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语文第六单元教案分享_第1页
六下语文第六单元教案分享_第2页
六下语文第六单元教案分享_第3页
六下语文第六单元教案分享_第4页
六下语文第六单元教案分享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18 广玉兰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择背诵自己喜欢的一两个自然段。2、学习课文中的8个生字,其中3个只识不写,理解“孕育”、“渗透”、“衬托”、“生生不息”等词语的意思。3、能找出表达课文中心的句子,能理清整理是从哪几方面赞美广玉兰的。4、能了解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整理为什么喜爱广玉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励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教学重点:课文的第二段为教学的重点。教学准备:1、有条件亲自去观察广玉兰。2、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植物。3、文中的图片和文字投影。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习

2、课文中的8个生字,其中3个只识不写,理解“孕育”、“渗透”、“衬托”、“生生不息”等词语的意思。3、初读课文,弄清课文的层次。教学重点:初读课文,弄清课文的层次。教学准备:小黑板出示重点词语。 挂图教学过程:教 学 设 计个性化修改一、图片导入。出示广玉兰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广玉兰。板书:10、广玉兰 说说整理会从哪几方面来写广玉兰。二、自学课文。1、读准生字的字音,认清字形。2、边读边想,读懂主要词语,特别是描写、赞美广玉兰的词语。如幽香、洁净、高雅、皎洁、清丽。3、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长句或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4、交流自学情况。(1)生字词。(2)读书,纠错。5、默读课文,质疑解疑

3、。6、浏览课文,给课文分段。(熟读的基础上,不强求统一)三、学习第一段。抽读第一段,说说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指导朗读这一段。四、作业。1、抄写生字词。2、熟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指导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或三自然段。2、能找出表达课文中心的句子,能清楚整理是从哪几方面赞美广玉兰的。3、能了解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整理为什么喜爱广玉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励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教学重点:课文的第二段为教学的重点。教学准备:文中的图片和文字小黑板。教学过程:教 学 设 计个性化修改一、谈话。师有感情地描述第一小节,自然过渡到重点段落。二、学习第二段。1、轻声读读第二

4、段,感受一下整理是从哪几方面来写广玉兰的,你最喜欢整理描写广玉兰的哪一段?(1)学习第二小节。(2)默读第二小节,主要写什么?(3)从哪可看出,它的花儿洁净、高雅。读读,划划。(4)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结合图片或食物感受一下广玉兰花儿的洁净、高雅。(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2、读读第三小节,说说这一小节说什么。(1)默读,划一划,广玉兰花开放时有哪几种形态?(2)你觉得哪种形态最可爱或你最喜欢哪种形态?(3)生说,相机出示图片。(4)指导感情朗读。(5)再读读这一小节,说说这一小节的结构。过渡:广玉兰的花无论是含苞欲放还是全部绽开的都显得那么高雅,同学们你们喜欢广玉兰的叶子吗?3、读读四、五自然

5、段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广玉兰的叶子,可结合观察实物。4、指导感情朗读。过渡:无论是广玉兰的花还是它的叶,都给人们带来勃勃生机,怎能不令整理大加赞美。 5、齐读最后一小节。三、总结。同学们,这篇课文学完了,其实广玉兰在我们江苏也广泛种植,你注意到了吗,在许多公园里、马路边都有广玉兰的身影,你留意过它们吗,今天学了这篇课文后有什么话要说吗?四:作业。1、在课文里找出三组意思相近的词语。凋谢(凋落) 纯洁(洁净) 洁白(纯洁)2、摘抄你喜欢的词语。 3、背诵。板书设计: 花瓣的色彩与质感 花开的各种形态 叶片的独特情趣第三课时教学要求:1、继续朗读背诵课文。2、观察一种植物,仿照课文第三段,写一段话。教

6、学准备: 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植物。教学过程:教 学 设 计个性化修改一、导入。上一堂课,我们学习了第10课,感受了广玉兰那纯洁、高雅的花儿,那散发着勃勃生机的绿叶,这堂课我们就再来,读一读背一背。二、朗读背诵。读一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说说为什么喜欢。相机指导背诵。三、仿写。读第三自然段,说说主要写了什么?从哪几方面来写花儿的形态的?说说这一段的结构。观察一种花,说说准备从哪几方面来写。学生练习写。交流。四、作业。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并写一篇观察日记。板书设计:花开的形态含羞待放刚刚绽放盛开的开过的 教学后记:19 夹竹桃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无不”和无不

