反应与策略考量
- 2025年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综合案例分析题解题技巧试卷
- 城投企业面试题库及答案
- 2025高级铁路车辆钳工核心备考试题库及答案(浓缩300题)
- 2024年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智联招聘-202405
- 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讲课
- 体检中心知识试题及答案
- 项目一废旧物品变折扇(教案)-2024-2025学年皖教版(2023)劳动四年级上册
- 乳腺结节健康教育课件
- 学校食堂副食品配送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