7、造句。2、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在自读自悟中,感受夹竹桃花的花色“奇妙有趣”和花期之长“韧性可贵”的特点,品味课文的语言。3、借助画面,感受意境,指导诵读,背诵4、5自然段。4、理解整理为什么喜欢夹竹桃。教学重点: 感受夹竹桃花的花色“奇妙有趣”和花期之长“韧性可贵”的特点。教学准备:1、夹竹桃的图片。 2、调查其它花的开放时间及特点。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2、初步了解课文的构段方法。教学重点: 读准字音,了解文章结构。教学准备:夹竹桃的图片教学过程:教 学 设 计个性化修改一、出示画面,引导观察: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林老师给大

8、家带来了两盆美丽的花,请看挂图,知道它的名字吗?(板书:夹(ji)竹桃 )没错,这美丽的花有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叫“夹竹桃”。请注意这里的“夹”读第一声,让我们齐读。2、夹竹桃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有没有同学对这个名字感兴趣?请大家结合图来研究研究,说说你的想法。(夹竹桃因为叶片像竹,花朵如桃,因此人们给她取了这样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3、让我们再来仔细观察观察她,看看她是什么样儿的,你觉得她怎样?(根、干、枝、叶、花)。4、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语言学家季羡林先生对夹竹桃情有独钟,他曾为夹竹桃专门写下了一篇优美的文章,这就是我们今天共同学习的第17课。二、浏览课文,初知大意:1、过渡:那么,季先生笔

9、下的夹竹桃是什么样儿的呢?让我们打开书好好读读课文。昨天,老师已布置大家初读了这篇文章,现在请同学们浏览一遍课文,回忆课文的大意。2、学生交流大意。3、在季先生笔下,浓墨重彩的展示的是夹竹桃的“花”。(板书:花)(“花”这个字是课文中出现频率最多的一个字。)4、请同学们再认真默读一遍课文,找出文中直接写夹竹桃“花”的自然段,在开头画上三角符号。然后读读这些自然段,看看夹竹桃的花有什么特点。5、学生讨论:第2、4、5自然段。(花的特点暂不讨论。)6、过渡:咱们班的同学真不简单!书读两遍,大意自现。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夹竹桃花的世界,去欣赏她、品味她三、学习第2自然段:1、谁愿意带我们到季

10、先生家的大门内,看看那两盆夹竹桃呢?指名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2、你看到了那两盆夹竹桃了吗,她是什么样儿的呢?用“”画出直接描写花的语句,自读自悟,夹竹桃的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3、学生交流讨论:(了解画面)红色火;白色雪;不相容融洽。(俗话说“水火不相容”。)4、看到这样的景象,你有什么感受呢?(板书:奇妙有趣)5、你是否真的觉得这景象奇妙而有趣?请你试着读出这景象的奇妙有趣。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邀请几位“诸葛亮”出主意)。这么奇妙有趣的景象,这么美的文字,值得我们来诵读记忆,看画面试背。四、作业1、抄写本课生字3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板书设计:奇妙有趣红色 火白色 雪第二课时教学要求:

11、1、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在自读自悟中,感受夹竹桃花的花色“奇妙有趣”和花期之长“韧性可贵”的特点,品味课文的语言。2、借助画面,感受意境,指导诵读。 3、理解整理为什么喜欢夹竹桃教学重点: 感受夹竹桃花的花色“奇妙有趣”和花期之长“韧性可贵”的特点。教学准备:1、夹竹桃的图片 2、调查其他花的开放时间及特点。教学过程:教 学 设 计个性化修改一、学习第3、4自然段:1、过渡:第2自然段对夹竹桃的花已经作了细致的描写,为什么接下来在第4自然段中还要写夹竹桃的花呢?这其中必有缘由,让我们来共同读读第4自然段。2、自读自悟,这段写了什么。夹竹桃花期很长。(用最简练的文字来概括)3、用

12、“”画出描写夹竹桃花期很长的词句,自读自悟:说说你从这些词句中是怎样读出花期很长的。4、四人小组进行交流。5、讨论:(1)又开出、又长出(注意这句话中句号若是改成省略号就更准确地说明夹竹桃的花期之长。);(2)看不出、也看不出、无日不迎风吐艳;(3)无不奉陪。(小黑板出示文字。)6、有没有同学在读“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这句话时,想到了课文第3自然段?说说你的想法。我们先请位同学读读第3自然段,看看这一自然段有什么特别之处?一百多字,十四种花,没有一个字写夹竹桃的。那整理为什么要写这段“离题”的内容呢?(按四季说说十四种花,对比衬托夹竹桃的花期之长。)7、了解

13、到夹竹桃花期很长这一特点后,你对它又有了什么新的感受了呢?(花期之长,韧性可贵!)你真的觉得它韧性可贵吗?请你读读这个反问句: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8、自由练读,揣摩如何读好这段话。全班交流。指名朗读,读后评议。请四位学生分句读,闭眼想象夹竹桃一年三季,花开不落的可贵韧性。试背。二、设置悬念:夹竹桃的花色奇妙有趣,花期之长韧性可贵,读到这你们是不是也喜欢上了这夹竹桃?告诉大家,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月光下的夹竹桃别有一番情趣,让我们继续领略她月下的扑朔迷离的风姿吧!三、学习第五自然段1、齐读:“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我特别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过渡句 承上

14、启下)2、“此”指的是什么?(夹竹桃的韧性可贵)3、整理的想像有趣吗?具体说一说。(地图 荇藻 墨竹)4、幻想的原因是什么。四、学习第六自然段1、指名读2、讨论这句话的作用。五、总结1、默读课文,说说整理为什么爱上了夹竹桃?2、造句“无不”和无不六、作业背诵四、五自然段板书设计:夹竹桃花色奇妙有趣 花期韧性可贵花影参差迷离教学后记:20古诗两首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2个生字。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生字词。3、能解释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整理表达的思想感情。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教学重难

15、点:1、能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整理表达的思想感情。2、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教学准备:古诗词书法作品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解释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整理表达的思想感情。3、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教学难点:正确感知诗的大意。教学过程:教 学 设 计个性化修改一、回忆引入1、同学们回忆一下,以前学过哪些古诗?(让学生能有感情地背诵)你们是怎样学习古诗的?今天我们学习两首古诗。2、简介整理于谦(1398-1457),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廷益,号节庵。明代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

16、,与抗清英雄张苍水、抗金英雄岳飞并称西湖三杰。明成祖永乐进士,官至兵部尚书。王冕(-),字元章,一字元肃,元代诗人、画家。王冕经常以梅花自比,早年曾经借梅花自喻不接受官职,晚年还以梅花显示自己的清白本色,说:"野梅开花尚古色。"(归来)他的别号很多,有煮石山农、会稽山农、梅花屋主、江南古客、江南野人、山阴野人、竹冠草人、梅叟、梅翁等。又因他的书斋叫"竹斋",时人又称他为王竹斋或竹斋先生。他既是诗坛名家,又是丹青高手。他所画的墨梅图,神韵秀逸,令后人叹赏不已。二、初读感知1、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2、借助拼音,学生自读课文。3、检查指名读,指导节奏。

17、石灰吟 墨梅于 谦 王 冕千锤/万击/出深山,吾家/洗砚/池头树,烈火/焚烧/若等闲。朵朵/花开/淡墨痕。 粉骨/碎身/全不怕,不要/人夸/颜色好,要留/清白/在人间。只要/清气/满乾坤。正音:焚,墨,乾。三、精读感知石灰吟1、指导学生画出不理解的字词。2、逐字逐句理解。可了解上下文理解。吟: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吟诵。 锤:敲打。击:撞击。若:好像。等闲:平常事。3、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大意是:石头是经过多次的敲打撞击,才从大山上采下来。烈火焚烧自己,却也只把它当作平常事。即使身体粉碎变成了石灰,也不畏惧,还是要把洁白干净的石灰留在人世间。4、看图想像意境,体会感情。这里诗人以石灰自喻,表示宁为

18、玉碎,不断瓦全的志气。5、指导朗读。诗人借石头表明自己坚贞、高洁的志向,应用赞美、高亢的语调朗读。四、总结学法,自学墨梅1、总结石灰吟的学习方法。理解字词。说说诗意。看图想像。朗读体会。2、学生四人为一个小组自学,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先让学生独立学习,然后遇到不懂的再互相帮助,老师可以以合作比较好的一组为模范,渗透地进行全班指导。3、师生讨论。理解字词:吾:我。洗砚池:书画家洗毛笔砚台的水池。池头:池边。树:这里指梅树。夸:夸赞。清气:清香之气。乾坤:天地。指名说说诗意。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显现出淡淡的墨痕。不需要让人来夸赞梅花的颜色好看,只要让梅花的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19、看图想像:整理画的梅花有什么特点?他在梅花身上寄寓了怎样的情操?朗读体会。有自豪、高亢的语调反映出诗人的坚贞、纯洁。教师范读,自由练读,集体朗读。五、作业超市:1、指导学生写字锤焚这两个字要结合偏傍进行指导。乾坤这两个字较为难写,注意左右的配合。2、试着选一首诗有感情地背给同桌听。3、完成习字册。板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词。3、总结课文,了解写法。教学重点;能较好的体会诗的意境层。教学过程:教 学 设 计个性化修改一、回忆式引入1、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两首诗,你们有什么收获吗?(让学生谈点滴收获即可。)2、由上引入感知诗的意境。二、深化

20、感知、品味诗境1、同学们在我们的脑中有没有具有像石灰品质的这样人呢?让学生充分谈出,以此引导学生认识这样的人是:坚强不屈洁身自好2、让学生在有感情的读中再次感知石灰的这种高贵品质。3、那么你们感觉王冕手中的梅花又有什么好的品质呢?学生说优美纯洁也行,说美丽贞洁也可以。三、指导背诵课文1、看图朗读,体会诗歌意境。2、自由练读,练背诵。四、总结课文1、这两首诗分别抒发了整理什么样的感情?A:抒发了诗人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B:寄寓了整理鄙视流俗、贞洁自守的高尚情操。2、这两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呢?(都是咏物诗,托物明志,借物为喻,寄托整理高洁、坚贞的情怀)五、作业指导:指导

21、完成练习册有关题目。板书设计:教学后记:习作写作目的要求:找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在同学中作一些调查,将统计过程与结果写下来,然后根据统计数据谈谈自己的感受。 作前准备:组织学生开展调查,并记录数据。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教 学 设 计个性化修改一、作前准备,开展调查: 引导学生先确定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这个内容要和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要有意义,有意思,围绕这个内容,可以设计一份简单的调查问卷。 二、了解实际,激趣引入: 、回忆数学课中所学到的“统计方法”的有关知识,说说这些统计方法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揭题。 三、明确要求,讨论写法: 、读第二自然段,明确本次

22、习作的要求。 、四人小组内交流自己开展的调查过程。 四、各自整理,汇报调查结果: 、把自己调查的目的、实施的步骤一一列出来。 、学生按要求各自进行整理。 、通过这次调查,你得出了什么结论?把你的调查结果也写下来。 、指名汇报,交流调查的结果。 、相互补充,发表见解。 五、集体交流,发表建议: 六、指导习作: 同学们在写作的时候,可以按照调查目的、调查经过、调查结果、调查结论这四大板块逐一写作,也可以直接写一篇完整的作文,一气呵成,再配上合适的图表,这样也会十分生动。 七、学生写作,教师巡回指导。第二课时 交流 誊写第三课时评讲板书设计:教学后记:练习6教学要求: 1、学习阅读“拟人化描写”的诗

23、歌,学会分类积累词语。 2、诵读与欣赏马诗,学会体会诗歌本身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有趣味地诵读。 3、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4、练习口语交际,学习与人交流、与人对话。 教学准备: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 1、学习阅读“拟人化描写”的诗歌,学会分类积累词语。 2、诵读与欣赏马诗,学会体会诗歌本身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有趣味地诵读。 教学重点:学会分类积累词语教学过程:教 学 设 计个性化修改一、 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要求学生自渎诗歌,引导学生发现诗中所写的特点。 (2)教师组织学生思考、讨论:诗中写出了四季各自怎样的特点?写得是否生动而又有生机?为什么能写

24、得充满生机?、 (3)学生讨论后说出自己的答案。 (4)师生共同小结:抓住了四季各自典型的特点来写;由于把四季写得和我们人一样富有感情,写“活”了,所以充满生机。 (5)要求学生说出四季各自还有哪些特征。(为第二部分教学准备) (6)师生小结。 2、教学第二部分。 (1)让学生充分读例句,分析写法。 (2)根据上一部分教学里学生说出的各季节的特征,让学生仿照写夏姑娘、秋姑娘、冬姑娘的句子。 (3)指明学生读自己所写的句子。 (4)全班评议,看谁写的优美,有生机。 (5)教师鼓励学生课外多练习,多观察,多写这样的句子。 3教学第三部分。 (1)教师谈话:要想写好文章,积累一些成语是必要的。同样,

25、写好关于四季的文章和句子也需要积累有关四季的成语。 (2)要求学生回忆关于四季的成语。 (3)鼓励学生说出自己想到的成语。 (4)师生汇总大家所说的成语并分类。 (5)教师小结:注重积累,灵活运用,交叉积累。 二、教学第二部分(诵读与欣赏) 1、审题。 (1)指明读题。 (2)教师讲清本题的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诗歌,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或查字典。 (2)教师范读。 (3)同桌讨论:怎么才能读出感情,读出韵味? (4)指明回答上面问题。 (5)师生归纳:这首诗看起来是写马,其实是借马抒情:什么时候才能戴上华贵的马龙头,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飞快地奔驰呢?这是诗人对热切期望为国建功,而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感慨。 3、练习。 (1)带着对诗意的理解,有感情地诵读。 (2)同桌练习背诵。 (3)教师个别抽读、抽背。 4、反馈。 (1)指名诵读。 (2)集体齐背。 也可分成两课时板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要求: 1、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2、练习口语交际,学习与人交流、与人对话。 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教 学 设 计个性化修改一、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让学生读这两段文字,指出这是选自刚刚学过的课文广玉兰。 (2)引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